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本科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的调查

2022-03-28樊颖维任珍慧林燕芳朱怡丹王丽萍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量表

樊颖维,任珍慧,林燕芳,朱怡丹,钟 颖,王丽萍

(广东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跨专业合作(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IPC)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健康照护专业共同参与、相互学习,以实现有效合作和改善健康状况而采取的一种合作模式[1]。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及蔓延,不仅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有了新的挑战,更对医护人员之间的专业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作为医学队伍未来的新生力量,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的医学知识,更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应急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对医学生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跨专业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IPE)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2]。目前,全球相继有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开展了跨专业教育的相关研究[3-5]。然而,对于我国医学院校而言,跨专业教育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进行跨专业合作态度的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对我国医学本科生跨专业合作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从某医学院校抽取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基础医学及医学技术等五个专业共919名在读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及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readiness of interprofessional learning scale,RIPLS)。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学业成绩情况、专业满意度等信息。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旨在评估调查者在专业认同、职责角色及合作等方面的认识及能力准备水平,本研究采用胡韵等[6]汉化的中文版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分4个维度:团队合作、消极的职业认同、积极的职业认同、角色和职责,共计19个条目。经信效度检验,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67,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46,0.965,0.861,0.504。

1.2.2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将差异性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对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预测作用及影响。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收集919份问卷,实际有效问卷860份,有效回收率为93.6%。860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9.91±1.45)岁,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n=860)

续表1

2.2 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得分

该医学院校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水平总得分为(70.49±8.95)分。各维度具体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某医学院校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得分情况

2.3 不同特征的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水平

性别、年级、专业、专业满意度、专业成绩、医院见习或实习经历、是否积极参加活动、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与其他同学讨论问题的频率以及对跨专业合作的知信行等因素对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得分有差异(P<0.05),详见表3。不同专业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得分两两比较发现,护理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得分均具有差异性(P<0.05)。

表3 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水平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续表3

2.4 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水平的因素分析

以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水平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无序多分类变量(专业)以哑变量形式纳入;有序多分类变量以分组线性变量形式纳入,自变量赋值见表4。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和同学讨论问题的频率、专业满意度、性别、跨专业合作的意愿、有无医院实习或见习的经历及时间、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具体专业(护理)是该医学院校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得分的影响因素。详见表5。

表4 自变量赋值表

表5 影响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量表得分的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积极性处于较低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得分(70.49±8.95)分。同王喜益等[7]的研究结果相比,跨专业合作学习积极性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造成这种差异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调查对象不同。王喜益等针对的调查对象是毕业生,而本次调查面向在校医学生。这可能是因为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临床轮转后,对医疗服务的运作模式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使得他们在跨专业合作的态度上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积极性。二是调查时期不同。本研究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展,学生在经历过长期的宅家网课学习后对跨专业合作学习的需求及积极性可能会有所降低。

3.2 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3.2.1 不同性别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同

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中,女性比男性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更积极。这与田雨同[8]孙朋霞[9]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这一差异,可能与不同性别之间的学习风格差异有关。女性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可能听取和接受对方的观点,因此更容易接受跨专业合作。此外,促进性别平等的民主制度、政策法规、社会宣传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女性参与跨专业合作表现出的更大意愿的合理性[10]。

3.2.2 不同专业及专业满意度的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同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积极性不同。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中,专业类别中也只有“护理”哑变量进入最终回归方程。有研究显示医护双方对医护之间的合作存在认知差异,护理学专业学生比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合作意愿和积极性[11-12]。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置的差异:护理本科生课程体系中除包含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而其他医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中较少有此类课程的设置[13];另一方面是专业认知与角色认同的差异:大部分医学生表示对其他专业的具体职责和角色并不是很了解,对医疗保健系统中现有的等级制度有着刻板印象。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讲,她们认为护士的主要角色就是为医生提供支持,因此比其他专业更需要跨专业合作和学习。了解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角色,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显得尤为重要[14-15]。适当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设置比例及专业覆盖率,加强医学生对其他专业角色的了解,将更加有助于开展跨专业合作学习。此外,专业满意度越高,跨专业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也越高,这与Köse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提示要防止学生在没有足够的职业信息的情况下选择相应专业,将有利于为跨专业合作做好准备,并有助于改善对跨专业合作的看法。

3.2.3 有无医院见习或实习的经历及时间长短会影响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未有过医院见习或实习经历的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同样有过此种经历的条件下,见习或实习的时间越长,跨专业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探讨短期临床实践对跨专业合作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会发现,学生往往会通过对医务人员行为的观察来了解他们所在学科的态度、规范和价值观[16]。而当他们在短期临床实践中看到和学到的是受学科专业约束的刻板印象和沟通时,这可能会严重干扰合作实践的发展。因此,学生可能会对专业间互动持消极态度,并对跨专业合作的重要性产生负面看法[17]。这一发现提示我们职业榜样、实践角色对学生专业认知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找到运作良好的医疗团队作为学生的榜样,改善所有医疗保健环境中的医疗团队合作与互动成为当务之急。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处于较低水平,不同性别、专业及专业满意度、医院见习或实习经历下,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的态度有所差异。应提高和发展学生对跨专业合作的积极认知,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建议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早期,即学生对自己和其他专业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之前,引入跨专业合作,并考虑如何将跨专业合作纳入当前的课程。本研究的一定局限性在于研究对象仅为广东省的某所医学院校,样本量较少。后续可拓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并结合质性访谈深入探讨影响医学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因素。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樊颖维:提出论文构思及撰写论文;任珍慧、林燕芳、朱怡丹、钟颖:参与数据收集及分析;王丽萍:总体把关,审订论文。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量表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