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022-03-27张雪
张雪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思考、感悟、探究、创新思维以及合作学习等能力。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个人在数学分析和运用能力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一、利用生活课程资源,在实践中探究数学规律
教学中,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尤为重要。例如,在执教“生活中的多边形”单元时,笔者认为几何图形对10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难点。基于此,笔者课前充分挖掘教材,利用信息窗情景,研究课后自主练习。课上,笔者让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自制教具和学具,如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用卡纸制作平行四边形,为进一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作好铺垫。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在动手制作教具的过程中,自觉运用了转化思想,从而归纳总结出新知识。课堂中的动手活动从生活实践出发,提炼数学思维方法,展现了数学课堂的灵活性。
二、开展多样教学活动,在体验中活跃学生思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既包括外在的实践活动,也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例如,在执教“概率”一課时,可以采用让学生抛掷硬币的方式,一名学生反复抛一枚硬币,另一名学生记下每次抛掷的结果,在大量的重复后,学生得到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教学活动不应只在教室中进行,还应延伸到课外,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数学在我身边”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写数学日记,探生活奥妙,学生积极性高涨,效果良好。
三、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在新技术环境中提升数学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了更多可能。形式各样的活动,可以把数学思想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引进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等新技术,大大便利了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解决问题的难点首先出现在对题目的解读上。解读题目不仅需要学生会分析,还要会数字运算,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基于此,适当的训练感知,提供更多的实际感知经验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利用相关学习软件等,及时获取反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资源的整合,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更加有趣。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进而更好地生活与学习。
(作者单位:德州市平原县前曹镇尹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