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情怀的班主任老师
2022-03-27董儿
董儿
摘要: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对于班主任管理,我们需要规则,但更需要情怀,去贴近孩子的心灵。本文探讨如何在具体班级管理时做一个有情怀的班主任老师。
关键词:教育情怀;互助共赢
做班主任,就会直面一个问题,班级里那些捣蛋的不守纪律的学生怎么处理?不少班主任处罚方式花样很多,如罚站,罚做值日,写保证书,联系家长到校配合教育,把学生叫到政教处记过处分等等。但是发现,上学迟到的、上课讲话的、破坏纪律的依旧是这些学生,教育惩戒出现了问题。这时我们就要反思:一味的指责和处罚是不是真正的贴近孩子的心灵,有效的教育惩戒不仅要指出学生言行错在何处,更要注重引导学生的科学思想、规则意识、信念伦理、道德责任,符合教育规律。教育惩戒重在关注学生“灵魂”而非“身体”。对于管理,我们需要规则,但更需要情怀,去贴近孩子的心灵。“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1]
有教育情怀就要用心打造自己的教室。
做为班主任老师如果热心打造自己的教室,地面是干净的,桌子椅子是整齐的,黑板讲台是一尘不染的,走进教室就有一种秩序井然、绿意盎然的感觉。干净的教室能让同学们心情愉悦。教室的卫生是班级良好环境的基础,要求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教室的整洁,不乱扔纸屑,卫生工具要排放整齐,甚至对摆放的程度要量化,专人负责。教室的干净不是光靠打扫出来的,而是靠保持出来的,可以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整洁外部的环境还给孩子一种规则意识,如果教室里一团糟,就会给学生一种没有规则没有秩序的错感。
有教育情怀就要营造自己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利用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人格的影响活动。制定富有特色的班风、班训、班级目标,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制订符合班级符合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指导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信念。同时让破坏纪律的孩子感受到不是老师要惩戒你,而是你破坏了大家共同的班级氛围。孩子的每一次保证书不是写给班主任,而是要写给同学们,孩子的每一次破坏纪律不是班主任去管理,而是同学们去提醒去指正。规则的约束是需要的,而执行规则的更需要班级同学人人的参与。同时,班级事务必须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管理有层次”的阶梯式管理网,形成一种团队与共赢意识。人人参与事务,激发学生主人翁精神,有一种集体的参与感和融入感。同时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老师及时地表扬,同学们暖心地点赞,会让他感受到同学信任,集体的爱和尊重。
班级文化的布置最好大家共同参与,一方面共同美化我们的教室,使同学们有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同时布置过程中也给同学们一个展示个性特长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同学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3、有教育情怀就要在班级建立一个个互助共赢的小组,建立和谐人际交往。
面对行为习惯或者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在同桌的安排上,我会“别有用心”地安排了一位品行良好,性格温柔,但成绩不是特别理想,需要别人帮助的同学。我经常制造机会让他们一起讨论问题,经常让他们互助完成某些工作,当形成共赢互助的小组合作后,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和谐的人际交往出现,才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游离于班级之外。
小组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实践的机会,还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乐趣。以生为本,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有教育情怀就要让孩子屈服于自己内心压力
一个人总是屈服于外部的管理,他可能会有逆反心理,教育应该“入心”。一个孩子的每一次迟到,我都会及时询问原因,并且登记在册,不应该主观的定性。不问学生的感受,不问学生的需要,学生虽然一时的低头认错,可是他并不是心甘情愿,心悅诚服,或早或晚孩子会变得屡教不改。当确定孩子确实是因为习惯不好经常迟到,班主任应该想一些方法帮助他,我甚至早上打电话叫醒他。我会认真观察这名学生的言行,把握他的心理,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一次交谈不行,多次反复谈。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同时寻找他的闪光灯,哪怕是黑板擦得很好,都要及给予班级表扬。
班级里曾经有一个孩子行为上有点多动症,爱讲话,爱动,怎么批评都没用。我耐心寻找这名学生的闪光点,发现这名学生的化学成绩很好,利用这点让他担任化学课代表一职,手把手教导他,培养学生的信心,并多次家访与家长共同努力,帮助他克服多动症的毛病,引导学生融入班级大集体中,班级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下,看到他课堂上认真发言的情形,最后如愿考上大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渴望。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做的好的是可以被表扬的。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老师都是看到的。当孩子有了努力向上、获得赞赏的欲望,离成功就近了。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参考文献:
[1]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夏丐尊,译.上海:上海书店,1980:译者序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