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法论战的启示
2022-03-27胡先哲
胡先哲
摘 要:西汉昭帝时期,天下贤良、文学汇聚长安,与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代表的大夫派讨论盐铁官营等问题。本次会议从内容上明显带有儒法之争的色彩,尤其是双方针对商鞅个人以及商鞅推行的政策的评价和论争。文学派与大夫派在评价商鞅的问题上涉及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站在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立场上,从中可以看到商鞅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和一种价值符号,对他的评价和阐释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法之争;商鞅;现实意义
一、一元化的政治目的
盐铁会议上,文学和大夫在针对商鞅的问题上的交锋一开始便带有极强的政治目的。大夫派站在维护中央集权的立场上,开篇立论,对商鞅的贡献进行了高度正面的评价:“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伤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強,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 大夫派指出国家垄断涉及民生的业务于国于民皆有利,而文学派只用一句话便反驳了此观点。“昔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 指出汉文帝时期,没有盐铁官营这个政策,人民依旧生活得很好。
初读前两段可以发现双方辩论的焦点集中于商鞅在涉及民生问题上实行的垄断政策究竟利弊如何。首先一点需要明确,商鞅在那个特定时代所实行的改革和变法首要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使秦国在短时期内迅速强大,进而兼并六国,即国家富强是改革的第一要务,但这一时期的“国富”显然不意味着“民富”和“民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雏形已经形成,但远远未达到唐宋元明清时期统一国家的规模和社会运行体系,因此战国时期的“国强”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君强”,一国会因为“强君”的即位而迅速强大,也会因为“昏君”的上位而直线陨落。
二、国家至上的经济模式
汉武帝时期为应对扩张战争的需要而实行的国家全方位管控经济的政策到了其在位后期已显示出明显的弊端,对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给继任者留下了大堆棘手的问题和矛盾。盐铁会议与会双方论战的焦点之一便是是否延续武帝时期执行的盐铁官营的经济政策。
在讨论“商鞅”的问题之前,双方已就均输平准、铸币、本末等纯经济问题展开了激烈交锋,而在针对商鞅的辩论中,文学与大夫的立足点皆已站在了执行商鞅的政策是否会导致亡国的立场上。“赋敛既烦数矣,又外禁山泽之原,内设百倍之利,民无所开说容言。崇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非不广壤进地也,然犹人之病水,益水而疾深,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文学派坚持认为商鞅推行的国家垄断资源的模式使得政府能够牟取暴利而民众则进一步赤贫,虽然使得秦国短期内开疆拓土,但这也是导致后来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武帝时期为对匈奴发动大规模战争,实行了一系列国家管制经济的政策措施。国家垄断经营盐铁事业,颁布“算缗”“告缗”令,让多数中产阶级直接破产。另外实行均输平准之法,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将铸币权收归国有,创立了酒榷法,将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的收入来源全部收归国有。
畅所欲言的辩论环境
无论文学派与大夫派之间的论战是否属于儒法之争的范畴亦或是儒家内部的争论,可以肯定的是,盐铁会议参与人员构成之广泛,与会辩论自由度之高,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文学派的多数观点总体上秉持传统儒家的理念,兼带一定的“民本”思想。
盐铁会议召开的初衷是评价、修订国家政策的利弊问题,扭转武帝末期日益恶化的社会环境,但双方在辩论商鞅这一人物上,提到了伊尹、比干、伍子胥、鲁班、扁鹊等等前代人物,涉及了《史记》、《论语》、《春秋》等经典著作,原本立论于现实问题的交锋转移到思想观点上,因此单就《非鞅》这一章节带有浓厚的儒法思想之争的色彩。大夫派认为“昔商君明于开塞之术,假当世之权,为秦致利成业,是以战胜攻取,并近灭远,乘燕、赵,陵齐、楚,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 是商鞅懂得如何运用“开塞”之术促使秦国一统天下,且秦朝的灭亡与商鞅本人无关。“今以赵高之亡秦而非商鞅,犹以崇虎乱殷而非伊尹也。” 运用“开塞”之术十分符合法家一元化集权思想的特色。文学派则坚持商鞅“知利而不知害,知进而不知退,故果身死而众败。” 文学与大夫对商鞅的评价完全是两个极端,但在这个官方的辩论大会上,来自民间的团体丝毫不处于下风,且大夫派在这一辩题上已理屈词穷,只能不断转移话题,强调“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四、结语
对商鞅的评价和阐释不应始终站在政治的角度上,应当从文学和大夫的论战中得到一定借鉴。商鞅实行政策的一元化的理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深远持久的影响且多数皆为负面,这种影响时至今日仍有突出表现。儒家思想虽然未曾构建过行之有效的建国理念和施政方案,但法家一元化的思想观念显然不符世界发展的潮流。应当从商鞅之法的弊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多元共融共促发展方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