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评价体系下主观试题解析方法探究

2022-03-27李锴

启迪·上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

李锴

摘要:分析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主观试题的命题趋势,并提出主观试题的解析方法,丰富学生试题解析策略,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解析主观试题的必备知识,促使学生养成符合高考评价体系要求的“关键能力”,对有关题目材料信息能做到准确解读设问,阅题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主观试题;解析方法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考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对学生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有更高的要求。主观试题是评价体系重要版块,得分占比高且随意性大,整体解答难度高,在当前高考评价体系下有着更高的解题多样性,此类主观试题是教学难点、重点。为此以当前学生解析主观试题所面临的问题为例,结合教学活动,对该类主观试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进行探析,从而提升学生主观试题解题能力。

一、高考评价体系下学生解析主观试题面临的问题

(一)阅读能力差

主观试题不仅答案思路开放,同时附带的材料信息复杂,对学生的题目阅读能力要求很高。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高中学生阅读能力差,对主观试题审题不清,阅题不严,不能明白材料信息所折射出的知识点,也没有根据题目信息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这些都导致了主观试题的丢分[1]。

(二)归纳能力差

虽然实际教学中教师会有意锻炼学生归纳能力,但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学引导过程落实不力,导致学生归纳能力不足。归纳能力不足会导致学生在主观试题解析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循规蹈矩依照材料文本进行解题,最终答案缺乏创新性,导致主观试题得分不高。同时归纳能力差还不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知识网络,主观试题解析过程中不能根据具体题目联想到完整知识点,只利用局部知识点进行解题,容易导致答案片面,缺乏和标准答案的相关性,也会造成主题失分。

演绎推理能力差

演绎推理能力是当前高中学生最为欠缺也是最为重要的能力,也是造成主观题得分少的直接因素。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一些开放性问题由于没有进行由浅到深的教学设计,导致学生在解题中不能正确把握题目材料和设问之间的关系,会出现解题方向的偏差,严重影响学生得分。并且演绎推理能力差还会影响学生答题格局,限制学生得高分,为此要丰富学生学科意识,帮助其形成严密思维逻辑,对主观试题能够做到正确的演绎推理。

时政素养差

高考主观试题考查中,通过时政背景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重点考查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力度。而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积极关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等时政新闻,也没有积极关注国家文化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这导致学生在答题中只会教材语言,而忽视时政性语言的贯通融合,导致学生的主观试题作答时没有国际视野和人文格局。答案显得苍白无力。

高考评价体系下主观试题命题趋势

材料丰富,阅读量不断提升

新高考评价体系下,当前主观题材料问题信息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阅读量较大。以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为例,近五年来的主观试题都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题背景,对学生必备知识进行考察,落实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如2021 年高考甲卷文化生活解答题试题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作为切入点,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点进行考察,该试题有 584个阅读字符,学生阅读时间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2]。

方向多变,注意考查学生学科思维

由于现阶段高考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考察,因此命题趋势将学生的学科思维变化当成了重要方向。如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1卷,让学生以自身的文化知識,来客观评判“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趋势下,传统村落必然消亡”这一观点。该题目在对学生的批判思维进行考察的同时,还发现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标准答案,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对该题目而言都有解析价值,更考验的是学生观点背后的逻辑支撑能力。当前高考评价体系下的主观试题,解题方向已经逐渐多样化,没有传统题目上的“好坏”之分。新高考评价体系下对学生政治学科思维要求“一体四层四翼”,“一体”指的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核心立场,“四层”指的是“必备知识、关键水平、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考试目标,“四翼”则是“基础性、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等要求。而以往思维意识则强调“公民意识、辨别是非能力、社会热点思考、知识获取能力”,相比之下新高考体系对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广泛积累有更高的要求[3]。

高考评价体系下主观试题解析策略

夯实基础知识,加强解题储备

首先,主观试题的解析要求学生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储备,确保在解题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信手拈来,为主观试题得分奠定基础。教师一是要引领学生构建相应的学科知识网络体系,根据教材单元帮助学生构架出知识网络。高中教材逻辑性突出,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引导,找寻知识关键词,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严密知识网络。例如文化生活学科中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以“文化内涵”、“文化作用”为关键词,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发展文化措施”为关键词,探究两个单元在“文化”上的共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该学科中第一单元主要阐述了现阶段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第二单元则主要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第四单元则提出了建设我国特色文化。为此还可以用“文化意义”关键词串联知识点,以“发展文化措施”为学习导向,帮助学生构建出完善的知识网络。

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难点、重点进行梳理,重视易错点,对每个单元的高考考点都进行重点复习。新时期高考评价体系下,要尤为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等知识点,帮助学生正确梳理知识,记录易错知识和反复考查知识。教师还需要动态关注高考信息,对学生整体的常考点进行优化,切实加强学生关于主观题解析的知识储备。

豐富课堂教学,培养关键能力

主观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思维,学生如果只有理论知识点缺乏相关实践认知,容易导致试题解析“假大空”问题[4]。为此可以适当加强学生对有关学科知识的体验,不只局限于教材知识点。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播放相关文化生活视频,《故宫》《经典咏流传》等,聚焦民族精神和新时期科技成就,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解题素材,学科素养得到提升,主观试题解析能力显著增强。另外为了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学上,可以在课内组织学生进行时政演讲,让学生就一主题即兴演讲,培养学生关键时候的思维能力,在主观题解析过程中镇静自若,为高效得分提供保障。并且时政演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逻辑和归纳推理能力,是学生主观试题解析能力提升的关键。由于当前高考评价体系下的主观试题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为此在课堂教学上主观试题的解析可以适当结合社会热点,加深学生知识印象。

重视试题解读,提升信息提取

随着当前材料信息文本不断增加,学生主观试题解读过程中会面临众多信息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甚至因为粗心大意忽略关键题干,导致答题方向偏差。为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关于试题的解读能力,告知学生虽然当前材料信息不断增多,但每段材料信息都不是孤立存在,材料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5]。为此在试题解读上,要重点研究题目设问和材料走向是否有关,分析材料信息之间的结构是递进式还是并列式,根据相应结构在科学选择答题模式。同时要加强学生关于主观试题的信息提取能力,重点分析主观题“设问指向”、“分值”、“知识范围”、“材料限制”等,找寻题干关键词,系统化的对题目进行梳理。在答题前还要跳出设问独立思考材料信息,再将自身关于材料信息的理解带入到设问中,能够保证解题新颖,提高试题得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高考主观题信息材料的提升和方向的多变,学生解析难度进一步增大。为此需要客观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不足,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准备足够解题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并且培养学生解析过程中的学科思维和关键能力,最后还要加强学生题目信息提取能力,帮助学生高效阅题、正确解题,提高学生高考主观试题得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军.善用高考真题,优化临考复习效果——以全国Ⅱ卷高考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主观试题为例[J].教学考试,2021(25):67-69.

[2]杨瑞花.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主观题命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1(05):8-10.

[3]方亮,黄晶.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生物学试题命制——以“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主观题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21(04):71-73.

[4]魏云.浅析高考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小切口主观试题解题思路[J].教学考试,2020(52):39-41.

[5]杨军.浅谈高考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的设问规律及教学策略[J].教学考试,2020(52):71-73.

猜你喜欢

高考评价体系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素养测评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变革
精选情境育人为先,内容改革能力为重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语文健康情感教育
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学校备考策略探究
高考物理命题如何体现学科素养的导向作用
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统领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心得
落实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化学生活情境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