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活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有效应用

2022-03-27严举文

学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

严举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小学生处于第三启蒙阶段,因此需要对其开展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也可以为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做好铺垫。教师可分析阐述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通过生活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以此简化理论知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生活体验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1-003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1.010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与生活内容具有较强关联性,大部分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而在“立德树人”教育被大力提倡的当前阶段,需要在小学阶段通过生活式体验模式鼓励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使学生的德育与智育发展能力可以得到双重提升。

一、生活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由于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小学生难以深入理解。而生活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学习参与度进行重点关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与生活内容贴近,且由于与生活相关,因此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多面性,涵盖了较多的知识点。教师通过多元化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可以在结合生活内容的情况下理解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确保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科与生活的关联性。同时,在开展生活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还可以营造宽泛、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生活体验式教学确保学生能够自觉探究课程知识,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以此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生活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营造轻松氛围,深度体验生活

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可以对学生德育素养进行提升的学科,它能够通过理论知识将学生的情感和道德引向正确方向。因此,为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从生活角度认知道德与法治的理论内容,也可以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通过生活角度的渗透,逐步理解和认知这个世界[1]。同时,这种生活式的情境营造模式,可以简化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层面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容。由于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我国引入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思想,在学习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对体验式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研究,提高教学水平,确保可以贴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出更加多元化的生活情境,以此可以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能力得到突破性提升。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出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将理论知识与道德与法治的生活现象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道德与法治与生活的关联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维度的思考研究更加深入地领悟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内涵。

(二)结合角色饰演,鼓励模仿生活

角色饰演是一种代入感较强的教学模式,它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人物、事件、背景等内容,对角色进行深度演绎。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让学生能够为了凸显自身的表演能力获得更多的关注,自发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了解,以此确保在角色饰演环节能够更好地发挥,这自然也会增加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同时,在开展角色饰演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自主报名及民主选拔的方式,将角色人物进行定位,并将其进行分组,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练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别,让各组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内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需要饰演的人物,以此将角色饰演教学推向深度演绎层面,提高学生的角色饰演学习能力。上述两种角色饰演的方法都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有效运用,这可以从多维视角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应注意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各自对需要演绎的剧本进行创设,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进行剧本设计,定位人物关系,以此确保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多元化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在设计剧本的过程中,可以对道德与法制知识点的理论内容进行梳理,同时还可以将在生活层面体会到的感悟,与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机关联,这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创新学习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而各组学生在对自身创设的剧本进行演绎的过程中,又可以进一步对剧本内容进行梳理,从而确保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思路能够更加清晰,也可以凸显出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融合的教学价值。

(三)鼓励多元思考,实践感悟生活

生活体验式教学的原则就应贴近生活,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以此将自身在生活中产生的感想与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相融合,使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够逐步趋同于生活,进而更加高效地通过生活教学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内容。同时,由于小学生年纪小、经历少,对于一些在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嘱咐不能尝试的事情会存在好奇心,对教师说过的一些道理不相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也应结合在生活中发生的实践问题,让学生进行亲身体会,甚至可以亲身尝试一些负面案例,如此学生才会懂得事情的道理。然后,教师再结合实践,帮助学生分析阐述相关道理,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真正理解教师说明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这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其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与教材中的理论内容相融合,说明相关理论依据。这种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重新梳理学习思路,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2]。同时,为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能力,教师还可以對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以此让学生之间的思想得以碰撞。这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会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也能够从不同视角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在的深层含义。再者,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最大价值还在于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自身没有亲身体会过的道理,这也形成了对学生进行的拓展性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交流丰富自身认知,强化自身的感受。并且,这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的交流,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认知意识,相较于学生单纯接受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讲解要更具积极意义,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较强的助推作用。

(四)围绕课文内容,透彻分析生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生活体验式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对教材内容与生活体验式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并以体验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对学生开展对话式体验教学引导活动,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解,使其成为几个分段的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这些目标为话题,对学生开展深度生活体验式教学引导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在生活中产生的体验解释教材中的理论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别,让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这种以对话形式展开的、透彻分析生活的教学引导模式,可以让学生深度理解生活内容,也可以通过这种对话式的教学模式,为班级营造更加轻松、宽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从多元角度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通过生活,感知德育内涵,也可以使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难度得以有效简化,用生活化的口吻表达深刻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内涵,以此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

(五)结合信息技术,多维展示生活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将信息化教学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环节,以此提高教学效率。由于生活范围的局限,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验在生活层面存在不够全面的现象,因此为扩大学生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活动,将多元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模式进行展示,这会使学生通过动态画面的形式认知到更加全面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以此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确保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升[3]。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展示,这会扩大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从更多视角认知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内涵。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运用,学生可以在小组间开展短视频录制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深入到社区等公共场所,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意义的现象进行拍摄,并辅助文字进行解说,以此制作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资源。此外,小组成员也可以观察生活中的某一德育主题现象,在将其进行记录后,可以以真实还原的模式演绎这一过程,并对这一演绎过程进行视频记录,同样可以运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环节,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德育情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还应让学生结合教材的主题内容对视频资源进行分类,使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教学资源,突破学生的学习局限和桎梏,让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感知到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环节的运用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核心素养。

(六)引入生活案例,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概念,这为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和完善绘制了全新的蓝图,教师想要真正落实生活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必须紧扣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精心筹划生活体验式教学方案,这样才能顺应国家的教育改革趋势,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关键能力品格的养成构筑坚实根基。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极为丰富,不但涉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各项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意识品格,其中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最为关键。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新教改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践行该理论不但可以提升生活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有效性,也能引领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内在品格,更加全面地关照到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各个维度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从而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开辟一片坦途。

案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领域备受推崇,如果教师能够将生活体验式教学与案例教学法有机整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势必会得到显著的增强,同时也能凸显生活体验式教学立意,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获得多层面的夯实。基于此,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践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时,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目标,积极引入生活案例,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基础性知识技能展开案例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的生活感悟,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探寻人生的真谛和情味哲思,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

首先,教師在为学生选择生活案例时,应该把握时代脉搏、遵循适宜原则,优选符合学生认知经验、又能反映社会现象的生活案例,使学生在分析生活案例的过程中更透彻地体验生活,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其次,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生活案例时,还应该加强渗透情感教育和环保教育,多角度扩展学生的生活体验,补足学生知识技能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培养学生文明交往、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等美好情态,体现应用生活体验式教学的实际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在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渗透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可以使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德育知识的内涵。同时,教师应注意将生活内容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进行关联,并让学生通过体验真实生活即课堂模拟生活,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确保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并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在生活层面进行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刘琴.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J].科技资讯,2021(3):170.

[2] 赵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活动情境创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259.

[3] 李玉香.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实现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238.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