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2022-03-27叶荣妹
叶荣妹
摘要:历史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历史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以及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随着历史教育的普及,家长更加重视提升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历史的能力。因此,校内教学也需及时加大培养力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引言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的历史不会显得更加枯燥,学生也会更加乐于学习。由于历史中包含了很多故事,不仅拥有历史知识,还会有历史事件,这吸引学生对历史进行学习。
1加强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一般来说,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泛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通常情况下,学生合作学习会定义为主题,以内容和形式作为工具,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表现对他们进行考核。通过对这种学习方法进行应用,就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一种自主性,开展学习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历史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合作学习可以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定要在实践过程中用心准备,以防止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与此同时,对于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来说,教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若没有对学生进行分工,就会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乐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学生之间出现较大差异,从而使小组成员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教师一定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了解。只有了解学生才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与此同时,教师一定要调控好每一个小组,保证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可以参与合作学习,进而避免有一些学生出现偷懒的情况,抑或是尖子生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如此,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还要对他们合作学习的表现进行评价,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评价,以利于通过对这种学习方法进行应用,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举个例子,在教师教学初中历史必修三这本教材时,“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应用,对一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的图书馆以及网络对资料进行收集,以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为主题,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在课堂展现自己的收获。在这一环节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了解和认识一下学生的课堂状态,及时发现一些学生遭遇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最后,教师还要求每一个小组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利于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2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的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延式地基于相关理论对教学环节的数量进行增删,一种是内涵式地基于已有教学环节,在某一进程中创新教学活动。巴罗斯PBL教学法认为课堂教学环节大致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展开研究、合作探究、问题解决与成果展示、反馈评价五个阶段。首先由教师基于课程目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为课程开展抛下锚点,学生基于课程目标做有针对性预习;其次,由教师使用辅助教学系统主动教导知识,学生主动学习,期间学生可主动要求教师使用系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依据上述功能设计对应的分析目标包括“人物事件时序分布”“历史人物语义网络”等;最终,教师使用系统带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活动,可对单元知识进行总结与讨论,或针对讨论问题进行分析,若无法解决问题则重新返回合作探究活动。
3微课的应用
微课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主要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在使用微课教学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视频,使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更加丰富。目前微课教学的学科很多,初中历史就是其中之一。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大纲选择教学主题,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此外,微课教学资源丰富。利用网络中的数据和资源制作教学内容,使微课的教学更加简单。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4求真与求解共生,增强课堂设问的科学性
实现问题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科学设问的旨归所在,二者统一的关键在于教师。破除教学之中的设问之痛,减少假问题、无意义真问题的课堂生存空间,需要教师坚持求真与求解的共生,不断提升课堂设问的科学性。求真就是要求真问题,增强课堂的真理底色。求解就是要凸显问题的价值属性,追求有意义的真问题。为此,需要不断增强教师的主体自觉,掌握甄别的科学方法,筑牢课堂教学的阵地防线,减少无意义问题进入课堂的可能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所借用的各种问题,守好“责任田”,切断外界“浊流”对课堂的精神污染渠道。也有一部分老师囿于学识素养,在课堂上自设藩篱、主观设置生成假问题、无意义问题,以迎合学生兴趣,成为假问题、无意义问题课堂放任的同谋者。对于此类问题,则需要教师审慎求证,去伪存真,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聚集力与向心力。课堂的向心力与聚集力即是理性的思维之力,更是让人动情的感染力。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教学内容,避免成为学生低级趣味的迎合者,以有意义的真问题聚集课堂的向心力。
结语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关键的人和突出的事,求真求实,连接历史,关照现实,让学生能够从新的角度观察和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和特征,而不是简单地得出结论。学生通过科学求真的历史学习,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趙亚夫,张汉林.历史意识及其在教学研究中的位置[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09):4-9.
[2]郭华.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两次倒转”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0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