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2022-03-27侯春梅
侯春梅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是学生好奇心最强的阶段。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探索热情、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有利的时机,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碰撞和激发,通过问题引导、答案设置、鼓励帮助等让学生在求知、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思路,激发灵感,吸引更强的好奇心、兴趣点,让孩子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比如,在教学生“乘法的初步认识”,我和学生共同做了一个游戏,首先把游戏规则告诉学生:只要你们你们说出几个相同的数,老师就能立即说出它们的和。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有的说:“3个4相加”,有的说:“5个6相加”,有的说出更大的数相加,想尽办法难倒老师,结果出乎意料,老师算得又快又好,惊叹之余,都想知道老师的绝招,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时再引出“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一种简便算法乘法”的知识来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教學中创设游戏
众所周知,孩子们最大的天性就是玩,现在的教育观点也提倡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学习,不要把学习过程搞得太枯燥、痛苦。小学教学更应该通过游戏教学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的编排一些教学游戏到课堂中,增加学习氛围和课堂热情,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愉快的课堂体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更容易获得知识,如果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讲书本上的知识,学生靠死记硬背机械的记忆,这样会造成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会对数学学习的排斥感。而灵活多变的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最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同桌之间合作,通过实际动手剪、拼得出结论,这样对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整理收集数据,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比赛。这样抽象的数字与有趣的实际生活应用联系起来,学生处于良好的参与氛围中,内心的激情得以产生,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而且把本课的知识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脑子里面。
三、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运用,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一个契机。小学生的年龄小,好奇心强,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向学生呈现具体。形象的画面,同时可配有声音,因此备受小学生欢迎。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充分调动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更直观,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们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形象地展示两辆小汽车的运动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相遇问题中的“两辆车相遇”,“两辆车相向”,“两辆车同时”等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遇问题的有关知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帮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教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四、在教学中要多鼓励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愿望。只有当个人可能成功时,才会努力去奋斗。成功是兴趣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出充满情感,激励气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鼓励,进行积极思考,达到“不治而治”的境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创设出“人人为生,个个为师”的氛围。如“谁来帮帮他”,“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让大家都来学习”,二是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积极地思考,激活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也激活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效率提高。
小学生在课堂上一般都是非常积极,当老师提出问题时都会踊跃举手发言回答。但是。一旦这些学生回答错误并被老师批评,下次他们就会拒绝回答来避免出错的尴尬,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不愿回答问题。因此,老师作为知识与学生的纽带,应该在他们回答错误的情况下要积极引导,多多鼓励,耐心讲解,找到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上课表现好的学生奖励,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开动脑筋,积极发言。
我们小学数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基础的作用,因此,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小学生快乐地学习,不断进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