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PCI围术期静脉泵入尼可地尔对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观察
2022-03-26李倩
李倩
经临床研究发现,在PCI 围术期给予相应的扩张血管药物可对术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现为探究何种药物的应用能够更好地防治再灌注损伤的发生[1],特对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本院接受PCI 治疗的10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33~82 岁,平均年龄(59.01±9.33)岁。试验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34~81 岁,平均年龄(59.10±9.3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院伦理委员会以及患者均对本研究涉及内容知情同意。纳入标准[2]:①诊断均符合该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并确诊;②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符合PCI治疗标准,有多支或单支血管病变;③入院时血肌钙蛋白水平正常。排除标准[3]:①妊娠期妇女;②对硝酸甘油、尼可地尔药物过敏者;③血压低于正常范围或伴有心源性休克者;④有抗血小板禁忌、抗凝禁忌者;⑤合并肿瘤、出血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⑥左心室射血分数<40%;⑦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转氨酶超过正常2 倍,肝肾功能受损;⑧急性心肌梗死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前24 h 接受静脉泵入硝酸甘油注射液(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197),泵入量为10 μg/min,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在6 h 内将药物提高至可接受范围内的最大剂量,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时,维持此剂量至术后24 h。
试验组患者在术前24 h 接受静脉泵入注射用尼可地尔(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70),泵入量为2 mg/h,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在 6 h 内将药物提高至可接受范围内的最大剂量,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时,维持此剂量至术后24 h。
两组患者再接受常规钙通道阻滞剂、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他汀类用药治疗,抗血小板、抗凝治 疗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IMI 血流分级情况 根据TIMI 血流分级进行冠状动脉血流分级评定,3 级:再灌注完全,在3 个心动周期内将远端血管完全充盈,并立即排空;2 级:远端血管被造影剂完全充盈或部分再灌注,3 个心动周期以上造影剂才能排空或充盈;1 级:远端血管有造影剂灌注,但未达到充盈状态,病变处只有少量造影剂流过;0 级:远端血管未有造影剂通过,血管完全被堵塞。
1.3.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TFC 在血管起始端注入造影剂,以将血管充盈至70%时为第一帧,最后一帧为造影剂通过血管末端,对总帧数进行计算。由于前降支长度要比右冠状动脉以及回旋支大,故最后结果应为总帧数除以1.7。
1.3.3 比较两组再灌注心肌损伤发生情况 再灌注心肌损伤包括心肌细胞损伤、再发心绞痛、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心肌细胞损伤通过检测cTnI 水平评定,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2、3 d 进行静脉血采集,用荧光免疫法测定cTnI 水平,参考值为<0.04 μg/L。再发心绞痛评定标准为[4]:术后1 d 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再次出现,疼痛时间>20 min;再灌注心律失常[5]:PCI 术后1 d,经心电监护有实性心律失常存在,新发完全束支传导阻滞或新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IMI 血流分级和cTFC 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TIMI 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TIMI3 级占比高于对照组,术后 cTFC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IMI 血流分级和cTFC 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IMI 血流分级和cTFC 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再灌注心肌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cTnI 水平以及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3 d 的cTnI 水平以及术后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再灌注心肌损伤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再灌注心肌损伤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中的常见类型,而PCI 则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6,7]。但经临床调查研究发现[8,9],有部分患者在PCI 术后会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的情况,临床将这种情况称之为 PCI 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此种情况的出现不一定会伴有心绞痛症状的出现,且心功能经心脏彩超等检查也可能存在没有减弱的情况,故极易被忽视,但此种情况极易诱发心脏不良事件,导致预后不良[10]。现为探究通过何种治疗方式能够防治此情况出现,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术后,试验组患者TIMI3 级占比高于对照组,术后cTFC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3 d 的cTnI 水平以及术后再发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了,尼可地尔的应用有效防治了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究其原因,该药物属于目前临床唯一能够双重作用于类硝酸酯以及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药物,能够使心肌纤维细胞膜上的能量通道打开,对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使血流量增加,降低心绞痛发生率[11]。且该药物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痉挛有抑制效果,能够使内皮细胞的受损程度降低,进而使微循环增强[12,13]。
综上所述,对接受经PCI 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围术期静脉泵入尼可地尔可有效防治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对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有一定的提高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