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神经运动检查对筛查脑瘫患儿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2-03-26邬思黄文华邓永明
邬思 黄文华 邓永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导致高龄孕产妇、早产儿等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体重<1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增加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1]。目前,我国危重新生儿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患儿存活率不断升高,但是脑瘫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既往研究表明:脑瘫危害性较大,治疗费用较高,且难以治愈[2];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更多的是以提高、改善生活质量为主。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对降低脑瘫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0~1 岁神经运动检查是北京协和医院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结合Amil-Ti-Son 0~1 岁神经运动52 项检查的方法修改制定的,且受到儿科、保健科医生的认可[3]。有学者[4]研究表明:0~1 岁神经运动检查方法全面、有效,为接触式检查方法,全面对神经运动进行检查,但是该方法在脑瘫患儿中的筛查效果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150 例 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0~1 岁神经运动检查对筛查脑瘫患儿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本院150 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男82 例,女68 例;月龄3~12 个月,平均月龄(6.39±4.51)个月;高危因素:早产儿76 例,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35 例,吸入综合征15 例,其他24 例。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监护人具有知情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考脑瘫诊断标准[5],部分患儿可伴有癫痫、严重智力低下;②患儿出院后1 周对高危患儿进行门诊随访,并完成0~1 岁神经运动检查;③对于确诊患儿能积极配合治疗或转上级医院治疗。排除标准:①预产期不明、具有明确的遗传代谢疾病;②先天性畸形或存在视听觉障碍、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③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疾病或失访者。
1.3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相关检查,完成0~1 岁20 项神经运动检查。0~1 岁20 项神经运动检查涉及内容较多,共有神经运动检查52 项,分为6 个部分:①行为能力3 项,如对红球追踪、对人脸追踪和对声音反应;②姿势和自然活动2 项,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持续手握拳;③被动肌张力4 项,包括内收肌角、腘窝角、围巾征、足背屈角;④主动肌张力和主动运动6 项,包括拉坐姿势和头竖立、俯卧位、独坐姿势、手主动抓物、翻身、主动爬;⑤深腱反射;⑥姿势反应5 项,包括膝反射、降落伞反应、侧面支撑反应、立位悬垂反应、俯卧位悬垂反应。检查时常规准备一个10 cm 红球、一个内装20 粒干黄豆的硬塑料盒,一张软包检查床。对患儿进行检查时均由取得资质的工作人员完成,并将评估结果记录在相应的月龄表格中。正常在明区、异常在暗区,从而能较为准确的了解当月检查的评估结果;对于存在多项异常者则转诊到上一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1.4 观察指标 以临床最终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0~1 岁神经运动检查对脑瘫患儿的筛查结果及预后。
2 结果
2.1 临床检查结果 150 例高危儿均最终完成临床检查,共筛查出101 例可疑患儿(其中合并2 项及以上异常的患儿37 例),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被动肌张力异常29 例,主动肌张力和主动运动异常84 例。见表1。
表1 150 例高危儿临床检查结果(n,%)
2.2 脑瘫患儿预后 101 例脑瘫可疑患儿通过复查、转诊等,确诊1 例(0.99%)脑瘫;1 例(0.99%)为精神发育迟滞;5 例(4.95%)为运动发育迟缓;剩余94 例经过定期检查和指导干预基本恢复正常。
3 讨论
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 个月内脑发育早期,在不同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脑损伤,常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部分患者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及语言障碍等,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6,7]。
近年来,0~1 岁神经运动检查在脑瘫患儿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8]。本研究中,150 例高危儿均最终完成临床检查,共筛查出101 例脑瘫可疑患儿(其中合并2 项及以上异常的患儿37 例),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被动肌张力异常29 例,主动肌张力和主动运动异常84 例。从本研究结果看出,高危患儿筛查脑瘫可疑患儿检出率较高,且患儿多以肌张力、运动异常为主。0~1 岁神经运动检查能准确的筛查脑瘫,评估婴儿发育情况,判断其姿势、感觉是否异常[9]。既往研究表 明[10]:0~1 岁神经运动检查通过系统的神经运动检查方法能及早发现运动落后、反射、肌张力和姿势异常情况。检查时被动肌张力筛查,通过腘窝角、内收肌角、跟耳征等角度大小进行判断,该方法既客观,又容易操作,能被多数婴儿和家长接受。0~1 岁神经运动检查主动、被动肌张力、反射的每一项检查均能与正常发育进行比较,根据每3 个月的正常类型进行分组,任何异常结果均记录在表格内的暗区,且能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纠正。国内学者[11]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和智力发育,能为脑瘫的早期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而对于具有生物学高危因素的儿童,生活在丰富的刺激环境中能改善其认知延迟;反之无论生物学高危因素严重与否,如果在刺激贫乏的环境中将会引起其认知发育降低。因此,临床上对于高危患儿应加强0~1 岁神经运动检查筛查,初步了解患儿状态,结合其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检查等进行综合评定;对于确诊的脑瘫患儿,则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12]。本研究中,101 例脑瘫可疑患儿通过复查、转诊等,确诊 1 例(0.99%)脑瘫;1 例(0.99%)为精神发育迟滞;5 例(4.95%)为运动发育迟缓;剩余94 例经过定期检查和指导干预基本恢复正常。从本研究结果看出,0~1 岁神经运动检查能指导脑瘫患儿治疗。
综上所述,0~1 岁神经运动检查是一种早期发现脑瘫患儿较好的方法,有助于脑瘫早期的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