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落实“双减”,共建和谐育人场域
2022-03-26雷宇杨雪
雷宇 杨雪
“双减”旨在减轻学生负担,从而达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发力。
认识“双减”,形成新共识
“双减”既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也是为了学校和家庭减轻教育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家庭作为教育同盟军,都是执行“双减”政策的重要实践者。当孩子留在学校的时间变长了,学习节奏发生了变化,家庭关系和家校关系也会随之发生一些变化。很多家长开始焦虑:我的孩子不补课,学习成绩会不会下降?孩子回家后,家长要干些什么?老师也开始疑虑:学生在校时间增加了,家长是否不再重视孩子的教育?
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要充分认识到,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家庭和学校形成新共识,让教育回归正常,还原教育本真,使教育站在儿童的立场,让成长真正发生。
价值认同,共建育人场
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双减”,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我们进行了问卷调研,开展了线上家长会,提出“适合、友善、协同、创新”的家校协同育人核心理念。当这一价值理念得到家校双方的认同时,自然友善的育人场域便形成了。
学校要和家长达成共识:“双减”是为了助力学生发展,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我们要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幸福的人,让孩子明亮的眼睛充满笑意!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应该给家长和老师更多了解和陪伴孩子的时间。老师越了解孩子,越走近家长,家校之间的信任与尊重便越坚定。所以,教师要主动走进家庭,传递温暖,和家长共同涂抹教育底色。学校要和家长联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评选活动,如每周的“阳光少年”,每月的“优秀护旗手家庭”,每年的“友善少年”大奖等,激励、培养具有“知”“行”“善”“艺”品质的友善少年。
同时,在落实“双减”的过程中,我们切忌急于求成,过于功利。教师和家长都要静下心來,按教育规律办事。当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家校协同育人就大有可为。
家校共育,双向“供给侧”
在“双减”背景下,家校双方应明确对方的教育需求,并尽力为对方提供相应的协助。为此,学校着力研究家校协同育人的双向“供给侧”实践方式,推动家校共育工作深入开展。
学校为家长提供了丰富的家庭教育平台,如家长学堂、家长讲堂、家长资源库、家长志愿者工作等。学校还会组织一系列的家校联合活动:家长联谊会、校园开放周、亲子阳光早读等,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学校提供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公益课程、劳动课程、实践课程等。在学校组织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时,家长可以自发组建爱心团队,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家委会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亲子陪伴系列活动,如亲子远足、图书漂流等。
实现家校无缝对接,考验的不仅仅是学校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同样也考验家长的认可度和配合度。家校要合力落实“双减”要求,共建和谐育人场域。
(作者单位:北京小学长阳分校)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