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理教学中凸显课程思政的策略
2022-03-25彭成白东升王建利徐新顺
彭成 白东升 王建利 徐新顺
摘 要: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也是教育之根本,是关乎国家昌盛、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大事。因此它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事,也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以物理教学为例,从“明确育人职责,树牢思政意识”“拓展教学内容,把握思政原则”“打磨课程设计,讲究思政方法”“提升自身修养,示范思政引領”四个方面论述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渗透思政教育的意义和策略,以期能充分发挥物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程思政;育人育才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35-0042-03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教师的光荣使命和神圣担当。物理是开启智慧、丰富思想、铸造精神、拓宽知识、提高技能的一门基础课程,传承的是人类一千多年以来经伟大探索发现、总结的自然之“道”和造福人类的创新之“道”,因此无论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从哲学思想启蒙的角度,无论是从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的角度还是从展示人类伟大的精神力量和高贵的品质修养的角度来看,其都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积极元素和正能量。所以我们要重视物理教学的育人作用,并在其中融入思政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爱国精神。
一、明确育人职责,树牢思政意识
(一)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入门必修课,弄懂了这几个问题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青少年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重点培养和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坚持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统一、言传身教与学校教育相协调,并在发挥好思政课德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从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挖掘出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以实现三全育人的总目标。我国的教育方针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完善,但“德育为先”这一方针亘古不变。因此我们广大教师既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对课程思政重要性、必要性的有效认同感,又要提高思政意识及能力,以把育人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二)成为又“红”又“专”的传道者
从古至今教师的职责都是传道授业,但随时代不同其中“道”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已走过了七十多年的辉煌历程,从中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大道”。作为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和领悟“大道”, 以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并主动顺应国家大局,宣传好建党、建国以来的伟大成就,以成为中国最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者,如此可更好地肩负起引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为新时代的国家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可靠的急需人才。
二、拓展教学内容,把握思政原则
(一)坚持融合一体原则
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翔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等待教师挖掘和展示,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爱国爱党、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因势利导,并看似无意、实是用心地将其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同时在语言组织上还要前后连贯、点到为止、避免絮叨,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物理学展现和揭示了人类几千年探索自然界的伟大成果,并由此产生了很多知识体系及技术手段,既真实又感人。如果任课教师能将其稍加整理,并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那势必会赢得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优于传统理论说教式、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坚持学科主体原则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凸显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把物理课变成思政课,而应是融入思政元素的物理课,即物理课的优先地位和主体地位没有改变,在教学中教师仍必须围绕物理学科属性这条主线备课、讲课,只是适时穿插一些思政教育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即以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为宗旨,把思政元素和物理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之一体化呈现,由此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必修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既不能牵强附会,又不能生搬硬套,影响到学科教学的主题目标。
(三)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要想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贯穿思政教育,既需要教师做好课程设计,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需要教师合理地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把教材中的相关思政内容融进去,同时系统地规划好思政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思政内容的融入,其目的是为了立德树人。即凡是能够提升中学生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的、引导学生树立优秀道德品质的、给学生的成长提供正能量的内容都是可以采纳的。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等,以及物理学科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等,这些都可以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要注重人文性。中学物理教材内容本身的人文色彩很浓,这是因为它虽然是一门自然学科,但描述的是事物的运动及其结构,解释的是万物存在的合理性,且物理学的建立又是在一代又一代物理学家的不懈努力和苦苦求索中完成的,所以物理学发展、创立的历史既是一代代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工作者的奋斗史,又是体现科学工作者伟大品质和主要特征的人文史。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讲深、讲透这些科学家精神,以为中学生树立人生榜样,如此可使其在这些精神的感召下,树立积极向上的观念。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就是要以“人”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而不是以“物理”本身为中心,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探究实验,由此既可使其树立团队精神,学会互助学习,又可使其学会以批判的眼光看问题,以创新思维解决难题。
三、打磨课程设计,讲究思政方法
(一)把握好学科与思政的关系
中学开设的《道德与法治》等思政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其他学科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对思政课程的补充与强化,也是对其他学科教师育人功能的强化,因此决不能喧宾夺主。学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既不等于政治元素,也不等于道德与法治元素,而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挖掘的一些有助于“育人”、对学生成长有益、能提升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感和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心的积极元素。
(二)挖掘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物理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应用科学,它不仅解决了知识与技术方面的难题,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解决一些问题可以借鉴的方法论和行动指南。但在升学压力依旧很大的今天,许多教师仍然以应试教育“打天下”,单一追求高分数,认为凡是与理解概念、熟记定义、解决难题关系不大的教育过程,都是“浪费”时间,即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发展、方法获取、情感培养、价值成长等方面的培养。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能是知识机器,缺乏后劲,无法成大才,因此要挖掘中学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改变这一情况。
(三)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不仅包含大自然的规律,还包含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色彩,更包含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奋斗史。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哲学思想和奉献精神的挖掘、方法论的探讨,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能,由此可活跃学生的课堂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能,进而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物理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因此,作为物理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并以物理知识的传授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如此可实现学生知识与品德同步、同向提高。
四、提升自身修養,示范思政引领
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价值导向性,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让有修养的人讲修养、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做好课程思政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基本要求。课程中的思政素材都是静态地印在纸上的,只有通过内在的精神把它们融汇在一起,才能成为人们的信仰。因此,教师要不断丰富国史、党史和革命史知识,以不断强化对党的真感情、真信仰。同时在闲暇时还要多阅读抗战史、解放史、抗美援朝史等,并多到革命老区、革命圣地等地方接受精神洗礼,以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所言、所行体现出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经得起学生的拷问和时间的检验。与学生沟通时,只有心中有信仰之源、眼中有信仰之光、声中有信仰之情,说出的话才有力量,才能直达人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中,与学生产生共鸣,进而才能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校领导的基本职责,也是每一位学科专任教师的基本职责。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必修课、中考课,在其教学中适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此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既要在思想上绷紧育人这根弦,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代同行,又要在物理教学中提炼物理学史的人文内涵,把国家情怀、感恩精神、传统文化、吃苦精神、顽强毅力等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谐自然地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实施的案例研究”(课题编号:GS[2020]GHBZ14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