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诗词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2022-03-25安天野

成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诗词生活化笔者

安天野

贵州省黔西市五里中学(贵州省毕节市 551501)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诗词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蕴含的崇高思想、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后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学习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更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两点:一是“译”,二是“读”。其中,“译”即翻译,而“读”则是朗读或者是诵读。“译”和“读”相结合的方式,对帮助学生理解、鉴赏诗词等具有一定的帮助,但由于很多诗词年代久远,导致学生在理解、鉴赏的过程中常常存在机械、僵硬等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生活化教学逐渐演变成为了现代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模式。那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是否适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呢?近年来,通过笔者不断的教学研究以及实践证实:生活化教学模式适用于诗词教学,这一将诗词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下,帮助学生理解、鉴赏诗词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理解诗词的难度,提高学生品位诗词和创造诗词的能力,同时弥补传统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以初中语文的诗词教学为例,立足笔者教学研究以及实践经验,探索诗词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1 核心概念界定

本文核心概念为四个:“诗词”、“生活化”、“教学生活化”、“诗词教学生活化”。

首先,诗词。本文中的“诗词”主要是指古典诗词,同时也包括现代诗人写作的一些诗作。

其次,生活化。“生活化”是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教学模式,是将抽象的内容置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事实、事件或者是人物活动的方式。

第三,教学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我们也常常称之为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现实生活背景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愿望和乐趣,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第四,诗词教学生活化。诗词生活化教学,是基于生活化教育理念的诗词教学模式,或者是在生活化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诗词教学,将抽象的诗词置于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中,以达到帮助学生领悟诗词内涵、情感以及思想的目的。

2 初中语文诗词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探索初中语文诗词生活化教学的价值,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研究的结论更加客观,笔者查阅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通过深入的梳理、总结,立足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初中语文诗词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如下:

2.1 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理解诗歌,读懂诗歌,是学生学习诗歌的基础,是极其关键的一步。传统的诗歌教学,以古典诗歌为例,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释义”,逐字逐句翻译、咬文嚼字翻译,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但常常会导致一个结果:生搬硬套。即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相对比较僵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灵活地应用以及创作能力。如何让学生自如、深入地理解诗歌?笔者认为:将诗歌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的有效途径。以《秋天》一诗的教学为例,为了唤醒学生对“秋天”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品位诗歌的内涵,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与秋天有关的图片作为导图,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诗词的思想情感

“诗缘情,诗言志”,抒发思想情感,往往是诗人创作诗歌的初衷。情感是诗词的一个重要元素,充分把握诗词的情感,是读懂诗词的关键。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例,情感美是古典诗词内涵美的重要内容。和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往往具有主题鲜明、思想情感集中的特点。同时,诗歌的情感也比较含蓄和委婉。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情感”这一元素贯穿于诗歌教学始终,强化学生对诗词思想情感的把握,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读懂诗词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的教材中,诗歌的类别有很多,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思乡念亲诗、咏史怀古诗、边塞战争诗。不同类别的诗歌,其情感主题具有很大的差异。在不同类别诗歌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诗歌置于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对帮助学生深入地领悟诗歌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2.2.1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是古代汉族诗歌之一。这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见长,多用白描手法。山水田园诗常有语言精练、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淡雅的特点。在初中语文的诗词教学中,山水田园诗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李清照《如梦令》、晏殊《破阵子》、苏轼《浣溪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在山水田园诗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诗歌的一个主要特点即“一切景语皆情语”。何意呢?即诗人往往通过描绘山水自然景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2.2 咏物诗

咏物诗,是通过描写客观的“物”来抒怀兴感的诗作,是诗人“借物抒情”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咏物诗中常常流露出作者的人生理想或者是人生态度,很多咏物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如《峰》、《梅花》等诗作,以动植物名称命名,诗人通过描摹事物的方式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者是感悟。

2.2.3 思乡念亲诗

历朝历代,中国的思乡念亲诗都十分丰富。这类诗歌之所以兴盛,与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战争以及社会动乱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战争以及动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思乡、念亲的社会现象格外普遍。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思乡念亲的诗歌也比较普遍,如杜甫《月下忆舍弟》,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兄弟的深切思念,更表达了诗人对深陷战火中的家乡的无限忧虑之情。此外,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也饱含诗人的思乡之苦,不仅悲凉哀伤,更是无可奈何。

2.2.4 边塞战争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一类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边塞诗作为时代的产物,充分体现了国运的兴衰。如《从军行》一诗,不仅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更表达了诗人的边愁和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情感。

以上,笔者简单列举了初中语文几种诗歌类型。从上述阐述可以看出:“情”乃诗歌之灵魂,没有情感便没有诗歌。在初中语文的诗词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之情感,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之情感悟诗歌之情,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化诗歌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学习诗词,不仅要解其义,更要懂得鉴赏,方能达到诗词学习的目标。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诗词鉴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且呈现考察面广、题目类型多元的特点。诗词鉴赏成为热点题型的现象,足以体现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性。纵观近年来中考语文中有关诗词鉴赏的题目我们不难发现:部分诗词并非出自课文,而是来源于课外且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题目的类型多以主观题出现,重点考核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品位和鉴赏能力。

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呢?我们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诗词鉴赏涉及的方面:一是诗词的意象、意境,如象征性、比喻性、描述性等;二是诗歌的形象。文学作品,总会展现出一定的形象,或人物形象,或自然景象,鉴赏诗歌,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形象”的鉴赏;三是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比较特别,具有精炼性、情感性、形象性等特点,诗歌的语言之美,是其他类型文学作品不可比拟的。因此,诗歌鉴赏中,关于语言的鉴赏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四是作品的表达技巧。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作品的表达具有独特的技巧,或含蓄、或张扬。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用典等。

从上述阐述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涉及的方面较多。而在诗歌鉴赏中,无论是诗词的意象、意境,还是诗词的形象、语言等,无不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诗歌之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等的感悟,需要借助一定的生活经验,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从生活走进诗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的领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如听、说、读、写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关于这一点,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诠释得比较充分。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诗歌这一富有意境美、形象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心在于释义、背诵,偏重知识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存在严重的不足。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的构建,是教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载体。

2.4.1 立足诗歌内容,捕捉实物景象

关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心、眼之外加口、耳才好”。就初中语文的诗词学习而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心、用眼观察,更要重听、重读。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笔者常常会借助一些优秀的音频、视频材料,立足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捕捉实物景象,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现,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以《秋天》一文的学习为例,这首诗虽然不长,但容量较大。本首诗教学的重点难点体现为:揣摩诗歌的清丽意象和情景交融的特色,评析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等。在本堂课的教学中,笔者构建了“引秋——诵秋——品秋——绘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引秋”的环节,笔者立足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秋天的景色、音乐,以唤醒学生对秋天的记忆。同时,在该环节的教学中,笔者还融入了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如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富有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对帮助学生深刻领悟秋天的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在诗歌朗读、诵读的过程中,要立足诗歌的内容,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实物景象,激发学生的想象。《秋天》一诗是以“秋天”为经线的,在指导学生听录音、朗读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重点抓住其中的生活实物景象如“露珠、镰刀、幽谷、溪水”等,立足生活经验对实物景象的认知,学生可以轻松地想象出诗歌所描绘的秋天景象,如江上的渔船、飘落的叶子、丰收的景象等。教学的最后,笔者设计了“绘秋”环节,学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诗歌中的秋景,也可以用文字语言表达的方式,将自己眼中的秋天写下来。“绘秋”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升华,于本堂课的教学而言可谓是点睛之笔。

2.4.2 多角度探索,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什么意思呢?即对于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不同的见解或者是道理。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综合性的学科而言,教师更加需要注重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针对同样一个问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会以“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以初中语文《兼蔑》一诗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这首诗歌的过程中,不同学生的理解也是各有千秋。例如,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首以歌咏爱情为主题的诗歌,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有学生认为:诗歌重点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隐约迷离、坚韧执着。也有同学认为:这是一首以“情”为主线的诗歌,故事很凄美,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笔者看来,学生们对于诗歌的理解也可以称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作为教师,不仅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更有助于学生语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总结

教育要生活化发展,方能实现最佳的教育目标。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诗词教学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传统的诗词教学,因脱离生活而导致学生对诗词的内涵、情感、意境等把握不清。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诗词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涵和情感,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和现象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诗词生活化笔者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老师,别走……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关注诗词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