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2022-03-25王学芳
文 / 王学芳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开始流行,很多学校无法按时开学,学生只能居家学习。为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推进,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于2020年1月29日发布了《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通知,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居家在线学习,教学活动的由线下走上线上,教学场域突破了时空限制。
这场大规模、大范围的互联网教学试验,新冠疫情是外部推动因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技术保障,学生与互联网工具之间的高粘合度是基础。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确保了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然而,体育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外,更依赖于“身体参与”和“实践练习”,单一的线上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还需要线下体育课堂的教学。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价值,找到合理的实现路径,才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 体育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信息时代产生的教学理念,是兼取传统教学和线上课堂的优势,将两者有机融合后的新型教学模式,体现了时代发展特征,满足了个性化教学需要。新冠疫情爆发后,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但混合式教学并非新事物,该教学理念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并且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阐述。
Driscoll(2002)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通过信息技术(虚拟课堂、电子文本、视频等)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1]。何克抗教授(2008)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传统的教学化教学与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教师要发挥引导、启发作用,学生要主动创造和探索[2]。张艳青(2017)结合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基于混合式教学中的微信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3]。黎加厚教授(2013)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对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方法、模式和技术等要素择优组合的过程[4]。王婷,冯晓丽(2019)则认为,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背脊下,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线上交流、线下指导的教学活动,且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课、慕课和玩转课堂[5]。刁学慧,魏汝领(2020)在综合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对当前混合式课程形式进行了总结,认为混合式课程主要有基于慕课(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及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6]。
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处于教学资源、方式和,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其核心内涵始终围绕教学时空的融合、资源的整合、策略的组合等三方面展开。因此,体育混合式教学的内涵特点如图1。
图1 混合式教学内涵图
1.1 打破时空限制
传统线下体育课堂,学生要在教学现场学习体育理论,练习体育项目,具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体育场地,每节课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现场教学。而线上则利用互联网工具的储存性、传播性、共享性等特点,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各类课件的形式(教学PPT、视频动画、知识题库、堂课点评等),分发给你每个学生,让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前预习,课后自我测评,对于课堂上没有掌握的内容,可以随时随地参考线上资源进行练习,也可以通过在线互动,实现对线下教学的补充。
1.2 整合教学资源
传统线下教学的资源主要包括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体育教师、体育教材及运动项目等内容,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教学,学生在现场掌握体育技能。线上教学资源则包括网络资源、智能设备(手机、电脑等)、数字课件等内容,对场地和时间没有固定要求,教学资源丰富,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采用混合式教学思路,将线上与线下进行融合,增强了体育教学的灵活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情,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与“学”氛围。
1.3 优化教学策略
选择最佳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的目标。线上教学将教学内容植入平台,让学生通过终端平台,在教学策略上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参与到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线下教学则结合体育项目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采用混合式教学,能够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 疫情常态化混合式教学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展线上教育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尤其在疫情影响下,全国范围内对线上教学进行了大胆尝试,加上微课、慕课、玩转课堂等教育方式的出现,为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基础。在后疫情时代,在体育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将成为新的选择。其实现路径主要如下。
2.1 增强基础保障,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
(1)硬件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硬件资源泛指在线教学的所有设备,包括网络资源、终端设备。良好的硬件设备是在线教学的基础,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的不同模块,比如教学资源共享、学习进度监督、锻炼效果反馈,体育教师通过不同教学模块,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交流沟通,解决疑难杂症,点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一系列教学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建立在“教”“学”双方都具备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终端智能设备的基础上,否则在线教学就无从谈起,也就没法开展混合教学。
(2)软件资源:软件资源建设主要针对教师而言。进入后疫情时代,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体育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更新知识体系的能力。首先,要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在线课堂必须借助PPT、短视频、微课等方式,教师必须掌握课件制作,以后教学平台的正确使用方法;其次,混合教育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及时转变身份,通过课堂内容的设计,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锻炼;再次,要提高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混合式教学打破了时空界限,有时候教师处于“遥控指挥”的状态,难以做到现场监控,这就要科学的管理策略,通过与学生有效沟通,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2 制定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资源分类
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实施混合教学必须要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内容板块,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
图2 体育教育内容分类
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大致可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教育部分分为基础素质的练习和专项技能的练习,这些内容必须通过线下实践活动,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无法在线上全过程进行。理论部分主要包括体育文化、运动理论、竞赛规则、营养保健、运动医学等相关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掌握。因此,在进行混合式教学前,必须要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线上,哪些内容适合线下,合理化的选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图3 体育混合教学的线上构架
2.3 构建混合模式,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是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建立完整的教学框架。线上教学不仅是线下的补充和辅助,而是教学的核心部分,将传统体育课堂的理论教学移植到线上,使其与实践教学分离,便于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加深学生感官印象,为实践活动保留更充足的教学时间。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将线上课堂划分为:课前预习、课中实践、课后评价与反馈三个环节,在每个环节教师与学生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在此基础上,穿插线下教学内容,使两者有机融合。
(1)课前预习:在混合式教学中,课前预习环节可以采用视频、ppt课件、课前问题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向学生发布教学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学习。通过线上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建立动作技术的表象认知,带着问题和目标进入线下课堂。
(2)课堂实践:该环节主要属于实践教学,教育场域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世界,体育老师要先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比如体能训练、动作技巧学习、体育运动等,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出现的错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增加肌肉记忆。当然,实践环节在线上的展示主要教学内容的点评讲解和小组展示学习。
(3)课后评价与反馈:该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延伸,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上传到在线教学平台,便于学生研究探讨,并通过课后评价环节,让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主体相结合的方式,对课堂表现做出客观评价,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通过课后线上反馈模块,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而言之,进入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将是体育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有效克服了传统体育课堂的弊端,打破了时空场域的限制,融合了上线线下教学不同的优势,对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同时,也要看到混合教学的全面实现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体育工作者要敢于迎接挑战,不断创新实践,才能促进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