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大于2的班级管理

2022-03-25张玉苹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组内班级班主任

张玉苹

数学课上,1+1=2是永远颠覆不了的真命题,但是在班级管理中,“1+1”的结果却远远大于2。这个结果取决于班主任的领导力和组织力、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和团结度、更取决于班集体的整体表现。

小组合作,“1+1”的合作让效率更有体现。班级刚刚组建的时候,为了能尽快凝聚班集体,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我在入班第一天,就将班级分成了六个小组,实行小组合作制,即“分工+责任”的工作制。组内进行合理分工,小组成员人人有责任,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和荣誉感,使其渐渐内化成为小组行为,初步形成根植于内心的自律。

例如,每个小组内都有负责纪律、卫生、收发各科作业的专属人员,什么时间做什么,由什么人做,都标记得清清楚楚。经过一周左右的培训、指导和练习,班主任便可以在需要的时刻,像一个统帅一样运筹帷幄地下达指令,各小组中相应的负责人开始迅速地开展自己负责的工作,短时间内,各小组的卫生做好了,扫除用具规整有序地摆放整齐,作业已经被整齐收好……这样的组内“1+1”的分工合作,极大地提高了班级工作的开展效率,回想从前不使用小组合作的日子,开学后将近一个月,同学间叫不上名字,收作业、发作业时班级内乱成一团,老师和两个临时班长合起力来,也总是顾了这边,失了那边。强烈的对比让人深感分工合作、各显其能的重要性。

丰富评价,“1+1”的形式让管理更有温度。学生怕考试,怕看成绩,怕班主任评价,怕家长会……这些似乎一直是约定俗成的事实规律。归根结底,所有这些“怕”无非是学生怕看见一个个虽然真实,但是有些冷冰冰的評价。基于此,我们不妨丰富一下评价形式,由从前的单一以成绩界定的形式,变成“1+1”式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让班级管理更有温度。

(1)组内互评,“同学+同学”评价的影响力超过预期。利用小组内部的力量,每天放学前进行组内的互评,小组成员间每天朝夕相处,是观察最仔细,也是评价最真实的。这样互评,有真诚的鼓励,也有友善的提醒,也有正直的规劝。例如,一向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小陈,在某一节地理课表现特别积极,在当晚总结时,组长真诚地对他说:“每个人的成长都只有一次,希望你每天都能像在地理课上表现得这样,给大家带来正能量!”全班同学报以真挚的掌声,小陈不好意思却又自豪地郑重点了点头,慢慢地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现在,已经当上了地理课代表。

(2)家校沟通日志,“家庭+学校”共同评价,给学生努力获得高评价的进取意识。每天由组内成员互写在学校的闪光点和不足,这些评价包括回答问题、到板讲解、质疑答疑、作业完成等方面,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也因此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促使学生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无形中形成自我管理模式。

(3)量化得分,“细节+形式”给予学生更多鼓励。通过累积得分和奖励卡,沟通平台,日星、周星、月星等星级学生评选的班级评比形式,在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处都让小组变成一个互帮互助的整体,关注到每一个细节,并用这些评价形式,给学生不断进取的机会。

结对互助,“1+1”的力量促进每名学生进步。我会按照学生的成绩和性格,将其结成1+1互助小组。两个人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学习内容和成绩上,形成捆绑式结构。在学习成长中,一方有责任帮助另一方,例如,互相讲题、互相考背诵内容、互相督促作业完成和活动参与情况。以学生之间的方式和语言进行交流。事实证明,有些题,学生之间讲解更清楚易懂;有些任务,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完成更好。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引领者、统筹者、调控者、监督者,通过适时调整、适时引导,让互助中的每个个体在正能量和正确轨道上前进。

展示分享,“1+1”的交流变成成功的体验。班级以学科为载体进行小组展示,理科以讲题和实验为主,文科以演讲和板书为主。我会要求学生必备错题本,整理易错题和好题型,每个月进行一次展示,既是给优秀学生以展示的自信,也是给其他学生学习的机会;每周的习题课或者小考后讲评试卷的时候,我会在班级内开展习题讲解比赛活动,录制视频,发到家长群里,给学生成功的鼓励;每周评出优秀作业本,并且评出作业或者试卷进步学生,将日常的管理变成小有成绩的一种幸福体验。这些“展示+分享”“讲解+演示”的作用,完全大于我一个人的讲解和传授,事实证明,学生间的交流和分享的确让展示者更深刻,让听讲者更明晰。

无论是课堂授课,还是班级管理,困难都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难题,学会“1+1”的模式,找到每个破解困难的密码,那么,教师管理便轻松而灵活,智慧而有温度。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组内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