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催生体育教育新样态
2022-03-25季斌
季斌
【摘 要】就学校体育而言,要落实“双减”政策,务必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行动为体,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制度体系和幼小中大衔接的培养体系,建立深化体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体育和教育资源的配置,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从而形成学校体育新样态。
【关键词】“双减” 学校体育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文件精神,根据《关于加强苏州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苏州市各中小学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在全面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校园内体育锻炼的时长,丰富校园内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运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青少年体育观,“双减”只是一个政策支持,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更重要的还是改变观念。
一、变:理念要更新,观念要转变
老话说得好,“穷则思变”。学校体育看似并不“穷”,却一直在“瘦身”。“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要构建怎样的育人新格局才能肩负起教育莘莘学子成人成才的责任?学校怎样在做好“减法”的同时提质增效?这都需要我们革新变旧,应变无方。
(一)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既包括智力与体力的充分发展,同时也指向心理健康和健全品格塑造的协调发展。少年强,则国强,国家未来和希望的基础就在于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就是为了避免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避免短视化、应试化的教育,将属于家庭、社会的健康生活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培养兴趣和发挥特长,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推进学校体育改革
王登峰司长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时强调,“健康第一”的理念,不仅仅是教育的理念,也是整个“健康中国行动”的一个重要理念,更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全社会高度关切的一个最重要问题。
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领袖级人物和成功人士大多热爱体育。蔡元培:完美人格,首在体育;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习总书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86岁高龄的钟南山,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为“体育是教育”的本质做了最好的代言。对少年儿童来说,每天在学校中度过的是最好的时光,因此学校就成为学校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学校如何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如何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如何定位体育教育的价值,不仅直接牵动少年儿童体质的“生命线”,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人生。
新时期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应主要坚持“四结合”:①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②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结合;③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结合;④坚持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二、新:举措要创新、形式要更新
“双减”政策想要真正见效,关键是要守好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将这块主阵地做大做强。“双减”后,学生在校时间延长了,课业负担减轻了,如何把学生在校的时间用足用好,达到强身健体、全面育人的目的?
(一)学校体育模式建构上推陈出新
新一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019年)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上升”的老问题仍亟待解决。下一步,教育部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教育:加强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推进家庭体育锻炼活动;督促指导中小学校每节课安排学生走出教室进行适当的活动和放松。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和改革方向,“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內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在学校体育模式建构上推陈出新。在保留原有的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每天到校后20分钟左右的自主早锻炼、课间10分钟的“小快灵”室内素质练习,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全校性体育活动,定期组织班级、年级及全校的体育竞赛,等等。在原有学校体育模式上做加法,在学生在校运动时间上做加法。
(二)校园体育活动形式上新益求新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体育课一大目标: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两大途径:课内和课外(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三大任务:强健体魄、掌握技能、塑造人格;四个阶段:小学侧重兴趣,初中侧重素质,高中侧重专项,大学侧重技术;五个元素:走、跑、跳、投、游;六个技巧:悬垂、支撑、跳跃、翻滚、攀爬、躲闪;七个主要项目: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体操。体育课要有“三有”:有课时,有密度,有强度,这是当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的三大基石。
传统的体育课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授课,这样的组织形式便于教学管理。但是某些方面,单纯的班级授课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少年儿童体育发展需求。现代少年儿童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业性要求日趋提高。因此,我们可根据课程体系、教材内容,组织竞赛,克服场地、器材限制等客观困难,打破班级集中授课的固化模式,采用男和女分班教学、双班或者多班集中教学、水平能力分层分班教学等形式组织实施体育课堂教学。
学校充分利用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上课前的20分钟,变换形式,把集中的早读和晨会改为开放自主式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一早踏进校园,就能到操场、到球场进行体育活动。有科学证明,适度的早锻炼,能帮助学生产生多巴胺,分泌肾上腺素,有效集中注意力和促进记忆帮助学习。
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在公共区域内放置一些活动器具,鼓励学生开展课间体育活动。如室内播放一些音乐和视频,鼓励学生边唱边做动起来;在走廊地面画上一些色彩鲜明的符号和格子让学生跳起来;离操场较近的一楼教室外,摆放一些球类和橡皮筋,让学生跑起来,动起来;还可以在课间播放一些律动强的音乐,师生都走出教室,唱起来,跳起来。
把以前少数运动员参加的课外业余训练改变成人人参与的课后体育活动。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以体育社团、集体汇操、跑步跳绳、素质练习等形式开展参与面广、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营造一派轰轰烈烈、活力四射、积极向上、健康幸福的校园场景。
三、课程要融合、练赛要结合
对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学习的重要动力,都源于兴趣和爱好。因此,体育课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体育的乐趣,学会运动的初步技巧,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其间,要让学生感受到,是“我”在锻炼,“我”从中得到了快乐,而非仅仅为了这个科目分数的提高和教师的满意等短期功利目标而努力。丰富的体育课程,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现代学校体育课程模式通过学习健身知识和社会交往来培养学生生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强调多种课程的整合,强调“参与和体验”的体育课程模块式教学日趋流行。
(一)体育课程以“快乐体育”为根本
在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的体育课中,学生们身穿整齐鲜艳的体操服,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练习韵律体操,体验跑酷和蹦床项目,课堂气氛异常轻松愉快。好的体育课要让学生乐此不疲,有再上一堂体育课的欲望。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动习惯的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正是来自青少年时代的体育课堂。体育教师们要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舒适的活动环境来引领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锻炼。
近年来,本市姑苏区部分小学将“快乐体育—快乐体操”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本着“快乐体育”的理念,教师将各种简单的素质练习动作或有音乐伴奏的韵律运动加入课程内容,通过“多元化”“游戏化”“趣味化”教育模式带领学生体会运动对意志品质的培养,从而产生自信满足和快乐愉悦的感受。
(二)体育课程应呈现多样性
现代学校体育课应更富有娱乐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中国教育科学院正在实施“中国体育课程一体化”,按照各种项目的特点和发展情况编写教材,其中“中国式摔跤”还将进入小学课堂。体育课开设快乐体操、体适能、跑酷、街舞、瑜伽、攀岩等课程,上课配备头套、耳机、跑步机、健身电子游戏机等,这些改变了学生对体育课传统的看法,开始喜爱上这些充满乐趣的体育课程。各学校结合实际,引进或发展一项或多项以“三大球”和新兴体育运动为主的、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有的为了培养学生生存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选择做体操、游泳、骑自行车;有的可以采用时尚新兴体育课程或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来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如飞盘、滑板、旱地曲棍球、腰鼓花式跳绳;还可以将不同课程内容构建成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展示出学校体育发展的水平,为学校创“品牌”。
(三)体育课程要强调勤练和多赛
王登峰司长说:“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就是教会、勤练、常赛,这将是下一阶段学校体育发展的重点。掌握知识就要勤练,体育学科也要和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一样,学了之后要练习,练习了就学会了,学会了就要竞赛(考试),教会、勤练、常赛相辅相成。”
勤练是指不断地练习,是对练习的坚持不懈和全力投入,勤练的着力点应放在增强实效上。在体育课堂上发现、提炼和推广那些练习密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练习方法与形式,应成为提高锻炼质量、增强锻炼实效的重要切入点。要经常采用全体学生同时练习的形式组织素质练习、体能锻炼,练习密度要高,达到一定的练习次数,学生身体才能承受足够的运动负荷刺激,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体育课上,给足学生练习时间,少讲解多练习。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进行巩固练习,要明确要求和标准,既要横向跟别人比,也要纵向跟自身比,每天进步一点,提高一点。落实每天校内校外两小时的活动时间,要加强锻炼多元化发展的形式,避免单一枯燥的重复练习,通过练习形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学会遵守规则、懂得责任担当,可以增强调控情绪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体育的这些育人价值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体现的,没有竞赛中的相互合作、奋勇拼争、规则约束等因素的作用,体育的育人价值便会大打折扣甚至不复存在。
常赛是指学校经常组织各级各类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夺金牌是每名运动员的梦想,但赛场上輸赢并不代表一切。对于比赛,努力是最好的热爱,坚持是最大的尊重。因此,常赛的着力点是全员参与。体育学科要和主科一样,学会、复习、考试,并且要转变思想,只有经常比赛才能检验运动和锻炼的效果,才能提高意志品质和人格。
加强校内竞赛活动的开展,注重赛程的合理安排,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人数等实际情况,组织不拘泥常规的小范围、多时间段、多样化的形式小型竞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提高学生的技战术运用能力和成就感。
新时代校园体育的高境界回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线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回归到体育本源上来,面向人人,发挥体育教育的基石作用,培养强健体魄、身心健康、富有创造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