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
2022-03-25王真红
王真红
【摘 要】笔者在近几年数学与科学的双学科教学中,发现两门学科均强调了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而以科学课为甚。如果能在数学教学中借鉴科学课的做法,将会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产生不小的影响,科学课的趣味性、探究性能启示数学课科学地探究,从探究方案的设计到探究的过程再到探究结果的科学引领,均能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关键词】科学趣味 科学探究 学科素养
STEM教育缘起于美国,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近年来,笔者参研了无锡市“十三五”规划课题STEM教育研究,在大量的文献学习与任教两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两门学科均强调了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而以科学课为甚。如果能在数学教学中借鉴科学课的做法,将会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产生不小的影响。笔者尝试后发现:将两门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进行互补,会对学生的学习与学科的素养形成良性闭环。下面就来阐述“S(科学)”对“M(数学)”的教学启示。
一、科学课的趣味性,启示数学课科学地有趣
爱迪生说过,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科学课的很多结论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得知,实验前的相左猜测更能刺激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兴致盎然地期待着结果,并且意见相左的一方有时会保留对实验结果的质疑权。反观数学课,其结论的预见性比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结果,就不那么期待过程,学生专注程度也没科学课高。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也产生像上科学课时那样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定能得到良性的维系。
特级教师华应龙在参加完阅兵仪式后,设计了一节数学课“阅兵中的数学故事”。课上,学生积极参与,他们通过阅兵中的数学问题,经历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深刻地感受到“数字影响秩序、数学使人精细”。华应龙把它提升到“心中有数,无限美好”的境界!3个阅兵故事分别解决了3个不同的问题:“破解51之谜”解决了队列的问题,同时发现整个队伍具有左中右对称的美,因为每列人数17和25都是单数(一人在最中间)。“为了神圣的那一刻”踢正步通过检阅区,学生提出需要知道速度、检阅区的长度及方队的长度,其原型就是火车过桥问题;而算方队的长度的原型就是植树问题。“当坦克踩上俄军的脚跟”类似追及问题,学生经历了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之后,发现最终外国军队按中国步伐受阅,实际不存在追及问题,但却很好地使知识得到了回顾。这类生活问题,如果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就可以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夯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功。
再如:特级教师许卫兵执教的“歌声里的数学”、笔者执教的“冬至里的数学”等,都能借助课本中的原型,科学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此外,课本上一些图形直观的例题,也可变成实物直观,这样既能增强趣味性,又易于学生理解算理。学生学习的兴趣程度不同,效率当然也就迥然不同啦!
二、科学课的探究性,启迪数学课科学地探究
笔者在两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科学的探究过程更为完整、严密,更能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而数学课,由于探究出规律后还要达到实际应用乃至灵活运用的程度,所以其探究环节往往比较匆忙,这是目前科学课能给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启示。
(一)科学课的方案设计,启迪数学课科学地设计方案
科学课上,当学生观察完实验现象后,笔者都会引导学生猜测:“结果会是怎样的?你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猜?”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及理由后,笔者再问学生:“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引导学生的思路走向实验的方案设计;再加上其他学生的补充,一个比较科学、可能的准实验方案就被设计出来了。而数学课上,学生的猜测出来后,教师一般会说,仅有猜测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小心求证,然后就会让学生进入验证环节。很少有教师问:“你打算怎样验证?”其实,验证方案的科学设计,可以让思维更为严谨,验证的环节也更具典型性、更为简便。教师不妨再追问下去:“有没有需要考虑的特殊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你能不能更为简捷地验证出你的猜想?”第一个追问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猜想是否有前提条件或局限性,让思维的严谨性“更上一层楼”;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选取典型数据,达到又快又好的验证效果。
(二)科学课的实验过程,启迪数学课过程的科学性
達尔文说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科学课上,学生设计好方案后会带着猜想进行验证;验证后如果发现新情况,便会进入新一轮的猜测与验证中。这样的科学课教学,踏上“观察—猜想—验证”的循环之路,并在实证中更加强调科学的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而在数学中,有时会因为结论的预知性,容易省略多次实证的环节,容易给人以特殊替代一般的错觉。因此,科学课实验的过程与方法是非常值得数学课借鉴的。
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以探究的方式学习体积公式,很好地展现了“观察—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当学生选择用小方块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实验设计后,让学生进入研究环节。在反馈环节更是强化了验证过程的科学性。第一小组的学生说自己研究的长方体体积是12立方厘米,教师追问:“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学生回答:“我是用小方块来摆的,我用3个小方块摆出了长方体的长,用两排这样的小方块摆出了长方体的宽,这样一层用掉了6个,我摆两层摆出长方体的高,所以一共用了12个小方块。”教师再追问:“你怎么知道是一样的?”学生边比较长方体和摆出的小方块,边说:“我用长来比一比,再用宽和高来比一比,都是一样长的,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和摆出的小方块体积一样大。”这时教师发出了第三问:“其他的长方体是不是一样的?你又是怎样研究的?”引导学生验证结论的必然性。当得出长方体体积公式后,教师再次询问:“现在大家知道长方体的体积是怎么算的了吧?”探究过程的四次发问,引导学生的研究逐步从或然走向必然,从特殊走向一般,尤其是“你怎么知道是一样的”这样的质疑追问,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严谨与严密。这样的探究过程,充满了科学性,也充满了数学味。
(三)科学课的结论验证,启迪数学课科学地得出结论
科学课的实验结论,有着或然性的特点,需要进行多次验证,寻找其必然结果。对数学课而言,最大的启发就是让学生考虑结论的完备性,尤其是“0除外”之类的补充,这对学生的思维而言,显得尤为珍贵。从学习的过程来看,这也是一个必经过程,学生一开始总是会得到大概的结论,如果没有引导,容易误以为就是最终结论了。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学生在找完多边形内部分别有1个钉子、2个钉子……n个钉子的规律后,会以为规律是分为两类的,一类是内部没有钉子的,一类是内部有钉子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把内部没有钉子的情况也归纳到有钉子的情形中来呢?学生思考后就会发现是可以的,只要把-1看成+(-1)就可以了。这一结论的得出,不仅需要学生在知识上有一个完备性,更多的是需要思维上的反复思考与论证。数学结论的完整得出需要学生具有质疑的品质。
个人认为,科学地得出结论不仅仅体现在结论的完备性上,也体现在探究结论为什么会必然出现上,这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度的思考。如教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时,当学生找出特征后,教师发问:“为什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这样的呢?我们从图上来看一看。”
图中(如图1)数与形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小方块中是3的倍数的圈出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2个10中的每一个10都圈出了9个,这2个9一定是3的倍数不用再看了;还剩下2个,要和4个小方块一起,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
还有教师让学生自己从图中圈出3的倍数,圈完后填出各剩下几个,再讲解:这时是不是只要看剩下的几个是不是3的倍数就可以了?(如图2)
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探究学习会更深入,也会更有深度。如果能让学生明白“何由以知其所以然”,知道教师是怎么想到的,那么探究学习将走向新的高度。
三、科学课的素养涵养,启化数学素养科学地蕴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等,从而培养出相应的科学素养。其中,对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要求、能力的要求,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大同小异的。可见,科学素养的提高,从能力角度来说,可以视为科学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科学课上培养起来的探索精神、质疑品质在数学学习方面亦是难能可贵的,学科素养的提升,必然会带来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学习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假设”和“实验”这两课时,学生真正进入了科学研究的样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启了自主实验之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模拟实验或对比实验,最终形成一个实验报告。(部分学生实验报告如图3)
这些报告中,有的是模拟实验,有的是对比实验。在做非牛顿流体实验时,学生在第一次玉米粉的实验中,在水和粉的比是1:3成功之后,把这一经验迁移到面粉、生粉与土豆粉中,发现不成功,于是分别做了水与面粉的比是1:1、1:2及2:1的实验,最终发现面粉怎么做都不成功,生粉与土豆粉的比为1:1时,实验基本成功,但效果不如玉米粉好!
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并重新设计实验过程,通过多次的对比验证得出了结论。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理等科学素养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培養。科学实验极大地启化着数学探究精神的素养蕴养,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当然,学科学习中能互相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科学也好,数学也罢,及至其他的学科学习,都有各自的学科核心素养要培养,但一定可以互相借鉴,因为各学科素养的养成,最终将汇聚成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注: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STEM教育研究”(课题编号:E/E/2018/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