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昭君作品中昭君故事的演变特征

2022-03-25杨晨

青年文学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汉元帝和亲昭君

杨晨

从史书典籍到民间文学,再到杂剧传奇,昭君故事的发展特征非常明显。其故事从史料中的简单记载到民间文学及戏曲中对其人其事的深入探究,人们对其和亲背后的政治作用进行深入探索,将昭君和亲与朝代的衰败、统治者的昏聩无能相联系,塑造了一个极具政治性功能的昭君。此外,昭君故事在形成及演变时还借鉴和运用了历史上其他和亲公主的故事,昭君更是成为和亲公主的代表。

一、从简单记载到深究内因

从《汉书》《后汉书》等史料文学中出现,到民间文学对它的扩充和延伸,再至昭君詩对其的不断开拓,再至元明清戏曲对其赋予的新的含义与创新,昭君故事的发展脉络符合人类对一个事物的基本认知过程。

史籍侧重对史实进行记载,班固的《汉书》仅记载了昭君和亲这一史实,“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后汉书》则探究了昭君自请和亲的原因,增加了昭君因不堪忍受胡俗而上书求归被拒这一情节,极大地丰富了昭君故事。此外,《后汉书》还增添了一个美人昭君的形象。史书记载中的昭君形象虽没有小说、戏曲那么丰满,但昭君的身份、故事和基本形象已大致定型,虽然后世的昭君题材故事关注的侧重点、叙述故事情节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态度等有所不同,但基本的事实框架不出史书记载。

诗歌、变文以及小说中的昭君故事与史书记载相比更加注重对昭君出塞和亲时的所思所想以及之后的边塞生活进行探究。《琴操》首次对昭君的性格进行描写,展现了她的怨恨与抗争,昭君入宫后不被宠幸而心有怨怼,故不饰妆容,又因元帝设宴而盛装出席,甚至在单于使者求亲时以自请和亲来表示其对不被帝王宠幸的抗议,甚至在昭君嫁入胡地后,“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将昭君之怨传达得淋漓尽致;《王昭君辞》则悬想了昭君出塞之后的生活,关注到了昭君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出塞时的悲苦以及远嫁后的愁思;《西京杂记》对昭君久不被宠幸的原因进行探究,塑造了一个奸臣毛延寿的形象,被此后的昭君戏曲广泛借鉴;《王昭君变文》则增加一个痴情单于的形象,将昭君的忧思与哀愁极致展现,“昭君怨”这样一个主题也因此被确立下来。

杂剧、传奇、折子戏中则对昭君故事进行细致描绘,更加注重塑造昭君形象,她不只是一个普通宫女,还是汉元帝最爱的妃子,还是一个有着自己的原则,不愿意与贪腐者同流合污的刚直女子,也是一个深明大义、心怀天下的伟大女子。《汉宫秋》开创性地虚构了昭君和汉元帝的爱情故事,将奸臣毛延寿这一形象塑造得更加传神,同时塑造了一个痛失爱妃的汉元帝形象;《宁胡记》将昭君与两名宫女进行对比,用二人以重金行贿求宠的卑下行为衬托昭君刚直不阿的性格,让昭君当面呵斥毛延寿的索贿行为是欺公罔法,必将受到重惩,将一个正直刚强、不与贪腐者同流合污、坚持本心、保守内心原则的昭君呈现出来;《和戎记》中的昭君深明大义,处处想到国家、民族和人民,把民族尊严和人格高洁看得比生命更重,其宽广的胸怀和高洁的品格让人钦佩和敬重;《昭君梦》写昭君远嫁单于后思念汉王,夜梦逃入玉门关,得神助重返后宫,得见汉元帝,吐露其心中的悲伤,因被单于率部下追赶而醒;《春风图画返明妃》设计王母派青鸟使者和东方朔施计救下昭君,免其和亲,后在二人的点化下飞升成仙,赋予了昭君故事另外一个结局。

在这种演变中,人们不断探求昭君和亲背后的种种原因,探求其为何入宫后不受宠幸,探究其为何出塞和亲,探究其在和亲途中的所见、所想、所忧、所愁、所悲、所痛,探索其在匈奴的生活。这种探究全方位地对昭君故事进行深化,对昭君形象进行具象,对昭君和亲这一历史事件加入了不同读者的不同认知。正因为如此,昭君故事才如此生动,久经传扬而不减其热。

二、昭君和亲的政治作用不断增强

从史书到诗歌、变文和小说,再到戏曲,昭君故事中和亲的政治作用被不断加强,昭君不再只是一个远嫁匈奴的普通女子,在她的身上,众多文人墨客肯定了她远嫁塞外的伟大牺牲精神,关注到了朝中君臣的无能和懦弱,也关注到了她对汉、匈两个民族的团结和友好的政治作用。

作为史书,《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对昭君和亲匈奴一事进行记载本身就肯定了昭君和亲的政治作用,但这种肯定只是作为政治事件的一种肯定。《王昭君变文》则体现了昭君在汉朝与匈奴关系方面的重大作用,增添了汉哀帝听闻昭君去世后,特意派遣使者前往匈奴祭奠昭君,以汉天子的身份肯定了昭君和亲之事对汉朝的巨大贡献。在祭文中更是高度赞扬了昭君“捧荷和国之殊功,金骨埋于万里……不嫁昭君,紫塞难为运策定”。祭词中所显示的和亲背景为汉弱胡强,在这一明显不利于汉朝的历史背景中,昭君和亲的作用可想而知。要知道,昭君和亲的真实背景是汉强胡弱,故祭词中将汉朝安定之功归于昭君一人,极大地肯定了昭君在这段和平关系中的历史功绩,拔高了昭君在汉、匈和平中的重要地位。

马致远的《汉宫秋》突出了昭君的民族大义与坚贞气节,她的和亲虽是被迫,但也有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定而自愿和亲的成分,投江而死更是其坚持民族大义和自身气节的英勇选择。剧中汉元帝及其文武众臣软弱无能,只能依靠女子和亲来保全国家。陈与郊的《昭君出塞》借昭君之口讽刺了无能的朝臣和毛延寿之流的叛国者。《吊琵琶》中的昭君更是把其悲剧矛头指向汉元帝,讽刺其懦弱无能,堂堂一代天子却不能庇护一介妇人,反靠其保百年社稷,昭君嘲笑他是“无愁天子,小胆官家,薄幸儿曹。枉涕泣女吴齐景,漫咨嗟娶舜唐尧”。当众臣无耻的奉上和番诗时,昭君斥责“噤声”,嘲笑“亏你诗篇应诏,贺君王枕席平辽”。此剧最后一折以蔡琰凭吊昭君作结,以其对昭君气节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同汉元帝及众大臣面对匈奴时的胆怯懦弱对比,政治意味更加突出。另外,在众多昭君戏中出现的昭君投江事件蕴含着古代“一臣不事二主”“一女不嫁二夫”的道德规范,也体现了昭君的忠君思想和贞洁观念,昭君投江正是男性文人“一臣不事二主”这一忠君思想的反映。

《琵琶语》借王母之口感叹汉室中衰,汉家无人,堂堂一国君臣竟无一人有办法保全国体,只能依靠王母座下的青鸟使者和早已飞升成仙的东方朔施计救回昭君,使汉家颜面不致丧失,岂不可悲可叹,面对此情此景,昭君亦看破红尘,飞升成仙。这一设计看似对昭君故事有了一个更好的结局,弥补了昭君悲剧命运的遗憾,但从另一方面说,岂非更加讽刺和嘲笑了汉元帝及其朝臣的昏庸无能吗?曹禺的话剧《王昭君》更是塑造了一个促进民族团结的昭君形象,侧重于展现昭君彻底蔑视奸臣和反抗王权的叛逆精神,她对君王的宠爱与安富尊荣的生活全不在意,对毛延寿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全不放在心上,心甘情愿去“穷荒极北”的边塞受苦,其身上表现出“五四”时期特有的反帝反封建精神,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的精神。

昭君题材故事在发展中越来越突显和亲的政治功能,无论是昭君嫁去匈奴后给汉朝和匈奴带来的和平安定,还是昭君和亲事件传达出的汉代统治者及其朝臣的无能昏聩、贪污腐败,抑或昭君和亲故事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对后世的影响,都证明了昭君和亲这一时间背后所蕴含的政治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其相关文学的产生而愈加强化。

三、昭君故事是历代和亲故事的“地標”

和亲公主在我国古代是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其中以解忧公主、细君公主、王昭君及文成公主最为出名。早在先秦就有“和亲”之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栾氏,而固与范氏和亲”,此和亲实指两个家族联合对付另一家族的修好活动,真正有实质意义且名实相符的和亲始于西汉。有学者专门统计先秦时期政治联姻约225次,从汉至清的和亲若从西汉时期和亲乌孙的刘细君开始算起则有426次。

昭君故事在形成及演变时还借鉴和增添了历史上其他和亲公主的故事。昭君亦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其人物形象及事迹的塑造来源于众多方面,既有历代文人、市井百姓对其的虚构和想象,也有对其他人物及故事的借鉴。在这一方面,细君公主的故事对昭君故事的演变影响极大,《汉书·西域传》载: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武帝为联合乌孙共同抗击匈奴,将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嫁与乌孙王昆莫,然“昆莫年老,欲使其孙岑陬尚公主。公主不听,上书言状,天子报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岑陬遂妻公主”。有学者研究说范晔大概是受到细君公主上书求归这一事件的影响,设置了昭君向汉帝上书求归之情节。

石崇所作的《王明君辞》也有增添昭君到匈奴后心思沉闷,故作《怨旷思惟歌》之情节,虽有学者研究说该诗是伪作。例如,王季思先生就说:“东汉中叶以后,最大的边患已不是匈奴而是西羌,诗中以西羌代指匈奴,说明它可能是东汉后期的作品。”但这一情节在昭君故事中也有流传,其本事也要追溯到细君公主之事上,《汉书·西域传》记载她嫁到乌孙后发现昆莫已年老,身处异域的她语言不通,内心非常苦闷,故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这首诗亦首次将昭君与琵琶这一艺术形象联系在一起,其《序》云:“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由此,昭君便与琵琶结缘,戏曲中的昭君在宫中弹琵琶解闷诉愁,在出塞途中弹琵琶倾诉内心的不平与苦闷,在飞升上天后也弹琵琶感慨人生际遇,就连此后画家笔下的昭君也往往是马上怀抱琵琶的形象。

《和戎记》《王昭君和番》中昭君让呼韩邪单于写下降书,将金箱玉印交出,并成功劝说其杀了毛延寿,此类的情节的塑造也或有借鉴历史上其他和亲公主的真实事迹。历史上的解忧公主嫁给翁归靡后,匈奴嚣张索要解忧公主,解忧公主很镇定地同翁归靡一起防御,致使匈奴大军一直进不了伊犁河谷,在他们的努力下,小小的乌孙国居然没有被匈奴击垮,反而拖了几年,在汉宣帝派遣的五位将军所率领的十五万大军的帮助下,大获全胜,自此匈奴彻底衰弱。这场战争虽未正面叙述解忧公主的英勇,但能在汉朝未派人帮助的情况下和自己的丈夫携手共同抵御匈奴,并最终赢得胜利,亦可见其之不凡。解忧公主后半生仍在乌孙的各种叛乱和内斗中挣扎和调停,在其两个儿子都死了之后,她回到了长安。这样一位杰出的和亲公主,这样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其能力、勇气与智慧可见一斑。或许后世剧作家在创作昭君故事之时也有借鉴解忧公主的英雄事迹来塑造昭君形象也未可知。

历史上虽有诸多和亲公主,却只有昭君一人的和亲事迹在史传中记载并且在民间传说、古代诗词及小说戏曲中不断被人歌颂与传扬,在其故事中增添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不可不说自有其传奇之处。昭君作为一位平民女子从民间走入皇宫,又从皇宫走向辽阔的塞外,这一故事本身就极富传奇色彩。此外,在汉元帝时期,昭君和亲确实为汉朝及匈奴双方带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正如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所说“昭君出塞成为汉朝和匈奴和好的历史佳话”。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汉、匈之间保持了五十年友好相处的局面,边境也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

正因为昭君故事本身的传奇性色彩及昭君和亲的巨大作用,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才将诸多的笔墨投之于昭君身上,并将历史上其他和亲公主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加诸到昭君身上,不断描摹其人物形象,不断增添其故事内涵。他们将昭君作为众多和亲公主的代表,不断赋予其新的、丰富的含义,使之更具代表性,从而展现了我国古代和亲公主的群体故事,为其群体画像。

总而言之,昭君故事的发展和传播既离不开史传文学对其的叙写,也离不开民间文学对其的创造与想象,更离不开小说、戏曲对其故事的描绘与改写。从历史叙事到文学叙事,昭君故事被不断重写,昭君形象被不断重塑。昭君传奇却凭借悲剧的命运以及其巨大的贡献引发了不同时代人们对她的跨时空关注,因此才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昭君题材作品。

猜你喜欢

汉元帝和亲昭君
昭君
昭君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回天乏术的傀儡皇帝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怎样劝人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昭君别院
唐代涉蕃诗中的和亲联姻
长歌一曲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