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2-03-25张洁
张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学习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有助于学生做好自我管理,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蔷教授对于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她提出:“要引导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研究和探索的核心。笔者和所在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语境、知情融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
首先,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完整且真实的生活语境,学生难以将语言运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自考试的压力使教师很难在课堂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用环境,让学生在用中学。下面,笔者将结合高中英语(译林版)Module 6 Unit 3 Cultural differences 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两个部分来详细谈谈。
本课的内容是关于各国文化的差异,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呈现的文章,来自不同国家的几位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国家的一些习俗。如果仅仅让学生阅读和找出文中提及的各国文化和习俗,学生印象不深,容易学过就忘。“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选择既有意义又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主题,创设丰富多样的语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体验语言的兴趣。”于是,笔者设计了几个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文中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
Case 1: Suppose you are Waled, a guide in Brunei, and we are all travelers to Brunei. Introduce some local custom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us.
Case 2: Suppose Ma Li is an exchange student in the UK. She is chatting with Peter, her classmate, to learn about some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avoid possible embarrassment.
Case 3:Write a letter of apology to your American friend Jack for not opening the gift upon receiving it.
场景1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导游介绍风土人情,场景2是 pair work,两者都要求学生做足功课,预先从文中获取一些信息,同时通过报刊、网络等其它渠道丰富自己对于Brunei、China、The UK风俗习惯的知识,然后组织好语言,在场景1中用大家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游客介绍,还要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和兴趣,在场景2中能自如交谈,互相提建议,以免在日后生活交往中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而造成尴尬或冒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感知、比较、分析和欣赏等方法,加深对文化异同的理解,提高了对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而且很好地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场景3与新课程、新高考相结合,给定学生一个生活中很有可能出现的场景,让学生写一封应用文:道歉信。在此,老师可以通过对道歉信写作方式的指导,让学生体悟到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同时学习到如何用恰当的语气、合适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歉意,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完成课堂教学后,除教材外,我们要想方设法丰富课程学习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展真实而有意义的交流。近日,BBC推出单集58分钟的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偉大的诗人》,在全世界引起关注。片中,杜甫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到访中国,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 BBC还请来英国国宝级演员、《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用英文朗诵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15首杜甫的诗文译作。片中还邀请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带来多重视角的专业解读。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杜甫有何特点?为何会在西方受关注?引导学生激活已有知识,同时意识到精髓:文化的无国界性,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消化,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民族自信,感受到推广中国文化的使命感,然后让他们重新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于文化这一主题,还有一位网络红人:李子柒,同样受到了国内外一致的关注。于是,我们又把课堂延伸开来,让大家把关注点转移到:李子柒有何特点?她凭借什么受到了国内外关注?这个话题上来。通过视频、文字材料,从 what,how,why三个层面探讨李子柒走红的必然性,让学生意识到她走红背后的努力、她与大自然的和谐融洽相处,她骨子里的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对所读所见有所思,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现象和表达观点与感受。这个例子很好地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各个层面的关系。
二、广泛阅读、问题导向——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很多学生都存在不知道读什么、怎么去读的问题,这是思维品质欠缺和学习能力不足的表现。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筛选出适合他们阅读的读物,并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去读、去思考。下面,笔者将结合高中英语(译林版) Module 4 Unit 1 Advertise- ments的课堂教学、The Green Room 的课外阅读两个方面作详细说明。
例1:课堂教学:高中英语(译林版) Module 4 Unit 1 Advertisements
本课以Ads 为主题,谈及广告的定义、用途、特点、分类、方式及广告宣傳活动的相关知识,举例说明两类广告(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在目的和手段方面的区别,最后提醒人们要用恰当的态度对待广告。
基于学生对广告这一话题比较熟悉,我们设计了 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安排了自主性较强的学生学习活动(what we see?),学生互动活动(what we learn?),应用实践类活动(what we can do?)和迁移创新类活动(express what we feel)。在习得性活动环节,我们利用广告串烧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篇的主题上,预测和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读前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归纳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设置相关情境,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进而将思维符号转化为内容图示和语言表达。在实践与应用环节,我们有目的地为学生搭建表现的平台,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协作完成广告设计,以培养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同时,学生设计广告的过程无疑是需要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加之以自己的创意,有思想、有方向、有意义地去进行英语语言的表达与输出。这是提升思维品质的一个小妙招。整堂课从学生自我感知——思考——感悟——再思考——创造——到课后推荐公益广告视频(低头族)启发学生进行更深的思考。因为贴近生活,学生愿意看、愿意思考、愿意表达,这就达到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2:课外阅读:The Green Room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高一学生阅读的小说读本,讲述了几位高中生在暑期表演学校面试时,互相结识、互相竞争、互相猜疑,到后来的坦诚以待和逐步成熟的故事。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和我们学生年纪相仿,所涉及的语言和话题紧贴生活,更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所以学生会有很强的阅读兴趣和代入感。读本的设计也很好,有读前的预测,有读中的思考,有读后的思维提升问题。
我们坚持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做好“引路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追求有生成性的课堂,发展学生多元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分阶段的阅读任务完成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任务:
Task 1: Imagine you are Laura/Lucy/Marc/Nathan. Introduce one of your friends to us.
Task 2: Prepare and perform.(an audition scene, Page 22-23)
Task 3: Adapt and perform.(the final act of the play)
Task 4: Imagine and perform.(5 years later …)
这四个活动从个人信息采集和陈述,到准备小说76中的试镜小表演,再到改编故事的结尾,以及想象五年后再遇见的场景,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任务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师鼓励学生摘取“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引导学生在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通过获取、概括、整合、比较、分析、批判、联想、创造等活动,获得知识、理解涵义并做出正确选择或表达观点,发展思维品质。在完成这四个任务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跳出细节和人物,站到更高的角度思考小说的标题和主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没有标答的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讨,自由发表观点。我想说的是,教学是师生一起探索、学习、发现的过程,其中的阅读、质疑、表达、争辩,既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又助力教师自身的成长。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三、大胆放手、自主“悦”读——全面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将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高中整个阶段的教学中。为此,笔者将每节英语课的课前五分钟拨出来,要求学生轮流参加 Daily speech的活动,并从高一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做了完整的 Daily speech 的规划,大胆放手,将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准备 Daily speech 的过程中,全力以赴,认真搜集资料并多次练习,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其他学生在听 Daily speech 时,锻炼了听力能力和理解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例1. Daily speech
高一上学期:Daily report
因为选择话题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熟悉、擅长的话题和技能,他们甚至还做了精美的 PPT 来配合自己的演讲。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在了解此位同学的同时,还增长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高一下学期:Daily performance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形式多样,如:对话、配音、短剧等。学生积极性高涨,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显现,有些学生甚至让老师和学生都发现了与平时迥然不同的一面。同时,我还让同学当场给表演的小组打分,每月末总评一次,评出3名“Best Performer”,并给予奖励。在竞争与奖励的双重刺激下,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
高二上学期:Daily humour
要求学生搜集一些英语幽默小笑话,或讲述自己学习生活中的趣事,让大家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开怀大笑一番,同时领略一下中西方不同的幽默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高二下学期:Daily recommendation
慢慢地,學生不仅积累了许多英语名言名句,还互相勉励,并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效果很好。还有部分学生会分享“微场景描写”段落,这主要是针对我们的新题型:读后续写,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课外自主阅读到的好的语言表达,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也得到提升。
高三上学期:Daily comments
时至今日,学生已经度过了高中生活的三分之二,知识面、表达能力、思维深度等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Daily comments这个任务要求极高,既要读懂悟透报刊杂志文章内容,或是关注当今时事热点,又要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想,同时要组织文字,还要在大家面前表达。选择这种形式,主要是考虑到与高考中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这两块的要求相衔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还要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了新鲜语料的输入,词汇量也大大增加。
高三下学期:Daily practice
为了共同进步,笔者建议学生做到好的题目或有疑问的题目拿出来共同分享或共同讨论。于是,Dai- ly practice应运而生了。形式多样,还可鼓励学生推荐自己做到的有价值的书面表达题,大家可以互相探讨,共同积累一些话题相关词汇与表达。
总的来说,课上5分钟自由表达的模式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其提供展示的空间,在教师的引领下,还培养了其他学生耐心倾听的良好习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学会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关注文化,学会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维,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总而言之,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主题语境,活用教学资源,通过丰富而有层次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与文本和他人的互动中,获得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并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语言、思维、文化相结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随着各层次学生能力的逐步提升,可以采用con- trol——semi-control——free的渐进方式,逐步让学生从“指导性阅读”到“自主性悦读”,发展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文化意识,切实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天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