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武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2022-03-25陈扬韵
陈扬韵
《苏武传》出自《汉书》,记叙了汉武帝时期苏武出使匈奴却被意外扣留的经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苏武牢记自己的使命,历尽种种艰难,最终荣归故里。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忠心耿耿的爱国志士的形象。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呢?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苏武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一、正面描写
1.动作描写
《苏武传》是一篇史传文。作者以历史人物的故事为素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创作出这篇文章。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作者采用了相应的艺术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的特点。动作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展现其性格特征。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帮助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通过动作描写塑造了苏武的形象。
汉武帝时期,北方的匈奴频频与汉朝发生摩擦,双方争斗不断。后来,匈奴向汉朝示好,放回了羁押许久的汉朝使臣,汉武帝也派遣苏武护送匈奴使臣回到匈奴。在这个过程中,苏武肩负着维护两国和平的重任,同时他本人也代表着朝廷,所以,他到达匈奴之后,一直谨言慎行。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副中将张胜与虞常(原本是汉臣)等人谋反,事情败露后又被匈奴的单于擒获。事态发展到如此地步,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汉朝的使臣。单于爱惜苏武的才华,想让他归降,因此派同样身为降臣的卫律去说服苏武。
当着卫律的面,苏武“引佩刀自刺”。从苏武这一果决的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确实是意志坚定,毫不动摇。这一动作既显示了苏武对汉朝的忠诚,也展现了他的坚毅不屈。苏武试图自尽,又被卫律救活。等苏武痊愈之后,卫律试图再次劝说苏武归降,并当着苏武的面杀了虞常。“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当虞常将剑指向苏武时,苏武面不改色,岿然不动。这一细节既显示了苏武的气节,也表明苏武心中毫无愧疚之意(他并未参与谋反之事)。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即使是受到死亡的威胁,他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在被匈奴单于幽禁的那段时间里,单于原本想将苏武放置于冰天雪地之间,迫使他屈服,他却“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捍卫了身为汉朝使臣的尊严,展现了凛然的风骨和傲气。李陵最后一次见苏武,告诉他汉武帝已死的消息,“武闻之,南向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这一动作表明了他对汉武帝的忠心,对祖国的思念。
2.语言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仅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可以展示不同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苏武传》虽以记叙苏武的事迹为主,但也描写了许多其他人物,如张胜、虞常、卫律、李陵等。作者详细地记录了苏武与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以此来展现苏武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
面对前来劝自己归顺的卫律,苏武毫不留情,严厉痛斥,历数卫律的过错:“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苏武先是从个人操守的层面,痛斥卫律不忠,然后又从家国大义的层面,分析利弊,让卫律无话可说,最后再一次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一番陈辞酣畅淋漓,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卫律的脸上。当李陵前来归顺时,苏武的回答同样铿锵有力:“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当李陵再次苦劝他时,苏武的态度变得更加坚决:“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无论来的人是谁,无论对方说什么,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没有丝毫的动摇。可见,苏武既不慕富贵,也不惧艰难,一心只想完成自己的使命。
苏武被困匈奴长达十九年,匈奴的单于不断派人去游说他,但是苏武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过。想让他叛国降敌,绝无可能。
二、侧面描写
1.环境描写
除了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作者还详细描写了苏武所处的环境,以此来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卫律第二次来劝苏武,被苏武严辞拒绝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单于发现使用武力无法令苏武屈服,于是便将他置于地穴之中,不让他吃饭,也不给他喝水,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苏武屈服。但是,这种艰苦的环境反而激发了苏武的斗志,他靠着“啮雪咽毛”活了下来,始终没有屈从。“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苏武强悍的意志力令匈奴人感到震惊,他们又将苏武放逐到没有人的荒野,让他在荒僻之地牧羊,除非公羊产子,否则永不得归。匈奴本就地处偏远,“海上无人处”的生活就更加凄苦了,让公羊产子更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反而持节牧羊,谨守自己的本分。
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击垮苏武的意志,政治上孤立无援的处境同样没有打垮他的精神。刚到匈奴时,副中将张胜与人谋反,事前并未知会苏武。当事情败露后,叛将被匈奴擒获;单于又安排卫律、李陵等人相继前往劝说苏武。当时的苏武可谓处于孤立无援之境。他的坚守、他的忍耐、他的痛苦,不被同僚理解。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汉朝屡次派使者来询问苏武的情况,匈奴却一口咬定苏武已死。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也得不到外界的任何支持。他所能依靠的唯有自己。
作者从自然环境、政治环境两个方面着手,从侧面极力展现了苏武处境之艰难,衬托出了他的坚毅和忠贞。
2.以“人”衬“人”
作者不仅从动作、语言等方面着手,对苏武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与刻画,还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通过写与苏武相关的一些人的所作所为,来展示苏武的过人之处,使得这一形象更为真实鲜活。
作者笔下的苏武,不仅是一位忠心耿耿的汉朝使臣,而且多才多艺,“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伎”。“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这一段看似与上下文并无关联,好像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却从侧面展现了苏武的才德。苏武原是被匈奴人放逐的,其身份相当于俘虏。但於靬王非但不介意,反而十分器重他,给他提供衣食。可见,苏武的确有过人的才能。
卫律和李陵虽然都叛国降敌,但又略有不同。卫律是主动降敌,为虎作伥,而李陵则是被逼无奈,且对自己的叛国行为满怀愧意。两个人在苏武面前的表现也全然不同。卫律在劝降苏武时曾言:“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可見,对于背叛汉朝的事,卫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同时也表明其丝毫不以家国为念,所在意的只有眼前的富贵。李陵奉单于之命,前来劝说苏武,被苏武训斥后,他叹息道:“……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对于自己的“背叛”,李陵心中深感不安,并且常常自责。相比于见利忘义的卫律,有负国恩、心怀愧疚的李陵是可悲的,而被困匈奴十九年却始终不改其志的苏武却是可敬的。李陵与苏武连饮数日,行将离去之时,也忍不住感叹道:“嗟乎,义士!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劝说失败,李陵丝毫不觉得恼怒,反而更加敬重苏武,这也从侧面烘托了苏武的可贵品质。
总之,《苏武传》是《汉书》中有名的篇章,详细记录了汉朝使臣苏武的英雄事迹,塑造了一位性格刚强、忠君爱国的使臣形象,使得后世之人纷纷将他视为自己学习的楷模。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成果,课题名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学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JJKXB20-1094)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