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的时代内涵、逻辑机理及推进路径

2022-03-25莫晓瑾李强束海星

教育与职业(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推进路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莫晓瑾 李强 束海星

[摘要]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因素导向以及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因应之策。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其逻辑价值在于彰显企业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与职业院校的内在关联是培养目标一致、政策导向一致、利益追求一致。因此,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需营造企业竞相参与的良好氛围、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型企业;逻辑机理;推进路径

[作者简介]莫晓瑾(1979- ),女,湖北武汉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050)李强(1995- ),男,江苏徐州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硕士。(湖北  宜昌  443000)束海星(1989- ),男,安徽芜湖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硕士。(湖北  武汉  43005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双元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2020010201,项目主持人:周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06-0054-05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发布《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培育条件、建设实施程序以及支持管理措施,凸显出新时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论之基。当前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一系列政策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探索与延伸,产教融合的“组合拳”已嵌入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中。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是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具体化措施,那么如何促使产教融合型企业高质量生成?笔者尝试从时代内涵、逻辑机理、内在关联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明确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的推进路径,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的学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促使新时代职业教育由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一、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的时代内涵

1.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新工业革命推进制造业深度变革,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各行业转变生产组织方式,向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密集型企業转变,以获取新的增长动能。因此,国家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应运而出,要求企业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发展大计中,发挥育人主体地位,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终形成产教融合型企业。第一,在产业迭代升级过程中,企业不再仅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其同时还担负着生产、服务、人才培养、创新科研等多元化功能。因此,建设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形成以优势企业为主导、以职业教育办学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己任的产教融合机制,有利于打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壁垒,共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输送适配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第二,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需要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校企发展相耦合、提质培优的关键要素。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是一个多元化与集成化的过程,促使企业嵌入职业院校发展体系中,赋予企业更多教育人才的权限,提升企业发展的层次与质量,保证企业与职业院校二者互利共赢,统一到追求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伟大进程中去。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对于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与高水平专业群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企业服务经济与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2.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因素导向。随着现代产业升级与社会分工专业化,我国职业教育由边缘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社会共识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群体。然而职业院校培养的“通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产业需要的是高素质“专才”与“匠人”。因此,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恰恰是解决“通才”与“专才”矛盾的关键之选。企业在技术领域知识类型的生产领先于职业院校,甚至领先于职业教育整个领域,能把自身产品的标准化转化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标准化、课堂标准化,达到以企促教、以企促校的目的。在职业教育由外延式、规模式发展逐渐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促成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与生成,这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因素导向。

3.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因应之策。在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不断转型的关键期,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增。企业与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同,企业需要的是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能工巧匠”,而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偏重于理论,难以满足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导致技能型人才短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正是应对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因应之策。第一,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拓宽人才培养的新思维与新理念,充分发挥出企业办学的重要主体作用,让企业的育人需求与岗位要求充分地反映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出适配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充分激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潜能,释放人才红利。第二,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推进企业融入职业教育的深度与程度,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市场需求的专业指导,将企业的优质资源注入职业教育中去,彰显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培育出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使得企业和学校的发展契合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是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因应之策。

二、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的逻辑机理

1.彰显企业育人主体的作用。长期以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校热企冷”“两张皮”等问题阻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企业话语权的缺失,企业主体作用得不到彰显。所谓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指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创造较大社会价值,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较强带动引领示范效应的企业。这是《实施办法》中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准确定位,也是彰显企业发挥育人主体地位的明确规定。办好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不仅是职业院校的分内之事,也是企业的应尽之责。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赋予了企业育人的权限。在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过程中,企业与职业院校建立共同的办学育人目标,重视互利共赢,最关键的是重视落实“三全育人”新格局。企业稳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技术、设备等资源带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建设中等,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充分发挥证书与学历相关联的教育优势,构建“多元参与、校企双主体、动态灵活”的产教融合模式。在“劳动荣光、技能宝贵、创新伟大”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念的引领下,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是彰显企业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发挥育人主体作用的具体化方案。

2.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是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的适切选择。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需要明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间的内在关联。产业链为人才链的培养规格提供方向,产业链的需求与人才链的供给成正比,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链的推动,反之人才链供给影响着产业链发展,而创新链是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生命力,助推人才链与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正逐步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换。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聚焦高端产业,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因此,要高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关键旗帜,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促使企业与职业教育相互融通,以产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尤其是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匹配。

3.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国家推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系列政策,实质性地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到新的发展高度。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又一有力举措,已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有利于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第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高度。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包括在专业设置、教学标准开发、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二,明晰人才培养的新规格。职业院校与企业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组织机构,但双方具有共同的诉求,即人才訴求。区别于以往的浅层次合作,产教融合型企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有着更高质量的要求,即培育适应产业发展、行业需要、社会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归根结底,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对充分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三、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与职业院校的内在关联

1.培养目标一致: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无论是生产一线方面还是建设管理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投身到建设中来,人才培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第一,产教融合型企业和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共识,即为国家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直接决定着我国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规格。产教融合型企业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比职业院校具备更大优势。随着人口红利时代即将过去,传统的劳动力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体力劳动力需要向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转型。因此,企业应顺应社会转型升级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合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破解产教融合过程中的现实壁垒,以企业活力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第二,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有利于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的“魂”唤醒人才培养的“魄”。企业要与职业院校联合,明晰自身的优势,承担服务社会转型发展的责任,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并重、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并重、探索精神与高尚品质并重,促使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不仅可以适应时代的灵活变化,也可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2.政策导向一致:积累匹配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力资本。中国当前新的人口红利即技工时代正在产生,实现新旧人口红利的转换将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产点,而技工时代形成的关键在于大量熟练技能型人才的成长。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加大了对科技创新资金与技能型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第一,通过完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产学研协同一体化发展,积累匹配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力资本。第二,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与企业新使命。新时代职业教育应与产业深度融合,重视劳动力培训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积累技能型人力资源,保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拥有足够的高素质劳动力。第三,职业教育是开发技能型人力资本的手段,而企业是开发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加速器。产教融合型企业对于企业与职业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拓宽人才培养思路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开发匹配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力资本。企业与职业院校树立协同发展新理念,强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劳动力数量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变。

3.利益追求一致:打造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工厂”。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我国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5.89万个, 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中。企业谋求获利离不开人才,职业院校谋求发展离不开企业参与,双方协同打造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工厂”,以实现互利共赢。因此,职业教育应顺应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积极配合企业,让企业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第一,企业需与职业院校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职工培训方案,校企相互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学生就业创业、员工培训、企业技术和产品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支持。第二,企业要主动融入教育链中、深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将职业教育的知识、技术与创新内化转移并加以拓展,形成自身的内在优势,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第三,企业应率先探索,投入资金设备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且在学校办学和深化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等方面发挥作用,输出企业特色文化理念,成为支撑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习工厂”。

四、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的推进路径

1.引“企”入胜:营造企业竞相参与的良好氛围。企业作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性组织,适宜生存的环境是引“企”入胜的关键。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有利于把握企业生存的必要生产要素,以优渥的条件、合理的激励、严格的监督,充分调动政、行、校、企多方形成合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措施。第一,资本要素贯穿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始终。政府由主导转变为引导,给予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从口号式的荣誉奖励直接为符合标准的企业提供金融、财政、税收减免等“软支持”与土地、设施、人才等“硬支持”,唤醒企业的内在动力,使企业积极参与到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中来。第二,管理制度规范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始终。首先,政府需依据企业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因地制宜、贴合实际的协同管理制度;明确利益分配,尊重企业运营规律,从而实现决策、协调、服务、控制、反馈的规范化和有效性。其次,政府需加大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基础条件,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再次,政府需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经费投入,发挥引导功能,为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政策。最后,政府还需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信息与税收优惠政策,给予企业信息、财力,政策、制度等支持,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与参与热情,营造企业竞相参与的良好氛围。

2.勇于担责: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企业要勇于担责,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第一,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强化企业履责意识。利用大众媒体进行舆论宣传,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行业、社会的认同。同时,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企业更愿意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经营战略。第二,企业应转变意识,积极履行育人功能。企业要认识到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主动联系学校参与合作,将企业的技术技能、工匠精神、先进管理、创新文化等要素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全过程,校企共同设置专业、开发课程体系,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第三,企业要坚持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实训相结合,营造具有真实体验的教学环境,培养一批企业需要、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能够迅速上手的技能型工人。

3.求同共赢:推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合作主体的内生动力不足,这也是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需要突破的困境。如何激发校企合作主体的内生动力,求同共赢、互惠互利是击中靶心的不二之选。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最终形态,也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校企有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追求,有利于突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藩篱,对推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第一,共享优质资源,构建利益共同体。企业与职业院校通过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出台与产业发展相适宜的改进措施,建立互利互赢的需求动力机制,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首先,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将技术资源、智力资源、科研资源融入职业教育中,企业选派技能大师到学校挂职,学校鼓励教师到企业学习技能技术,校企建立起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双向互通的师资队伍。其次,校企双方以“双高建设”专业群为目标,利用企业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校企共建的专业布局,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需求,实现校企资源的双向互通。第二,谋求校企文化融合,构建价值共同体。企业应与职业院校在文化价值方向上追求一致,将企业优秀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采取文化走廊、企业课堂、企业文化节等方式促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转变职业观念与择业观念,贴合企业发展需求。总之,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需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实现构建校企资源互通、价值认同、文化相融的命运共同體。

[参考文献]

[1]刘光泉.产教融合促发展 校企协同育英才[N].中国教育报,2019-06-27(4).

[2]檀祝平.求真、务实、创新: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18):18-24.

[3]胡茂波,王思言.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22):12-17.

[4]黄牧乾,叶海燕,吴辉剑,等.基于珠三角4市调查的新旧人口红利交替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实证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70-74.

[5]孙健,贺文瑾.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力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7(18):20-24.

[6]徐畅,解旭东.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19):25-30+32.

猜你喜欢

推进路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天津市家庭农场现状调查及推进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