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背景下“PBL-CBL-TBL”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2-03-24覃骊兰张颖琳黄宝萱李海秀蓝毓营
覃骊兰 张颖琳 黄宝萱 李海秀 孙 健 蓝毓营
“金课”背景下“PBL-CBL-TBL”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覃骊兰张颖琳黄宝萱李海秀孙 健蓝毓营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中药学》是中医药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其内容繁多且难记忆,学生在学习上往往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打造高效的“金课”课堂,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文章从“PBL-CBL-TBL”综合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构建思路等内容进行分析,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角色互换,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切实为培养中医药人才夯实基础。
金课;PBL;TBL;CBL;综合教学模式;中药学
引言
2018年6月21日,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金课”这一全新概念。有别于“水课”,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通过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及高级思维,使我国的人才培养上实现质的飞跃[1]。在新形势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需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
近年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及以案例作为基础的学习方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等不同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同的变化。“PBL-CBL-TBL”综合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性,促进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认同并进行了实践。
《中药学》作为中医院校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繁杂,专业术语晦涩,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临床案例讲授内容较少,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导致课程新颖度不够。而学生采用死记硬背方式学习中药功效,不能较好地与临床病案相结合,缺乏临床用药认识。基于《中药学》课程的自身特点,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对中药的学习效果。本文针对《中药学》教学现状,结合金课背景,探讨《中药学》教学中“PBL-CBL-TBL”综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进一步完善“PBL-CBL-TBL”教学模式在《中药学》课程中的应用。
1 “PBL-CBL-TBL”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中药学是中华文明瑰宝,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药学》作为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重要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学科为基础,阐明经中医辨证论治后如何依据不同功效选择合适的中药,又能为后期学习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学科打下坚实基础[2]。所以说《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对于中医药人才研究、学习及应用中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药学》通常在大一下学期就开展教学活动,但在此阶段,不少学生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与领悟还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对中医药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很多知识点都未能真正掌握,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3]。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点,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未区分开知识的主次,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长此以往,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辨的能力。此外,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甚至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进行学习,逐渐出现厌学情绪,难以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这种固有而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时代下的课程要求。基于中药学的教学现状,有必要开展新的教学模式探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将知识融会贯通,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
有学者就“BL”系列,即PBL、TBL、LBL、CBL这几种现代教学模式应用于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的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采用“PBL-CBL-TBL”教学模式,能充分结合各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学生完全主动地将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延伸的、前沿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于分析、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真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4]。基于新型教学法的优越性,有必要在中药学教学中开展“PBL-CBL-TBL”综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程度与学习效率,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必将对“金课”建设大有裨益。
2 “PBL-CBL-TBL”教学模式在中药学课程中的构建
2.1 “PBL-CBL-TBL”教学模式的内涵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5],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该法强调学习者主导的学习原则,以问题作为教学的主导,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发掘学生自身创新性思维[6]。TBL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是在PBL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即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7]。该法通过组建学习团队,注重团队成员间的互补性和多样化,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具有正向引导作用[8]。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即以案例作为基础的学习方法[9],通过选用名家验案和临床真实病案,引导学习者在复杂而有意义的情景中探究问题,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并形成临床思维[10]。这三种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将其综合起来,就是基于案例的协作教学法。将“PBL-CBL-TBL”这三种教学模式进行优势互补,才能够更好地配合中药学课程建设,借此降低中药学在教学中的难度,并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程度与学习效率,为以后的医学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PBL-CBL-TBL”的实施要点
2.2.1 案例设计切合实际
基于“PBL-CBL-TBL”教学模式的特点,《中药学》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挑选案例、提出问题、学生收集整合材料、成果展示、教师总结及课后巩固。该模式实现了“教-学”角色互换,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责,互相配合,不断增强《中药学》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教学案例和问题的设计是“PBL-CBL-TBL”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恰当的案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产生探求问题的求知欲,而创新性的问题设计则强调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探究和发现知识,进而真正提高《中药学》教学的效率。因此,案例和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理念。
(1)案例及问题的设计应贴近教学内容,注意突出重点,抓住要点,切忌泛泛而谈,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有机地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而形成体系。
(2)案例及问题的设计应注重联系社会热点,联系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讨论兴趣。
(3)案例及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符合学生思考模式的问题展开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麻黄汤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外感风寒表实证的病因病机及相应的临床表现为切入点,使学生牢牢抓住风寒束表,以及肺气不宣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临床辨证要点。通过引入外感风寒表实证典型病例,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运用。据此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该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对病人的临床初步诊断、治疗药物的类型等。运用铺垫式提问提高学生中医药思维的逻辑性,借此引出外感风寒表实证代表方麻黄汤。基于麻黄汤的配伍特点及临床运用,提出该方如何随症加减化裁以适应临床,其衍生的汤剂又是如何通过用量调配关系以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等相关性问题。
2.2.2 注重团队合作学习
“PBL-CBL-TBL”教学模式提倡团队合作学习。教师需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知识框架,根据学生性别、成绩、性格、能力等因素的差异性合理分组,每组5~6人,注重组内的互补性和多样化,有利于组内成员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团队成员针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自主利用数据库检索、图书馆馆藏资源、网络搜索等方式查询资料。汇总材料时发现的新问题,可通过互相讨论寻找解决方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组员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想法。组内产生的不同观点极具价值,思想上的碰撞或许可以帮助其他成员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强化每个人对于讨论主题的理解,从而提升讨论的深度。教师通过随机抽取小组进行汇报,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探究成果。汇报结束后,其他团队和可根据其阐述的观点进行提问,小组代表作出回答,回答不完善之处可由同团队的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充分发挥团队沟通和整体协作的能力。最后,由教师对每个团队作出综合评价及反馈,补充讲解学生不能较好掌握或遗漏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凝练。
2.2.3 教学从注重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出发
例如在感冒病系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总结感冒病系的主要临床表现,以触冒风邪,邪犯卫表为核心,对其证候分类展开叙述,分析风寒束表、风热犯表、暑湿袭表、时行感冒的具体病机。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药治疗,达成巩固提高。麻黄汤全方药简效宏,共奏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之效,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与衍生的合方也比较符合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如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三拗汤等。通过拓展讲解这些经典组方,搭建有效学习中药学与方剂学的桥梁,将证、法、方、药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于组方配伍及联系对比学习的兴趣。如根据风寒表证的不同,治风寒表实证用麻黄汤,风寒表虚证用桂枝汤,外寒内饮证用小青龙汤。这样的学习不死板生硬,多而不杂,详而有要,便于学生掌握。最后延伸此次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从组方配伍结合现代研究角度出发,以现代医学观点介绍麻黄汤类合方的药效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拓宽了麻黄汤类合方在临床运用的范围,如发挥解热、镇痛、抗过敏、平喘等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系统的中医药学思维方式,深度挖掘经方之“魂”,注重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培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特色人才。
2.2.4 加强课后互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后不进行小结就犹如把水泼到一个筛子里一样。这句话提示课后的巩固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后如果疏于学习,对课堂上模糊不清的知识得过且过,不懂的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最后成为不可逾越的屏障。因此,加强课后、课下互动活动十分必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建立学生系统复习,善于总结的学习思维。教师可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习题的设计可围绕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异同点、主要区别及功效鉴别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学习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为后续学习外感风寒表虚证奠定基础。其次是要重视习题的“质”而不是“量”,课后作业的设计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为让课后习题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合理地设置难度,逐渐增加习题的难度,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布置的习题可与麻黄汤及其类方有关,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麻黄汤类方的了解,而且对表寒实证及其兼变证的病机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是要对学生开展反馈问卷调查,让学生对“PBL-CBL-TBL”教学模式的教学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学生持续学习、教师持续改进”的新型教学相长模式。
3 结束语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药物的来源、性味、功效及主要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课程,是中医药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虽说是基础课程,但由于其开设较早,学生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与领悟还处于起步阶段,学习者极易陷入理解难、记忆难的困境。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以灌输为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严重遏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由于中药学知识新时代大学生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PBL-CBL-TBL”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形式的扬弃,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目前已经被愈来愈多的医学院校认同并应用到教学实践。该模式应用到中药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案例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整体,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框架,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不可思议的潜力。学生在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的合作式学习中,不断拓宽思路,打破自身思维局限,通过团队成员的相互补益,弥补自己学习的盲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而且对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及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大有裨益。将“PBL-CBL-T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药学课程的学习,通过加强中药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敏捷的临床思维,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引导学生将中医药学理论运用于科研及临床,为阐明中医药科学内涵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培养一批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进而真正发挥中医药教育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1]吴岩. 建设中国“金课”[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4-9.
[2] 杨秀娟,李硕,杨志军,等. PBL联合CBL双轨双向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中医药,2020,33(9): 63-65.
[3] 张春平,段静雨,李岩,等. 临床中药学教学新模式改革初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22): 21-22.
[4] 张茂云,牟宗毅,阚俊明,等. 现代教学设计方法在高等中医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 26-28.
[5] Liu W, Yao J, Chen Z, et al. Effect of quadratic pressure gradient term on a one-dimensional moving boundary problem based on modified Darcy's law[J].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16, 32(1): 38-53.
[6] 郝文艺. PBL+TBL教学模式在金课建设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5(19): 270-271.
[7] Chaelsen L M, Sweet M, Parmelee D X. Team-based learning:small croup learning' s next big step[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2008.
[8] 戚晓通,李芝,赵胜,等.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4): 341-343.
[9] 曾园圆,杨园园,黄晓兰,等. PBL+CBL+TBL综合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8): 107-109.
[10] 石铖,郝蕾,刘宇,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中药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8(43): 132-133.
Explor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BL-CBL-TBL"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olden Cours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ic cour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Because of its various contents and difficult to remember. In order to create an efficient "golden course",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necessity and construction ideas of “PBL-CBL-TBL” comprehensive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so as to realize the role exchan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olden course; PBL; TBL; CBL; comprehensive teaching mo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642
A
1008-1151(2022)02-0137-03
2021-11-09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21年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构建中药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2020qg005);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年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项目(sz201030);2021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B类“以‘三性一政’为核心,建设中药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金课的探索与实践”;蓝毓营-壮医药学院-壮医-壮医学课程体系研究(0502000705)。
覃骊兰(1980-),女,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药验方药效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医内科临床。
蓝毓营(1968-),男(瑶族),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学和壮医药学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