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协同构建研究
2022-03-24江岚
●江 岚
一、问题的提出
过去的20余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76%上升至2021年的57.8%,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育了大量优质人才,但随之也带来了“毕业即失业”“大学毕业生蚁族”等一系列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条件,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1]从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较多,包括:高职院校育人模式与育人需求不适应;学生对就业未做好充足准备;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渠道不通畅;大学生掌握的信息不全等。基于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找应对方法,打造出“全程渗透”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现状分析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相较于2021年,增加167万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到疫情因素影响,各地招聘岗位数量减少,严峻的就业形势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然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非近几年才出现,而是伴随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慢慢体现出来的。从1999年开始,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就业人数也逐步增长。2001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为115万,就业率为70%;2008年,毕业生数量达到559万,就业率为68%;2014年,毕业生数量727万,就业率为92.1%;2021年,毕业生数量达到了909万,就业率为92.3%。
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贸易争端、经济制裁不断上演,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并且预计在2022年,会有超过百万的留学生回国就业,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超过了往年,加之疫情、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还有部分人需要再就业。大学生对于薪酬的期待偏高也加剧了“就业难”问题。数据显示,大学生最为理想的工作单位是“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尽管国家在大力扶持创新创业教育,但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数量并不多,根据《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有96.1%的被调研大学生都曾有过创业的想法和意愿,但真正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却并不多。[2]
青年的就业问题不仅在我国存在,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还会逐年增长。我国当前正处在产业链中低端朝着中高端转型的关键时期,适合大学生的岗位并不充足,部分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技能水平上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距,导致“就业难”“人才荒”的现象并存。
三、“就业难”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协同构建
(一)明确服务原则: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
高职教育并非简单为学生提供理论教学和实践引导,在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从社会需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当是多元、广泛的。[3]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高职教育应当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也要做到“以人为本”,将就业指导观察至生涯教育中。概言之,高职教育需立足于社会、面向未来,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为社会的发展负责,因此,需改变陈旧的教育指导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志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做好自身的生涯规划,适应外部环境,从而实现终身发展与全面发展。
(二)健全指导机构:健全服务体系
1.落实“一把手”工程。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做好制度建设工作,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就业管理评估方案,从机构的建设上进行优化,完善创业指导流程,对创业工作进行细化考核,做到工作实绩、过程管理并重,抓好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严格做好过程性考核,打造出信息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平台,发挥出基层力量,调动起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2.明确指导服务部门的分工。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已经设置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但总体来看,其规模相对较小,未能发挥出应有作用。为了提升服务能效,需明确指导服务部门的分工,界定好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一方面,发挥就业指导委员会作用,严格按照要求实施“一把手”负责制,按照要求设置“就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对这项工作的全程统筹,由校长担任委员会主席,高职院校内部的二级学院、财务部门、招生、就业、后勤、图书馆等都有专人负责,共同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决策指导,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成绩、现存问题,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按照要求设置“管理组”“市场组”“信息组”等职能部门,在就业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处理各项就业指导活动,严格贯彻落实政府法律法规,积极收集企业就业信息,构建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定期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三)建设师资队伍:提升指导能效
师资队伍的建设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质量,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包括几个重点。
一是建设专职指导教师队伍。此类教师既要有专业知识背景,也要善于开展职业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熟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根据学生需求,基于现代化就业理念为学生解决就业难题。高职院校要引入优秀的专职教师,发挥出其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完善激励机制,邀请校外具备法律、人力资源、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加入专职指导教师队伍中,为教师提供培训、交流机会。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根据教师的工作实效来考核绩效。引入淘汰机制,调动教师参与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建立信息管理队伍。此类队伍负责为学生发布就业信息,包括招聘网站、实习单位、报刊杂志、人才市场等来源信息。尽管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信息的收集、发布服务,但是信息较为单一,对学生的帮扶不大。因此,需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信息的对接,掌握最新招聘动态、就业形势与行业动态。在这一过程中,要利用好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资源,在内部组建一支优秀的信息管理团队,用较高的技术水平、扎实的业务能力、创新的理念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发布平台。[4]
三是建设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学生成长道路的重要指导者,与学生的接触较多,也最为了解学生的诉求与特点,可及时发现学生在求职、就业中的问题,予以科学指导。辅导员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指导,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将日常学生管理、就业指导工作结合,定期为学生介绍最新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并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将就业指导贯穿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始终。为达成这一目标,高职院校要为辅导员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培训,提高辅导员业务水平,提高其指导能力,帮助辅导员转变传统的就业服务理念。
(四)改进指导形式:打造多元体系
一是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关于就业指导课程,国家已经出台了专门的教材,但是,各类教材具有滞后性,未能与学生的就业诉求保持一致。要从本源上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需要发挥出高职院校引领作用,坚持终身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育,从学生刚刚入校后,就为其提供就业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诉求来安排指导,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在教材方面,由高职院校自身筹集资源来编撰教材,与兄弟院校形成联盟,共同负责。在课程内容上,需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诉求来提供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构建针对性强、目标确切的课程体系。
二是丰富社会实践机会。对大学生的培养,不仅要锻炼其专业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考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今,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学校需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企业、接触社会的机会,帮助学生寻找正确定位,实施实践教育改革,为不同层次、能力、专业学生提供可行的实践计划。在校内,要发挥出社团作用,增加对社团的扶持,通过各种实践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主动性。
三是要拓展就业市场。就业市场属于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组成,高职院校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就业市场,为学生做好就业分析,明确市场定位,调动起各方资源,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外部环境机遇,提前作出就业规划。高职院校要强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有计划、有目标地与企业建立联系,寻求长期合作关系。另外,高职院校还需拓展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政府、校友会等市场,为学生提供更广的就业空间。
(五)丰富指导内容:提供全程支持
1.抓好创业教育。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继续响应国家号召,抓好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引导其树立敢于竞争、不畏艰苦的意识。[5]高职院校需将创业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让他们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同时,也要夯实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这是个体在创业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个性,与个体的家庭教养、学校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将其贯穿到大一到大三的各个学年,鼓励学生勇于自主创业。
2.开展职业生涯指导。通过职业生涯指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能力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明确“我是谁”“我该树立怎样的职业目标”“如何达到理想的职业目标”,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职业发展目标。在职业生涯指导上,要做到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结合,认真摸清学生需求。在理论活动上,组织用人单位到校宣讲、校友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上,组织模拟面试、参观访问、职业见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环境和运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求知能力与职业意识。
四、结语
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难”与“人才荒”并存,面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需要尽快构建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指导内容,为学生搭建出网络化的就业平台,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指导队伍,增加经费的投入,加强管理,最终形成人才培育、择业就业之间的联动发展,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