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关键性词句中的有效渗透
——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谈爱国情感的渗透策略
2022-03-24殷金凤
殷金凤
统编版教材实施以来,更多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编者在每个单元中所设定的语文要素上,将教学的着力点设定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表达方法的内化上,而忽视了对文本中情感资源的关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因此,渗透情感教育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应有之义。只有将文本中的人文性情感元素和工具性表达训练进行有机统整,才能为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基。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描述了五位壮士为了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将敌人引上峰顶,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课文中描写五位壮士在峰顶痛击敌人时,这样写道:“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一个“砸”字,蕴藏着多么丰富而悲愤的情感。教师必须要将丰富而强烈的情感融入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些看似简单的关键性词语背后,所蕴藏的丰富价值和独特内涵。
一、联系背景资料,突破情感渗透的围墙
创作文本,是作者紧扣所要表达的内容,将情感融入其中,顺势托出的过程。很多与表达内容相关的信息,因为凸显中心的需要,并不会全部呈现在课文中。这是作者创作的艺术,更是其表达智慧的体现。因此,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对文本情感的感受与体悟,都不能仅仅局限在固有的文本资源之中,而需要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关注文本内容的来龙去脉,才能基于文本而又不限于文本。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受时代的影响,学生难以体悟课文中五位壮士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夯实接触文本、感知文本的基础,学生就只能凭借教材中仅有的文本信息作为依据。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就可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了解什么是抗日战争,通过“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事实。同时,教师可借助直观的图片、具体的数字,了解日本帝国主义所奉行的“三光政策”,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罪恶,真切感受其恶劣行径,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交流资料,激活每个学生的民族情感,围绕了解的信息,说说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的情感已不再平静,直观的图片、具体的数字,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巨大冲击。学生在联系背景资料的过程中,纷纷表达了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谴责与愤慨。
情感体悟需要借助收集的资料,逐步聚焦于文本中的关键性词语,从而挖掘文本内在价值。虽然这一步教学并没有与关键性语句形成直接的碰撞与联系,但内化背景知识,蓄积原始情感,才能为学生走进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真实情感服务。
二、结合文本内容,打牢情感渗透的根本
入选统编版教材的作品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不仅有着优美、精准、生动的语言,同时也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教材所选文本蓄积了作者丰富而完整的情感储备,一切情感皆有其因果联系。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紧扣文本,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从“因”寻“果”,才能了解文本中情感的源头和本质,才能真正体悟语言文字中的真情实感。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又蕴藏着怎样的情感呢?教师就可以联系上下文,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五位壮士是为了帮助群众和连队安全转移,奉命“拖住敌人”,给连队和群众争取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更为重要,五位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后,并没有及时撤离,而是选择将敌人引向峰顶加以痛击,这已经不再是连队交给的任务,而完全出自五位壮士自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对比这两次任务的不同状态,并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置性思考”:假如五位战士没有将敌人引向峰顶,甚至都没有完成任务,可能会遭遇怎样的后果?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猜测:五壮士可能会被敌人追击、连队可能受到日本鬼子的围剿、人民群众也不能幸免于难……带着这样的认知,再次品读“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就不难理解,这种“壮心”包含了五位壮士对连队交代任务的使命和敬重,也包含了势必要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包含了对群众生命的关心,包含了对自我牺牲的无畏……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充分整合文本内容,学生就会对文中的关键性词句一读而过,而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情感,是难以真正镌刻于心的。
三、品味关键语言,体悟情感渗透的基石
汉语文字是神奇的,在具体的语境下,它不仅可以传递信息,更能抒发丰富的情感。这既需要表达者“情动辞发”,更需要阅读者“披文入情”。只有真正设身处地地品析和体悟,才能从看似僵硬的文字中读出情来、品出味来。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作者将石头比喻成“雹子”,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除了都是从上至下移动外,还有速度快、力量大等相同点,教师可以将其与后文中的“砸”字进行关联:心中有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仇恨,有对连队和群众的关心,巨大差异的两种情感,让五位壮士都充满了力量——一个看似简单的“砸”字,带着满满的情感和力量。教学至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体悟人物内心情感,尝试将“砸”字进行细化,并着力思考:五位壮士在用石头“砸”时,具体是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嘴里还可能会说些什么?鼓励学生用随文练笔的方式加以再现。这一环节,是学生基于情感认知下的语言调配和运用,是在学生体悟文本内在情感之后的迁移和实践。
情感的渗透是学生在阅读和体悟的过程中,扎扎实实的吸收。案例中,教师紧扣关键性字词,引导学生在悉心体悟和感知的过程中,悟得了情感,再借助随文练笔的方式,对人物内心的情感以外显的方式加以呈现。这不仅是对学生情感体悟的检测和反馈,更是一种强化与巩固,让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自然地流淌在学生心田。
四、走进人物内心,达成情感渗透的效果
所谓的渗透情感,其本质是要与文本、与作者、与文本中的人物展开深入对话的过程。如果不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那就不能表明已经真正达成情感渗透的目的。无论是链接背景资料,还是结合文本内容,或是品析关键字词,都是在为最后一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蓄力。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随文练笔,展现了五位壮士“砸”的细化表达之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看成五壮士中的一员成为“亲历者”,或者作为“目睹者”用“现场采访”的方式,搭建学生与五位壮士进行对话的通道:这位壮士,我看你“砸”的时候,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你哪里来的这股子力量呢?此时,由于角色的置换,情感的浸润,学生也如同作者一样“情动而辞发”,他们纷纷基于五位壮士的视角展露出自己的内心活动:这些鬼子太可恨了,他们侵略我们的国土、屠杀我们的亲人,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我要用石头把他们砸个稀碎,不把他们消灭,后面的连队就有危险,后面的群众就有危险,他们可是我们的亲人哪,怎么能不拿出吃奶的力气呢……
案例中五位壮士的“内心活动”,既包含对敌人的痛恨,又包含对亲人的关爱,教师并没有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他们在阅读中、思考中、体验中自主获得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这才是借助关键性词语渗透情感的应有之举。
纵观整个教学流程,教师借助课文中一句经典的语句,从背景资料、文本内容、语言品析和体悟内心四个不同的维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将学生的意识引向文本深处,向着文本所蕴藏的情感一路而行,让学生在获取信息、深入体悟的过程中,形成情感的共鸣,达到情感渗透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