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生态路径构建研究

2022-03-24卢晨昊

江苏高教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卢晨昊

(东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6)

自2014年课程思政理念首次被提出以来,关于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逻辑关系、实施路径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需要较强的系统性、动态性和导向型思维,这与生态学理论整体性、动态性和层级性等特征存在较多相似性,由此可见,从生态学理论视角出发,积极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态路径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的重大课题。

一、课程思政的生态学意蕴

生态学理论起源于西方,1866 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有机体普通形态学》中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理论认为,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借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1]。自此以后,生态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概念。20 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克雷明、英国学者埃格尔斯顿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教育生态理论[2],旨在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规律,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

将生态学理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态路径具有理论契合性和现实必要性。一方面生态学理论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理论指导作用。课程思政建设既涉及形成“大思政”格局的“大生态系统”各方面,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联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统一性,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提升的三者互动等;又涉及每一门课程各要素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的“小生态系统”相互影响与良性互动,即培养目标、教材编撰、大纲设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考评等要素的动态平衡,因此高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需要立足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生态学理论为课程思政生态路径选择提供方法指引。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较大误区是将“课程”与“思政”人为割裂,片面理解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未能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整体课程创新观念,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引,而生态学理论主张的生物与环境的整体性思维,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间的联动思维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指导。从宏观上而言,如何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实现课程思政在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融合,都需要生态学理论中的整体系统性思维指导。从微观上来看,针对某一门具体课程,如何解决教材选择、教学设计、教学测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更需要运用动态联动性生态学思维来解决。

二、课程思政的生态特征

课程思政内部体系与自然生态具有相似性,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观,其运行系统与生态自然系统运作存在较大区别,就相似性而言,两者皆须遵循整体性的系统理念,有着系统性和动态性的基本特征。此外,课程思政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导向特征。

(一)导向性

课程思政的导向性作用主要在于其价值引领。建设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在于解决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了高校课程的价值在于培育具有正确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挖掘高校所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其目的就是要凸显并激发专业课教学的“立德树人”作用,为增强高校师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提供力量支撑,引导学生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锻造理论思维、增强辨别能力、提高政治素养,最终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的。作为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首要条件,“树人”是“立德”的理想目标。“立”的是真善美,摒弃的是假丑恶,“树”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在于构建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既是构建课程思政的基础目标,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核心要义。

(二)系统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八个相统一”。“八个相统一”体现课程思政具有系统性特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反映了课程思政的重要属性,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深厚的学术性,是形成学科联动,达成用学术讲政治的良好循环的重要环节;“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在于从知识传授中注重发掘其中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内涵,将价值观引导和塑造渗透于知识传授之中;“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即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为目标,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内在要求,是增强课程思政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学科融合互动的基础条件;“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反映了课程思政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及其关系,有助于夯实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有力保障;“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课程思政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要求;“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反映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关系,体现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与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结合的要求[4]。“八个相统一”深刻总结了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充分展现了课程思政大生态系统与小生态系统之间的整体互动。

(三)层级性

课程思政复杂的系统结构决定了其具有层次性特点,主要表现为传道、授业与解惑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传道”,即可理解为价值引领,各门学科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责。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促使高校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学有所悟。第二层级为“授业”,即可理解为知识传授,知识传授层级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思维训练和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增长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获取、收集、处理知识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第三层级为“解惑”,可理解为能力培养,侧重于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学有所用。如生态学理论运作机制一样,每一层级既有结构性特征,有其独特的生态位,同时又相互交织,互相影响,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5],价值引领蕴含于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当中,而知识传授是为了能力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最终目标则是实现价值引领,这也构成了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功能定位。

三、课程思政面临的生态困境

(一)思想障碍

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角度透视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构建课程思政的关键。然而在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中存在诸多认识误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模块联系,未能整体性看待课程育人具有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提升的多重功能;另一方面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责任,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党团组织或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政治责任和教学任务,人为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错误地认为专业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而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任务只在于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是合作关系,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政课教师相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扮演着支持者角色,而专业课教师立足自己所熟知的专业领域,深度开发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深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拓展的催化剂。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层面是一种分工协作、相互辅助、合作互补的协作关系。

(二)素质障碍

教师作为开展课程思政的主体,在推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素质缺陷。一方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还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尤其是学习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水平有待加强,当课程中遇到价值观念选择、立场冲突案例时,如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中国立场出发阐释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其特定的方法、原则及运行规律,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帮助学生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问题审视能力,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目标,也成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亟需解决的素质瓶颈。

(三)融合障碍

构建课程思政的融合障碍主要表现为数字技术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一定程度上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媒介平台。然而数字技术也存在诸多局限:一方面,“裂变式”的传播容易诱发网络舆情,甚至造成舆情的不可控,而这种不可控的网络舆情如若被学生群体掌握,将会影响学生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认知,则会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另一方面,网络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言,缺乏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不利于课程思政的情感互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因此,如何实现数字技术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活用数字技术这把“双刃剑”,也成为构建课程思政生态路径的另一重要难题。

(四)机制障碍

当前我国课程思政建设大多只停留在概念层面,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测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如在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当中,宏观层面上只停留在“培养什么人”的概念阐释上,并未将“如何培养人”细化到教学大纲设计和课程结构的设置中。在专业类课程与通识类课程中,并未设置明确的课程思政考核指标体系,尤其在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如何系统地挖掘思想政治育人元素并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至今并未提出明确的细化指标与激励导向,致使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精力投入有限。此外,教学评价多以课时数量、科研积分等量化标准为主,而“立德树人”尚未形成完善的考核制度,这些都成为进一步推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限制性因素。

四、课程思政的生态路径构建

要素与结构是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实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构建课程思政的生态路径需要充分考虑课程思政生态体系中的结构与要素。课程思政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变革,根据课程动态理论分析,任何一项教学改革都会涉及教、学、管三个基本功能定位,从生态学理论系统动态分析,课程思政必然是教、学、管三者在工作中责权明确,行动上彼此协调、齐心合力的结果,基于教、学、管三者功能的定位,可以从需求分析、大纲设计、教材研发、教学实践、教学评测五个维度来建构课程思政的生态路径,从而形成课程思政生态体系内部系统的整体状态和发展态势[6]。

(一)立足需求分析,注重教师主体

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是要培养新思维。注重两个“融合思维”,一方面是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融合思维,另一方面则是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思维。所谓“课程思政”融合思维,则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传播的深度融合,而不是简单结合,尤其是针对专业课授课教师。二是要引领新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充分坚持言传身教相统一,身体力行的效果要优于言传说教。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多的是一种实践的教学,一种身先士卒的引领。三是要达到新高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新时代教师,要做到科学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规范,真正做到能够用“学术讲政治”,坚持学术自由和制度规范相统一,对于严肃的政治问题,应该要心存敬畏,具备底线思维,培养政治意识,这样才能在微传播中引领正能量,树立新风尚,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达到全方位育人。

(二)明晰培养目标,分层多维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28日组织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7]。由此可见,我们要充分明晰各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不同专业课程的学科特殊属性制订教学大纲,针对不同学校如高职院校、高等院校、外国语学校、理工类学校等的定位进行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教学大纲的设计,也可单独设立德育学分制,将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授当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素质提升三维度的统一。

(三)研发特色教材,遵循学科属性

教材是传授教学知识、传播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媒介,更是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依托学科师资团队,集中教师骨干力量,盘活教师优质资源和网络平台教学资源,不断推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而且在教材选用上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打破区域壁垒,选用国家规定的教材。与此同时,要加强教材建设,创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内容上应尽力避免脱离实际的“空话”“大话”,将党的政治理论、国家价值观念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入脑、入心、入行,不断增强学生成长成才的获得感。

(四)融合数字技术,丰富教学实践

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最大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设计,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青春活力,让学生从“要我听”变成“我要听”,将数字技术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依托名师工程、名师课堂、线上名师答疑等数字课堂,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感受价值引领,在专业知识获取中领略思政魅力。另一方面,积极搭建信息平台,依托专业课程特点,大力开展第二课堂辅助教学,实现第一、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在充分明确学科育人目标、资源的前提下,利用技术平台盘活学科资源,真正让学科体系活起来。

(五)健全评价机制,实现多方联动

构建课程思政的生态路径,必须要以评促改促建,通过健全评价体系,实现多方联动。一是要由党委领导亲自抓,高校师生共同配合,形成“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涉及环节较多,范围较广,必须要有集中统一领导,各方面通力配合,才能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生态路径构建的正确方向。二是要强化对课程思政网络教学资源的审核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当前各高校在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网络信息存在价值取向不当、违背教学规律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育人目标相悖。所以,一方面要健全网络监管体系,加强对网络的绿化、净化管理,加强对网络舆情和课堂教学的监督,对于一些违规违法、违背师德师风和教学规律的现象要做到及时发现、立即干预、快速处理,并加强警示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高校要主动作为,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公开信息和所在学校课堂的自我管理及自我教育,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核机制和督导监察机制,严格网络教育资源的审核流程。三是制订各类课程思政考核奖惩机制,设置德育学分或是课程思政教学奖评选等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职称评审、课时转换、绩效考核等方面向课程思政有所倾斜,对于违背课程思政的教学现象要严厉抵制与惩处,从而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