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集群:应用型高校的前瞻与挑战
——兼评《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研究论纲》
2022-03-24王洪才
王洪才
(厦门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一、专业集群建设是应用型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专业集群建设是应用型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因为专业集群建设是随着产业集群发展而提出的,并非来自传统产业发展的需求,而是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结果。
我们知道,传统产业因为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不高,进而对人才的专业技术程度要求并不高,因而对高校的专业建设没有提出非常明确的具体要求,这种状况导致高校与产业常常是在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内发展。一般而言,高校毕业生只要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就可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故而高校比较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对产业界关于专门人才的具体要求关注不足。但随着新技术层出不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明显落后于产业发展变化,无法为产业发展提供直接的适用人才,为此呼吁高等教育变革,要把人才培养的重点转向应用型人才,从而高等教育发展展现出新形态,高等教育结构开始调整,大量的应用型高校开始出现。世界高等教育普遍经历了这个转变过程,但受各自国情影响,这个转变发生的时间也不同。
早在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大学越来越难适应工商业发展变化的要求,于是一批应用型高校应运而生。英国城市学院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这些学院之后就发展成为著名的红砖大学。在美国,赠地学院的出现也是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这批赠地学院今天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美国州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旗舰大学。进入20世纪后,高等教育向应用化方向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美国大量社区学院的涌现就是突出表现。到20世纪中期以后,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发展就更为迅猛,如在英国出现大批的多科性技术学院,在德国出现了应用科学大学,日本出现了大批短期大学。法国早在18世纪末就建立了“大学校”这种应用型高等学校机构,而且成为法国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最能够代表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历程。自清末开始引进西方大学制度后,一直在进行调整。辛亥革命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经历了从学习德国向学习美国的转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全盘学习苏联模式,特别是经过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高等教育体制框架基本定型。在高等学校设置上主要分为两类机构,一类是综合性大学,一类是单科性学院,综合性大学偏重于文理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单科性学院则侧重于专门性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重新学习美国大学模式,综合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传统的综合大学主要是文理科综合,新型综合大学包括文理管工医等多个学科。到20世纪末,单科性高校已经很少,多数高校都已经成为综合大学或多科性高校。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动,大批应用型高校纷纷成立,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都属于这一类型。这与我国产业发展需求基本一致,因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大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他们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新型产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要求高校必须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再满足于本科以下层次,逐渐开始向研究生教育层次发展,于是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学位纷纷建立,应用型高等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头三十年的粗放型发展之后,开始面临着向集约化发展转型的压力。随着我国产业升级换代发展需要,大量现代的高科技产业开始出现,并且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性行业,现代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规格要求。在现代产业发展阶段,提高产业的集约性就意味着生产率的提升,同时也意味着竞争力的提升,这对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可以大大提升产业的契合度和产业链建设,从而能够迅速壮大产业规模、产品的精纯度,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为产业捕捉市场先机赢得战略优势地位。产业集群发展,无疑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还需要精致的管理技术,当然也需要不同于传统的经营观念和营销技术,只有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才能保障,而最终只有靠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和维护现代企业制度的专业人才来保障。所以,竞争力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这些人才需要先进的人才培养制度才能与之相适应。
为了适应产业集群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于是专业集群建设的课题就被提了出来,人们设想,通过专业集群建设可以更快地满足产业集群发展对急需人才的需求。如果这个设想是成立的,那么高校就应该加强专业集群的建设,从而更好地适应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显然,这个设想已经转变成一种教育发展政策方向,正稳步地在应用型高校中推行,并且成为应用型高校提升自身办学地位的一种发展战略。
二、专业集群建设不同于传统专业建设
谈起专业集群建设就必须从专业建设说起,如果没有专业建设,就不可能有专业集群建设,换言之,专业建设是专业集群建设的基础。
高等教育本来就是一种专业教育,即高等教育是按照专业来培养人才的。尽管近些年非常强调通识教育,并且在开展大类招生实验,但效果都不佳,因为人们发现,只有专业课才会受到高度重视,其他课程则往往成为点缀。这种状况可能与我国实施的专业招生制度有关,但从根本上讲与我国所实施的根据专业进行就业的制度有关。由于不同专业在市场上的待遇不同,从而人们认识到选择好专业比喜欢什么专业更重要。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着明显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划分,一旦学习了热门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可能是一路绿灯;而学习了冷门专业,不仅会遭遇到就业困难,而且可能面临不得不在其他专业领域就业的问题,从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大大降低。目前人们还无法摆脱专业教育范式的影响,必须依靠就业市场的情况去调整专业设置。高等教育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在就业市场上大量需要的是专门技术人才,没有专业技能几乎是寸步难行。高等教育的“高”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专业知识的高深上。随着知识爆炸和知识分化不断加剧,知识发展越来越精细化,那么就必然出现专业越来越细化。随着就业市场分化得越来越细,那么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正是专门化的知识支持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得今天的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精细化。随着知识的分化、细化和深化,专业设置越来越细化,其结果就使人才的专业口径越来越窄。为了改变由于专业知识越来越细化所造成的就业口径变窄和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来越弱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加强通识教育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观念。加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才的适应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旨在拓展人才的岗位转换能力,这对于高校适应就业市场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样的改革思路往往比较宏观,难以见到真正的效果,要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力和竞争力,还可以通过专业整合的路径来实现。所谓专业整合,就是不同专业之间开展协同建设,在基础课方面进行融通和优化,生成共同的基础课,降低基础课的重复性,提升基础课的覆盖面;而在专业课方面保留骨干,并在专业方向上进一步加深,从而可以直接与产业发展前沿的先进技术对接,增加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进而可以与现代产业集团实现对接,以增加对产业集群的适应性。为此,就必须协调专业发展方向,在做到精细分工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上的协调与合作。如此,专业设置不再遵循原来的自然分化的发展路线,而是采取有目的、有计划的整合发展思路,使课程围绕产业链、人才需求规格类型形成专业集群,然后采用有力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方式,实现各专业之间系统的合作,如此就使得分散专业围绕一定核心建群变成了专业集群,也即入群的专业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各个专业之间是相互支撑、缺一不可。这就打破了传统的自学科而专业的建设模式,而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的由产业而专业的建设模式。
可以看出,传统专业设置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了。我们知道,高校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社会产业发展变化。因为专业设置需要成熟的知识,没有成熟的知识体系就无法从事固定专业人才的培养。产业发展往往以技术发展为先导,而技术发展往往是以问题为导向,所以这些知识往往是零碎的。而进行人才培养就需要系统化的知识,否则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就难以保障。如此就需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探讨技术知识的成长根基,从而促进技术知识走向系统化。唯有如此,才能使知识便于传授。显然,教师不进行基础研究是无法胜任的,不了解技术知识发展状况和不能把分散的知识变成知识系统也是不适合的。这种把分散知识组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就是课程体系建设,事实上也是在从事专业建设,因为专业建设就是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而将知识组成系统化的知识。
然而,传统的高校专业建设路线是一种封闭式建设,因为这种建设路线比较尊重学科逻辑,对于应用的逻辑重视不够,换言之,传统专业建设比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对知识的应用价值关注不足。如此一来,专业建设就会与市场需求逻辑和产业发展逻辑不一致。按照学科划分组建的课程体系便于进行知识传授,但不利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特别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为传统的知识传授是在教室内进行的,不结合实践实际,使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而且这些现成知识往往针对的是已经解决的问题,当它们面对现实中大量的实践问题时则往往是无效的,只有结合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传授,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如此就需要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打通高校与企业的关系,建立专业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稳固联系。而专业集群建设对实践联系环节要求非常高,不然,知识体系就可能是落后的或不适应的。正是高校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才能孕育出适应现代产业集群要求的专业集群建设。因为现代产业集群都不是孤零零的企业,也不仅仅从事某一种产业,而是一个集群化企业,横跨几个产业,包含了多个产业链,因而对专业技术知识要求具有多元性,而且具备相当高的集成性,从而各单元知识之间不仅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此可以保证人才在产业集群内部找到最适合的岗位并满足不断流动的要求,从而可以满足现代产业集群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和管理人才的需要。
三、《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研究论纲》的开拓性贡献
专业建设是高校的基础建设,专业建设得好,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有保证。专业建设需要进行专业设计,需要思考人才培养规格问题,需要思考人才未来的就业方向问题,需要思考学科知识基础问题,需要思考专业实践基地问题,这些思考最后都需要汇集到一系列课程建设中。大学学习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分布这些课程,既要照顾知识自身的逻辑,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是一个大问题。课程内容选择非常关键,不仅课程内容相互是衔接的,而且课程内容必须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不能纯粹是理论知识介绍,必须结合应用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锻炼。进行课程设计,必须有合适的师资才行,真正能够理解课程思想的是优秀教师,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专业目标,就无法做好课程设计。目前不少教师缺乏专业概念,对人才培养标准缺乏深刻认识,往往只做知识性传授,而缺乏能力性培养。不少教师认为专业建设是院系领导的事情,与教师不相干,教师只要上好自己的课即可,至于课程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专业目标则不怎么关心。从根本上说,目前的“五唯”评价使教师忘记了自己的育人根本责任,甚至把育人当作负担[1]。今天要在应用型高校开展专业集群建设,显然对师资力量要求更高,如果没有系统性的研究作为先导,那么对于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是不利的。《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研究论纲》一书出版,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对专业集群认识不足的空缺。
《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研究论纲》作者是顾永安教授,他多年来一直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方面深耕,成果显著,在学界影响颇大。他近年来将研究视角延展到“专业集群”领域,可谓触及了应用型高校的前沿问题。《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研究论纲》一书可谓是对专业集群问题研究的开创性之作,开辟了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系统研究的先河。该书不仅关注专业集群建设相关的理论基础问题,也对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实践问题关注非常深入,顺应了应用型高校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融合的迫切需要,回应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具体而言,《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研究论纲》具有三个方面的明显特征。
1.敏锐而准确地把握了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前沿问题。我们知道,产业集群发展与高校转型发展、产教融合发展、一流专业建设等紧密相关,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作者敏锐地认识到“在推进‘四新’专业建设的新要求下,专业集群发展正在成为应用型院校专业建设的新范式”[2],这种学术探索的敏锐性和勇气令人佩服。诚如作者在文中所言“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路径选择”[3]。这种见解确实对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具有引领性作用。
2.对专业集群问题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探讨。专业集群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所涉及的内容繁复而又庞杂,如何取舍并系统地呈现出来并非易事。顾永安教授基于多年从事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以及深度的院校发展研究的经验,深入地思考了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建设问题,对应用型高校专业集群理论研究状况和实践问题具有深刻的认识,见解符合实际。该书从专业集群的逻辑机理、理论基础到专业集群的顶层设计、内涵建设、机制创新和成效评价,分别展开论述,视野非常开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该书专列一章对专业集群的相关概念进行细致梳理和界定,对专业集群生成逻辑进行详细的阐释,提出了应用型本科专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模式,从而将专业集群的逻辑机理透彻地揭示出来[4],为之后的专业集群研究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3.兼顾专业集群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机制建设。顾永安教授在书中不仅着重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的理论探讨,而且非常注重指导应用型高校如何开展专业集群建设实践。正如顾永安教授在后记中所说,“5年来,在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转型发展指导、发展规划研制、院校研究调研中,我一直持续关注和思考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的相关问题”[5]。其间,他收集了大量一手的数据和资料,在对这些资料进行研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集群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并最终完成了专著。正是因为顾永安教授丰富的教育实践经历,使得他清晰地认识到理论的生命不是高高在上,束之高阁,而是能对当下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实际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在该书“专业集群的顶层设计”“专业集群的内涵建设”“专业集群的机制创新”“专业集群的成效评价”的四个章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四个章节不仅有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逻辑上的缜密论证,而且还辅以“院校实践”“院校经验”“院校探索”“成效案例”来举证示范,使理论性与实践性得以兼顾,互为表里。这既体现出作者具有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也体现了作者深谙当下应用型高校急于破解专业集群建设困境的迫切心情,折射出作者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四、专业集群建设与研究的未来方向
在目前,专业集群建设仍然是一个新课题,相关的研究还处在初始阶段,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这也是未来专业集群建设与研究努力的方向。
1.专业集群建设应以内生动力为主,以实质性建设替代形式性建设
专业集群建设受应用型高校内外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是内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目前专业集群建设动机来看,主要是外生性的,即为了呼应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提出的关于建设若干个专业集群建设的具体目标与要求。各省市区及高职院校积极响应正是垂直式管理体制的效率体现。可见,专业集群建设具有较强的“行政驱动”色彩,即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政策制度的“明确且刚性”引导的影响较大。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国家转型发展、产教融合等政策导向,无疑是一个发展机遇,高校积极响应是主动适应的表现。
具体到高校的专业集群的布局架构和建设措施而言,高校一般是在顶层设计之后而进行组织推动的,“行政命令”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于高校的专业布局架构、资源配置与整体推进是必不可少的。专业集群在初始阶段主要依靠“行政调整水平发展”,成熟阶段的专业集群则应达到“最高的知识融合水平”[6]。一般而言,当高校二级学院或基层学术组织有了专业集群建设的设想后,建设动力就开始内化,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趋势,实现了行政命令与基层学术诉求、产业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
不得不说,目前不少高校对专业集群建设存在理念上的缺失或模糊,在实践过程中基本上是一种盲从或模仿的行为,因而专业集群建设形式化色彩比较浓,即专业集群建设主要是为了完成外在指标要求或获得相应称号,所采用的措施比较机械,专业集群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并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架构。而专业集群建设的内在动力则来自专业实力提升的需要,因而主动参与专业合并、组合和调整,从而专业之间结合度很强,能够发挥相互支持和配合作用,实现了课程的贯通和培养过程的一体化。当然,专业集群建设是一个过程,很难一步到位,可以先从“形似”开始,逐渐达到“神似”,最后到“形神兼备”“形式与实质俱佳”。
毋庸讳言,一些高校在专业集群建设中急功近利的倾向非常明显,更重视形式性建设,旨在完成建设指标任务要求。与此同时,也有一批高校开始把专业集群建设作为专业模式改革的尝试和学校提升办学实力的机遇,具有很强的内生动力,从而更重视实质性建设,追求建设质量。总体而言,在专业集群建设初期,出现形式化弊端是无法避免的,这是人们对专业集群的真正意义和条件要求认识不足造成的。随着专业集群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当专业集群建设的优势发挥出来后,人们就会更加注重实质性建设,此时高校专业集群建设的内生动力自然就成为主导力量。
2.专业集群建设内外部条件需要更加明晰,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产业集群”与“专业结构”是专业集群建设的两个基本条件,也是专业集群建设的两大关键性要素[7]。具体而言,外部条件主要指区域或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内部条件主要包括有符合专业集群建设逻辑的关联专业、学科、科研与服务平台以及相应的经费与制度等保障。不难看出,这些条件都非常宏观,难以准确把握。
关于评价机制建设,顾永安教授在其专著第八章“专业集群的成效评价”中提出用“两个度的评价”即目标达成度评价、任务实现度评价。并且指出,“对专业集群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其实主要是对专业集群是否实现其建设目标的评价,即目标达成度评价”。建设目标主要是“……要素集聚与资源共享,发挥集群集聚集约效应,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贡献度和竞争力”。“对专业集群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其实主要是对专业集群是否实现其建设任务的评价,即任务实现度评价。”具体而言,“专业集群的建设任务应当包括专业集群的顶层设计体系、内涵建设体系、机制创新体系等等,其中,内涵建设体系是专业集群的核心任务”[8]。可见,这些概括都比较抽象,很难进行具体操作。
顾永安教授认为,专业集群建设成功与否,从建设价值取向来看,主要是“四个度的提升”[9],即: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服务地方支撑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升人才培养契合度;促进学校集约发展,提升资源配置的有效度;彰显学校特色优势,提升品牌影响的美誉度。并强调指出,这“四个度”应当成为衡量专业集群自身价值及价值增值的重要标尺,也应当成为专业集群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维度。他还认为,专业集群建设成功与否,从绩效评价导向来看,主要是聚焦“八个度的评价”[10],即: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对产业集群的支撑度;对专业结构的优化度;对内涵建设的促进度;对资源配置的集约度;对人才培养的提升度;对特色培育的显示度;对质量监控的保障度等[11]。可以看出,这“八个度”是一个思维框架,要具体化和操作化都会面临很大挑战。
3.专业集群建设顺应了知识生产模式Ⅲ趋势,其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明晰化
总体而言,与单个专业相比,专业集群具有强竞争力、强适应性的优势,更能适应科技发展与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专业集群对科技发展与市场变化能够做出敏捷的反应,其所培养的人才更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2]。
根据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理论,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是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在知识生产模式Ⅰ阶段,非常注重知识的原创,而在知识生产模式Ⅱ阶段则非常注重应用,而进入知识生产模式Ⅲ阶段后则非常重视交叉融合。专业集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它是知识生产模式Ⅲ的具体运用,也在促进知识生产模式Ⅲ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在适应科技发展与市场变化过程中,专业集群优势较大。但当专业集群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等出现僵化、对科技发展与市场变化缺少敏感性反应时,其优势也会转变为劣势。
运行机制建设是专业集群建设难点所在。顾永安教授在专著第七章,通过“专业集群的机制创新”七节内容,专门探讨了专业集群的生成机制创新、组织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等五方面内容。在论及专业集群机制的生成逻辑模式创新、组织架构机构形态创新、管理制度机制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创新、内外部保障机制创新时[13],内容非常丰富,但要揭示清楚绝非易事。
4.专业集群建设呼唤大学组织模式深度变革,从垂直式走向矩阵式
专业集群建设是适应新时代应用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专业集群建设对大学的原有组织形态变革提出了新要求,也必然会引发大学组织模式的转型与调整。该书对于大学组织模式研究涉及较少,在述及专业集群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时通过一些案例进行了探讨[14]。不得不说,专业集群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大学组织模式的深度调整。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要打破传统的校-院-系的组织模式,建立学校和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集群建设委员会模式,由原来的学校领导二级学院为学校领导指导下的专业集群建设委员会制。一般来说,专业集群的组织机构有多种模式,在实践中运行较好的是专业集群管理委员会模式,高校可以探索学校专业集群管理委员会实行“双主任制”[15]。二是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拆除原有二级学院藩篱,通过跨业界、跨学科、跨专业整合资源,打造应用学科交叉专业或专业群,重建基于专业集群的新型二级学院(现代产业学院、行业学院)或一些高校积极探索基于专业集群的“大院制改革”“学部制改革”。三是改革原有教研室组织模式,依托专业集群,激活基层学术组织。如一些高校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一体化”的“研究院”“科教中心”模式,基于专业集群的基层教学组织形态创新的教师工作室模式,基于课程群建设的课程教学团队模式等[16]。
结语
一般而言,专业集群建设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应用型高校。当然,有实力的应用型高校在其中更加有利。如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入选的全国100所高校和各省市区遴选出的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等,它们在专业集群建设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它们之所以有实力,就在于它们构建了与区域或地方产业集群相对接并高度契合的应用专业集群,专业集群成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可以说,应用型高校的实力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专业集群布局建设而兴,也必将因专业集群深度推进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