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话语的资源、逻辑及其功能实现
2022-03-24段兆兵顾宇涵
● 段兆兵 顾宇涵
课程改革话语是反映课程改革实践过程、引导课程改革实践发展的观念体系,是课程改革过程中涌现出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新提法,是课程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批新词,所反映的是课程改革的理念、思想、理论与价值。课程改革话语是课程改革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是中国课程发展的思想成果,是思考和解决课程改革问题和进行课程改革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论证21 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的“前因”与“后果”,阐释课程改革的目标、路径与策略,需要借助于有吸引力、说服力的话语体系。
一、课程改革话语的资源
课程改革话语是通过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而形成的。为了强化课程改革的合法性、权威性,反映21世纪以来的时代特点,提升课程改革的解释力、影响力和实践效果,我国课程改革话语构建过程中,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课程改革政策理念、中国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智慧、历史经验和域外课程改革经验等多种资源。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思考中国课程改革实践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提供了支撑课程改革的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针对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办法,构成了课程改革话语的主基调。在新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设立实验区和样本学校,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路线,经过“先试验后推广”的路径,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课程改革话语体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在21 世纪以来,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人们对应该以什么理论为依据、为基础的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甚至引起了争论。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心理学是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但是,在争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实事求是地讲,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才能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其他的理论和学说可以借鉴,使之成为思考课程改革问题的思想资料,但不可能替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理论基础作用,也不可能成为建构课程改革话语的理论来源。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和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由21 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阶段,提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1 世纪以来的课程改革是这一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整体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反映国家意志与主流价值。这些意志与主流价值不仅直接转化为指导课程改革的纲领和指南,还成为课程改革话语的重要构成。2001 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2014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三全育人”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目标。在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方面,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等具体改革举措。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应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要“完善作业考试辅导。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按照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情况。”这些政策主张直接成为课程改革话语的决定性、首位性资源,并转化为课程改革话语,引导着课程改革实践。
课程改革是不断试验以激发课程改革当事人,特别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创新活力的过程。课程改革是一个过程,从改革的启动、改革方案的设计、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到实践中各种阻力的克服,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各种新思想、新观点都需要实践的检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实践智慧,为课程改革话语的建构提供了丰富资源和素材。例如,21 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形成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发展性评价等全新的理念,设计由领域、学科、模块三部分构成的课程结构,编制由模块组成的教科书,体现了新课程的未来性、选择性、发展性等特点。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产生了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诸如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高阶思维、深度学习、混合学习、在线教学、同步教学、翻转课堂、“大概念”、整本书教学、大单元教学、任务群等新的概念、思想、方法。如果没有新的话语体系进行表达,课程改革中的这些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就很难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课程改革就很难产生实践效果。课程改革话语生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作用于实践,课程改革的实践智慧自然成为课程改革话语的重要资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中外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作为建构课程改革话语体系的资源,能够增强课程改革话语的历史厚重感,使得课程改革话语获得历史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1]这些改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能忘记的教训。只有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避免前人走过的弯路。论证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制定课程改革纲要,设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都需要运用新名词、新句式、新的表达方式。21 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中运用的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影子培训”等术语,课程目标中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课程集体”的构建与“课程审议”的落实,课程管理中的“课程领导”与“课程经营”,课程实施中的“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以及课程改革深化阶段提出的“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深度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等术语,倡导的学习中心、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引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论教等理念和方法,课程评价中的自主评价、发展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增值性评价等,都属于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这些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都需要新名词、新句式等新的表达方式,课程改革话语就是课程改革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外在表达。课程改革是新时期课程话语的解放,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课程改革话语生成的过程。
随着世界不断走向全球化、一体化,世界各国间的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无视其他国家课程改革的动向,在固步自封的环境中进行课程改革并取得改革的成功。只有放眼世界,密切关注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及时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分析各国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结合本国国情,经过精心设计和竭力推动,才可能获得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效,并最终取得课程改革的成功。在21 世纪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我国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和课程改革的参与者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眼光,总结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敏锐地觉察到课程发展的时代潮流,借鉴了诸如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结构课程理论,特别是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和过程性课程开发理论等多种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借鉴了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等诸多理论的思想资料,借鉴了国际经合组织、各发达国家和地区等所提出的面向21 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核心素养结构框架,提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课程改革指导原则,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融合全球智慧的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法,并以中国语言加以表达,最终形成课程改革话语体系。
二、课程改革话语的逻辑
课程改革话语的形成不是语词和语句结构单纯、随意的安排。只有“遵循一定的逻辑,话语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2]21 世纪我国课程改革话语有其内在的、全面的逻辑,就是以课程问题为中心,以课程改革实践和事实为支撑,以信息时代为参照,以相容与包容为策略,以大众化为取向,以多种要素为依托。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解决我国课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等。虽然我国奉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政治原则与决策程序,但在现实的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文化、法律完备程度及其他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改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精英决策特征,即行政首脑和专家牢牢掌握着改革的“关键话语权”,[3]因而使改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课程改革是为了解决课程存在的问题,课程改革话语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而逐步提出和表达的,从而使课程改革话语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和问题针对性。如果不是为了解决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各种问题,课程改革话语就失去了理由与合理性,就失去了说服力和生命力,就失去了存在的逻辑。
在21 世纪以来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涌现了许多鲜活生动的经验,有些来自试验区的样本学校,而大多数经验来自广大中小学的改革实践。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变革,关涉课程改革方案设计机构、教育行政、新闻媒体、广大中小学和每一个学生家庭,涉及到教材开发、方案设计、教师培训、方案落实、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其成效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也受到教师、学生、课程研究人员、教育行政官员、平面媒体人、学生家长等多种参与主体的立场、观点、兴趣和利益的影响。这些机构、人员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课程改革的丰富经验,这些共同经验构成了课程改革的基本事实。这些事实的描述、呈现和传播都需要话语体系。描述、呈现和传播课程改革事实的话语体系逐渐演变为课程改革的话语体系。如果没有了课程改革经验事实,课程改革就很难为人们所熟悉和理解,也就难以引起人们的讨论、争鸣、批判。如果没有课程改革事实的支撑,课程改革话语就失去了证明、证实的力量,就失去了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就失去了存在的逻辑。
正在逐步深化的课程改革是发生在21 世纪的重大教育变革,必然要回应时代对课程的要求。这就要求要用生动的、清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和传播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经验。课程改革的时代是一个崇尚科学、倡导自由、张扬个性、尊重多样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智能的时代、数字的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国家之间相互交往日益密切、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相互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我国课程改革的背景,也为我国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条件。在这样一个时代,不仅我国在进行课程改革,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也在进行课程改革,远在地球另一半的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同样在进行课程改革,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进行课程改革。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冒不改革的风险。21 世纪以来的课程改革话语只有回应时代呼声,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凝聚共识,为人们所接受,并取得成效。这既是课程改革的历史逻辑,也是课程改革的时代逻辑。
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要为人们所接受,必须吸收社会的各种声音,但是人们对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内容、方式与方法等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参与的程度、积极性等都存在差异。课程改革者只有秉持包容的精神,才能凝聚共识。一方面,包容表现在思想观念上。21 世纪以来我国所进行的课程改革,借鉴和吸收了世界上诸多先进的课程改革思想和理念。例如,系统地借鉴了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把课程看成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课程改革要通过建构课程开发集体、课程审议、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另一方面,包容表现在模式方法上。课程改革借鉴和吸收了世界上不同国家课程开发的模式和方法。例如,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先实验后推广”的策略,就与上世纪60 年代形成于美国的“研究、开发与传播”的课程变革模式有相似性。进入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提倡的以学为本、学习中心、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等,[4]也与各国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所倡导的观念和方法类似。当这些思想观念和模式用中国的语言加以表达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中国课程改革的话语,并产生了时代力量。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服务于我国的课程改革,这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自信,体现了现代社会重要的包容精神。在现代社会,对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盲目抵制、排斥,甚或盲从、照搬都是要不得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借鉴和吸收。课程模块的建构、模块化教材的开发、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提出和落实,特别是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等概念的提出,都与借鉴和吸收这些理念、模式与方法有关。
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改革的当事人,尤其是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支持的程度。只有让广大教师、学生这些课程改革的当事人熟悉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支持新课程、参与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课程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因此,课程改革话语应该是亲切的、接地气的、通俗易懂的。这是课程改革产生效果的生活逻辑,也是生活常识。21 世纪以来的课程改革过程的各环节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话语大众化的取向。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结构完整、表达清晰、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二是利用“国培”项目等,在课程改革中进行了大量的校长和教师培训,各种平面媒体广泛参与宣传和报道,从而使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被人们熟知,有些内容可以说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极大地增强了课程改革的传播能力,并为人们所认同,为广大教师等课程改革的当事人接受和遵循提供了良好的话语环境。课程改革话语的通俗化、民间化是课程改革有效落实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课程改革话语体系的形成,必须依据话语构成的特点,遵循话语体系形成的规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有效的话语体系由六个要素构成:一是“坚实的话语基础”,有底气;二是“科学的话语体系”,有思想;三是“坚定的话语自信”,有信心;四是“有效的话语(言说)方式”,有感染力;五是“较强的传播能力”,有影响;六是“被认同的话语权”,有主导权。[5]这几个方面紧密相关,层层递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不可或缺。21 世纪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话语正是具备了这几个要素,才逐步成为一个话语体系;而只有几个要素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整体功能的体系,课程改革话语体系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整体作用。离开了任何一个要素,课程改革话语体系就或者是不完整的、不可信的,或者是缺乏说服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这是由课程改革话语体系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课程改革话语功能的实现
课程改革话语的形成,推动了21 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的实际进程,塑造了中国当代课程改革的形象,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等课程改革参与者的广泛认同,促进了课程改革理论成果的形成,也“引起众多异域学者的高度关注”。[6]只有加大课程改革话语的传播力度,才能充分发挥课程改革话语的巨大作用,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首先,充分发挥课程改革话语对课程发展与改革的引导作用。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米歇尔·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提出“话语即权利”。[7]有学者认为,话语权既包括无声的话语权和有声的话语权,也包括国内的话语权和国际的话语权。无声的话语权,是指“做”得好,有实力、有地位;有声的话语权,是指“讲”得好,有思想。国内的话语权,就是课程改革话语体系在国内中小学为代表的教育界、学界和民众中有影响力、传播力、解释力和主导力;国际的话语权,就是中国的课程改革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传播力、解释力和主导力。[8]课程改革话语权包括对课程改革中各种事务、文件的定义权,对课程改革价值、对策和效果的标准及规则的制定权,对引起争议的各种课程改革事件的是非曲直的评议权和裁判权等。课程改革议题的设置、目标的确定、性质的定义、节奏的把握、路径的选择都需要话语权。课程改革话语体系是课程改革价值观的外化,同时又强化课程改革价值观。因此需要通过课程改革话语的引导,帮助课程改革当事人形成现代的、科学的、包容的大众课程价值观。课程改革成效是课程改革话语权的坚实基础。课程改革话语荡涤着旧的课程观念和模式,给各种非难、诽谤课程改革的倾向以有力回击,遏制了课程改革回潮的倾向,增强了课程改革的正当性,为课程改革增添了正能量,促使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课程改革话语凝聚了课程改革共识和力量,使课程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意识,激发了广大学校、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课程改革话语提升了课程改革的执行力,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9]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用课程改革话语塑造课程改革形象,使之符合课程发展的逻辑和中国本土的话语体系;需要用改革的课程话语真实反映课程改革精神,传播课程改革路径、策略与方法,介绍和推广课程改革经验,描写课程改革景象,讲述课程改革故事,宣传课程改革进程,分析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传递课程改革心声;需要用课程改革话语坚定课程改革信念,巩固课程改革阵地,防止课程改革回潮;需要用课程改革话语烘托课程改革氛围,优化课程改革舆论环境,纠正课程改革不当、过激和极端化的倾向,书写辩证、客观、理性、现实和本土的课程改革话语,让课程改革成为课程话语的主基调,主导课程改革方向、进程,引领课程改革话语的持续生成和传播。“语言是多属性资源,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战略武器。”[10]因此,还需要用课程改革话语克服课程领域弥漫的“外来教条主义”和“新复古主义”思想倾向。
其次,要构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课程改革的独特话语体系,助力中国特色课程文化的发展。课程改革话语是从实践中生成的“科学的话语体系”,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课程改革话语体系表面上是“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实际上涉及课程改革的价值表达、思想影响等重大问题。[11]在21 世纪以来进行的课程改革中逐步形成的课程改革话语,适应了中国的土壤和环境,塑造和定格了中国当代课程思想和实践的面貌和形象,提升了中国课程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取得了巨大成功,引导了对课程改革广泛的、强有力的支持,提高了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信心。“语言是工具,也是文化;是民族的象征,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12]中国的课程改革也引起国外的广泛关注,正是持续的课程改革改变了中国教育以往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的面貌,引起一些国家,特别是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关注和积极评价,塑造了中国课程改革的整体形象。可见,课程改革话语对于塑造中国教育形象具有独特作用,推动着中国教育的自我形塑。“话语冲突”和“话语交锋”是课程改革过程的重要特征。这种冲突既有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也有解决课程问题不同方法、思路、路径之间的交锋,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不能过度、过高、过急,也不能抹黑传统、历史和课程文化。要通过“争鸣”不断促进课程改革文化创新,在吸收各国先进改革经验的同时,摆脱西方话语垄断,从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课程发展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话语的生长空间。课程改革话语要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和土壤,主动传播中国声音,不断注入中国元素。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话语是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话语,是体现改革精神的话语,也是“接地气”的话语。这些话语是新时代的学科话语,是中国当代课程思想和观念的外在表达,是中国新的课程文化。
第三,充分发挥课程改革话语引领课程发展时代潮流的作用。21 世纪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话语是时代的话语,代表着课程的先进思想和观念,代表时代潮流,为时代代言,为创新发声。课程改革话语体系建构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课程改革理论的形成过程;课程改革话语是中国特色课程理论的凝聚,是当代课程理论中国化成果的表达。“语言是有深度的,越早学的语言扎根越深。”[13]在课程改革初期和中期要加强课程改革话语的传播力度,在课程改革深化阶段,更要加强课程改革话语的构建和传播。例如,2014 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所提出的“五个统筹”“两个加强”“两个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规格等,[14]是课程改革深化阶段的新话语。将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等核心素养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突破了人们对课程只是学科名称的传统认识,实现了课程的创新和超越,为课程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完善作业考试辅导、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对这些课程改革话语要早宣传,使教师、学生、校长等课程改革当事人能早接触、早理解、早受益。课程改革话语是对当代重要课程理论成果的系统总结和借鉴,也是对各种现代课程理论的合理运用和创造性发挥,彰显了当代课程理论的时代价值。中国课程改革话语为解决中国课程发展的难题提供了中国答案的表达方式,也为世界各国在信息时代进行课程建设提供了中国建议的表达方式。
第四,瞄准和围绕问题解决,不断完善和建构中国特色的课程改革话语体系。理论话语没有解释力便无实现力,理论话语的解释力来源于实践。21 世纪以来我国课程改革话语建构的实践表明,当今中国需要持续深化课程改革,同样需要建构课程改革话语,通过这些话语诠释“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的问题。只有用这些话语助推课程改革理念的传播,才能凝聚共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等课程改革当事人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深化课程改革的自觉和自信。课程改革深化阶段所依托的多种资源,如理论支撑、实践智慧、历史经验、域外参照,都应有机融入深化课程改革的话语中,以强化课程改革话语的解释力、说服力。因此,应该抛开旧的课程话语规则系统,重新制定新的课程规则并掌握课程规则制定的话语权。要通过课程改革话语开拓建设性的批评空间,用课程改革话语表达建设性批评,以增强课程改革的弹性。课程改革话语的建构要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课程改革持续推动的过程中,课程改革话语本身要不断改革,要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使之适应数字化时代课程改革话语的载体形式、转播途径和影响方式。固守熟悉的话语而不思变革,不敢直面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不善于表现课程改革中的鲜活经验,都会使课程改革话语本身面目可憎,失去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课程改革话语功能的发挥要始终伴随课程改革过程,与课程改革共生、同长,话语在改革中生成,改革用话语表达,用新的话语反映改革的新动态、新发展,助力中国特色课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发展,为学术中国、思想中国建设添砖加瓦。“要在广阔的课堂里发现丰富的创造,从学生和教师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可以研究的问题线索,实现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与话语的自主创新”。[15]因此,应不断完善和建构新的课程改革话语,为解决新问题而表达,为课程改革话语发挥作用提供重要前提。
第五,促进课程改革话语的大众化,提高课程改革话语的影响力。有效的话语(言说),必须有有效的言说方式。课程改革话语必须有好的“用户体验”,要用好的话语讲好中国现代课程故事、讲好中国现代课程改革故事。课程改革话语要形成真正的影响力、生命力、说服力,需要表达方式的通俗化、大众化,如果有人违背这一规律,课程改革的话语即使再有意义、再有分量,也得不到应有的传播和承认。有道是“真佛只说家常话”,列宁说,真理是很朴实的。课程改革话语不应靠艰深的概念和妄语哗众取宠,而应从教师与学生的日常课程活动与校园生活讲起,告诉课程改革话语所提倡的态度、观念、操守和行为方式。反映课程及其改革本身的特点、规律的话语,只能也应该是课程改革的话语,应该是通俗易懂、鲜活生动、表达简练、富有哲理、易于接受的话语,而不是艰涩难懂、不知所云的话语。课程改革话语应该是有理的、辨证的、科学的、理性的、生长着的、为课程改革服务的话语,而不应该是僵化的话语体系。因此,要创造课程改革话语、更新课程改革话语、传播课程改革话语,发挥课程改革话语的重要作用,解决好课程改革话语“说不出,传不开”的问题。要运用多种形式完善和发展课程改革话语体系,特别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课程改革话语注入丰富的人文精神,增强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对中国课程问题进行深沉思考,寻找可行的中国课程问题的解决之道,不断提高课程改革话语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