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逻辑内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2022-03-24郑程月张文宇
● 郑程月 张文宇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对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的培育。2021 年12 月,山东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创新素养是每个现代公民都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要为不同学生提供合适的创新素养发展机会。[1]该《意见》是山东省基于“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系统站位,于全国率先出台的关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专门文件,着眼于全面推进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
当前,乡村面貌和内涵正发生巨大转变,农村不再仅仅是具有农村户籍、原住民的生活村落,它正在或已经成为不同人群生活的共同体。[2]农村在原有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工商业、服务业等多种经济活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需要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支撑。2021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的“新农”人才。这对乡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应把乡村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鉴于此,本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的需求,厘清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逻辑理路,阐释其理论内涵与时代特征,探讨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通过乡村创新人才的培育实现乡村教育的“为农”和教育振兴乡村的重要使命。
一、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理论内涵与内容向度
从“知识导向”转变为“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是当前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趋势。在支撑学生核心素养的诸多要素中,创新素养处于关键地位。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格局下,我国乡村教育发展范式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把乡村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生活方式与创新理念的时代新人,符合面向每个学生进行创新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同时在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中又彰显出了其独特的属性与意蕴。
(一)创新品格与创造能力: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目标指向
自20 世纪50 年代始,现代心理学领域的学者开始对创造性进行研究,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观点,主要包括创造性的“4P”定义、“4C”层次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于人们理解和把握创新素养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创造性“4P”定义认为其概念构成至少包括创造性过程(Process)、创造性产品(Product)、创造性个人(Person)和创造性环境(Place)。[3]其中与个体有关的主要是创造性过程(Process)和创造性个人(Person),“Process”强调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养成,“Person”则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育。林崇德教授曾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观点。[4]申继亮也认为创造性包含了思维和人格两个方面。[5]创新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二级指标,也必然包含了反映学生的创造品格(创造性人格)与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这两方面。基于当前乡村教育现状,对乡村学生而言,创造品格与创造能力是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首要目标。因为乡村学生先天的资源环境相比城市较为匮乏,很多乡村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缺少合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针对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更具紧迫感和现实性。基于乡村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可进一步拓展创造性定义,以丰富创新素养的理论内涵,即因地制宜营造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创造性环境(Place),在乡村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其创造品格与创造能力的养成,通过强化乡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乡村学生创新意识、厚植创新理念、确立创新思维、培育创新人格,形成独特的新时代乡村创新人才,实现乡村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变革。
(二)人人创新与差异创新: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生态旨趣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路易吉·贝格托等人提出,创造性的表现可分为不同层次,进而提出了创新表现中的“4C”层次理论。[6]该理论认为最高层次的创造性是Big-Creativity,用以表现卓越的创造才能,而能够达到该水平的人通常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等人物,例如牛顿、贝多芬等。[7]第二层次的创造性Profession-Creativity,属于职业创造性或个体在本领域进行的创造性工作或成果。第三层次的创造性是Little-Creativity,表现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创造性表现,属于较为常见且易于实践的创造性行为。第四层次的创造性为Mini-Creativity,主要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对新知识、新事物的理解与阐释。依据“4C”层次理论,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可以在第三和第四层次中实现。一方面通过创新素养培育对象的全面性,实现对每位学生的创造力激发,通过课程、教学及实践的引导鼓励乡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创造性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强化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可以养成第四层次的差异性创新,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表达对新事物的理解与认知。乡村环境中具有天然的乡土文化教育生态优势,因此在乡村劳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可以顺利实现创新素养培育的个体全面化和个体个性化发展,使乡村学生和乡土生态在相互吸纳、补充和推动中得到共同提升,实现创新素养培育的生态旨趣。
(三)分层创新与协同创新: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向度
根据“4C”层次理论,创新素养的培育既有不同的层次水平,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素养的培育应关注个体创造性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内涵应有所不同和各有侧重。这决定了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模式的构建应有所区别,并且能够实现分层进阶式创新。而这也正符合《意见》中提到的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学段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关键任务、重点目标。在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应注重乡村学生的第三和第四层次的创新素养培育,鼓励其在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人格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到了高中及大学阶段可进一步向第二和最高层次进阶,鼓励个体结合特定专业领域进行学习、思考、探究和实践,形成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与技能体系。为保证乡村学生实现个体分层创新,在贯穿乡村学生“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培育基础上也体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协同创新举措,因此在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内涵中凸显了“创新价值塑造、创新素养培育、创新实践能力”三位一体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并始终将创新的实践导向放在育人的首位,贯穿创新素养培育的全过程。
二、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时代特征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对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已成为重要的时代使命,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乡村学生创新性发展来说既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期,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概言之,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模式应建立在扎根乡土文化与尊重乡村学生成长的丰富性、多样性、个体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深刻融入了学生个体成长与乡村振兴的共同愿景,不仅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价值,而且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征,体现了共享使命与价值延续。
(一)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迫切性
乡村振兴战略从愿景到行动促进了乡村教育振兴和乡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塑。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创新毫无疑问成为第一驱动力,因此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民族振兴的重要行动举措。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意见》中提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素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素养培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到2025 年基本形成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分级管理、协同实施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格局。[8]基于国家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向,结合乡村地区较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资源开发潜质,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既迎来了时代际遇也顺应了时代要求,一方面利用乡村地域特殊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认真开展劳动教育和乡土文化的养成教育;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两者之间的联通耦合价值和迫切性愈发凸显。
(二)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开放性
《意见》中指出:“普遍形成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开放、宽容的创新文化培育体系。”[9]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在乡村教育振兴的背景下具有现实土壤和紧迫需求,所以乡村学生是建立创新素养培育开放体系的重要践行者,其创新培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差异性的基础上体现开放性。一方面,与城市文化不同,乡村文化的多元共生构成了不同地区多彩的创新素养培育的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乡村学生的成长和教育。从乡村校园文化建设到乡土课程建设,从创新思维的养成到创新能力的践行都需要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具备开放的乡村文化理解力,所以人人都可以创新,但人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创新,而且不同学段,不同创新素养的培育也可以体现“私人定制”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因地制宜实施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基础上,确立学生“建家乡”的情怀,养成为“建家乡”添砖加瓦的思想和意识,以开放的样态满足乡村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和乡村振兴对本土人才的迫切需求,通过开放性的创新培育体系办有“根”有“魂”的乡村教育。
(三)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内生性
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强调内生的组织秩序。创新素养的培育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所引发的乡村教育变革,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等,不是由外部驱动的,而是学生个体内在的理性调适。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构建必然涉及对乡村教育使命、创新素养指标体系和评价保障建设等一系列涉及乡村学生创新素养根本问题的回答,这些回答是对乡村学生创新培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层拷问和本质垂询,它必然源于创新个体对自我安身立命的“场域”的体认和认同。乡村的地域文化是“活态存在”,这就决定了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建立起来的是一种乡村学生成员的共同养成特征。学生个体一旦具备了本土化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就会形成对乡村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形成稳定的个体创新品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创新素养的培育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引擎,会唤起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创造性实践,变外部驱动为意义追寻,变外在需求为自我成长,而这也体现了乡村教育振兴的“为农”价值。
(四)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协同性
《意见》明确深化了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重要路径。基于我国乡村教育资源发展不充分和分布不平衡的特征,在充分识别各区域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通过发挥多方主体优势的合力,“积极引导和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促进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有机整合、优势互补,构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区、学校和家庭协同互动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格局”。[10]以此通过不同乡村区域的课程、教学、教师等主体带动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充分协同发展,体现多主体协调联动特征,发挥创新素养的实践优势、构建乡村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三、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
从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丰富意蕴和理论向度可知,其既是一个“理念体系”,同时也是一个“行动体系”。理念体系是人们对创新素养培育丰富内涵的多维理解,而行动体系则是指乡村学生在实践中所开展的以激发创新思维、形成创新品质和锤炼创造能力为方向的培育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等具体活动。从理念和行动相结合的维度,准确剖析当前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培育乡村创新人才的关键。
(一)传统乡村教育观念与现代创新理念的冲突
显而易见,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影响城乡教育发展,乡村教育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对乡村留守儿童的养育和教育上。一直以来,在乡村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都存在另外一种特殊性。从某些超级中学到其他学校,都在强调一种理念:乡村教育就是为了高考升学、为了走出大山、离开成长的土地,甚至很多家长认为考上大学就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离农”成为乡村教育的主流。因此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升学教育的培养观念与育人模式下,乡村教师更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导致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很难发挥,[11]其结果是产生了大批的“小镇做题家”,而这与我国基础教育的功能即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形成创新素养相悖,更对塑造乡村学生“回农”价值体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单调教育方式与多元培育需求的矛盾
就目前来说,乡村教育资源、视野和积淀较城市而言略显薄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教育方式的单一,乡村教育和乡村学校的内涵发展还未达到优质水平,尚不能满足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全面建设的需求,因此更需要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事业。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乡村教育的育人场所和方式主要以课堂、书本和教学为中心,学校教育者还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奠基性作用。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黄金时期,是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创新素养培育和形成的关键期,基础教育阶段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续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需求和指向是多元的,关注的是完整的“人”的培养思路,与目前偏重于关注知识技能的单调教育培育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三)创新素养培育体系的保障与现有实施条件的矛盾
由于乡村资源有限,教师数量不足且师资结构不均衡,尤其在很多学校的科学、实验、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教师不到位的情况下,进行创新素养培育成为现实挑战。创新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灵活创新培育的课程体系,精准高效的教学与活动体系,配套齐全的制度体系以及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新型教育评价体系。[12]而这些保障体系的建立都依赖于一个核心指向,即具备创新教学素养的优秀乡村教师,这是决定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长期以来,乡村学校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与乡村教育振兴下的教育改革,乡村基础教育在一些发达地区已得到一定改善,但在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仍较为薄弱,这些都导致了乡村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而产生在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滞后,不利于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此外,乡村学校在开展学生创新素养的硬件设施方面也很难满足当前培育体系的要求,如在平台建设、家校合作、学生创新素养的多主体协同等方面都存在现实困难。
四、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
陈鹤琴先生说过:“活的教育,活的教材,要到田间去,到自然界去,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的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当前恰逢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际遇,针对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应然追求和目前的实然困境,需要我们扎根乡土,立足乡村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务实行动,积极发挥乡村特色,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协调多方主体,共同推进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优化与整合,潜移默化地对乡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创造能力的训练,在活的自然活动状态下开发其创新创造能力,通过生活教育的创新实践,形成乡村学生稳定的创新人格。
(一)注重落实,使科学的顶层设计彰显实效
要让好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用实际行动去落实。目前,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本为标志的乡村学生创新培育顶层设计已经就绪,其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等已经明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关键是如何尽快落实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使政策切实落地并有效发力。在实践中,一是转化观念。各方主体要深刻认识基础教育在乡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奠基作用,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普惠性创新教育,改变从小“考更好的分数就是为了离开家乡”这样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二是齐抓共管。乡村学生都集中在学校学习,而且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其教师少、班级数少、学生少的特点,在教学方面,这种“小班小校”的教学更便于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13]容易实施系统的、统一的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等基本创新素养的培育。三是教师先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增强乡村教师创新素养培养培训的针对性。四是科学评价。有研究表明,非认知能力对于生活成功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认知能力。因此确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一方面优化多主体评价导向,如地方政府履职评价、学校考核评价、校长教师评价等;另一方面是优化学生创新发展评价,可采用个体差异内评价或成长档案袋评价等。对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评价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丰富性、多样性及个体差异。对乡村学生需求来说,他们需要的并非都是学业提升的技能,而是能够让其身心健康发展并获得生存本领的关键技能,因此评价导向也决定着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效果。
(二)扎根乡土,使乡村的创新元素充分释放
有调查显示,有些乡村孩子不知道自己所在城市历史的名人、名胜古迹甚至对自己家乡的文化知之甚少。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为考试而机械学习的“做题家”,他们没有对自己家乡重要性的认识和他们的根在哪里的意识。可见,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存在着一些裂痕。当前,寻找破解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路径,就是要把乡村教育放在振兴乡村文化和发展乡村社会这一事业中。所以,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必须扎根于乡土,浸润乡村文化,确立“为生活而教、为生活而创”的理念,在广阔的乡村中全面开展生活教育。一方面,基于乡土文化进行课程设计。在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下,乡村学校可以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乡村中可利用的一切创新要素,科学设计创新素养培育的地方课程,将其融入科学、信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实施中。另一方面,教师应以协作的姿态和学生共同进行创新创造教育,以实践为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现代信息化、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小开眼看世界,改善“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现状。通过实施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融入乡村元素的课程体系,建立起基于动手创新课程、思维创新课程、学科创新课程以及对各学科各年级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体系,找到培养乡村学生创造力的普惠性教育模式。比如,利用校内外的土地打造蔬菜种植园,通过蔬菜种植开展劳动教育,开展地方非遗文化课程,学习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或乡村创业实践等课程,让乡村学校的校长、老师在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有更多的自主权,全面开展“以学生为本,以乡土为根”创新实践教学,以“乡土观”“人本观”“自然观”“创新观”和“未来观”为目标,更好服务学生成长,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三)强化协同,打造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共同体
“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不同类型、不同学段教育的特点,整体谋划、分类设计、一体推进。”[14]《意见》着重强调了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这一重点任务,其中“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是落实学生创新素养实践的有力举措。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旨在通过强化多主体协同的方式,形成学生的创新品格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资源,采取合作沟通、适度赋权、优化服务、评价反馈等多元协同方式,构建“政(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研(教科研机构)—企(企业、行业)—社(社区、村)—校(乡村学校、其他学校)—家(家庭)”六方联合主体,开展适合乡村地域实际、各方认可、责权利共担共享的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既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增量师资培养质量不理想以及学生创新素养发展支撑资源割裂、零碎和分散等问题,提升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一体化水平,潜心研究乡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特征,贯彻因材施教理念,为不同的乡村学生提供合适的创新素养发展机会。通过强化多主体协同,建设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课程资源库,引导多方参与、协同、系统推进乡村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大格局,实现优质创新资源的共建共享。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这根神经末梢强劲了,整个乡村教育的生命体魄就会更健康。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人才培育的创新性变革,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乡村创新人才,不断为乡村教育增添“源头活水”,让乡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与实践成为加速乡村教育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