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治疗在肩周炎治疗中的运用进展

2022-03-24胡玉东滕居赞

大众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针刀肩周炎肩关节

胡玉东 滕居赞 

中医特色治疗在肩周炎治疗中的运用进展

胡玉东1滕居赞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222;2.扶绥县中医医院,广西崇左 530000)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现代医学有较多的学者认为肩周炎的发病与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解剖、生理功能有关,主要由肩部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粘连、挛缩导致,是一种慢性无菌性退行性炎性病变。治疗方法以活血行气、温通经脉、通痹止痛为主,文章通过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在肩周炎治疗中的运用进展,探讨中医治疗的优势,为中医特色疗法进行推广运用。

肩周炎;中医特色治疗;近况

引言

肩周炎目前已成为我国一种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它以肩关节活动障碍受限、疼痛为特征的慢性无菌性炎症[1],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等,发病前期表现以疼痛为主,逐渐加重,尤其夜间痛甚,随着疾病发展肩关节活动逐渐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质量[2]。目前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呈多样性,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关节镜下手术等疗法,中医多使用传统疗法如针灸、推拿、中药口服、外治等疗法[3]。现将近年来肩周炎中医治疗进展进行汇总,总结结果如下。

1 手法治疗

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目前被认为是肩周炎的首选治疗方法。杨文广等[4]使用传统手法推拿结合杠杆扳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推拿疗法,手法步骤为理筋松解→托肘摇肩法→持腕提肩法→抱肘收肩法→后伸提肩法,总时间约为30分钟,治疗组在对照组手法推拿治疗上再加用杠杆扳法,杠杆扳法主要有促进关节液流动、缓解疼痛、增加位置觉及运动觉等作用,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肩周炎推拿手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手法众多,不尽相同,都具有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滑利关节、理筋整复、缓解疼痛的作用,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但对于粘连较为严重的肩周炎患者,难以忍受推拿手法带来的疼痛,这时需要联合药物神经阻滞进行治疗[5]。陈之章[6]在推拿过程中重点针对了对肩胛下肌的按摩,最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未进行肩胛下肌推拿的对照组。试验发现对肩胛下肌的手法松解促进了肩胛下肌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度,使肌肉弹性得到恢复,从而减轻粘连期肩周炎所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促进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功能,特别是外展和后伸方向的活动度。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具有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2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是目前肩周炎常见的治疗手段,刘彬等[7]进行了针刺治疗肩周炎疼痛期的临床观察,将临床确诊为肩周炎的7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每日1次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取穴阿是穴、肩三针、手三针,并根据疾病证型加减穴位,经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评分、肩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等,结果表明采用针灸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服用药物的对照组。现在临床工作者常采用针灸与灸法相结合来治疗相关软组织损伤疾病,尤其中医辨证为风寒型的患者,治疗效果突出。邱仰雄[8]进行温针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将确诊为风寒型肩周炎的50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中,对照组单纯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而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用肩贞穴、曲池穴、阿是穴、天宗穴、肩髎穴、肩井穴等进行针刺疗法,并在针柄上再插入大小适宜的艾灸条点燃。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进行对比,试验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关于针灸及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相关临床研究,肯定了两者疗法对缓解肩周炎疼痛及恢复肩关节功能的效果,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值得推广。

3 中药外敷治疗

中药外治对肩周炎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它具有治疗费用低、操作简单、患者耐受程度高等优点。周园园[9]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58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手法松解治疗,观察组中药熏蒸联合手法松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68.97%。中药熏蒸的方中包含红花、酒川芎、桃仁、制川乌、乳香、威灵仙、羌活、赤芍、伸筋草、防风、白醋等。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代医疗器械与传统医学的结合也越来越多,中医定向透药就是其中之一,余帮蝉等[10]进行中药药透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对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手法推拿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定透疗法,即用医用敷料蘸取中药药液后外敷于肩关节,再在敷料上放置电子脉冲治疗仪电子板。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4%)。赵亮[11]使用的中药凝胶电极片中含有红花、乳香、草乌、当归、白芷等中药,通过定向透药治疗仪操作,更能直达深入疼痛部位,以发挥出上述中药促进血液流动、水肿消散的疗效,配合针刺肩髃穴、肩贞穴、阿是穴等穴位电针疗法,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更能减轻患者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

中药外治疗法对肩周炎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更加确定了中药外治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4 灸法治疗

灸法大多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等作用[12],所以临床上也经常用于肩周炎患者。于媛[13]进行了火龙灸疗法治疗寒湿痹阻性肩周炎,对肩周炎患者96例随机分组,其中,常规组取患侧肩髃穴、肩贞穴、肩前穴、肩髎穴、臂臑穴进行传统艾灸治疗,研究组在肩部疼痛部位及周围使用火龙灸疗法。临床疗效结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87.50%)。其中,火龙灸使用的药饼中药含量如下:桂枝、附子、川乌、草乌、丹参、红花、川芎、甘草各10 g。灸法种类众多,操作方法不尽相同,除火龙灸之外,热敏灸在临床上也经常用于肩周炎患者。谭奕[14]选取热敏灸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对照组取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肩前穴、阿是穴等肩部常用穴位,采用回旋灸、温和灸、雀啄灸治疗患肩。试验组取用阿是穴、颈夹脊穴、风门穴、手三里穴、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肩前穴等穴位,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予回旋灸温热局部气血;予雀啄灸加强热敏化以加强激发经气;予温和灸使施灸部位产生灸性感传。最后临床疗效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

灸法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疗法,具有原材料易得、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等优势,并且种类众多,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5 小针刀治疗

小针刀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所创的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它外形类似针灸针体,针头是形似“铲”的刀刃,是现代医学手术疗法与中医传统针灸相结合的产物。小针刀疗法不仅有舒筋通络、活血行气的作用,还能剥离软组织粘连病灶,促进炎症吸收,改善疼痛[15],所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肩周炎患者。冯彦辉等[16]利用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改善患者患肩屈曲、外展、内旋、内收功能的关节松动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针刀疗法,首先在患肩冈上肌起止点、冈下肌起止点、大小结节间沟、三角肌止点、大圆肌起止点、小圆肌起止点寻找痛点进行标记,以触及硬性条索状为宜,随后消毒、铺巾、麻醉,在标记点进行小针刀治疗。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近年来,不少临床工作者针对小针刀盲视操作的弊端,增加了超声引导定位,使小针刀操作定位更加准确,疗效更为突出。张暑岚等[17]进行了超声定位下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其中,超声定位组通过超声诊断仪在患侧肱二头肌、肩袖、三角肌下滑囊、肩锁关节等部位进行扫描定位,找出病灶并进行标记,在消毒、铺巾、麻醉后进行小针刀治疗;传统定位组通过手法按压在患侧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肌腱寻找痛点,其他操作同超声定位组。最后,超声定位组对比传统定位组,患侧肩关节VAS评分下降程度较为明显,Constant-Murley 评分增高程度较明显。综合以上两例临床研究,小针刀疗法在治疗肩周炎方面,有效结合中医与西医两者的优势,具有耐受度高、疗效立竿见影、创面小等优点,尤其在超声这一现代诊疗技术的加持下,小针刀疗法获到了进一步发展。

6 银质针导热疗法

为了针对软组织损伤所导致的慢性疼痛,我国“软组织外科学之父”宣蛰人教授发明了银质针,它形似针灸针体,不过更为粗大,长约15 cm,直径在1.1 mm左右,由85%的白银混合15%的红铜、锌、镍制成[18],随着近年在临床上不断运用与积累经验,受到患者及医者的广泛好评,银质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银质针导热疗法也频繁运用于肩周炎患者。邓秀琴等[19]进行了银质针导热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对比,对7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取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中平穴、阳陵泉穴、阿是穴等进行针刺疗法,观察组分别在喙突、肱二头肌结节间沟处和肩峰下滑囊平行肩峰处选取16个痛点进行前后2次银质针导热治疗,研究结果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83.3%)。银质针导热治疗在与其他疗法相结合治疗肩周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贺小云等[20]进行了银质针导热疗法配合康复锻炼的临床研究,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在医师指导和家属协助下进行康复锻炼,每日60 min,而实验组30例患者在患侧肩部周围选取若干压痛点进行银质针导热疗法,同时配合手指爬墙、双手背后拉毛巾等功能锻炼,最后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80%)高于对照组(46.7%)。

作为近些年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银质针导热疗法,在治疗肩周炎方面有着立竿见影的疗效,但在与其他疗法相结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以造福更多的肩周炎患者。

7 传统功法锻炼

中医传统功法是一种集武术、导引、呼吸吐纳于一体以达到强健身体、祛除病邪、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养生疗法[21],并被确定为一大重要医疗手段,现流传较为广泛的功法有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等,在临床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中也较为常见。田伟等[22]采用精简易筋经功法治疗肩周炎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疗法,观察组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精简后的易筋经功法锻炼,依次进行摘星换斗式、倒拽九牛尾式、九鬼拔马刀式、青龙探爪式,每次40 min,微出汗为宜。临床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同样的,八段锦功法锻炼在治疗肩周炎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张怀志等[23]使用八段锦运动治疗肩周炎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功能锻炼,而观察组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练习八段锦功法,包括预备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收势10个动作,并依次进行。最后分别在治疗4周、8周、12周后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elle评分及VAS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Constant-Murley 肩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中医传统功法锻炼是中医传统疗法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在日常锻炼中强身健体,在临床治疗中也能扶正祛邪,值得推广。

8 中医综合疗法

中医外治疗法对肩周炎的疗效突出,现已成为中医医院治疗肩周炎的首要治疗手段,但单一中医疗法的局限性较大,往往需要多种疗法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好的疗效。莫华勇[24]在患者肩髃穴、肩井穴、肩贞穴、曲池穴等腧穴依次进行点揉法、滚法、拿法等推拿手法,以达到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软组织紧张的效果,而八段锦具有疏松筋骨、疏解粘连软组织的作用,将两者疗法结合起来,更能帮助患者加快临床治愈、促进炎症吸收,较单纯做推拿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更佳。朱德友[25]将中药外用疗法与针刺治疗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出针刺疗法通经活络、通痹止痛的功效,又能加强中药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结果与单纯做针刺治疗的患者相比,疼痛感大大降低,肩关节功能评分升高幅度明显。姜铭等[26]将自制的药膏(含川芎、没药、乳香、细辛、全蝎、蜂蜜)通过专用的敷贴贴于患者肩前穴、肩髃穴、肩贞穴、曲池穴、阿是穴等腧穴,使中药中活血通经、行气通痹、祛除寒邪的功效通过皮肤直达肌肉等软组织,再在上述穴位上进行针刺治疗,更加加强穴位的刺激作用,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情况,总有效率高达94.44%,值得临床推广。

9 结束语

肩周炎目前在我国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由于对此疾病缺乏认知,容易导致患肢迁延不愈、关节功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等。而中医疗法在治疗肩周炎方面种类众多且疗效突出,有效满足了肩周炎患者的治疗需求。在中医辨证思想中,肩周炎主要由风寒湿痹、气血不足、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导致,上述中医疗法在不同中医分型的肩周炎治疗上侧重点不同,所以疗效不一。在施展上述中医特色治疗前需辨证正确,针对不同的分型进行中医疗法相互结合治疗,以产生更好的疗效。

[1]陈娟. 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进展[C].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2] 高俊延,冯元蓝,冯骏杰,等. 黄枫治疗肩周炎用药规律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8): 1722-1727.

[3] 黄峰泉. 肩周炎中医特色治疗的研究概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 41-43.

[4] 杨文广,赵杭,宋丰军. 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杠杆扳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2): 1385-1388,1394.

[5] 张舫,张兴,王玉志. 针刺推拿配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18例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4): 42,44.

[6] 陈之章,张凡,刘志丹. 中医推拿松解肩胛下肌对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即刻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9): 5-8.

[7] 刘彬,宋亚光,刘庆华. 针刺治疗肩周炎疼痛期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10): 1760-1761.

[8] 邱仰雄. 温针灸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9): 98-99.

[9] 周园园. 中药热敷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1,53(11): 148-151.

[10] 余帮蝉,杨隆奎,柴平,等. 中药药透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7): 835-836.

[11] 赵亮,刘静.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电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2): 97-98.

[12] 王丹,武平,陈白露,等.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灸法应用的思考[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0): 2482-2484.

[13] 于媛. 火龙灸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1,53(3): 151-154.

[14] 谭奕. 热敏灸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15] 朱汉章,针刀医学(小针刀疗法)[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

[16] 冯彦辉,郝丹.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0): 68-70.

[17] 张暑岚,白玉,刘益兵,等. 超声定位下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34(6): 483-486.

[18] 安平,李玥,林承胜,等. 银质针治疗技术规范[J]. 中医药导报,2018,24(23): 91-92.

[19] 邓秀琴,罗淑文. 常规针刺与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10): 1258.

[20] 贺小云,谭文庆,廖秋明,等. 银质针治疗肩周炎30例疗效评价[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8): 86-88,195.

[21] 孙晓峰,中医养生保健功法创编[J]. 中国数字医学,2017(12): 64-66.

[22] 田伟,牛华,王莉红,等. 精简易筋经四式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 122-124.

[23] 张怀志,陈白,黄肖海,等. 八段锦运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1): 85-87.

[24] 莫华勇,高群兴,李明明. 舒筋通络法推拿配合八段锦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11): 1927-1929.

[25] 朱德友,刘爱芹,张继海,等. 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2019,34(3): 430-432.

[26] 姜铭,张晓菊,杨伟宁,等. 针灸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1): 134-136.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is the full name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Many scholars in modern medicine believe that the onse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is related to the anatomy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shoulder joint and its surrounding soft tissue. I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adhesion and contracture of soft tissue such as tendon, ligament and joint capsule of shoulder. It is a kind of chronic bacterial degenerative inflammatory disease. The treatment methods are mainly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and qi circulation, warm the meridians and relieve pai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promotes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therapy.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characteristic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cent status

R74

A

1008-1151(2022)07-0049-03

2022-03-27

胡玉东,男,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骨与关节运动损伤疾病研究。

猜你喜欢

小针刀肩周炎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肩关节生物力学
小针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