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2-03-24汪贤泽
汪贤泽
(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临海 317000)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实施中的重要话题之一。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劳动教育被弱化、被边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在2015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之后,中小学劳动教育问题重新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严肃的对待,也拉开了新时代劳动教育问题研究和深入实践探索的大幕。但是,中小学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课程开发与实施忽视理论指引、随意零散,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因此,我们在廓清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的基础上,着重从学校整体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完整流程探索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
一、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价值未能得到很好的实现,这与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中没有对劳动教育是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根据劳动教育的本质通过何种方式,采用什么手段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与真实生活世界相关的劳动教育知识、技能和情感等作出有效的回答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劳动教育及其课程内涵理解片面
新时代以来,劳动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对劳动教育及其课程应该是什么的回答却不尽如人意——新瓶装旧酒、偷换概念等仍大量存在。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劳动教育及其课程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这是接下来劳动教育实践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育人效果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误解是比较普遍和典型的。其一,将劳动教育内涵窄化,忽视劳动教育内涵的丰富性与发展性。比如,学校在界定劳动教育时,首先想到的是农业生产劳作、劳动锻炼,要学工、学农,而对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过程中的教育让学生的劳动素养和价值观得到发展的关键内涵没有进行深刻理解,出现“新瓶装旧酒”“有劳动、无教育”等倾向。[1]劳动教育处在一个科技变革迅猛的时代,不断出现新的劳动样态,忽略了这一点会对劳动教育的内涵认识极度窄化。其二,将劳动教育与其他相关概念混淆。例如,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中小学都注意到了“综合实践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综合实践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四方面。不少学校都不加思索地认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就是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有甚者,随着研学旅行的兴起,不少学校就把研学旅行当做了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这对劳动教育的实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与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误解类似,还有把诸如“职业教育”“职业启蒙”“研学实践”“综合实践”等概念与劳动教育概念混用,令人迷惑。尤其是研学实践,不少学校都认为这是劳动教育实践的最好形式。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规定,研学实践教育是明确列入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考察探究”部分,它虽然有劳动教育的成分,但与劳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因此,对这些概念进行厘清是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散乱体系化不足
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偏误也必然会影响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正确取向。我们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名称(主题)、数量、内容、体系等维度对所在市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来进行分析。从开课的名称来看:二十四节气、与种植有关的课程是最多的,在84%的学校中都有开设;另外机器人课程(含编程)在60%的学校中有开设(教学材料可以全套购买);还有学校日常值日占60%,社区志愿者服务占30%;其他劳动教育课程比较少。从学生体验到的开课情况来看:不到一半的学生反映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还有将近30%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或者表示不清楚;按照课表统计,每学期完整按照一门课程(像语数外一样开设)开设的还没有出现,更多是以劳动周或者劳动节等主题活动形式开展。从每学期课时总量来看,绝大多数学校都在7课时以下,没有学校达到16课时。从开课的内容来看:关于“劳动知识”最多(占58%),其次是关于“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占30%),最少的是关于“劳动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占12%)。从全校性课程体系构建来看:只有少部分学校(主要集中在小学,高中为零)构建了本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能够形成体现本校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更为少见。这些现实情况都提示我们对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实践探索。
(三)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缺乏足够的理论探索和指引
中小学学校普遍存在一个误解:劳动教育理论的探索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事情,我们只要开设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就好了。殊不知,没有对劳动教育相关的理论和政策的深刻理解与实践探索,就不可能在本校内开发出高质量的劳动教育课程,更不可能发挥劳动教育课程应有的价值。新时代劳动教育不是出于经济意义上的利益获取,不是出于狭隘的思想改造,也不是出于技术技能的训练,甚至也不仅仅是出于教育上的理论联系实际等的考虑。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学生发现生命才华、品尝劳动幸福、懂得奉献付出的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2]从劳动教育本身来说,它虽然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但是它更多要实现的是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着劳动教育本身的旨归和要求。然而,中小学对这方面甚少关注,更多关注的是能否在课表中填写什么。另外,对为什么要开设特定的课程内容以及怎么实施才会有效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缺乏思考,只是僵化的关注有关劳动教育文件的字面意思,不求甚解,同时对有关的劳动教育研究成果也不关注,劳动教育课程必然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在学校层面推动对劳动教育的理论消化和融入实践就成了当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任务。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指的是:依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如课程方案设计、具体课程的设计等,并根据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际执行和调整的整个过程。它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的课程为我们的学生做好了哪些准备,以及为什么理想的课程方案在实际中得不到实现等问题。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同样遵循这一思路。为防止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上出现很多研究者都提出过的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和在试卷上考劳动的常见问题。[3]根据实践的需要和限制,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校必须要从整体层面上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要素通盘思考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
(一)劳动教育课程的规划
劳动教育课程规划是较全面的、长远的计划。广义上,它需要关注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劳动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对劳动课程的影响,思考劳动课程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助力。然后,中小学根据国家相关劳动教育指导性文件等结合学校实际对劳动教育的目标、课程体系、实施方式和保障等作出整体性的规划。
在规划学校劳动教育时,国家2020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作为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多方面内容的教育活动,需要从“全过程”“各学段”“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结合社会变化、学校特点和学生生活探索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4]是我们构建学校劳动教育规划框架的重要依据。中小学先要充分解读2015年以来的三份主要文件以及借鉴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设定学校劳动教育的总目标。以此为依据,再根据学校现阶段的办学任务和理念、师资等资源条件和地方特色等规划构建学校整体层面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立之后,需要继续对不同主题、独立并列课程层面的单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评价等方面做出规划,这将对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统整实施极为有利。最后,学校综合考量组织制度、师资条件、实践场所、安全保障等因素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建立起有效的保障。
在具体规划中,为了使得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更符合本校特色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以下方面:第一,要明确学校要达到怎么样的学校育人目标,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在其中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需要做怎样的开发。否则,这只是对国家劳动教育课程的被动执行,谈不上学校层面的课程规划。第二,在明确理念与目标的基础上,要厘清本校劳动教育课程有哪些具体的课程主题和内容与之匹配。一般而言有两个途径:一是按照国家总体劳动教育的要求从三大类劳动大框架下选择本校学生应学习的课程内容;二是本校能开发的课程内容有哪些出发选择课程内容或主题。第三,建立本校整体连贯的课程体系。它要求学校的课程体系必须要整体考虑学生不同的年级和年段,学校既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和课程内容的前后连贯性。第四,要提前考虑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与保障。例如,劳动场地够不够,需不需要进行改造;现有的师资能否满足实际课程的运行,不够的话如何解决;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有没有跟上,没有的话又该如何建章立制,等等。
(二)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统整
对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来说,它与学科教育、职业启蒙教育课程等方面有着整体育人方面的共同目标,但是更具有劳动教育的特殊要求。从劳动教育课程国家目标来说,目标是很明确的:即“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4]这意味着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必须要要通过劳动实践和劳动教养一起来实现劳动习惯(含能力)、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的培养。劳动教育能作为雕刻和培养年青人的凿子,要能让他们形成美好的行为并服务于社会。脱离了这个目标,必然会导致前述提及的“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问题。
有了明确的劳动教育目标之后,中小学需要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统整来实现本校劳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并为下一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统整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各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中确立各自的系列单元主题,寻找主题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对不同单元进行内容上的统整。二是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统整,劳动教育课程本质上不是学科本位的,一方面我们要把劳动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在学校大课程体系中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还有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劳动教育要素。三是与学校主题活动的整合,聚焦于某一主题,开展跨学科、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合作。此外,劳动形态的持续变革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如果不正视这一点,就难以体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用大家更为熟悉的方式补充来说就是:从纵向上突出课程开发的连贯性和衔接性,从横向上强调课程开发的水平层面要素的整合性和联系性。首先,进行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内容的横向整合:一是以规定性的劳动教育内容为要点,融合生活、生产、服务等主题劳动,结合新形态劳动等构建科学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体现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二是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要关注家校之间劳动教育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社会的劳动教育内容构建起联系紧密的横向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其次,要建立起相互衔接的纵向劳动教育体系:学校中不同年段和年级的劳动教育内容是前后连贯的,并且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是同一内容的简单重复。最后,学校根据育人理念和相关制度对上述过程做出审核,进而形成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
(三)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
中小学在学校层面通过规划和统整建立起了较为理想的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和体系,并不意味着就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实施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这其中有几种较为典型的问题值得我们引以为戒。例如,不少学校有一种得过且过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反正方案已经有了,应对检查足够了,至于实施效果如何不用再多费心了。还有一种是僵化执行的心态,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课程方案,不顾实施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进行复印式的执行。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中,这样的做法其实施成效必然会难以令人满意。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中,方案与实施的相互适应才是正确的态度,这也意味着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合理的开发。
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会涉及全校课程体系中具体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即涉及劳动教育课程与学科性课程、有关学生主题活动等方面的关系处理,通过有效整合协调处理好劳动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冲突,使得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框架得到新的平衡;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表现更多与生活、活动和管理等关系紧密,与学校常见的学科课程形态有很大不同(虽然按照有关文件也有学科形态上的课程设计),它的实施就不能止于课堂,而是需要新的探索。例如,结合“研究性学习”与“共同体学习”来实施大探索课程。[5]当然,综合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和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内容,进行融合式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也是应有之意。
劳动教育的课程形态必然要求在实施中尽量避免在课上说劳动,要尽量在完整的劳动过程中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在排课时不需要按固定周课表来安排,时间安排更为灵活。从课时安排的角度来说,可以在规定每周不少于一课时总量的基础上,根据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理论学习、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和总结交流等方面的要求重新统筹安排,不同的活动安排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但这里的一个前提是每个主题必须要有完整的劳动过程,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不会形成完整的劳动教育效果。从实施范围来说,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不限于校内,需要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劳动能力并进而加深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同时,应该结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进行融合劳动教育。由此形成一个由单列的劳动课程、主要相近课程和相关课程构成的实施框架。从实施方式来看,课堂教学形式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要尽量减少,更多采用项目化的课程实施设计。例如,一般情况下,水稻种植课程经历育秧、插秧、平时管理和收割收获等过程就结束了。但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原来没有设想过的问题,例如,稻田里出现虫害怎么办,小鸟来吃稻谷怎么办等问题,如果我们能抓住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学生对此开展专门的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解决相应的问题,那么我们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生对劳动的理解、认同和综合能力提升等都会得到升华。
(四)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
劳动课程经过实施后,我们该怎么判断学生的劳动学习成果和课程效果,是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主要关心的问题。对于劳动教育课程来说,“上完课程,然后出一张试卷来测验,得出每个学生的分数,由此判断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效果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效果”,这样的评价方式是不适合用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它更适合于表现性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方式。当然,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既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又包括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从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角度来说,我们下面讨论的内容以后者为重。
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中知识性方面是很容易通过笔纸测验解决的。然而,劳动的价值观、技能与习惯、方法、情感体验及其创造性等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难通过考试的形式得到正确的评价的。这些更多的是通过劳动过程中的实践形成劳动习惯、体会和感悟,是学生劳动自我内化的过程。从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实践来说,以下两方面是实施的重点。
第一,开发学校层面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这一层面相对容易解决,因为根据前述制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中规定的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内容,将其具体化(变的相对可观测),强调过程性就能达到评价的目的。当然,在评价标准的实施中要注意标准和评价实践的一致性问题。第二,编制学校层面的劳动手册。劳动手册既可以是包括所有课程,也可以是针对具体主题或课程来编制,核心是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成长过程。通过简便化的手册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并能为学生在某一学习阶段的劳动素养发展情况提供总结性的判断。例如,手册可以包括劳动指导、劳动记录、劳动感悟和劳动展示等几个部分,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劳动教育、记录自己的劳动过程和感悟,引导学生加强对劳动过程的反思与分享。通过活动记录,学生可以进一步梳理有关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通过展示、交流和反思,学生可以进一步内化劳动教育价值观,并增强学生劳动的自豪感。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开发评价或观察工具及时掌握学生的劳动情况,这样才能准确展示和判断劳动课程实施的效果。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区还没有引起重视,通常我们认为评价就是给学生一个分数或者等级就结束了,这不符合评价改进学习的原理。在进行评价结果反馈时,重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或名次,而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评价结果与所学课程预期的学习目标之间有没有差距,如果有差距且比较大时教师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这才是劳动教育评价的应有之意。
三、劳动教育课程的保障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是一次性的教育活动,必须要建立保障措施将其转变成一种常态性教育活动,方能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的教育实效。从课程与教学理论意义上说:“任何一项课程与教学改革能否常态化实施,既是检验是否真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试金石,又是衡量课程改革适切性的重要标准。换句话说,任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理论、新政策、新方案,如果缺乏常态化的思维、条件、机制和制度,就很难在实践中取得功效”。[6]
(一)条件保障
这一块涉及人员、场地和经费等多方合力攻坚。一是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性师资队伍建设相比更为困难和复杂。现有条件下,学校目前是不可能配齐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人员,需要多种途径来满足师资需求。在学校现有条件下,通过多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充分挖掘家庭和社会的相关教育力量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二是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学校各级各类、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一方面,对学校现有的室内、室外空间和场地进行盘点和改造为劳动教育课程的提供必要的场所;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校外劳动教育空间,例如,临近的中职院校实践平台、职业体验中心、甚至是各种非遗场馆都是很好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之地。这里同样注意的是,不是每所学校都一定要有多少亩的土地才是好的(一者,费用负担重,在我们的实践学校30亩左右的土地年运行经费将近30万左右。二者,单纯的土地劳动也难以满足劳动形态的多样化需求)。同样的,如果能充分利用和开发好校内的劳动时间和空间也是能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保障的。当然,最后也少不了需要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
(二)组织保障
学校管理部门和有关责任领导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管理和指导的机构(也可以是在原有的组织框架内容赋予新的职能),建立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关制度,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安全地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学校要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落实方案,规范和引导学校加强劳动教育,并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学校最好能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教研组,配合学校相关部门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规划、组织、协调与实施等方面的责任,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全面实施。结合本校办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形成本校的劳动教育特色。
(三)研究保障
劳动教育对于广大学校和教师来说是耳熟能详的,但是,劳动教育内涵在新时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课题。虽然,国家层面上已经制定了有关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方案,但并不等于为学校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碰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做出自己的回应。通过开展相应的研究(例如,劳动教育课程规划、实施和评价等),及时的交流与沟通等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这也是提升教师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