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形态变迁及不同学段综合育人功能差异性
2022-03-24刘洪银
刘洪银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天津市城乡产业融合实验室,天津 300392)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劳动与育人相结合是劳动价值和劳动功能的再体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需要和教育相结合”,这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表明劳动育人是人才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学者们对劳动育人功能进行了探索。关于劳动育人思想研究方面:欧文指出,必须把知识教育、体力发展和实际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本身和社会生产得到发展(任忠英,2008)。[2]陶行知倡导“手脑相长”,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中,引导学生“在劳力上劳心”(李珂,蔡元帅,2019)。[3][4]黄炎培认为“敬业乐群”“劳工神圣”“手脑联合训练”(王晴,2019)[5]。杜威打破亚里士多德的“二元对立”,强调要把劳动与休闲融为一体(童宏亮,2020)[6]。颜元认为,人人都应该劳动,“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有所事,早夜勤劳。”劳动能治心修身,使人去除邪念(吴丽芳,2020)。[7]关于中小学劳动育人价值与功能研究方面:劳动教育根本的价值在于“立德树人”,可分为劳动价值观的树立、技术技能的培养、 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三个维度。劳动教育的独特功能在于劳动观培养、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品质的雕塑和为职业劳动做准备(顾建军,毕文健,2019)。[8]社会劳动实践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王艳红等,2020)。[9]关于高校劳动育人价值与功能研究方面:劳动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工作的良好品质,尊重他人的工作成果,热爱劳动人民,并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荣耀感和幸福感是非常必要的(赵静,石彩红,2020)。[10]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点为“审美—生命维持”二重性的统一(王惠颖,2020)。[11]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新价值分为文化价值中的传承与创新,社会价值中的培养时代新人以及育人价值中的综合育人功能(蔡其勇等,2020)。[12]
以往研究对不同学段劳动育人进行了理论诠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劳动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成长过程看,劳动育人是大中小学全过程育人,以往研究偏重高校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不足,尤其缺乏各教育学段全阶段、多视角、进阶性劳动综合育人价值规律和功能的研究。202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了一个重大形势判断: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亟需加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新时代社会劳动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生存劳动需求较大程度地得到满足,劳动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手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价值和功能。本研究研判新时代劳动形态变迁的趋势,把握劳动综合育人价值和功能,探索不同学段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及其实现形式。
二、新时代必然劳动向自由劳动转变的征兆已经显现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人的需求变迁
人的生存需要通过劳动创造生活资料,这时的劳动需求是为生存所迫而不是内在的必然需求,属于生存性需求。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私有制社会中,“它是生命的外化,因为我劳动是为了生存,是为了得到生活资料。我的劳动不是我的生命”。[13]这样的劳动不是基于个人兴趣、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而是被奴役、被控制、被支配的劳动,劳动者艰辛、疲劳和痛苦的劳动摧残了身心健康,这样的劳动偏离了劳动的本体价值,是异化的劳动。在异化的劳动中,“我的个性同我自己外化到这种程度,以至这种活动为我所痛恨,他对我来说是一种痛苦”。[14]外化的劳动不是自主自觉自愿的劳动,不利于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把人的生命活动的时间分成劳动时间,自由时间和必要的生理时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自由劳动时间延长。不但如此,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对身心健康的损害程度降低,劳动的痛苦减轻,劳动的社会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更加突出。这样的劳动逐渐由异化向本位回归,在马克思主义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充分体现。当人们的生存需要和合理的享受需要都得到满足的时候,此时发展的需要就会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为人们充分发挥才能和兴趣的活动”。“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体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声明,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13]参加劳动已经内化为一种自觉,而且成为健康身体的自然需要(劳动同身体锻炼一样,是人维持生命健康的需求)。生产劳动“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它“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15]这时的劳动成为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成为人的第一需求。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构想的自由劳动条件已经具备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看,供给不足曾是主要的矛盾。如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解决庞大规模人口的吃饭问题,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1987年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基本解决了供给短缺问题,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但产品供给质量还不高。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过13年的奋斗,202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了一个重大形势判断: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底,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进入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
第二,劳动是满足人们更加美好生活的必要手段。虽然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而担忧,生存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人们奋斗的目标是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限于物质财富积累,还有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如享受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更加自主弹性的工作时间、更加宽松的自主空间、更加体面的工作条件等。这些追求离不开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劳动仍是满足这些诉求的必要手段。
第三,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求的征兆已经显现。新生代群体尤其零零后生活在供给充裕年代,劳动就业需求从挣得收入向追求自由个性、自主空间和自我发展拓展。收入不再是劳动的主要目的,劳动也不再是为生存所迫的不得已的选择。劳动需求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劳动者更追求劳动过程的快乐、劳动工具的智能化、劳动结果的成就感,劳动成为释放个性、锤炼能力、释放潜能的必要活动。相比于无所事事,即使没有工资收入,也有劳动者愿意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劳动功能逐渐从生存手段向全面发展的目的转变,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求的征兆已经显现出来。
(三)自由劳动也是艰辛的劳动
劳动是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世界,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无论是体力型劳动还是智力型劳动都对人的身心产生疲劳。任何形式的劳动都是艰苦的劳动,不会给人带来绝对的自由和快乐。劳动组织必然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支配控制劳动者行为,限制劳动者的自由行为。作为有明确目的劳动活动,为达成目的,劳动者会调动自身能动性,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劳动不可能是绝对快乐的行为。马克思认为“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但一旦克服了障碍、达成了劳动目标,劳动者会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劳动结果的感知和体验是快乐的,这种愉悦的心理体验驱使劳动者自觉地参加新一轮劳动。也就是说,无论必然劳动还是自由劳动,劳动过程都是艰辛和快乐相伴相随的,而劳动的结果是快乐和愉悦的。
(四)新时代生存劳动向自由劳动的转变不是必然发生的
由于劳动的艰辛性,在失去生存压力的条件下,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的乐趣,人们不愿意自觉参加生产劳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生产力水平还不算高,劳动工具对人的替代程度还不大,劳动活动对人身体的伤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劳动教育,生存劳动向自由劳动的转变将不必然发生,社会将出现“躺平”现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存劳动向自由劳动的过渡中,劳动仍未成为第一需求,劳动作为手段的功能仍然存在,劳动尚未成为全面发展的目的。劳动教育就是要通过培养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和劳动自觉,促进生存劳动向自由劳动的转变。
三、新时代劳动特性和发展理念的变化要求劳动育人功能从必然劳动育人向自由劳动育人转变
新时代劳动特性的变化要求实现自由劳动育人的转变。新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必然劳动向自由劳动转变,相应地,劳动育人也应该从必然劳动育人向自由劳动育人转变。既然必然劳动是为生存所迫的不得已的劳动,不存在劳动的动力问题,必然劳动育人的重点就是培养人的劳动技术技能。与必然劳动不同,虽然自由劳动能够“在劳动中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但这是结果导向的激励,而不是开启劳动的动力。自由劳动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自主自觉地参加社会劳动,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未解决自觉劳动的问题。自由劳动育人就是要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兴趣、劳动情怀、劳动品质,形成自觉参加劳动的习惯,因此,自由劳动育人是一种综合育人方式。
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变化要求自由劳动育人目标发生改变。新时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这就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的本质在于实践性,劳动的价值在于创造性。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作为育人手段,就是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发展。劳动育人目标应从树立劳动价值观向培养劳动综合素养拓展,从掌握劳动技术技能向创新创造拓展,从劳动实践向劳动精神拓展,培养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新时代不同教育阶段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的差异性
(一)新时代对自由劳动综合育人的新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动能转换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劳动,劳动者需要具备新思维、新技能、新方法,而不能墨守成规地从事低端重复性劳动。新时代社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简单性劳动产生替代,而对复杂性劳动的需求更加强烈。简单性劳动向复杂性劳动转变的态势对劳动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自由劳动育人理念看,无论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劳动创造了人。自由劳动育人应在劳动实践中培养人,这个劳动形式不局限于体力劳动,应更多地体现在新劳动形态上,如脑力劳动、智慧劳动等。自由劳动育人不拘泥于劳动形式,而应注重劳动精神、劳动兴趣、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的培养。从自由劳动育人目标看,自由劳动育人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劳动技能,而是在劳动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自主自觉劳动的意识和习惯,把劳动当成人们生存、生活、生长、生命的组成部分。新时代自由劳动育人的目的既要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也要学会运用高的劳动力替代水平的先进技术手段,减少劳动过程对身体的损害,提高劳动结果的成就感和快乐感,通过内在外在激励激发劳动的初始动力,通过劳动成果自激励推动形成自觉劳动的循环。从劳动育人内容看,根据零零后特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应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技能和劳动动力等,形成劳动自觉、劳动自省和劳动习惯。从劳动育人手段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如开设劳动通论课程、劳动技术课程、劳模进课堂、校园文化等,但实践劳动是必不可少的育人手段。
(二)学前阶段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再塑及其发挥形式
学前时期是模仿和习惯养成时期。家庭具有承担劳动教育的责任。家庭劳动教育的作用是引导、指导、帮助和监督。学前时期是接触自然、体悟自然、感知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也是与家庭和社会建立初步联系的过程。家庭劳动教育以鼓励和指导为主,劳动教育形式是参加模拟劳动和生活常识教育。如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如个人穿衣、吃饭和卫生等生活自理劳动,简单的家务劳动等。这些劳动活动需要父母的言传指导,更需要父母的身教模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向孩子传递信息,孩子以此开展自我学习和模仿,这个时候需要家长的指导、矫正,指导孩子掌握劳动的基本技巧,矫正孩子错误的意识和行为。家庭劳动教育就是要求孩子不依赖他人,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认识和习惯,根据好奇心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大胆试验,动手操作。
(三)小学阶段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再塑及其发挥形式
小学时期是劳动认知和劳动兴趣生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学生进入了学校和班级,能够与人开展交流互动,激发认知的形成。同时,学生对了解自然与社会的好奇心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劳动教育应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展体验式劳动育人。小学阶段劳动育人功能体现在“起步”和“综合”方面,即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自己制作劳动产品的过程中学会操作技能,学会与人交往和协作;在解决现实困难过程中启发思考,促进大脑和四肢的协调发育,促进身心发育。通过劳动产品,学生开始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产生快乐。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全面开花的教育,教育内容涵盖人文、自然、艺术、语言、道德等学科领域,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兴趣和全面素质。
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形式应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主要参加生活劳动和手工制作等,通过劳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学校、家庭和社区都是劳动教育主体。学校需设立劳动教育项目课程、劳动实践体验和课外劳动文化教育。如借鉴浙江杭州富阳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实践,设立“小小农科院”“跟着节气去劳动”“智慧鲁班”“农耕课堂”“手艺课堂”等适应多学段多主题的劳动教育项目课程,[16]学习劳动基本知识,让学生走进自然、体验自然、体认社会;开展木工、电工、造纸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体验,学会劳动操作技巧;开展校园劳动竞赛活动,培育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文化价值观。家庭可以安排学生从事卫生清洁、服侍老人、洗衣做饭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以及农忙时节协助家长完成简单农活等,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中体验劳动成果和劳动快乐,养成劳动习惯和爱好,培养劳动基础素养。
(四)初中阶段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再塑及其发挥形式
初中阶段是劳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学生从顺从父母师长向独立思考的叛逆转变,这个阶段是劳动心理和劳动认知教育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劳动体验和认知。即学生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体验劳动艰辛、认识劳动价值、培养劳动情怀,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劳动心理。学生通过亲身劳动,体验劳动的苦与乐,体认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协作关系,体味劳动成果的成就感。在劳动中改造自身、认知社会、树立劳动价值观。
初中阶段劳动育人形式主要是参加非独立的社会劳动实践。学校设立劳动通论课程、劳动心理课程、劳动体验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学校在教师指导和监督下,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活动,教育学生遵守劳动安全和劳动纪律,让懵懵懂懂和跃跃欲试的学生有序地参加生产劳动。通过亲身劳动,学生体验到最初的憧憬和设想与现实实践劳动之间的差别,体验到自身从劳动中获得的满足和收获的美好感受,体会到自身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自我发展而产生的价值认同;通过劳动,打开了学生改造自然、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的窗口,开启了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人生的劳动价值观体认和生成之旅。
(五)高中中职阶段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再塑及其发挥形式
高中中职阶段,学生以从逆反阶段向独立思考阶段过渡,从感性认知向理性思考阶段过渡,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富有青春朝气,对新事物的尝试跃跃欲试。在这个阶段,学生尚未形成思维定势和思维约束,是培养创新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中职阶段的劳动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创新创造思维的养成。同时,高中中职阶段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具有一定选择能力,社会交往需求高,这就需要通过生产劳动或实践活动创造交流交往和协作的机会,在社会碰撞中识别人、交往人、满足社会需求。
高中中职阶段劳动育人形式主要是劳动实践,如劳动研学活动、科技竞赛活动、生产劳动、实验制作等,在劳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探索专业知识和未知世界,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如设计制作飞天模型、机器人、动漫和游戏等,在产品设计和制作中发现需求,启发心智,推动创新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创造性劳动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六)大学高职阶段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再塑及其发挥形式
大学高职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坚韧性劳动人格。劳动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掌握专业技能,锤炼劳动品质。学生职业发展既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需要职业可持续发展依赖的人格品质。如希望、乐观、自我效能感和坚韧性等心理资本及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敢为人先、永不放弃的劳模精神,这些职业素养和关键品质需要通过劳动教育来达成,尤其在必然劳动向自由劳动转变的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替代简单劳动的机器人,而从事机器人和精密仪器研发等的复杂劳动成为主流劳动形态,这种新劳动形态具有创造性劳动的特点,更依赖创新创造素养和关键人格品质。
大学高职阶段主要劳动教育形式是参加专业性生产劳动、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专业劳动能力培养需要学校制定劳动育人规划和实施方案,将劳动育人纳入立德树人培养体系,组织校内外资源开展三全育人,明确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要求每个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并纳入学分考核,以考核推动劳动实践育人。针对零零后在校生“躺平”现象,劳动教育既要培养专业能力,更要培养劳动精神,如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以目标达成激发内驱力,培养劳动情怀、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职业目标的确立是劳动活动初始动力,而劳动实践活动比实习实训更有助于专业能力提升。按照自由劳动育人要求,零零后在校生的劳动教育需要尊重学生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从劳动体验中有所收获和感悟,这样的劳动应该是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索性特征的劳动,只有这样特征的劳动才能为将来自由自主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五、结论与讨论
劳动与育人具有辩证的统一性。劳动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特征。人的成长过程与劳动过程是互为一体的,劳动发展阶段与劳动育人相对应,劳动是人的第一需求,也是育人的必要手段,劳动育人是综合育人。劳动综合育人通过理论学习、劳动体验获得劳动感悟和认知,通过劳动合作、劳动成果产生劳动兴趣和劳动情感,通过劳动过程锤炼人格品质,通过长期的生活劳动、学习劳动、生产劳动养成自省自觉劳动习惯。当生存和合理享受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追求发展的需求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需求,这时必然劳动开始向自由劳动过渡,劳动从异化回归本位。新时代必然劳动向自由劳动过渡的征兆已经显现,相应地,劳动育人也要求从必然劳动育人向自由劳动育人转变。必然劳动育人着重培养人的生存能力,自由劳动育人着重培养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和大学高职各学段劳动育人功能和发挥形式各异。学前阶段是模仿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是劳动认知和劳动兴趣生成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是劳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中职阶段是培养创新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大学高职阶段是专业技能和人格品质锤炼的关键时期。相应地,学前阶段主要是模拟劳动和生活自理教育、小学阶段需开展体验式劳动育人、初中阶段参加非独立的劳动实践、高中中职阶段主要开展探索性实验活动、大学高职阶段主要参加专业性劳动和创新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