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概念的创新与发展

2022-03-24袁洪亮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民句式概念

袁洪亮,杨 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飞跃,文本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人民”概念在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形态中的时代变迁:通过调整“人民”概念的内涵外延,确定新指涉对象的标准、边界与构成;通过拓展新关联词汇,赋予“人民”概念新语义,凝练人民在民族复兴新阶段的新要求;通过创设新“人民”句式,引导民众新观念新行为。重塑或调整“人民”概念事实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文本基础和基本线索,本文遵循概念史研究路径,从词频、语义、构词、句式与修辞等多重角度全面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文献中“人民”概念的语言学变迁现象,以此为基点和线索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历史主体角度深入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概念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复兴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作为历史与文明主体的“人民”的标准认定、形象塑造、动员方式的选择等有显著差异,体现在不同时期中央文献中“人民”概念的具体指涉对象(谁)、语义指向(什么样)与语用功能(行为指向)各不相同。

在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惯例以君、臣、民指称不同社会等级,民是一个中性略带贬义的词汇,指向中下层普通民众。1900年前后,梁启超等建构近代“国民”概念,在文本上塑造出具有独立平等等近代意识、能够行使选举罢免等近代民权进而可以切实维护自身权益的西洋式近代国民,引领改造国民性的思潮和启蒙运动,试图以此提升普通民众的素质与地位,“新民以兴国”,为模仿西方权力制衡特征的近代民主政治体制打下坚实基础——“苟有新民何患无新政府”。但是这种机械模仿西方现代文明模式的尝试经由民国初年的实践宣告失败[2]。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影响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扬弃了民国初年整体、泛化、抽象特征的“国民”概念,明确以阶级为区分标准,重构了以农民、工人等“无产阶级”为主要涵盖对象的“人民”概念;同时,“人民”与“解放”“战争”等词汇高频组合成“人民”概念在革命时代的新词语丛集,赋予“人民”概念鲜明的革命语义指向特征[3]。这一时期(1921—1949)中国共产党“人民”概念界定的阶级化内涵与革命性特征迅速动员起了最广泛的革命力量,激发了其革命热情与积极性,“人民”概念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话语的文本基础和逻辑主线。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人民”概念语义转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主体,但是对“人民”沿袭了“阶级斗争”“运动”等传统的组织动员方式,成为社会主义探索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国共产党淡化了“人民”概念的“阶级”内涵,对于更深层次的“劳动”等标准作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解释,拓展了“人民”概念涵盖对象的边界,强调知识分子的重要性,逐渐认可并接纳了民营企业家等新社会阶层。同时,“人民”与“生活”“温饱”等经济特征词汇构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高频新概念丛集,人民的观念和行为被引导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

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消除了贫困现象,“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富起来”之后的中国人民怎样继续拓展自己的梦想?改革开放40年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延伸?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从根本上拓展了“人民”概念的内涵外延,在“人民”概念的构词和句式上创新了“人民幸福”“以人民为中心”等诸多新表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文本基础和基本线索。

二、习近平对“人民”概念内涵外延的拓展

“人民”概念的指涉对象在政治知识谱系上从来都是一个变动不居的集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概念是一个以工农无产阶级为稳固核心、对资产阶级各阶层在革命不同阶段进行区分取舍的变动阵营。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即所谓“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成为计划经济时代“人民”的实际构成。改革开放以来,面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社会阶层的崛起,党内文献越来越多地采用“最广大人民”等词汇尝试拓展“人民”概念边界与构成,但“最广大”的表述不清晰,涵盖范围多有变动,具体指涉对象并不确定[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多采用“全体人民”的表述形式,他指出党的任务是“着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使全体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5]。“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他强调,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体人民”概念在指涉对象上涵盖“所有人”,“使所有人都能共享现代文明”,“让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6]。“全体人民”涵盖“所有人”的崭新表述从根本上延伸了“人民”概念边界的起始端和终点端,极大地拓展了其外延构成。

新时代“人民”概念以个体的“每一个中国人”作为“人民”概念边界的起始端,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他在阐述新时代的时代特征时指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7]

基于对“每一个人”“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个体关照,习近平强化“一个都不能少”的新理念,习近平对人民概念“一个都不能少”的界定有着特定的指向。首先指向农民群体,“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为了帮助农民尽快提升生活品质,习近平倡导“乡村振兴战略”,“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8]。其次,指向由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他倡导制定了“精准扶贫”战略,“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正是基于对人民概念“全体人民”的边界拓展和“一个都不能少”的新内涵,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和共同富裕的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9]。

遵循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长远目标,在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了经济解放之后,习近平站在“人类”高度关注世界人民的福祉和命运,强调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习近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表述,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把每个国家、每个百姓的梦想凝结为共同愿望,让理想变为现实,让各国人民幸福安康,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引领世界人民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概念边界的终点端实现了从“民族”向“人类”的自觉延伸。在实践上,中国提出了“为亚太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更大发展机遇的‘一带一路’倡议”“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10]。

不同于革命时代以阶级为标准的敌我阵营的政治范畴,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习近平“人民”概念在指涉对象上立足于“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个体新边界,回应、关照“每一个人”在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等新需求,从根本上激发、释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持久、强劲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习近平“人民”概念指涉对象拓展到涵盖“各国人民”“世界人民”的“人类”新边界,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以“一带一路”建设切实践行了马克思解放全人类的根本观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

三、习近平对新社会阶层的新论述、新评价

“人民”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其具体指涉对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各不相同。重视并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作为“人民”概念最核心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向来不变的传统,习近平同样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进入新时代之后,他更加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强调知识分子在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进入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11]。

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补充论”到十五大的“重要组成论”到十六大的“两个毫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评价趋向积极和肯定。习近平强调国家对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

与之相对应,习近平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新社会阶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做出了富有新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评价。党的十三大之后,民营企业家等“新的社会阶层”先是被承认其“劳动者”身份进入“人民”阵营,拥有了合法性地位;在党的十六大上被进一步认可为是与工人、农民一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2]。习近平关注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健康成长,要求对他们“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在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巨大贡献,指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强调,“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赞扬民营企业家是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者”,“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13]。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民营企业家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之前“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传统定位,习近平对民营企业家“我们自己人”“技术创新主体”“组织者”等新的称谓,提升了他们在新时代“人民”概念构成中的地位,大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家等新社会阶层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新时代“人民”概念构词变化及其新语义指向

除了辨析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变动,概念史研究还考察概念构词与概念句式的变换,在广义范畴上探究概念新的语用功能及其所引发的理论创新。在民族复兴站起来和富起来阶段,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的时代主题决定了“人民”概念构词与句式体现出明显的聚焦“革命”“发展”的导向特征。

进入新时代,“人民”概念构词发生了显著变化,相对于十八大前“人民”词汇的惯用搭配,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文献中(截至2021年8月),“人民生活”合成词汇词频多达425次,“人民幸福”、“人民健康”等类似合成词汇的检索结果也分别有274次、65次。“人民”概念关联词汇从“革命”“发展”类向“生活”类词汇转移,语义导向体现出努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特征。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生活”概念的内涵丰满而具体,是“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涉及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在拓展“生活”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相对之前“温饱生活”的惯用构词,习近平凝练出“美好生活”的新词汇,在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美好生活”词汇的检索结果高达368次,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14次提到“美好生活”。习近平把“美好生活”界定为人民在解决温饱之后享有的更高生活品质,“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4]。

遵循习近平“人民”概念的新界定与新构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为标题清晰界定“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包括“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上述文献中,“生活”概念的边界,从衣食住行基本物质生活拓展到医疗、保障、环境等更加广阔的范畴;而“更+形容词”的构词更加清晰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对高层次生活品质的追求。

与民族复兴前两个阶段侧重于政治诉求和物质需要不同,基于对“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个体关照,习近平强调立足于“具体的个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15]。从强调“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情感需求出发,习近平指出,亿万中国人最温馨的情愫是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只有人间有真情”,“才能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亲人、友人、所爱之人、同志之人,也才能铸就守望相助、天下同心的人间大爱”[16]。

习近平从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三个层面全面概括人民美好生活的更高更新品质,他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安全感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安全感来自生命安全、食品安全,也包括身体健康。他要求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强调“食品安全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在确保人民安全、健康的基础上大力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幸福”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是个高频词汇,仅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出现6次。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17]中国共产党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人民的“幸福感”来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实现。他坚信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与“生活”类词汇构成新的组合并高频使用,“人民”概念关联了“美好生活”“幸福”等崭新新时代价值,是新时代党的文献变化的一个鲜明特征,体现了习近平经由“人民”概念构词创新,准确地判断、界定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进入新时代的新需求,进而为提出新矛盾、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逻辑起点。

五、新时代“人民”句式转换与新语用功能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文献中,除了“人民”构词变化,“人民”句式也完成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从“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期待”的结构转变,并从“为人民服务”引申出“为人民谋幸福”的新句式,“人民”句式转换引导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向与发展内涵上的根本性变革。

首先,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句式转换在根本上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理论,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在不同历史阶段奋斗目标与发展任务各不相同。在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18]。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不但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要有新文化。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延续群众运动工作方式的同时固守“一大二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纯之又纯的计划经济运行形式,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低效和物质供给的短缺。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论断,强调必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方针,实现了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文献中,“以人民为中心”逐渐成为流行的新表述句式,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以人民为中心”的语句检索结果高达263项。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崭新表述,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详尽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并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2015年11月23日)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习近平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强调“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

相对于之前的以政治(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心和“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分别着眼于为发展奠定制度前提和物质基础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句式在党的文献文本上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使得“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民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实践的标准和基础;另外,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赋予了“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新时代内涵,明显提升了“人民”需求的品质和层次,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的最新发展。

其次,从“为人民服务”到“为人民谋幸福”的句式转换使得党的宗旨具备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落实在党的宗旨上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立场决定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利益在民族复兴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内涵也必须与时俱进。

在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人民的最高利益体现在确立人民当家做主地位的新政权和又快又好发展效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时期的“为人民服务”集中体现在以政权和制度革命的方式实现中国人民的政治解放。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三个有利于”看作衡量党的一切工作的是非标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也都以促进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利益作为发展的主线,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在工作上就是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进步,切实提升中国人民经济解放的程度,成功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阐述“人民幸福”新概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把“为人民谋幸福”确定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所在,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职责”[19]。2018年4月8日,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幸福”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在2018年“两会”期间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新发展要求通过“为人民谋幸福”的新句式创设准确转换为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丰富、创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时代内涵,深化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认知。

再次,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句式转换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内涵。

“为人民谋幸福”在新时代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十八大之前中央文献的惯常表述句式。邓小平强调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20]“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这一时期党的文献中“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语义指向偏重人民的“温饱”型需求,引导人民致力于经济建设,对人民生活品质的表述则相对宽泛。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频使用“美好生活”概念,赋予生活以“健康”“和谐”“幸福”等诸多崭新内涵。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句式取代了“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传统句式。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1]。在中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庄严承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讲话中,再次明确强调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内涵外延的新界定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句式引导出“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等一系列新发展战略,极大地发展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内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飞跃。

结语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理论体系中“人民”概念的创新与发展体现在诸多方面:拓展了概念的边界,既立足于“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体现实利益也切实关注“世界人民”的共同需要,极大地拓宽了概念指涉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提升了新社会阶层在“人民”阵营中的地位;通过建构“人民幸福”等新词汇,突出“人民”生活概念“健康”“美丽”“和谐”等新时代语义指向,确定人民发展的新标准;进而通过“为人民谋幸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句式创新引导中国人民的新观念和新行为。

正是在“人民”核心概念创新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深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富有新时代特点的新发展目标,进而提出并实施了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战略并实现了发展路径与方式等的根本创新。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习近平总书记是基于“人民”概念的根本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时代课题,促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从“人民”概念变迁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化与创新三大规律科学认知的深刻历史逻辑:“人民”概念的边界拓展、内涵新界定丰富并深化了马克思人类解放与发展的理论;围绕“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等“人民”新内涵践行的一系列新战略从根本上创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模式;“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等新句式表达的新立场、新理念更是从根本上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认知与时代创新。

猜你喜欢

人民句式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特殊句式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