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新高考语文命题质量导向的思考

2022-03-24莫燕军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命题考查建构

莫燕军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广东 广州 510450)

新高考取消了考试大纲与样卷,并不意味着教育评价的缺失。教育评价改革从传统的功利性转向了一核四层四翼的新高考评价体系,因而,新高考命题体现在命题的标准是否符合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要求。“高考试题命制最大的变化在于考查形式的变化,以情境任务为试题主要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是高考评价体系最重要的创新之一。”[1]而语文新高考导向的创新情境特征是:不直接列出考点,在选项与文本中考查语言文字知识、文学审美知识、中外文化常识等,以新颖的话语考查形式,综合检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符合考查学生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这也正是教育评价改革重要的评价目标之一。

一、教育评价改革与语文新高考命题之间的关系

“要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提高考试命题质量,推动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2]如此看来,高考评价体系始终握紧时代的命脉,遵循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作、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始终引导学生打好基础知识的框架,在积累中运用、提升语文的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以达成并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教育评价引领着高考命题的实践,高考命题必须符合高考语文评价改革的要求,因而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框架中,必定包含考查的必备知识、考查的关键能力、体现的学科素养、达成的考查要求等项目。

可以发现,语文新高考的改革,目的是扭转教育功利性的单一导向,并不是考什么才学什么,不需要考查的内容也不会被直接淡化知识的功能性。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既然放在了一核四层四翼,就意味着高考命题中的创新情境必然凸显评价的基本要求。新高考必须是坚持引导教学,坚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推陈出新,看似没有固定考查倾向的引导实则暗含一条明确的路线,这就衍生出一个新的导向:教育评价改革是否对新高考语文命题产生了重要作用?

答案是肯定的。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为例,试题内容呈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凸显了创新情境的考查特点。于是选取了以下五道题作为最明显的创新情境试题进行分析。如在信息类文本阅读第3题: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首先,这道题体现了找准观点内容、合理推断逻辑方法的必备知识;其次,考查学生准确抓准观点、整合推断内容的关键能力;再者,突出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最后达成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信息类文本阅读第5题: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首先,这道题体现了寻找重要信息,阐明观点内容的必备知识;其次,考查学生概括信息与分析论证观点的关键能力;再者,突出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最后达成综合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

又如在诗歌鉴赏第15题的选择题A选项: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首先,这个选项的设置体现了学生对课内作者作品基础知识,诗歌内容知识把握等必备知识;其次,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课内外基础知识的关键能力;再者,突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最后达成基础性、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诗歌鉴赏第16题主观题: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首先,这道题体现了掌握诗歌的位置与内容、观点态度等必备知识;其次,考查了理解关键诗句与分析论证的关键能力;再者,突出了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最后达成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再如理解性默写第3题,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首先,这道默写题体现了名句名篇的必备知识;其次,考查了特定情境下默写诗句的关键能力;再者,突出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最后,达成了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新高考语文命题考查学生是否达成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等要求,能否全面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平衡发展要求。尤其以创新情境题型占据整份试卷比较大的比例,因此,教育评价改革对新高考语文命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全面融入了创新情境,从而指导了教师应如何为学生进行选题与创新命题,从而提升学生提高正答率的自信心。

二、新高考命题要体现学科认知情境,夯实学科基础知识

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认识有片面性,认为是玄学,无法把握,对语文的学习长期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这种想法其实是把语文能力看成是固化的知识点,只是单纯考查是否掌握课本的内容,显得极度单一与片面,逐渐导致学生不愿意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他们从高一开始没有重视语文课内以及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认为到了高三就能凭借一年时间一飞冲天、金榜题名。但事实是,没有前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没有办法形成基本的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高一阶段就要要求学生夯实巩固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平时命题训练中要体现课内知识的结合,提高命题的质量。如在诗歌鉴赏题中,选项加入课内的知识点,学生就不会轻视课内积累,但同时也要兼顾考查应用性与综合性解题能力。

从语文新高考命题的角度看,把课内的知识点融入诗歌鉴赏的选项中,建构了学科认知的情境。

如:范仲淹的《河朔吟》首联:太平燕赵许闲游,三十从知壮士羞。

A项:首联写燕赵一带的太平景象,让正值而立之年的诗人满怀羞愤。安于异族统治的燕赵百姓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的人们何其相似。

又如:柳宗元的《岭南江行》尾联: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C项:此诗尾联中的“华发”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华发”,表达的情感基本相同。

这两道题融合了课内知识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华发”,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认知、文本理解、要点分析等能力。运用“佛狸祠下”的典故是为了说明百姓竟然对异族君主有了崇敬之意,安于异族的统治,与安于异族统治的燕赵百姓是一样的状态。苏轼的“华发”是自嘲年迈没有作为,有着多愁善感;柳宗元的“华发”则是表达不能虚度年华,有积极向上的含义,因此,两者表达的情感不同。我们在选取练习或者创新命题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挑选符合新高考语文素养的知识点,结合课内基础在试题中创造新情境,同时在研究新高考的过程中尝试创造新题型,这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形成把握创新情境的能力。

三、新高考命题要融入社会生活情境,建立实践环境意识

学生只重视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没有通过生活积累经验,往往缺乏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在做高考题的时候容易落入陷阱,无法判断考查的方向,导致出现审题不清、作答漏点的现象,从而打击了学生面对高考的自信心。

实际上,我们应该从高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感受能力,以课内知识为引子,延伸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培养出实实在在的语文素养能力。语文新教材在每个单元之后都有一个单元学习任务,这些单元学习的共同点在于引导学生个人经历的思考总结,回忆过去,用视野展望未来,表达真切的实践感受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实践环境的变换会逐渐增强。如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四、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你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语文从来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单纯背诵别人的人生再复制到答卷上,学生应展现的是在具体的实践生活情境中,有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乐于实践,并把实践的心得记录下来,也能表达出来,与他人能形成共鸣。当学生进入考场中,发现试题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进行思考,披文入境、感同身受,看懂文章的内容,就能达成出题者的目的,从而沉稳应对,运用已具备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提高得分率。这种对学生生活情境感受的培养,必须从高一就开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三年的实践研究计划,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情境,落实建立实践的多样环境意识。

新高考的命题也有这方面的体现,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废名的《放猖》与《莫须有先生教国语》,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部分学生在思考这道题的时候,由于之前没有生活情境的积累,导致不能依据自身的社会经验深入研读文本。他们习惯于割裂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若能回忆起自身作为小孩子的感受,把自己代入进去,就能分清楚鬼神祭祀之事在成年人眼中与在小孩眼中的不同之处。学生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于是审题与文本表达就会产生隔阂,文本就变成了没有情感的文字,学生在阅读感受的过程中是脱离作者的,作答情况自然与正确答案相距甚远。学生在高三一模之后如果还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引起重视,在对学生进行命题训练时,要多角度融入不同的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真切建立实践共鸣机制,培养多元的环境意识,在不断变换的场景中回忆生活情境,触发自身的情感经历,感受作者的内在体验,在最大程度上能与文本形成连结与共鸣,克服对本文意图的陌生恐惧感。

四、新高考命题要建构个人体验情境,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重视个人体验情境是素质教育的表现之一,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文本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力,建构并体现其个人的生命价值态度,在新高考的命题中必须要常以创新情境的命题形式出现。

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在朱光潜《诗论》与钱锺书读《拉奥孔》中,第5题: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又如:在朱顺社的《立碑》中,第9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作品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体现总书记这一指示的。

这两道题,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回归文本寻找答案的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要有多元的思维方式分步骤思考。第一,梳理并理解清楚题目的要求,细化每一个要点分别对应是什么含义: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在诗歌中动作的呈现;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是画中动态与连续性动作的对比;为时代画像是主要人物的群体特征;为时代立传是具体的时代背景内容;为时代明德是具有导向性的品质特点。

第2,回归文本,寻找相关内涵的信息并概括。文本信息-诗:“绘画易于描写静物而诗歌易于叙述动作”;文本信息-画:“所画的、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绘画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手挥五弦”是一刹那的动态,相对容易,“目送归鸿”是连续性的动作,相对较难。画像:吴亮亮和周局长所代表的干部群体和王老汉代表的新时代村民;立传:“吴支书在王家滩村任职三年多来,带领群众修路打井、植树造林……王家滩村民脱贫了,致富了,奔小康了,可是……”,这些是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保护耕地的社会背景;明德:不忘初心、心系民生的吴亮亮;廉洁奉公、深明大义的周局长;感恩、真诚质朴的王老汉。

第三,组织文本语言按要点分顺序进行答案的梳理与整合。

这每一步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建构个人体验情境,培养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理清题目与文本内涵的重要意义,考查了综合理解能力,这是依据文本内容与个人经验融合而成的知识。知识呈现在文本的载体虽只是文字,当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个人情感体验形成分辨题目意图含义的能力,按照顺序依次寻找核心内涵一一对应,继而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这些就是多元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文新高考命题的趋向也正是如此,必然要把握培养学生个人情境理解能力的机会,时刻建构个人体验情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分数并不是对高三学生唯一的教育评价标准,但分数的内在体现了学生是否达成核心主义价值观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出题者的角度往往与语文核心素养一核四层四翼相结合。因此,在新高考命题中必然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指引,坚持引领教学的示范导向。学生只有达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作、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才能提高其得分率,因此分数的提高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新高考语文命题质量是教育评价改革从单一功利性转化为语文核心素养价值导向的桥梁,深入研读新高考语文评价体系,帮助教师抓准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中找好新高考命题的定位,认清出题者的意图,帮助学生逐一击破难点。尤其是以创新情境为主流方向,多元循环出现在语文新高考中,务必让学生逐步形成审题、识题的本能,从建立学科认知情境,夯实学科基础知识;融入社会生活情境,建立实践环境意识;建构个人体验情境,培养多元思维能力三个方面落实提高新高考语文命题质量的导向实践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语文新高考的决心,“坚定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的表达者,”[4]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的时代新青年。

猜你喜欢

命题考查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建构游戏玩不够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