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研究
2022-03-24王启华
王启华
(甘肃省临河市广河县三甲集小学 甘肃 临河 734299)
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必须要有效的渗透到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来,通过引入大劳动理念和态度来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支撑与帮助。而在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的今天,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是要从关注学科教学、劳动教育融会贯通的方式来做好教学引导。在不断提升学生现有动手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将劳动教育逐渐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中来。从听、说、读、写能力提升的角度完成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从语文外延的角度赋予学生更多能量而努力。
一、在阅读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将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融合的学科,语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从传播基础语文知识的角度来进行引导,同时也更加关注学生道德品质、思想理念、以及三观的构建。而在全新的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是要从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入手,真正的将与教育相关的方针、政策融入到日常的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形势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尊重不同劳动的观念,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主要措施
(一)对现有教材进行劳动思想渗透
在全新的小学语文教学体验中做好劳动教育的渗透,不仅要求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都能够对不同阶段孩子们所要掌握的各种劳动技能和劳动目标进行熟练了解,同时也要从不断挖掘现有劳动教育内容的层面来做好融合,确保二者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和实践。
例如在进行《悯农》这篇古诗的阅读中,教师就要通过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片段和图画来让孩子们对烈日当空的闷热天气,农民伯伯挥汗如雨的在田间劳动。相信在这种突出重点、关注特点的劳动画面联动中,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与伟大,同时也能够对烈日下坚持劳动的人们产生一种尊重之情。让每一名低龄小学生都可以明白“杜绝粮食浪费”的道理,如果在课堂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袁隆平院士的生平故事,来让孩子们清楚的认识到新时期下的“悯农”应该“悯”的是什么,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做好珍惜粮食的具体行动。
(二)关注劳动精神方面的阅读训练拓展
作为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阅读训练不仅要从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提升、参与劳动实践应用等方面入手,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对内心情感和理解和认知,在做好各种劳动体验记录和劳动体验描写的同时,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阅读意识。
一是要借助家庭劳动拥有较强的独立性。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一次劳动,内容可以是浇花、扫地、拖地以及洗碗,最后将整个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感悟进行记录,在回到课堂上的时候则是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换阅读方式,站在如何扫地、洗碗、拖地、浇花等劳动角度来达到“以文促劳、以劳促学”的目标。
其二,从社会劳动入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一些与日常社会义务劳动相关的随笔。比如义务植树、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在领会劳动是一个实践过程的同时,来结合个人日常学习中所获得的各种感悟和理解,真正认识到劳动实践是一种服务他人、教育他人的过程,也是服务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从而在这种别开生面的阅读实践中迅速成长。
其三,从学习劳动技能入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一些与劳动技能相关的说明文,并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参与过的劳动生产、生活技能,比如养花、种植蔬菜、剪纸、刺绣等。通过有针对性的读写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现有的认知体验,同时也能够在强化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的同时,做好对劳动教育方式的拓展。
(三)重视课外阅读活动,展现劳动教育内涵
课外阅读不仅是新时期扩展学生认知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内心世界进行浸润的源泉。而在劳动教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更是要充分重视课外阅读活动来对劳动教育内涵进行深度展示。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角度开展相关的工作推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diy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制作五颜六色的《“劳动最光荣”备忘录》,通过日常的阅读体验来将一些赞美劳动人民的名言警句摘录下来,利用各种碎片时间的整理来激发学生对劳动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掌握。鼓励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在这种开放性的课外阅读中感受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此外,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推进中,教师还应当拥有一双可以发现劳动教育精神的双眼。通过认真研读教学内容和各种课外阅读素材来做好多元化的整合工作。借助各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建立更加正确的劳动价值导向与人之体验。例如在进行《食物从哪里来》的课外阅读材料推进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美食佳肴的方式来让孩子们思考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大米和馒头是直接挂在树上的吗?随后借助生动的动漫人物展现,来让孩子们清楚的理解这些农作物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成长、成熟,最终走到我们餐桌上的,同时也能够借助这样多元化的立体阅读体验,在感受快乐与幸福的过程中拥有对劳动的无限向往。而在《四季畅想曲》的课外阅读体验中,教师则是可以利用播放一年四季的景色来让孩子们思考:四季变化带来了什么?作为一名劳动者在这种变化中都应当对应的做什么?相信在这种阅读引导下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在感知四季特点的同时,真正的激发个人对语文学习和对劳动体验的认知兴趣,通过学习兴趣的提升和认知体系的建设来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定胜天”的伟大有所全新理解,对自然、对劳动充满敬意和敬畏。
(四)用好课内阅读中的劳动精神渗透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从现有课内阅读的层面来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体验,从劳动精神渗透的角度确保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对劳动产生一种向往的热忱,在光荣的情感激励下不断提升内在的驱动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都能够通过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属于他们的责任。例如在进行《田家四季歌》的课内阅读中,教师就要通过一些农家劳动工具的模型展示,来引导孩子们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农事劳作,在掌握对应季节应该做什么农事的同时,也可以走上讲台参与到模拟农事劳动中来,在激发内在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既定的阅读教学目标而努力。而在《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学习后,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入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植树理念让孩子们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将自己“希望种下一棵小树、渴望播种一颗种子”等愿望进行表达,如果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利用每年的“植树节”带领孩子们参与到实际的植树工作中,让他们可以透过植树这件事情,在书本的引导下拥有对劳动更加全新的体验和认知。
此外,在课内阅读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从关注现有教学目标的角度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养成,在寻找共同点的同时完成一次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体验。例如在进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的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导入新课改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阅读兴趣,在不断感悟和带着问题阅读的过程中体会雷锋叔叔对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高尚品德与精神。在课程完成后,语文教师还就可以通过导入一些校园内外大家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案例,来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播种下一颗又一颗热诚的种子。让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通过阅读联想的方式来对雷锋精神、劳动精神的进行升华和体验,对于一些中高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可以鼓励他们通过“读写训练”的方式来提高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
(五)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阅读知识储备
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们相比,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在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中依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结合实际教学来看,除了课堂内外的阅读体验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孩子们借助劳动教育的渗透来不断完成自我的语文知识储备,从扩展现有认知和视野的层面做到“多读书”、实现“读好书”。而对于小学语文科任教师而言,则是应当承担起指引、陪伴的责任,在不断完善的教学体系作用下减少学生的盲目性、无效性阅读,真正的用好阅读这把金钥匙,在劳动教育中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
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小学阅读训练,必须要通过有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渗透来对现有教材内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融会贯通。通过对各种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做到因势利导。在减少一些不切实际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关注劳动精神对小学生的影响,鼓励他们可以在生活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美好体验,最终在快乐中、在自由中收获劳动的成功体验。也能够借助“劳动”这把金钥匙与日常阅读进行紧密融合,为其日后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劳动意识养成打下夯实基础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