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性及措施

2022-03-24李义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

李义

(黔西市中坪镇野马小学 贵州 黔西 551515)

家国情怀是包含国家认同意识、家国认知、文化自信和仁爱情感不同内容的精神素养,是对我国传统国家概念、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而初中历史学科作为教会学生历史知识,让学生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以史为鉴的学科,其中包含大量的家国情怀、素养类内容,学生学习该部分知识并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以及不断丰富的家国情怀素材可以在与时俱进理念之中感受初中历史教学的人文价值和内容,作用于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情感修养。初中历史教师想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认知,对家国情怀的内涵、价值到进行深度剖析,再将剖析的结果作用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

(一)爱人

国由家组成,家由人组成,爱国首先需要爱人,而家国情怀中则更加强调爱周围的人,爱自己活动范围中的人,爱社会与集体中的人。具体表现为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包容他人的不同,积极学习他人身上可贵的品质,具有同理心、共情能力,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可以主动伸出援手,不否认每一件小事的价值,也乐于在共同成长中完成大事[1]。

(二)爱国

爱国分为心理意识上的爱国以及外化行为上的爱国两方面,在心理意识上初中生要能够理解国家的含义,自己与国家的关系,对于国家生出天然的亲近感,有主动了解国家渊源、国家文化、民族精神的意识和想法,对于国家体系中的细微内容如社会规则等表示认同和理解,并具备为国家和社会进步而学习的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还会产生了解国家大事,关注时事动态的想法[2]。

而在外化行为上则具体表现为学生生活小细节和大局观念两方面的爱国,如升国旗奏国歌时庄严肃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如古代文学内涵、传统道德内容,有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而在大局观念方面则表现为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和认知所生成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国家政体、政治制度,愿意为捍卫祖国尊严和民族大义而奋斗。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一)落实国家教育目标

在国家层面对于教育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定义,如应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和任务,培养能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接班人。而初中历史教育则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为国家民族复兴培养基石,展开教育教学活动;在其中融入家国情怀内容,学生不仅可以更好理解历史学科中的知识,更可以通过剖析历史让学生认知到现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够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和需求,升级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正确学习态度,让其对国家有归属感、认同感。

(二)满足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是让学生具备诸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而其中又对家国情怀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从人文高度学习历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幸福情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家国情怀的要求则正是对于这一课程标准、要求的落实,让学生逐步的利用历史解析、历史案例分析等科学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生成民族自信。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意识

初中生处在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探索欲望,但是非观念、价值观念还未发展成熟阶段,个人自制力、管理能力都有待提高。在此关键时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则可以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让学生在了解更多网络信息、外来文化时能够自如运用历史学科知识和家国情怀内容来评价信息的质量,能够自觉抵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又可以让学生借由历史人物情感、历史事件内涵教育和引导自己正确的史实观、时代观,在塑形关键时期给学生成长注入新的力量。

三、家国情怀与初中历史的契合点

(一)时间维度的传承

初中历史教材是按照国家历史发展的结构、顺序和历史时间所不断推进的,不同的时间节点都有着体现国家文化、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精神发展的内容。而家国情怀本身就实现了从古代到近代、现在、当代的不断变化,如古代孟子的“国之本在家”的理念,到现代国家建设阶段“保和平为祖国”的家国情怀具体体现,初中历史教材与家国情怀在时间维度上实现了不同史实阶段的契合。

(二)内容维度的深化

许多初中生将历史学习仅看作记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却缺乏对于历史本身的深度探讨,这只是对于历史最为粗浅片面的认知。教师利用史实资料和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一系列内容可以让学生从深化的角度看到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的内容契合点,如文字从甲骨文到草书的发展历史是民族文化的不断进步;抗美援朝战争是捍卫祖国和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行动;无数名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更是个人对于家国情怀的践行、用这一系列饱满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家国情怀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方法

(一)课内培养

1.历史情景剧的编排

情境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参与到剧情的前期理解、资料整理、艺术加工创作、个人表达之中,是对学生能动学习意识的调动;而情景剧在演出中对学生身心投入程度的要求又决定了其可以很好的带动学生理解情境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实现个人与主角人物的情感互动。实现历史情景剧的编排、演出可以更好利用历史教材资源让学生以情境为契机直观感受家国情怀、精神[3]。

如教师请学生以五四运动为主题收集与之相关的历史史实资料,借鉴同素材的影视剧或舞台剧表演视频,自己对资料进行整合,自己撰写台词稿件,分配角色人物,选择与故事背景相适宜的服装、道具等演出材料;要求学生要用生动的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等刻画人物,展现五四运动这一主题。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让学生更好理解五四运动所体现的家国情怀理念,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小组,分别需要收集五四运动运动前期、五四运动开始、五四运动结果的相关内容,要求班级整体活动是相互串联、有紧密联系、没有逻辑错误的,家国情怀理念在情景剧的不同阶段都有饱满的体现。学生们在收集资料时了解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在扮演学生、报童、群众等不同角色时生动演绎了或低沉、或悲愤、或震惊、或激昂的情绪,更好理解了同时期懦弱政府的无能、人民的恐惧愤恨,也对于五四运动结果和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有了更真实的体会。学生的民族热情被情景剧激发,家国情怀自然生成。

2.多媒体资源的应用

运用多媒体设备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初中生该阶段的认知喜好、生活方式相关,更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而互联网资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又使得历史知识展现可以更加生动活泼。在应用时,教师可以实现课内对于多媒体资源的多样应用和课外空中历史课堂的组织。

如在教学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知识之前可以请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收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历史故事,如司母戊鼎的发掘、保护历程,在课上用PPT演讲等方式切入主动学习模式,教师在必要时讲解知识的重难点部分,用直观互联网素材给学生生动认知、多元学习知识的机会,让学生看到祖先的智慧,看到民族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或教师可在学校公众号、班级学习群等不同的网络途径中给学生推送与历史学习有关的素材,如利用热点新闻让学生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和21世纪人们生活的改变,让学生理解为何脱贫攻坚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有重大的意义,脱贫攻坚在我国历史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在对比中培养学生关注国家重大事件的良好习惯,在对比中也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切实看到国家的进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教学语言的科学应用

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情感,其培养和生成是在无形之中展开的,历史教师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应当关注如何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而这一教学结果则非常考验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当选择初中生更好理解的直观形象性语言,把握教学表达的节奏和丰富性,带学生自然走入到历史环境和历史故事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产生情感认知[4]。

如教学秦统一中国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小段开篇词-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配上激昂的背景音乐,将学生的注意力拉进历史环境之中;从该情境中引出问题:为何秦统一六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统一对于个人又有怎样的意义?再给学生们讲小故事,以旅人A为例,其在秦没有统一六国时想来一次跨国旅行,需要不断的换度量衡、换货币、换不同车周距的马车,不然就无法进城、无法购物,请学生想一下,如果是自己外出旅游时需要频繁的更换货币会带来怎样的困扰?提问学生,如果想要解决这些困扰,根本性办法是什么?引导学生发表意见,给出“需要统一一系列单位”的答案,再请学生思考统一路上的困难都有哪些,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在历史故事中看到秦统一六国的困难,也更好的理解秦统一六国之后止戈征战对于百姓的意义。对比现代生活的便捷模式理解秦统一六国的伟大意义,看到了秦统一背景下中华多民族格局生成的现实需求,帮学生更好理解国家民族政策,树立民族自信。

4.乡土资源的挖掘、引入

国家与社会、与地方、与个人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决定了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挖掘乡土资源,将特色内容融入到历史学习之中,用学生最为熟悉的、更感兴趣的素材引发其学习热情,也从理解身边小事入手理解家国情怀,理解历史中的家国内涵。

教师可以积极地从地方史书、地方志和博物馆中找寻与所在城市、地区相关的历史内容,如南京、西安、开封等地的发展历史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面貌,选择历史图片或史实资料让学生可以看到历史时期内自己城市、家乡的真实情况,街上的走卒商贩、不同小商业体系和规模,感受到城市发展建设与国家繁荣昌盛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尝试感受现代街道上的古老气息,更好理解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或可请学生通过拜访家中老人、社区长辈了解他们所熟知的现代历史阶段的历史故事,如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等,看普通人口中对于国家政策、历史事件的认知,从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实的描述中看到我国发展的历程,看到不同时期的艰难,对比现代的生活更可以理解祖国的强大。

(二)课外培养

1.教室环境的布置

环境对于初中生有着较为直接和明显的影响与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也不能忽略掉教室环境这一可开发利用的灵活资源。教师通过布置教室或和学生共同选择布置材料可以将历史教育、家国情怀教育融入无形之中[5]。

如历史教师组织学生以我国科技、文化成就发展历史为主题设计黑板报,学生需要按照科技、文化等不同的领域分成小组,收集从古代到近代、现代我国所取得的相关成就,对资料进行整理之后按照黑板报的设计需求丰富资料的展现形式,如图片、画作、文字素材。在亲身参与到黑板报制作中了解了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杂交水稻、青蒿素等一系列科技、文化成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而颜色多样、结构合理、布局清晰的历史主题黑板报又构成了教室环境中较为鲜明的一个模块,可以不断的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影响和刺激,学生无形中看知识、学文化,将提升家国情怀素养落实在日常班级活动之中。历史教师还应当开发如教室墙、读书角等不同的环境板块,通过名人名言、历史人物图片等的布置,历史趣味故事、历史绘本故事等的补充,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产生爱国家、爱人民、爱民族的情感。

2.观影活动的组织

学生喜爱看电影与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性格特点有关系,而影视剧作品用声音、图像等的直观描述将初中生可能难以理解的历史画面、历史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学生在观看影视剧作品中更容易产生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家国情怀,所以教师应当定期组织主题观影活动。在选择观看素材时要定位于该作品的正能量属性,并考察其对于历史事件的还原度。

如教师可以选择表现现代战争的主题电影《八佰》《长津湖》《开国大典》等,在电影开始之前可以先和学生简要回顾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淞沪会战、抗美援朝战争、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等,让学生对电影历史背景有全面的认知,更好理解故事中所要表现的主题情感。在观影中教师要避免应用暂停或插叙距等手段引入自己对于历史故事、历史画面的补充,防止打断学生此阶段的情感路线,而应该让学生沉浸在电影氛围之中去感受革命先辈的壮志情怀、无私奉献精神和革命热血品质。在观影结束之后可要求学生谈自己的观影感受,但不需要局限范围,如学生一定要提交多少字的电影观后感,而是让学生自然表达,引导学生此时此刻内心真实的想法,让学生借由革命题材、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借由作品中伟大先辈们的精神品质影响自己、教育自己。

3.实践活动的开展

知识向能力的生成需要以实践为依托,历史教师还应当定期组织课外学习活动、实践活动,给学生多角度认知历史、生成情感的机会。活动不局限于参观、访问、阅读、演出或校内知识问答等形式,要求是学生可以能动参与,能借由活动发展家国情怀。

如在国庆节期间组织校内文艺汇演,学生可以报名参加革命歌曲独唱、合唱,红色故事演讲等不同的节目,学生根据个人的理解或优势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之中,由活动带领自己认知更多的历史内容,由活动发展自己的积极情感。历史教师和学校还应当定期组织实践学习活动,如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内讲历史故事、学革命意志,了解国家为保护人民安全、为维护社会主义繁荣昌盛所作出的不懈努力。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请学生选择自己熟知或感兴趣的某一历史人物撰写人物小传,介绍该人物的生平、贡献,自己选择该人物的原因,在其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体现家国情怀精神的故事。再以该故事为引申组织班级历史交流故事会,学生将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到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知识融会贯通,用于理解历史文化、历史内容,用于生成自己的朴素历史情感。为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该种活动应当定期举办,教师前期根据学年教学计划合理设定活动组织的次数、单次时间、学生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或参与的不同程度,给学生规律性通过实践认知历史、走入历史的机会,也通过常规实践生成健康的家国情怀意识。

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国家层面、课程标准层面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意识的要求,教师应当将家国情怀与初中历史在时间和内容维度传承、深化的契合点应用在教学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但主体都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历史、生成情感,如参演历史情境剧,带入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认知;在课程外,历史教师还应当为学生打造感受家国情怀的历史物理环境、实践环境和情感环境。最终,学生可以借由历史学科知识发展正确认知自己与他人、自己与集体、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的素养。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新历史
略谈“家国情怀”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