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2022-03-24李辉
李 辉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4)
在建筑物高度逐步增加的情况下,地下室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物结构的稳定程度。在地下室工程开展过程中,是否选用了适合的施工手段与质量措施成了比较关键的内容。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不仅要做好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还要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施工有序展开,切实提高地下室工程的防水质量。
1 地下室渗漏的主要原因
1.1 设计不合理
建筑工程设计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并对施工过程起指导与规范作用。在进行地下室工程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如果未能到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或者未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环境、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将会导致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防水效果不佳、出现地下室渗水等问题。另外,若设计人员过分关注功能性设计,不重视地下室防水需要,当地下水位变化时,地下室结构便不能承受地下水的侵蚀而出现渗漏,这会影响建筑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容易发生结构坍塌、沉降等事故。
1.2 施工不当
为了使地下室防水质量达到标准,必须做好施工质量管理。一旦施工质量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将无法取得理想的防水效果。地下室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需要承载建筑物地上结构荷载,一旦防水质量不能达到标准,地下室长时间受荷载、地下水侵蚀等影响,造成结构产生裂缝、渗漏等问题,直接影响建筑物地上结构的稳定程度。
1.3 材料质量因素
建筑材料的优劣会给防水工程质量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模式发展并不是非常规范,在工程被承包后,有些承包商为了私利,购入不能达到标准的建筑材料;材料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低劣的材料制作建筑材料。这也是在施工过程中虽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规定施工,但防水工程质量依然不高的原因。建筑材料具备严格的国家质量标准,购料人员要保持良好的社会责任心来采购材料,加强对材料质量的辨别力。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都比较关注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虽然新材料不断涌现,可由于缺乏技术经验、缺少经费,新材料并未能改善材料情况。在理论方面,施工中结合刚性与柔性防水材料都能够改善地下室的防水质量,可是由于施工人员缺少施工技术经验,不重视刚性与柔性防水层的协调,导致防水层之间出现问题,造成地下室渗漏。
2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2.1 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防水卷材施工重点包括三个步骤:
(1)卷材的铺贴工作。施工人员要先清理铺设表面,确保将施工区域的全部杂物清理干净,并控制好基层含水量,确保含水量低于9%,再涂抹基层处理剂及基层粘胶剂。基层处理剂要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做好充分的搅拌工作,完成涂抹之后,需经过4h的干燥;基层粘胶剂要选择BX-14胶,同时,在干燥时需要用手触摸,感觉不黏手就证明干燥效果理想。
(2)接缝区域盖条铺贴。在接缝区域需采用盖条实施铺贴施工。施工活动开始之前,要做好表面的清理工作,并将空气排出。铺贴时用铁压辊进行压实处理,避免铺贴过程中出现翘边。
(3)施工人员要将盖条封闭工作做到位,主要是使用聚氨酯嵌缝膏,厚度设计为5mm,全封闭施工。之后,充分做好养护工作,避免破坏防水层。
2.2 自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运用自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运输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振捣、养护方面入手。
(1)结合实际运用情况,在材料控制阶段,采购人员和施工人员要注重考查材料的参数情况,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2)在运输混凝土方面,工作人员要确保运输中的搅拌效果,保证混凝土在运输中搅拌均匀,在卸料前快速搅拌20s。
(3)从配合比设计角度出发,施工人员在配置混凝土时,需确定好科学的配合比,并在制作混凝土过程中做好配合比的监督工作,保障实际操作中的配合比正确。
(4)通过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工作发现,在浇筑混凝土的准备环节做好表面清理工作,实施洒水湿润,振捣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频率。
(5)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需有效养护混凝土,保障上述各项工作成果。
2.3 刚、柔防水层施工技术
(1)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加强混凝土结构性能,有效降低质量风险。在实施地下室防水施工之前,要确定混凝土防渗系统等参数,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处在最理想的状态。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低于0.55时,混凝土刚性防水性能最理想。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在混凝土中融入粉煤灰、减水剂等添加剂,从而强化混凝土的防渗性能,提高结构密实程度。
(2)严控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重浇筑质量,防止地下室结构产生裂缝,影响防水效果。在振捣混凝土时要充分振捣,保持均匀状态,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2.4 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
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应用属于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该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施工细节的管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对该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及使用效率,进而提高地下室防水施工工作水平。
(1)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无法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施工缝,如果在后续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将会使房屋及地下室的渗漏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而这种施工技术能有效地处理施工缝。在运用施工技术处理施工缝时,施工人员要注意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以更好地解决缝隙问题。
(2)在处理穿墙螺栓时,施工人员要妥善完成各个零部件的安装固定工作,防止出现渗漏水问题。
(3)在处理穿墙管时,要注重安装、焊接工作的规范牢固程度,防止地下室由于施工细节问题产生渗漏。
2.5 抗渗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严控混凝土原料质量。在混凝土当中,选择最佳中砂,要减少砂中所夹杂的其他物质。为了避免混凝土凝结之后产生裂痕,应在原材料中加入减水剂,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材料之间的混合、混凝土墙面的裂纹状况、防水工程的防水防渗状态,提高防水工程的使用时长,尤其是地下室的接缝处,材料质量和比例更加关键。
(2)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合理的砂率,严格根据科学的数据控制混凝土、泥沙及水的比例,做好三者间的混合。另外,加入部分辅助材料,有助于混凝土在砂间的混合,作为主要的添加手段,需结合现场施工要求调配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同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程度还与地下室的位置有着紧密的关系,位置不同,比例也有较大的不同。
(3)混凝土浇筑提高防水工程质量。混凝土浇筑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节点,需将混凝土加入搅混机中实施振捣,并控制好机器运作过程中的距离,把控好混凝土振捣的质量,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浇筑工作,针对振动点实施复振,避免漏振,减少泥浆未使用前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提高泥浆的使用质量。
(4)做好养护工作。工程浇筑之后,在保障建筑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还需在工程表面覆盖混凝土,覆盖时间与工程完工时间间隔不能超出12h,在覆盖混凝土后需浇水保湿一周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覆盖压平需保证没有漏洞,且在这一阶段要控制好室内外的温差,通常不建议在冬季结冰期进行施工。
3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有效措施
3.1 地下室结构防水设计的依据与特点
(1)防水工程设计需要分析建筑结构与防水特点,展开分步设计,最大程度上让各种防水材料性能优劣互补。正常使用的建筑物不能离开坚固的防水设计,设计时应测评工程的防水等级,全面考虑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明确工程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考虑工程施工工期和成本,选择最理想的施工方案,并要设计出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快速地完成防水设计,减少修改频率,尽快完成防水工程,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提高防水设施的质量。
(2)在方案实施中,设计人员要及时与现场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做好工程发展进程的跟进,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实现防水设计满足实际情况的目标。在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中,要结合多个问题展开思考。地下室的设计较为不易,需要了解多个领域的知识点,保持多元的结构,多个部门交叉实施。
(3)地下水浮力已成为地下室工程施工中的最大考验,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成为一种新兴学科,国内对其设计规范和抗浮稳定参数规定缺乏完善的系统,在设计中容易产生误差。因此,在抗浮水位的标高设计中,要紧紧围绕过往经验,充分结合地下水分布,以及高程变化的发展趋势,节省资金,提高工作效率。
3.2 地下室防水材料监督与检测
(1)采用防水混凝土之前,监理人员要仔细核对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保障施工配合比,完成审核之后,签发浇捣混凝土命令。
(2)运用混凝土时,监理人员需要仔细核查不同环节的实施情况,实时跟进施工进度,不定期核实混凝土的性能,有效规范施工进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及时解决,保证混凝土浇筑效果良好。
(3)监理人员要确保基层工作顺利完成,确保防水材料达到质量要求。
(4)在分配任务之前,应确定建造商是否对操作人员展开安全技术培训,有关人员是否签字存档。在作业时,严格做好监督管理,逐步展开审核。
(5)防水材料进场之前应检查产品的外部及数量,且防水材料需要满足要求,要做好抽样检查,主要检查卷材的厚度、抗拉性等内容,并核实其证件是否齐全。结合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查结果,全面分析防水材料性能。
4 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中,要先明确地下室渗漏的具体原因,保障原材料质量以及施工技术,从根本上防止地下室渗漏。同时,还要加强地下室工程施工设计的规范科学程度,做好地下室防水材料的监督检测,从而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