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词作状语语法教学研究
——以《过秦论》为例

2022-03-24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过秦论方位介词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孙 庆

文言文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语法知识,可以了解古今汉语词法、文法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通常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带有比喻意的;第二,表示对人、对事的态度;第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时间[1]。后续还有学者提出过不同的分类方法,但共同点都是:普通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在一定情况下皆可用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现象可以根据结构特点和语义特点两方面来辨析:一方面,从结构特点来看,当这个名词既不是句子的主语,也不是动作的施事方,或名词后面有动词,又或起修饰作用的名词与动词是修饰关系。满足这三点,再结合上下文,就能从结构上辨析名词作状语现象了。另一方面,从语义特点上看,当普通名词表示处所、工具、方式、状态、态度时往往作状语,翻译方法通常是在名词前加“像……”“在……”“依据……”等介词,组成比喻形式或者介词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构成偏正关系[2]。

一、《过秦论》中的名词作状语现象探究

《过秦论》中的名词作状语现象共有7处,共15词分别是:

1.有•席1卷天下,•包2举宇内,•囊3括四海之意。

2.•内4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5连衡而斗诸侯。

3.•南6取汉中,•西7举巴、蜀,•东8割膏腴之地,•北9收要害之郡。

4.•南10取百越之地。

6.胡人不敢•南12下而牧马。

7.天下•云13集•响14应,赢粮而•景15从。

以王力先生的“三分法”为原则,这7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带有比喻色彩的,如1、7;第二类,表示处所或方位的,如2、3、4、5、6。下面将针对这两种类型,分别探讨。

(一)带有比喻色彩的名词作状语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谓语之前的状语使用情况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名词本身可以做主语,因此,我们要区分谓语前的名词是主语还是状语,从意义上看,凡是动词是陈述前边名词的,说明名词怎么样或是什么的,那么这个动词前的名词就是主语,这个动词就是谓语,两者组成“主谓结构”;如果动词前边的名词是修饰后边动词的,那么这个名词就是状语,与动词组成“状中结构”。

当名词的意义表示动作的方式或状态的时候,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用来作状语的,必须要加上“一样”或者加“地”“似”来同谓语相配搭。在古代汉语中翻译这类词时,要加上介词构成介宾词组,要加上“像……一样”。

拿“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一句来说,“云”“响”“景”作为名词,“云”会因不断聚集而显得厚重;“景”的本义是日光,这里引申为“影”,影子一定会与本体紧密相连,这两个词都表示人们追随陈涉的密切性。而“响”意为“回声”,“像回声一样”说明人们随时起义的决心。按照这样的方式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带有明显的比喻色彩。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物质名词,在句子当中都被赋予比喻色彩而活用作状语呢?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解释,进而解决问题。如果把“云”“响”“景”三词看作是“以名词的动化来作动词谓语的状语”,似乎就能很好地解释:在这一句中,并不是拿“云”“响”“景”三词本身的名词性来作状语,而是先将它动词化了,“云”被赋予了“像云般聚集”的意思;“响”意味着“回声般来回响动”;“景”取义“似影相随”。再如,“豕人立而啼”中的“人”解释为“人一样竖起来”。

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这种用法使句子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具体,但由于主语和状语都用在动词之前,这就增加了学生分辨的困难。要通过充分理解上下文文义,去品析、分辨。如,《小石潭记》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的“蛇行”,并不是“蛇在爬行”,结合下文“其岸势犬牙差互……”河流、溪流等水边才会有“岸”,因此“其”代指溪水,故“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主语应当是被隐去的“溪水”,这样一来,“蛇行”就充当了状语成分,表示溪水蜿蜒的样子,“像蛇在爬行一样”。这种现象,虽然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但是也演变成了不少词组至今沿用,如,“冰清玉洁”“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狼奔豕突”等。这些词语古为今用,也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

医学上认为,年龄超过35岁怀孕就可以称为“高龄妊娠”,属于高危妊娠。研究表明,与适龄妊娠的女性相比,高龄妊娠发生各种疾病的比率增加了2~4倍。从女性的生理规律来说,生育能力最强是在25岁,过了30岁以后就开始缓慢下降,35岁以后迅速下降,44岁以后有87%的女性已经失去了受孕能力。

(二)表示处所或方位的名词作状语现象

在《过秦论》一文中出现的主要是方位名词作状语现象,而例句2~6中的方位名词,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古代汉语中,方位词可以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而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方位词前必须要加上适当的介词,将之变为介词结构,才能作状语,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当表示动作行为趋向的时候,应翻译成“向(朝、往)……”,比如:南取百越之地,这里的“南”指的是向南。第二种情况是表示动作行为所及的范围或处所,可以翻译成“在……”,比如: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内外连衡而斗诸侯,可以理解为在各诸侯国的�部、在各诸侯国的外部,即“�政”和“外交”。第三种情况是表示动作行为之所自,即通过方位名词说明动作行为自哪个方位发出,或从什么范围�发出,可翻译成“自(从)……”,比如,成语“南来北往”就符合这种情况。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与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辨析

首先,来看下面两个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2.胡人不敢内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

句1中的“�”“西”二字,活用为动词,意为“向�或向西漂流”,而句2中的“南”则意为“向南,往南”。这三个词都是方位名词,然而方位名词在句子中并非都作状语。方位名词何时活用作动词,何时作状语,是中学文言文翻译的重要考点,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因此,要找到规律,辨析二者。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

构成一个句子,要具备主语和谓语,形容词或动词可以在句子中作谓语[3]。但是,在文言文中却时常将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五种情况:

第一种:“名词+方位名词”,即方位名词与名词连用,名词做主语,方位名词做谓语,构成主谓结构。如: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中的“前”意为“向前走”或“上前来”,方位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第二种:“副词+方位名词”,即方位名词出现在副词之后。一般情况下,副词在句中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因此,方位名词前面用副词修饰,表示这个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如“秦师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遂�”,意为“于是向�进军”。

第三种:“方位名词+介词结构”,即方位词后有介词结构做补语时,此时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卫鞍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此句中,“前”用在“于席”之前,意为“移动到前面”。

第四种:“能愿动词+方位名词”,现代汉语中,能愿动词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或人的主观意愿[4]。同样,在文言文中,方位名词用在能愿动词之后时,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吾欲�耳,安能郁郁久居于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欲”意为“想要”,其后的“�”意为“向�方扩张”。

第五种:“而+方位名词”,即方位名词与前文�容用“而”字相连时,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也”(苏轼《前赤壁赋》)。方位名词和前面的动词词组之间用连词“而”连接,表示这个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其活用的行为动作是承接前面的行为动作而发生的。“顺流而�”意为“顺着江流向�进军。”

还有一种情况是方位名词单独使用,并无其他词类相连,结合上下文意,活用作动词。这种特殊情况不属于语法研究的范畴,在此不举例说明了。

上述分析可知,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与方位名词作状语有很明显的区别,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我们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式去辨析,比如,当方位名词后出现动词时,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当方位名词后没有动词时,方位名词可理解为动词短语,即向某方向做某事。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还有:表示对人的态度,如:“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如:“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魏学洢《核舟记》);表示时间的词,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等。这些现象都是初高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高考的重要考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归纳和辨析这些特殊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攻克文言文翻译与阅读的难关,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过秦论方位介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认方位
《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之比较
评《过秦论》之弊病,析议论文之写法
介词不能这样用
关于教科书《过秦论》中对“相与为一”“与”字解释的讨论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Word Fun
另一只眼睛看“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