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2-03-24窦昌来
窦昌来
(安徽省全椒县第八中学 安徽 滁州 239500)
对于高中英语而言,其本身是一门语言学科,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极其紧密。阅读是高中英语的核心组成,阅读中不仅蕴含了大量的单词、短语及语法,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是增强传统文化的关键介质。但是从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情况来看,部分英语教师过于重视单词、短语的讲解,注重文本内涵的翻译和剖析,对西方文化的讲解过多,对于文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却鲜有提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一现象使得当前的高中英语倾向于成为“洋文化”,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历史的了解甚少,更遑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师,应当要革新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以阅读为关键介质,有意识、有方法地渗透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期人文精神和素养。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既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词汇、语法等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人文素养及利用英语语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是一个协同发展,全方位实现学生立德树品的过程。具体来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丰富学生的情感,熏陶学生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当代学生既要具备丰富的才学,同样具备细腻、理性的人文情感。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学生在思想层面受到感染、熏陶,在课程中实现自身人文素养上的提升,让其情感更加丰富、细腻,实现其身心的多重发展。传统文化风格迥异、内涵丰富,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之下,更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体会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品格,从而为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基。
2.丰富教育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当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既要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又要实现对学生思想、精神上的熏陶。当前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时,普遍停留于文本翻译,语法讲解中,教学内容十分枯燥,教学流程也较为单一,在传统文化教育下,多种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融涌入阅读课堂,英语教师既可以加入一些关于民俗、雕刻、国画内容的讲解,也能添加一些中国文化历史的内容,进而有效实现课堂内容的丰富,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3.树立文化自信,形成学生正确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之际明确提出了“中国要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这深度体现出了习近平对当代青少年教育的迫切需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古国,具备了众多的人文理念、精神,是我国发展的根基所在。英语课程是培育学生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的学科,长期的西方文化学习会使部分学生偏离原本的发展观念,对西方文化产生向往感,从而背离母语文化。通过在英语阅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形成较强的文化自觉、坚定信念,在今后能够保持更加坚定的态度去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作出贡献。
4.实现立德树品,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众多人文教育元素,例如中秋节中就有“合家团聚”的元素,清明节有“拜祖扫墓”的元素,通过这些教育元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传承传统文化当中隐含的内涵,让学生受到精神、行为层面的熏陶,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进行个性化、全面化成长。当代高中学生是今后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统的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实现对学生立德树品的前提,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无形中完成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塑造,丰富其人文素养,进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5.发挥教育的本质功能,实现文化传承与弘扬
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阔,这就需要各科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任务。英语是跨文化交际类学科,以往教学中,教师对文化的讲解更多地停留于西方文化中,也就导致了英语课程本身的文化传承和弘扬功能遭到削弱,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意识到传统文化魅力,把握其精髓,实现薪火相传。学生在今后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传输到国外,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总之,传统文化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课堂应当高度重视这一元素,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全方位成长成才。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需要英语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要能够自觉地去渗透、融入传统文化。然而,由于英语是高考的主要科目,占据的分值较大,部分英语教师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并未消除,将阅读教学更多地作为传递学生单词、短语和语法知识的阵地,或作为培育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翻译能力的钥匙,在课程中没有深度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意识。在教师自身素养方面,英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较强,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水平较为有限,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研究,对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讲解传统文化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概念和体系,最终严重影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从内在因素来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成效,主要表现在“非专业性”,即部分英语教师更多地是利用阅读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以此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希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英语,即使有意识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讲解,也多表现为浅尝辄止,一带而过,深度、广度严重不足,学生无法真正从中有所收获。最后,也有部分英语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理解认知缺失,即错误地将传统文化教育片面地理解为活动内容,只是将其作为丰富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资源,或者将其作为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一种介质,将其理解为课程服务或者起辅助作用,并非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文化自信的塑造,对传统文化教育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这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狭义或者窄化的理解。此外,还有部分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方法,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不知如何组织和讲解,无法正确运用故事性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沁润,以致于学生体验感不足,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寥寥。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途径
1.强化教师的文化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教师是课程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和引导者,为实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深度意识到其对学生学习观念、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价值,不能“顾此失彼”,在文本讲解过程中,也要无形中进行传统文化元素的导入。其次,英语教师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与素养也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与质量,为最大限度地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不能局限于对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中,也要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业余时间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开阔自身的眼界,在教学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具备一定的教材全局观,清楚在哪篇阅读文本、哪个单词能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上,英语教师要积极采取多元化技巧和策略,积极运用故事性教学、体验式、信息化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去探索、认知传统文化,体会其魅力,感知其精神,让学生能够真正从传统文化学习中获得启发、感悟。
2.以英语教材为介质,挖掘阅读文本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多元丰富,其中既包括了很多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也设计了很多能渗透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深度掌握了解课本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切入点,以此为基础实现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梯度性、系统性展开。例如北师大版高中英语“Lesson 2 Spring Festival”这一章节的阅读中就涉及到了中国传统节日,其中包括Chinese Spring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等,这些内容直接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这部分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介绍这些节日的来历和基本习俗,先让学生对这些传统节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将每个节日的基本特点、习俗、来历等内容分别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让学生随机抽取其中的纸条来对应具体节日;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进行两两分组,分别测验对方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如此既可以检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又能让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3.注重情境教学,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悟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以教材为介质为学生构建出特殊的教学场景,让环境对学生的内因产生作用,唤醒学生感知力,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实现高效教学的教学方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普遍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不足,一方面由于阅读本身词汇量较多,学生阅读起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是教师采取的阅读策略较为单一,学生的主动性十分低下,为有效增强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教学,将传统文化习俗、风俗融入到特定场景中,让学生能够触景生情,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阅读文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等因素考虑进来,对真实的场景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虚拟化的场景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如在北师大版Unit7“Lesson 2Bejingo pers”的Reading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游园》《丹青引》等知名京剧片段,利用视频和音频营造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观看视频体会到京剧这一国粹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视频结束后,教师可适当地讲解一些京剧的起源、发展等,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感悟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在阅读中要经常性构建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思想和情感上的熏陶。
4.强调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驱动学生去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前提,也是确保学生思想观念不会出现问题的基石。英语阅读课程除去让学生研究和运用单词、语法、语义外,还需要对中西方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的把握,为实现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文化上树立强大的自信,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优越性进行对比,通过分析、比较,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及自豪感。例如在“Art”单元的阅读教学中,就涉及到了众多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如书法艺术(calligraphy)、刺绣艺术(embroidery)等,对于这些单词,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辩论,讨论英语翻译所采用的单词是否能够有效诠释、解释这些词义,在讨论中意识到西方文化的单词根本无法准确表达这些词汇中蕴含的意境,从而让学生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优越感。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也要适当融入国学文化,如“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精神品格,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以礼待人”,在学习中“尊师重道”,无形中塑造其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5.积极开展课外传统活动,拓展教育阵地
为全面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高中英语教师除去要利用阅读资源外,还要积极组织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课外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其精神。如在“Unit7Art”的教学后,英语教师可以单独抽出一节课,带领学生去参观周围的艺术博物馆,以这些地方为载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此外,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来临之际,如端午节、中秋节,教师也可以适当带领学生寻找附近有关于屈原的事迹,近距离对实现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知,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历史的缩影,学生能够在博物馆中直观、深刻的感知传统艺术文化,并将其中记忆深刻的片断记录下来,写成英语作文,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人文的理解,弘扬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文化归属感。
6.适当延伸阅读课堂,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常情况下,正式的英语阅读课堂时间比较有限,有限的时间难以高效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因而,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延伸课堂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渠道和途径学习传统文化,如利用课外读物、信息技术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仍然需要发挥好指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要为学生推荐有关传统文化的报纸、书籍等读物,避免学生在通过阅读了解传统文化时“走弯路”。例如在进行读物推荐时,为了避免学生在阅读时主次颠倒,教师可以每月为学生推荐一部关于传统文化的读物,并引导他们在阅读之后能够发表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且最好能用英语来表达。当学生利用阅读来学习传统文化时,既可以了解到西方语言表达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又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的西方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他们参与一些关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活动,比如参加中国故事演讲比赛、中外交流活动志愿者等,这样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同时能够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传统文化在实践和中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文化传承意识。
结束语:综上,我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历史,对每一个中华
儿女而言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英语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以阅读课堂为介质,实现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意识、文化自信,让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交流中能够有意识地宣扬中华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