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初探
2022-03-24陈国龙
陈国龙
(甘肃省康乐县烈洼小学 甘肃 康乐 7315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得到多元全面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时刻采取有效的手段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另外,在语文课堂氛围营造中,应注意方式方法的应用,关注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今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的意义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机械化,使得语文知识问题变得较为死板,不够灵活,课堂氛围也比较压抑。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难以发挥出自主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快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另外,语文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不同的课程,教师通过教材向小学生展示很多工具性内容,但是随着实践的推移很容易淡忘。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和谐的个性,使学生成为自信、勇敢、乐观的人。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的引导者,应深刻意识到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打造生动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长远发展。
二、语文课堂氛围冷漠沉闷的原因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冷漠沉闷的原因包括教师综合能力不足、教学模式不够创新,应试教育影响,以及学生个性特征等所导致的。
首先,在教师综合能力不足方面,存在教师过于威严、亲和力不足的现象。首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在课堂中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与心理。很多教师面对学生通常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并且对小学生的要求十分严苛,使得小学生在课堂中似乎被镇住,课堂气氛也被冻结起来。也有一些教师对待学生存在差异性,关心成绩优秀的,忽视了成绩差的,导致班级两级分化严重。另外,教师教学能力有所欠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教师没有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而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没有意识到课堂趣味性与良好氛围营造的重要性,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反感。
其次,教学模式滞后。教学模式应该随着教学目标、教育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改变的,但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教师也是刻板的传授理论知识,没有意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作用,因此,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很难生成愉悦的氛围,久而久之影响语文教学成效。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
三、良好语文课堂氛围营造原则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遵循轻松愉快的原则。学生在课堂之外是没有过多压力的,心理也比较轻松。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想长者一样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向朋友一样与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在课堂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力,教师与学生很容易为了共同的话题走在一起,积极的学习与研究,这样教师教的愉快,学生也学的开心,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内心是愉悦的,也能从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寻找更多的宝藏。整堂课结束后,在良好课堂氛围的影响下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成效。
其次,始终坚持和谐平等的原则。以和谐平等原则为基础营造课堂氛围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友好关系,缩减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整堂语文课都充满了和谐平等的气息。学生在这一良好的环境下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也会受到学生的影响进而讲的兴趣盎然,在为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超越。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师生早已打破了传统师尊生卑的局面,在课堂中建立了平等的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使学生敢于表现自我,让枯燥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也能在民主的氛围下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师生也都沉浸在知识学习的快乐中。
最后,遵循情理结合的原则。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不同的文章中所呈现出的情与理,这也是语文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吸引着教师与学生去探究语文魅力。情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理性是学习的高级阶段,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应将情与理有效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真挚的情感可以直击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深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的涟漪,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的情感。可见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激发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情感激发,还要深入到事物本质,使学生在理性上有深刻的认识,这是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学生建立精神家园的根基。可见,缺少情感的语文课堂是毫无意义的,学生也会失去生活的动力与方向。因此,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让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
四、语文课堂良好氛围营造的有效策略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好奇心可以令人看到比他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可以看出兴趣对学生学习与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培养其语文学习兴趣可以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的更为积极、活跃,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去思考与学习,在课堂中快速集中注意力,进而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并带动了整个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性格特征也大不相同。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专注力,学生也不能积极的自觉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自主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教师应在学生兴趣基础上打造趣味生动的语文课堂,为学生积极营造语文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欲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在教育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为教学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成效,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视频、图像、音频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通过有趣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学生呈现出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2.结合游戏创造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好奇心与动手能力也十分强,加之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将趣味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生打造游戏化课堂氛围,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快乐的遨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提升学生认读词形的能力。以往的认读词形课堂十分枯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加强对词汇的印象与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词读词能力,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图像卡片,然后让学生进行你猜我读的趣味小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猜对多的小组获胜,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良性竞争意识。在游戏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不足的地方进行针对性提醒,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读词汇能力。可见,在语文课堂中,以游戏为主创设课堂氛围可以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为此,教师应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丰富的游戏活动,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趣味语文课堂。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课堂中,教师要注意游戏运用的时机与时间,以免学生过于沉迷于游戏,失去了游戏化课堂氛围的真正目的。
3.教师摆正姿态,营造轻松核心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不仅会对教师言听计从,并且还能察言观色。此时,教师如果是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教学姿态,那么就会呈现出轻松和谐的课堂范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才能愉悦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提升学习效果。相反,不仅无法提升教学效率,还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摆正姿态,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如教师始终以微笑面对班级学生。微笑是人际交往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对学生微笑可以打消学生的内心恐惧感,使学生愿意主动的亲近老师,从而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表现的十分严肃、苛刻,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压迫感,使课堂氛围变得十分紧张沉闷,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在课堂中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热情与鼓励。小学生都喜欢被欣赏、关注、表扬,当教师对学生做出这些表现后,就会更加积极的在课堂中思考与学习。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无差别的对待所有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潜能,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也要给予鼓励,运用“你很棒、好极了”等话语激励学生,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与嘲讽,这样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中还要经常鼓励学生,向学生投去信任的目光。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向学生投去亲切、期待、鼓励的目光,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与信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现课堂氛围的营造。
4.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民主课堂氛围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师生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师为主的观念,不能单方面的要求学生必须要尊重教师,而是要引导学生相互尊重,构建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年龄小而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而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权利,通过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间的融洽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创建,还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另外,教师还需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而不是利用教师的权威与尊严去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作为课堂氛围营造的主导者,要想真正的将学生带入奇妙的语文世界,始终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以及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师益友的形象,才能更好的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也让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5.设置悬念,营造语文课堂氛围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和“一言堂”教学法,加上担心小学生由于顽皮的性格扰乱课堂秩序,因此不敢开放课堂,以免影响教学效果。这样教师讲的再多,学生也只是静静的听着,很难真正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久而久之陷入被动学习状态,导致课堂氛围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置悬念,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例如,在“海底世界”一课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如“大家都见到过哪些海洋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等等,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在问题的基础上导入教材内容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有必要通过问题情景向学生设置不同的悬念,激发学生探索热情,也通过这一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6.采取科学的评价营造课堂氛围
教学评价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生虽然年龄偏小,但是都渴望成功,期待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为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成效。首先,教师在评价前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例如,教师在检查课文背诵或者是提出问题后,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去思考与准备,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其次,应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可以要求学生做评价官,对其他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公正的评价;在检查学生的听写效果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在随堂测验中,可以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实施免考待遇。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通过科学民主的方式增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使语文教学环境变得更加和谐轻松。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采取多样化与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差异与层次的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语文教学评价不能用“一刀切”对待学生,也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禁锢学生,必须要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通过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得到个性全面的发展。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是必然的,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良好性格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今后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应深刻意识到课堂氛围营造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让学生在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中得到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