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梁启超文艺观的“新民”意识

2022-03-24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艺观新民梁启超

舒 沛

论梁启超文艺观的“新民”意识

舒 沛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理论家,虽然其成就大多在政治与史学领域,但其文艺领域的观点也不容忽视。梁启超在文艺界的论说成果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文艺改革,构建起了梁氏文艺观体系,但其首要身份仍然是一位政治家,其文艺观中体现出“新民救国”的理想抱负。梁氏文艺观中的“新民”意识,源于其爱国政治家与思想家的身份,也源于其学贯中西的文化经历,对梁启超文艺观中的“新民”意识进行探索,可以帮助学界更好地理解其文艺观点的时代性与特殊性。

梁启超;文艺观;新民说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在文学、美学、史学等领域都留下了诸多成果。梁启超在文艺界的学术贡献诸如“艺术启蒙”“三届革命”等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文艺改革,构建起了梁氏的文艺观体系。但是,其首要的身份仍是政治家,“新民”是梁启超一生追求的目标。“新民说”认为,国民素质决定国家强弱,欲强国家必先新国民,而“新民”的核心是“自新”,是个体通过自我陶冶来实现自身的提升,这恰是文学与艺术给人带来的影响。结合梁启超有关文学与艺术的论述,可以发现其文艺观中体现着明显的“新民”意识。通过对梁启超文艺观中“新民”意识的探索与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梁启超文艺美学体系的理解。

一、创作论:以“趣味”作为文艺与大众之桥梁

“趣味主义”是梁启超文艺观的基础性观点,其认为文学与艺术应当以给受众以趣味为创作前提。近现代以来,西方批判学派将通俗娱乐看作是麻醉大众的手段与工具,因而文艺作品所带来的表层通俗趣味大多受到学界鄙视,而梁启超却将文艺之“趣味”置于了重要地位,这源于其对“大众文艺”的推崇以及对“趣味”的多维阐释。

一方面,梁启超希望文艺作品以“通俗趣味”最大程度的吸引受众,扩大影响力。梁启超认为,文艺应当走向大众,只有广大民众投入到文学与艺术的审美互动中,才能从中得以熏陶与提升,其以美术为例提出“中国向来非不讲美术——而且还有很好的美术,但据多数人见解,总以为美术是一种奢侈品,从不肯和布帛菽粟一样看待,认为生活必需品之一。我觉得中国人生活之不能向上,大半由此”①。指出了以美术为代表的艺术与中国民众的长期脱节与隔离,这使得中国人生活“不能向上”,因此期望大众正视艺术,倡导美术走向大众。

文学与艺术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关注,首先是因为一些文艺作品能够给欣赏者带来感官的愉悦与内心的放松,梁启超以小说文体为例,指出“人类之普通性,何以嗜他书不如其嗜小说?答者必曰:以其浅而易解故,以其乐而多趣故。是固然”②。梁启超认为,小说这一文体之所以吸引普罗大众,首先来自其浅显易懂,乐而多趣。这是通俗文化的共同优势,小说的“趣味”首先来自于其浅显通俗的表达与引人入胜的情节,因此“趣味”是文学与艺术迈向大众的桥梁。

另一方面,梁启超所指文艺之“趣味”,也并不特指“通俗趣味”,而包含着唤起国民其他正面情绪的的“审美趣味”,其强调“趣味主义”并不专指“趣味”,而强调的是审美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梁启超提到“小说之以赏心乐事为目的者固多,然此等顾不甚为世所重,其最受欢迎者,则必其可惊可愕可悲可感,读之而生出无量噩梦,抹出无量眼泪者也”③。其认为小说并不仅仅给人提供表层的通俗乐趣,而也能够通过曲折情节与高尚人格描写所带来的“悲之美”来震撼、感染读者,刺激读者多维的审美情感。实际上,这一层趣味的体验才是梁启超所想要强调的重点。以表层乐趣吸引引民众的关注,最终以审美趣味“新民”,才是梁启超期望文学与艺术于社会的功效。

梁启超希望以“趣味”为桥梁推动文学艺术向大众普及,使曾经的被精英化的文学艺术与大众所喜爱的其他文化一样通过表现形式的通俗化带来简明易懂的趣味,从而获得大众的接受与喜爱,在社会兴起文艺审美的热潮。文艺成为能够影响与教育民众的阵地,便能够推动其“新民”目标的实现。梁启超的文艺趣味观表达出了文艺审美的不同纬度与层次,指出了文艺对于人民大众的的审美教育意义,同时也贯彻着其以文艺进行大众启蒙的理想期望。

二、方法论:艺术的创作原则与社会功能

梁启超曾提出美术作品的三类创作方式,在方法论层面为艺术创作的原则进行论述,梁启超认为文艺创作应当以大众的审美接受为导向,因此其提倡文学与艺术应以“趣味”为先。而具体到方法论建议上,其更注重的是文艺对社会功能与对大众的积极影响。

首先,梁启超指出了以美术为代表的视觉艺术对自然的写照与重现能够塑造大众的审美意识,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其认为“美术中最主要的一派,是描写自然之美”④。

梁启超认为,美术作品通过对于自然之美的描绘,不仅能够留下美的瞬间,还能在创作过程中使得短暂瞬时的审美活动得以延续,而且持续的美术创作与美术欣赏可以训练个人的审美能力,最终能够实现美感的融会贯通,获得真正的审美欣赏能力。因此,美术描绘自然,能够促进大众对美的认识与启蒙。

其二,梁启超认为,文艺作品能够唤醒与加强欣赏者的审美情感。他提出“美术中有刻画心态的一派,把人的心理看穿了,喜怒哀乐,都活跳在纸上。本来是日常习见的事,但因他写得惟妙惟肖,便不知不觉间把我们的心弦拨动,我快乐时看他便增加快乐,我苦痛时看他便减少苦痛”⑤。

文艺作品中包含着创作者的情感,而这种作品情感的展现能够作用于欣赏者的现实情感。艺术家为作品赋予情感,受众在欣赏过程中得到感染与共鸣,也实现自身情感的增益。而文艺审美活动的广泛展开,则能够实现社会整体情感的增益,实现社会群体情感性的启蒙与开化。

其三,梁启超认为艺术有着构建理想世界的示范功能。“美术中有不写实境实态而纯凭理想构造而成的。”其强调文艺作品所构建的理想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他所构的境界优美高尚,能把我们卑下平凡的境界压下去”⑥。

艺术家创作时在想象的艺术世界中实现对理想社会的虚构、对理想人格的塑造,给现实世界以范式。受众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了解与经历理想世界,由人类本能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进行驱动,促使其将理想向往转化为现实世界的行动。梁启超期望以理想性的文艺作品推动民众的境界提升与思想进化,更重要的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实现对现实世界改造的推进。

在文艺创作方法论上,梁启超以美术为例,总结出了这三类创作原则与其对应的功能,一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激发人的审美欣赏意识。二是文艺作品的情感表现,使得欣赏者的情感获得增益,三是对于理想世界的建立,使得欣赏者能够获得超越现实的心灵满足。这些原则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艺术表现原则对其受众的现实积极影响。通过文学与艺术的表现,受众的审美能力、情感感受、理想取向都被潜移默化地影响。文艺作品成为促进大众启蒙与社会改造的路径选择,正是因为创作原则与社会功能指向了对于受众的积极影响。

三、教育论:艺术作为大众教化之“利器”

梁启超认为“情感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⑦。相对于说理而言,情感更能够驱动人作出实际的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知和理解层面,而文艺所带有的情感性使其成为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为推动其“新民”理想的实现,梁启超提倡以艺术为“利器”对大众展开“情感教育”。

在艺术与情感的关系上,梁启超的“情感教育”理论指出了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情感性,其认为艺术能够“再现情感”“传导情感”,引导欣赏者产生情感共鸣。大众在欣赏美术作品或阅读文学作品时,审美过程中的沉浸感,个体人格的代入感,即是艺术情感的传导过程,也是作品与欣赏者的共情。梁启超认为文艺活动的熏陶能够对大众的情感感悟进行复兴,希望将以艺术为主体内容的情感教育作为改造大众世界观的路径。

基于对艺术所表现的强大情感感染力的认识,梁启超还明确要求艺术创作者在个人品格与艺术技艺上的高标准。其指出艺术家表现艺术,本质是将自己个人的情感传递到大众的情阈中,因此艺术家在这一情感传导中担任着重要的源头角色,梁启超认为艺术家应当“修养自己的情感,极力往高洁纯挚的方面,向上提挈,向里体验。自己腔子里那一团优美的情感养足了,再用美妙的技术把他表现出来。这才不辱没了艺术的价值”⑧。在对小说家的告诫中,梁启超更是以极端严厉的言语,要求小说创作者应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与自身的社会责任,期望小说家们创作出有益于社会与大众的作品。

最后,梁启超所指之“情感”,并不是泛指人所能流露的一切情感,而具有着鲜明的指向性。情感有好坏,情感教育的目的是扬美善之情,抑丑恶之情,梁启超以艺术进行“情感教育”,是为了端正社会的情感风气,促进大众思想与情感的向上。例如在《为学与做人》一文中,梁启超用大量篇幅阐述了中国优秀古典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然而其中所举情感之例,明显侧重于有关家国观念、抵御外侮、同情弱者的普世情怀,这体现出梁启超所宣扬之“情感”的特指性。

梁启超观点所指,是希望以文学与艺术处构建“情感范式”,通过艺术作品进行情感的传达与教育,唤醒旧社会人民的情感活动,改变大众长期以来对于社会运动、家国情怀的漠视。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所指出的旧社会人民之“麻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的匮乏所导致的,在专制统治的旧社会,底层人民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压抑,长期以来迫于压抑的社会背景,底层大众逐渐对于美的事物漠视,造成了精神、情感方面的麻木。而在杰出艺术作品的强大情感表现力之下,受众能够得到感染,情绪的剧烈涌动起伏使得其内心的麻木开始松动,这便是从麻木回归人性的过程。因此,梁启超对文艺与情感教育的论述中也体现着其“新民”理想,其所强调的“情感教育”,侧重的是以文艺唤醒大众对时局、对国家的忧患之心以及培育大众对高尚人格、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四、“文艺新民”思想的价值阐释

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梁启超文艺思想中体现出了以文学与艺术为路径进行人民启蒙和社会改革的期望,也即是“文艺新民”思想,其思想价值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艺新民”肯定了文学艺术对个体人格的启蒙意义

梁启超曾以美术为例,认为艺术能够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从麻木的状态中恢复,这体现文艺对人的思想启蒙作用。文学与艺术之所以可以“新民”,是因为特定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与活动能够促进欣赏者与参与者启蒙意识的萌芽,而文学艺术中积极思想的广泛宣扬,对于社会大众具有正面的改造作用,“文艺新民”的思想,点明了文学艺术对个体乃至人民大众的启蒙意义。

文学与艺术对人的启蒙并不是文艺作品及其创作者的单向行为,更要求受众对于文艺作品中审美内涵与启蒙精神的理解能力,文艺受众应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为此梁启超还提出大众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广泛培养具有艺术欣赏能力与审美态度的民众,个体审美接受能力的提升,更能促进文艺作品对个人影响的深化。

“文艺新民”的观念下,梁启超将文学艺术视为甚高的社会地位,并提出了对文艺本身以及受众的不同要求,“文艺新民”思想对于文艺的启蒙意义和改造作用的肯定,是梁启超期望以文学艺术的普及与熏陶完成对于社会个体的改造,并通过个体的广泛觉醒以质变引起量变,推动社会风气的革新,最终实现“新民”的目标。

(二)“文艺新民”肯定了文学艺术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梁启超曾指出,“文艺复兴中主要的任务和最大的贡献是美术”⑨。虽然科学能够在物质层面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要做到精神层面的社会改造,文学与艺术的作用无可代替。流亡日本期间,梁启超发现西方社会小说已成为各阶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且能够服务于政治家的政治活动,其惊叹于文艺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并期望以文学与艺术推动社会思想的进步。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社会改革的领袖之一,而在文艺界,其提出了“诗界革命”“文届革命”“小说界革命”以及戏剧改良等一系列对于文学艺术的改革建议,实际上,文艺届改革,正是其社会改革目标的一部分,也是其促进社会改革推进的重要方式。在“诗界革命”的论述中,梁启超列举了新诗歌在创作与翻译上对“欧洲意境”的借鉴,但其又鲜明地指出相对于欧洲革命性的思想与精神,诗歌只占其一小部分。其认为,欧洲诗歌以欧洲思想为“诗料”,对欧洲诗歌意境思想的学习侧重的是诗歌作品中所蕴含的西方革命性的思想精神,因此“诗界革命”是期望以诗歌精神为入口促进当时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推动中国社会思想的变革。在“小说届革命”中,梁启超认为新民必先新小说。新道德必新小说;新宗教必新小说;新政治必新小说;新风俗必新小说;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新人心新人格都必新小说。这是因为小说有影响甚至支配人与社会的能力。

上层建筑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以“新文艺”来“新社会”,体现了梁启超对文学艺术社会改造能力的肯定。从趣味主义出发,梁启超认为本身带有趣味色彩的文学艺术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同时还拥有着潜移默化而不是机械说教的效果优势,因此文学艺术在影响社会风气、推动社会变革上有着明显的作用。充分发挥新兴文学艺术的影响优势并以此为阵地进行革命运动,也能够促进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

(三)“文艺新民”是以“去功利”为核心内容的功利化文艺观

梁启超的文艺观,内核在于对于文艺活动中“美”“情感”等非功利思想要素的弘扬,并以此促进社会大众的审美觉醒与精神启蒙,可以称其为一种以“去功利思想”为核心内容又服务于功利目的的文艺观。这种对于“去功利”与“功利”关系的认识,贯穿着梁启超文艺观念的整个体系,无论是以“趣味主义”为底层逻辑的文艺创作与接受观,还是以情感为导向的文艺教育观,抑或是以三届革命促进社会变革的路径选择,都体现着其十分看重文学艺术中审美、情感、诗意等“去功利”思想对社会变革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这些思想不仅促进了大众审美意识的养成,还最终配合于梁启超思想启蒙与社会改造的“新民”目的。这一梁氏文艺观的特殊之处,可能有两个渊源。

首先是其作为启蒙思想家和政治家身份的救国理想,梁启超学术观点大多以其启蒙大众、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而展开,难以看作是纯粹的学术理念。梁启超有关文学、艺术、美育等领域的观点,看似超脱功利而强调趣味、美与情感,根本仍旧是其“新民”目的的实现手段。梁启超期望通过艺术作品感染大众,将文学与艺术的审美活动推广至全体社会公民,最大限度拓展大众的审美意识与情感共鸣,以此唤醒社会的启蒙意识与救国思潮。

其次,梁启超既有着中国本土文化的学习经历、也有着欧游东渡的海外生涯,还身处于一个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特殊年代,因此其文艺观中既带有中国文化的传统意识,也带有着西方的新式思维。梁启超的文艺思想以文艺作品的“去功利性”为内容核心,重视文学艺术对人潜移默化间接而长远的影响,源自于中国古典道家的哲学观念,也源自于西方美学对美与诗意的理想追求。而其以艺术新民的功利目的,既带有着儒家“经世致用”的务实思维,又带有着近代西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以来的革命性与功利主义思想。“文艺新民”是梁启超以其古今贯通、儒道互补、中西化合思维下为近代中国社会改革提出的“文化方案”。

五、结语

梁启超文艺观中所体现的“新民”意识,这是其作为爱国政治家与启蒙思想家的特有视野,但也使得其文艺观念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为此其部分观点遭到了学界的抨击。但结合其广博的学术根基与深沉的爱国之心,其文艺思想的部分局限性也许应是对“新民救国”的妥协。梁启超“文艺新民”思想的核心,是在于通过对文艺审美活动的倡导与推广,利用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先进思想与启蒙精神,唤起大众对理想社会的感知与向往,并驱动广大的社会公民加入到现实的爱国运动中,真切推动中国的改革与发展。

注释:

①④⑤⑥出自《梁启超全集》之美术与生活。

②③出自《梁启超全集》之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⑦⑧出自《梁启超全集》之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⑨出自《梁启超全集》之美术与科学。

[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M].北京出版社,1999.

[2]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M].商务印书馆, 2005.

[3]邢红静.梁启超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 大学,2012.

[4]钱同舟.“新民”和“趣味”:梁启超实用化美论思想及其启示[J].中州学刊,2010(4):253-255.

[5]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J]. 文艺争鸣,2008(3):143-147.

G04

A

1672-1047(2022)05-0082-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2.05.21

2022-09-01

舒沛,男,湖北黄冈人,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责任编辑:何玲霞]

猜你喜欢

文艺观新民梁启超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启超的开场白
夏目漱石《草枕》中那美人物形象与“非人情”美学
胡风的性情与悲剧
论朱自清创作中自省意识成因
自由与忠诚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有感梁启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