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坡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2-03-24刘红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东坡苏东坡精神

刘红星

东坡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研究

刘红星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部,湖北 黄冈 438002)

东坡精神是东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传承东坡文化,赓续东坡精神,探索东坡精神与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相通相融的培养路径,从阐述东坡精神融入职业精神培养的意义入手,提出将东坡精神融入职业精神培养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一是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二是发挥第二课堂的宣传作用,三是发挥第三课堂的实践作用,并将这种培养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以东坡精神融入职业精神培养,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东坡精神;职业精神;培养路径;高职学生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四川眉山市三苏祠,询问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教家风,以及三苏祠的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情况。这对全国三苏文化的保护与研究者都是极大的激励和鼓舞。苏轼在黄州谪居四年多的时间,给黄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东坡居士”的名号源自黄州,东坡文化发源于黄州。今天奋进在新征程上的黄冈市正在积极推进东坡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工作,正在擦亮东坡文化这张城市名片。作为地方高职院校的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应该发挥高校职能,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黄冈的地域文化之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东坡文化的核心是东坡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怎样去继承和弘扬东坡精神呢?笔者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该校)为例探讨将东坡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和对策。

一、东坡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通

(一)东坡精神的内涵

在知网上搜索“东坡精神”,一共只有13条。这也就说明截至目前为止,各位专家学者对东坡精神的研究还不多。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对东坡精神的内涵进行梳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李显根在《论苏轼诗文中的“东坡精神”》中对“东坡精神”是这样阐述的。他说东坡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不因个人的人生挫折而失去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执着生活,处穷排难,随缘自适,超然旷达。其二,尽管处境十分险恶,生活极其艰难,但是苏轼体察民生疾苦,对人民深切同情,为当地的人民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当地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三、主张“民不饥寒为上瑞”,反对虐政害民[1]。饶晓明、饶学刚在《东坡精神万古流芳》文中对东坡精神是这样理解的。东坡精神是指东坡集民族的真善美于一身的人本主义,人的本体精神,它与人类的高度文化、文明、思想紧密相连,不仅表现在他才华横溢的千古文章上,独立特行的生活经历上,而且表现在他生命、思想、人格、灵魂、情感、心理的力量张扬与震动上[2]。王世德在《激情讴歌东坡精神—自主创新•奋发为民》一文中认为东坡精神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发展创新、自强不息、忠于人民”。或者也可以浓缩为“自主创新、奋发为民”[3]。2010年王世德在《从新时代高度论东坡精神》文中说:“总括而言,贯穿于苏轼一生的,是他为逐步实现人民幸福的美好理想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极尽生命的极限、自强不息的东坡精神。这又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独立自主,以民为本’”[4]。郭杏芳和胡燕在《苏东坡在黄州的人生境遇与人格境界——东坡精神探讨》文中提出苏东坡的人格境界,形成于他坎坷丰富的人生历程之中,是东坡精神的内核和精华。苏东坡的人生境遇和人格境界是紧密相连,互融互生的。没有他独特的人生境遇,就不能产生他个性化的人格境界;没有上升为受人景仰的人格境界,他人生境遇的价值难以体现。苏东坡的人格境界是东坡精神的重要内容[5]。

综上所述,东坡精神就是一种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旷达乐观、忠君惠民、开拓创新的人格境界。

(二)职业精神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精神”的解释是: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这种职业就该具有的精神、能力和自觉。

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至少应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敬业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实践内涵,即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者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职业特别是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尊敬和热爱。古人说“业精于勤”,职业精神必须落实到勤业上。为了做到勤业,不仅要强化职业责任,端正职业态度,还需要努力提高职业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6]职业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历史反复证明,推进职业发展,关键要敢于和善于创新。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比如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这些要素分别从特定方面反映着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特定本质和基础,同时又相互配合,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都应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尽职尽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东坡精神与职业精神的相通相融

通过对“东坡精神”和“职业精神”的理解,不难发现二者之间有许多相通相融之处。

苏东坡的勤奋努力让他成为旷世通才,职业精神中强调的勤业和职业技能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成为各自行业中的“工匠”“大师”。苏东坡的自强不息、旷达乐观让他历经一次次的贬谪和打击都能在低谷中崛起,职业精神中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要能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苏东坡的忠君惠民与职业精神中的敬业和职业责任、职业信誉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是紧密相通的。苏东坡的开拓创新精神与职业精神中的创业是一脉相承的,创新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之一。

二、东坡精神融入职业精神培养的时代意义

(一)培养职业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7]。《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着力培养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8]。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坚定不移地加快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精进技艺、全面发展”[9]。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也强调高职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养成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把高职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的养成提升到新的高度刻不容缓。目前高职生在岗位中表现的职业精神匮乏致使企业难以发展、个人无法进步,这些都是由于高职毕业生进入职业岗位前高职院校对其实施的职业精神教育低效所致。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倾向于对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对高职生迈入职业岗位后同等重要的职业精神则不重视。因此,加强高职生职业精神培育势在必行。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职业精神的重要源泉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0]。这里的“本来”主要就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 年1 月26 日《人民日报》第6 版刊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应在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毫无疑问,东坡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围,东坡文化的核心东坡精神是值得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的,应该让其在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发挥作用。

(三)弘扬东坡精神与职业精神培养紧密相连

黄冈地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是东坡文化,东坡文化的核心东坡精神与职业精神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系。弘扬东坡精神就是弘扬一种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旷达乐观、忠君惠民、开拓创新的人格精神。而职业精神的实践内涵就是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两者之间是相通相融的。所以弘扬东坡精神与职业精神培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将东坡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不仅传承和创新了东坡文化,也丰富了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三、东坡精神融入职业精神培养的路径和对策

(一)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

1. 开展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该校为了发挥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功能,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建设。东坡文化是黄冈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要想将东坡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之中,必须要开发关于东坡文化的课程,让学生对苏东坡及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去领悟东坡精神。到目前为止,该校已经开设了东坡文化的选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东坡文化)的必修课程,其中选修课东坡文化已经是校级在线开放课程。

为了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该校专门成立了东坡文化传承中心。该中心正着手开发东坡文化的特色教材,致力于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和科研体系。鼓励教师和东坡赤壁管理处合作进行实践调研,整理在线学习资源,探索建设东坡文化精品课程。该校已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2. 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育教学

高职院校培育的是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传承弘扬黄冈的地域文化,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我们都可以把东坡精神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在公共基础课中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搜集东坡案例,将东坡的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旷达乐观、忠君惠民、开拓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养成敬业、勤业、创业的精神,有着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在各专业课程中还可以将东坡精神与职业精神进行精准对接。比如烹饪专业,教师要让学生学习苏东坡是在怎样的困境中发明研制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饼等美食,从而让学生学习东坡的自强不息、旷达乐观、开拓创新的精神。比如医药专业,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苏东坡在黄州不顾家庭拮据解囊拯救溺婴、不顾“毒誓”利用“圣散子”药方抗击瘟疫的故事,要让学生把苏东坡惠民爱民的人本主义精神传递下去,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本质。

(二)发挥第二课堂的宣传作用

第一课堂是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开展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活动。从内容上看,它来自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因此也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宣传东坡精神。

1. 借助社团组织,宣传东坡精神

为了更好地传播东坡文化,该校成立了学生社团——东坡文化协会。近年来该协会通过组织并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宣传东坡精神。比如组织东坡文化爱好者开展读苏东坡经典的早读、晚读活动,在全校范围开展“诵东坡诗词 讲东坡故事”的比赛活动,在全校组织以“苏东坡的家国情怀”等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作为该协会的指导老师,笔者计划继续扩大加强协会的宣传作用,要求每个协会成员做好东坡文化的传播者。拟在后期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比如借助抖音录制短视频每天讲一个东坡故事,组织东坡文化爱好者演绎东坡故事的情景剧,联合学校的烹饪协会、书法协会开展东坡美食、东坡书画作品展览等。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会在学习中不自觉地了解、领悟苏东坡的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旷达乐观、忠君惠民、开拓创新的精神,并且这种精神也会润物细无声地去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2. 组织专家讲座,宣讲东坡精神

除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还要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该校教师加入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的成员有十几余人,特别是有几位真正算得上是苏学研究者,每年笔耕不辍,发表论文申报课题。校外市内研究苏学的资深专家学者也非常多。在学校东坡文化传播中心的组织下,邀请校内、校外专家不定期给学生开展讲座,从普及角度,学术角度,文学角度,研究角度等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东坡精神洗礼,从而达到培养职业精神的目的。

(三)发挥第三课堂的实践作用

前面的第一、第二课堂都是在校内,那么第三课堂就是走向社会。利用第三课堂开展实地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去感受东坡精神,进而形成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1. 实地体验,感受东坡精神

苏东坡在黄州生活了四年多时间,古城黄州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因此黄州有许多苏东坡的遗址遗迹,这也成了黄州人非常宝贵的财富。作为黄州的学子非常有必要去了解这些遗址遗迹,去学习去体验苏东坡的精神。苏轼从寓居定慧院到迁居临皋亭,从斋居天庆观到躬耕东坡,最后著书雪堂,彻底完成了从苏轼到苏东坡的嬗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就体现了东坡的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旷达乐观、忠君惠民、开拓创新的精神。比如苏东坡在黄州四年多共写作诗词文赋札750多篇(首),平均1.5天就有一篇(首)问世。这种勤奋努力的精神不值得我们的学生去学习吗?被贬黄州后苏东坡的仕途走向了低谷,但却在文学上达到了巅峰,赤壁矶头上吟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夜游泛舟赤壁后写出的《赤壁赋》《后赤壁赋》世称登峰之作。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他的开拓创新、旷达乐观的精神。笔者为了让学生能实地体验东坡精神,曾带领热爱东坡文化的部分学生前往东坡赤壁。讲解员详细讲解每个景点所包含的东坡故事,这些故事深深打动了学生。

2. 校政联合,共建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具有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的功能。该校作为地方高职院校传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如医药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东坡文化等,充分挖掘文化的时代现实价值,服务地方发展,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育人模式。深受地方文化熏陶的学生才会更加热爱这方土地,才可以更好地服务当地,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为了进一步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同时,也要发挥高校的优势,推动文化走出去,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学校可以联合黄冈市有关文化机构,共建东坡文化实践基地,实现智力共享、资源共享。共建基地主要以普及东坡文化知识内容为主。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开展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定期走进社区,走进企业,通过东坡文化展演、社区讲堂、国学宣讲等,进一步普及东坡文化扩大东坡文化的受众范围。实践基地通过对学生进行规范、系统性的培训,引导学生学习东坡文化,领悟东坡精神,也水到渠成地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苏祠时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我们带领人民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11]该校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陶冶道德情操,养成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崇尚大国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及其实训实践过程中,充分融入东坡精神,彰显东坡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李显根.论苏轼诗文中的“东坡精神”[J]. 求索,2003(4):232.

[2]饶晓明,饶学刚.东坡精神万古流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0):8.

[3]王世德.激情讴歌东坡精神—自主创新•奋发为民[J].审美专论,2009(3):9.

[4]王世德.从新时代高度论东坡精神[J].文苑 漫步,2010(5):34.

[5]郭杏芳,胡燕.苏东坡在黄州的人生境遇与 人格境界——东坡精神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4.

[6]江泽民.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EB/OL].(1995-05-2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8570517767302354&wfr=spider&for=pc.

[7]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十四)[EB/OL].(2011-03-25). http://www.shequ.edu.cn/zxllm/zcwj/20bdef04edc0458a939f0f4144513e32.htm.

[8]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EB/OL].(2015-12-07).http://www.moe.gov.cn/s78/A07 /A07_sjhj/201512/t20151207_223469.html.

[9]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EB/OL]. (2014-07-03).http://www.gov.cn/xinwen/2014-10/17/content_2766859.htm.

[10]央广网.[每日一习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EB/OL].(2021-12-04).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735441222314601077&wfr=spider&for=pc.

G711

A

1672-1047(2022)05-0005-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2.05.02

2022-09-08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东坡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9C2012118);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项目“地域文化融入高职文化育人体系的路径研究——以东坡文化为例”(ZJGB2021098)。

刘红星,女,湖北英山人,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员。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东坡文化。

[责任编辑:钟思琪,郭杏芳]

猜你喜欢

东坡苏东坡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苏东坡与佛印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拿出精神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