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3-24郭明坤郭艳红

黑龙江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听阈职业性耳聋

马 莎,郭明坤,郭艳红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耳鼻喉科,河南 新乡 453000

职业性噪声聋为我国法定职业病,指劳动人员在工作场所长期接触噪声导致耳蜗病变,出现渐进性感音性听觉损害,目前该病在临床上尚无根治的方法[1-3]。近年全国发病率均有一定程度上升,危害患者健康,降低患者生存质量[4-5]。噪声除损害患者听觉外,还对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交感神经系统紊乱有影响,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多数存在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等情况。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及临床上均十分重视护理干预内容,有效的护理方法可辅助疾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率[6-9]。多学科护理模式是指建立多学科的专科护理小组为患者制定的护理的方案,并实施临床护理,以促进患者更好康复。本研究纳入91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探究多学科护理模式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91 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10]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 例:男27 例,女18 例;年龄30~63 岁,平均年龄(56.34±3.11)岁;患者工龄4~15 年,平均工龄(7.34±1.24)年。其中轻度症状20 例,中度20 例,重度5 例。观察组46 例:男28 例,女18 例;年龄31~65 岁,平均年龄(56.38±3.16)岁;患者工龄4~16 年,平均工龄(7.31±1.22)年。其中轻度症状21例,中度19例,重度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11]:患者连续3 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并出现间接性听力下降耳鸣等临床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

1.3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年龄30岁以上,工龄3年以上。②符合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③患者知情,自愿参与研究。④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疾病或职业病。②职业性噪声聋既往史。③参与其他研究。④妊娠及哺乳期。⑤精神异常,不能参与研究。

1.4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留意患者身体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叮嘱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实施多学科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干预如下。(1)成立职业性噪声聋多学科护理小组。该护理小组由1 名耳鼻喉科专家、1 名主治医生、1 名护士长、8 名护士、1名营养师、1名心理咨询师及1名康复师组成,入组成员均具有良好专业知识,且交流沟通能力强,可胜任小组内工作。(2)完善患者健康档案。专业护理人员通过患者医院登记信息、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等方式,获取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龄、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氛围、家属大概情况、患者学历、患者经历及患者兴趣爱好(包括饮食、体育锻炼及娱乐等方面),充分了解患者情况,整理完善档案。(3)护理小组成员共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由耳鼻喉专家及主治医师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给予治疗方案及治疗建议,专业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身体营养分析,了解患者营养情况,心理咨询师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康复师评估患者耳聋情况。结合患者健康档案内容及各位专科成员收集的患者相关信息及情况,小组成员通过积极讨论,共同制定患者针对性护理计划,护理计划由小组所有成员通过后方可实施。(4)护理内容具体实施方法。护理小组成员严格按照为患者制定的护理计划项目表进行护理干预。耳鼻喉科专家及主治医生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情况,使其了解职业性耳聋疾病发病原因、发病症状、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等。专业营养师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及疾病需求,制定一日三餐,并指导患者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以提升机体自身免疫力,有助于疾病康复。心理咨询师则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为态度消极、负面心理严重的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服务分为多个疗程,以消除其负面心理。对于心理状态一般的患者可通过沟通交流,鼓励患者,使其积极面对疾病。康复师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及治疗情况,对患者听力方面进行训练,尽早利用聋耳的残余听力,通过听觉训练让其尽可能恢复听觉。护理人员注意患者身体变化,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需求,积极回答患者提问,关心患者,护理过程中态度和蔼,以专业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过程中做到反应快速,及时处理。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估标准[12]。显效:患者主观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250 Hz、500 Hz、1 000 Hz、2 000 Hz、4 000 Hz 5 个频率的单耳语频平均听阈和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恢复至25 dB 内。有效:患者症状改善,5 个频率平均听阈提升10~30 dB。无效:患者症状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纯音听阈测听方法[13]。选取德国MA53 听力计测定,符合国家标准的隔音室使用,测试采取升5 降10 法,共计6 个倍频程的气、骨导纯音听阈。(3)症状积分[14]。记录耳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减退、情绪障碍及睡眠障碍等症状积分,无症状记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总积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4)匹兹堡睡眠指数[15]。评分0~21 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5)焦虑抑郁自评量表[16]。评分越高,表示焦虑及抑郁症状越严重。(6)生活质量采取GQOL-74 量表评定[17],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每项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7)满意度评估:采取院内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本次干预满意度,分为满意与不满意,由患者亲自填写。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疗效情况 例(%)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测听情况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测听值未见明显变化,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测值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测听情况(±s) dB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测听情况(±s) dB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6)t值P值干预前44.88±8.45 44.85±8.40 0.017 0 0.986 5干预后44.36±8.34 44.29±8.28 0.040 2 0.968 1 t值0.293 8 0.322 0 P值0.770 3 0.748 9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PSQI评分、SAS 评分及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PSQI评 分、SAS评 分及SDS评分情况(±s) 分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PSQI评 分、SAS评 分及SDS评分情况(±s) 分

a 表示与干预前相较,P<0.05;b 表示与对照组干预前相较,P>0.05;c表示与对照组干预后相较,P<0.05。

组别对照组(n=45)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6)干预前干预后症状积分PSQI SAS SDS 12.11±1.25 6.34±1.11a 16.33±2.12 9.45±1.25a 66.34±7.34 44.63±7.34a 61.25±6.23 45.63±10.25a 12.10±1.19b 3.23±1.45ac 16.40±2.09b 6.23±1.25ac 66.30±7.28b 36.20±7.23ac 61.20±6.20b 37.34±7.12ac

2.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GQOL-74 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情况(±s) 分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情况(±s) 分

a 表示与干预前相较,P<0.05;b 表示与对照组干预前相较,P>0.05;c表示与对照组干预后相较,P<0.05。

组别对照组(n=45)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46)干预前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67.34±5.23 78.34±5.55a 65.34±7.23 80.34±4.23a 60.52±4.44 78.66±7.11a 68.34±4.44 81.25±6.66a 67.40±5.20b 87.34±4.74ac 65.29±7.20b 89.56±4.21ac 60.51±4.48b 88.52±7.14ac 68.19±4.50b 89.34±4.12ac

2.5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满意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5,P<0.05)。

3 讨论

职业性耳聋患者听力遭受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耳鸣、听力下降,此外,患者会出现失眠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干扰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使得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18-19]。职业性耳聋无法彻底根治,受疾病影响,多数患者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及抑郁等负面心理,故而要重视患者护理干预工作,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0-21]。朱蕊泉等[22]指出,自我管理模式对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况良好。梅佳[23]指出,职业性噪声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良好的护理可帮助患者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巫带花等[24]指出,临床护理路径在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护理质量提升,疗效提升,患者满意率高。可见,研究职业性耳聋患者有效护理方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多学科护理模式是由两个以上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护理模式,对疾病认知更为全面、系统。本研究成立职业性耳聋患者多学科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由由1名耳鼻喉科专家、1 名主治医生、1 名护士长、8 名护士、1名营养师、1名心理咨询师及1名康复师组成,小组成员相互信任,通过有效沟通,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共同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通过疾病知识教育、营养干预、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干预等方面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使得患者更好康复。本次实施多学科护理小组对职业性耳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不是简单的多学科人员聚集,而是通过多学科的有效融合,使得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

多学科护理模式可提升职业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职业性耳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恢复良好。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PSQI 评分、SAS 评分及SDS 评分、GQOL-74 评分均相当,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症状积分、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GQOL-74评分优于对照组。这表明职业性耳聋患者经多学科护理模式干预后,症状改善明显,且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可见其应用积极性及价值。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见职业性耳聋患者十分认可多学科护理模式干预,认为该护理方案切实、可行。

综上所述,多学科护理模式在职业性噪声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症状、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得以改善,且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听阈职业性耳聋
上海市青浦区噪声作业人员听力状况分析
更正启示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耳聋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