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创意美术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运用
2022-03-24戴晨诗
戴晨诗
摘 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教育就是要在解放孩子天性的同时,帮助其在成長的过程中加强能力和培养爱好。本文分析了创意美术融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以及在幼儿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创意美术培养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运用情况的探讨旨在为幼儿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意美术;幼儿园课程;课程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8-0067-03
【Abstract】It is the nature of children to love to 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to help children strengthen their abilities and cultivate their hobbies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while liberating their n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he integration of creative art into the gamification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nd its role in early childhood teaching.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ar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gamification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nd the discussion of its application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Keywords】Creative arts;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Curriculum gamification
幼儿的学前教育与创意美术相结合,应围绕其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发挥美术教学的影响作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意美术不等同于传统的美术课程,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也逐步创新,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游戏教学相结合,给幼儿创建一个沉浸在艺术与娱乐中的学习氛围。
1.创意美术融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
(1)满足幼儿发展
幼儿教育是对3~6岁龄的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这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化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而且幼儿在对世界的认知上,也是较为浅显的,同时对各种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喜欢通过游戏,完成学习。但同时,幼儿的自控能力普遍不高,并不愿意被外界规矩约束。面对具有上述特点的教育对象,幼儿园的课程应具备游戏化的特点,以及较全面的启蒙作用。融入幼儿园进行学习的过程,能够实现幼儿对情感、知识、社会性等多方面的认知,使其身心得到发展和提高。幼儿处在身心成长发育时期,需要直观、具体化的学习内容,通常喜欢勾画一些线条、形状、填充颜色,因此美术课是符合幼儿阶段学习兴趣的教学课程。幼儿在涂画过程中较为专注,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但绘画的水平较低,构图和色彩搭配能力较差。幼儿园课程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成长特点,将创意美术引进幼儿园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幼师也要进行适当的游戏化设置,在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幼儿提高绘画能力,提升艺术理解和欣赏水平,还能够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创意美术区别于传统的美术课教学,不局限于临摹作画和线条、颜色的填充,而是围绕创意,将天马行空的想法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材料当作创作资源,进行艺术创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课程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之中,将创意美术与游戏教学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各种能力的成长,符合其心理特征。
(2)增加教学趣味性
课程游戏化对幼儿的吸引力较大,再加上创意美术的融合教学,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教学内容设计上需要充分考虑到对幼儿各项能力的培养作用,还要保障教学的趣味性,不仅要求幼师具备创新教育的能力,还对幼师的美术功底和素养有一定要求。幼师在教学中,将每个知识都贴合到游戏设计中,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幼儿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高度的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游戏教学中。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幼儿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幼儿对知识的认知学习速度快、效率高,无疑是游戏教学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游戏教学模式下,融入创意美术教学,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引导作用更为明显。创意美术通过激发幼儿的创造欲和想象力,能够对没有学习意识的幼儿起到很好的学习引导效果,从而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2.创意美术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发挥的作用
将创意美术加入幼儿的学前教育课程中,对幼儿产生的是多方面的深远影响,能够运用创意美术特有的开发创新性思维特点,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提高其审美素养、感知力和创造力。艺术课程有益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能够帮助幼儿感知美,从而打开幼儿对美认知的宽度,能够自由地通过美术的形式表达内心对美的看法。在逐步学习的过程,教师将创意美术由浅入深、层次递进的教学讲解,幼儿的美术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同时,创意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调动幼儿的想象力,锻炼其自主思考能力,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幼儿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是实现自我想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将想象力运用到实践中。对幼儿自主思考创作出的美术作品,表达了其内心思想,能够在创作中对一个事物形成个人见解,提高了自身的创造力。
3.创意美术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的意义
幼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机能处于發育阶段,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活动进行锻炼,对于较难理解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课程游戏化的改进和创意美术,从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幼儿的学习方法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不仅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还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和锻炼,培养个人能力。游戏教学模式能够采用较为丰富、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不断创新教学的内容,能够完全调动起幼儿的学习热情,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对幼儿建立学习的意识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对幼儿的未来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游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了游戏与创意美术的关联。要给幼儿传递一个学习是轻松、愉快的信号,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对学习知识产生抵触情绪,反而是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投入的状态。游戏加上创意美术的教学模式下,弱化教学方法、技巧和教师鼓励评价的作用,以幼儿的作品呈现情况作为教学质量的标准,更加重视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社会性发展。教师通过在游戏和创作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挖掘潜能,满足幼儿自我表达和创作的渴望。幼儿独立创作完成一件美术作品,都是对自己内心的丰富和肯定,能够帮助幼儿树立自信。通过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能够扩宽幼儿思维宽度,还能起到提高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积极作用。
4.创意美术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应用研究
(1)开展故事情景教学
3~4岁龄的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难以统一要求幼儿将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能够有耐心并集中精力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也很难长时间投入地完成美术作品。但幼儿在面对自身感兴趣的活动时,普遍能够将注意力持续关注的时间延长到30分钟甚至更久。因此,将讲故事、游戏、儿歌的方式作为教学的活动的开始,通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让创意美术引发学生产生兴趣,进一步实现教学任务。将创意美术课程与游戏相结合时,要重点突出参与的趣味性,选取的教学情景要尽量贴近生活,以角色扮演、拟人等形式,模拟故事情节或生活场景,把握幼儿的兴趣导向抛出教学要求,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并投入创作。与此同时,幼师也能借助多媒体,开展创意美术,提高课堂情境的丰富性与实践性,继而增强幼儿兴趣,以及自主探究的意识。对此,需要幼师能在组织创意美术的活动中,运用好音乐与故事等元素,把其和课堂完美融合,同时刺激幼儿的各个感官,使其可以根据幼师抛出的问题或者说是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活动。借此可锻炼幼儿的学习思维,提升其品质素养以及综合水平。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美术作品的创作基础是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艺术源于生活,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形态、发展变化规律,通过讲解观察对象的特征,与幼儿一同完成写生。例如,教师根据季节的特点,提醒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情况,地上有枯黄的落叶,果树上结满了饱满的果实,幼儿能够清楚的了解秋天的特征。带来幼儿在幼儿园内进行素材收集,每人拾取两片落叶,教师在黑板上提前准备好大树在秋天落叶、叶脉纹路等素材,待幼儿选好叶片后,给幼儿进行自然知识讲解。教师将不同形状的叶子轮廓画在纸上,发给幼儿,并组织幼儿将自己手中刚拾取的叶片脉络画在叶子的轮廓内。在幼儿参与到叶片的拾取和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自己对树叶已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对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生长的特点细节都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上体现出来的是,一些幼儿能够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放大,并且重点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结果,一些叶片上的毛刺、破洞,甚至还有一些幼儿在拾取树叶过程中看到了蚂蚁等小昆虫,也都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还有一些幼儿更愿意结合自己的想象,在树叶轮廓中采用了比较抽象的填充方式,例如线条、星空、河流等通过结合想象力创作的树叶画。当幼儿有一定绘画能力后,可以提高幼儿观察对象的难度,例如在教室内养几条小金鱼,或者观察蝌蚪长大的过程,还可以带领幼儿一同种植盆栽草莓、土豆等作物,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观察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且踊跃发言,乐于分享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再引导幼儿在创意美术的作品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在教师的帮助下创作出完整的作品,不仅是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是幼儿成长路上的一座小小里程碑,记录着幼儿成长蜕变的过程。观察,就是帮助幼儿在生活能够建立发现、挖掘和鉴赏美的能力。
(3)鼓励幼儿自主创作
幼儿时期的学生,拥有比较敏感的思维意识,并且采取的学习行为,也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为有效落实创意美术,幼师需要通过现实教学设计,刺激出幼儿的参与兴致,并维持住对创意美术的新奇感,由此落实艺术层面的素质教育,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为此,幼师应当运用鼓励式的教育,予以幼儿更大的选择自由度,以及正面的评价,调动幼儿适度的好胜心,促使其自觉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举例来说,幼师组织合作创意作画中,不可根据自己眼中的美丑,随意评判幼儿的画作,而是邀请幼儿先讲述自己的创作灵感与作品含义等,之后幼师需对幼儿做出积极的评价,如“有创意”等,以坚定幼儿绘画的信心,优化创意美术课程的成果品质。
第一,美术材料的供给选择。创意美术重点要突出创意,不仅是教学思想上要有创意,在美术作品的材料准备上也应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美术课是铅笔作画、勾勒线条,再用水彩笔、油画棒等色彩填充,使用固定的文具和绘画技巧。创意美术中选择的创意工具是丰富的,可以选用任意一种笔,如毛笔、粉笔、马克笔等,一方面让幼儿加深对各种笔的认知,另一方面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的笔对线条的表达是不同的效果。应多采用幼儿熟悉的物品如蔬菜,要求幼儿从家里带一个土豆切块,切面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大小随意,便于幼儿拿住即可。使用生活中最熟悉的蔬菜作为画笔,指导幼儿在纸上创作美术作品。当幼儿在新奇中感叹土豆也能作为画笔时,给幼儿每人发一管不同颜色的颜料,引导学生用土豆块作为画笔,独立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幼儿会仔细观察土豆块,然后发挥个人想象力,利用土豆蘸取颜料进行绘画创作。创意美术重点要突出创意,不仅是教学思想上要有创意,在美术作品的材料准备上也应具创新。
第二,创意美术的形式多样。为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水平,将文学、书法、国画或音乐等作品,展现给幼儿,通过对作品的学习和观赏了解更多文化。如,欣赏齐白石的《虾》,没有过多的色彩,但每只虾都仿佛有生气,须和足等细节也表现的很灵动。提升幼儿的鉴赏兴趣,获得艺术体验。在创意美术的教育培养中,不仅要强调美术作品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幼师还要注意课上活动形式的创新,通过调整具体的活动环节等,提高课堂涵盖内容的丰富性,以在无形中锻炼幼儿的思维,并强化其的学习体验。如陶艺、参观展馆、手工等,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维系幼儿的积极性。此外,幼师也可设置创意类的美术创作,比如,粘贴画、涂鸦等,促使幼儿能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以粘贴画活动为例,幼师可结合小组协作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在美术鉴赏方面的水平,还可培养其团队意识及能力,增强其社会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将创意美术与游戏教学相结合,能为幼儿创造更好的学习气氛和条件,带来更好的艺术体验和成长经历。创意美术将是幼儿最易于接受且喜欢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轻松学习,积极思考,开动脑筋,是未来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佑佳.创意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科教文汇,2020(09).
[2]刘虹.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