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2-03-24陈华杰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陈华杰

摘 要:进入高中后,学生面临更加繁重的学习压力,而面对较难提高的数学成绩,如何突破瓶颈,获得更大程度上的进步,成为高中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而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立体的思维架构,从数学中学习到生活的智慧,建立起良好的学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学科素质,进而树立自己的学科理想。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探索

数学学科的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数学本身具有系统性、抽象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在理科领域,数学是其他理科学科的学习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对学习理科知识十分有利,对于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思维时,要注重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开发,以及对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深入研究。

一、培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克莱因曾言:“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是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思维从来不是浮于表面的学识,对于思维的研究要透过表象看本质,从题目和数字的关系中发现它们内在的联系,快速地找到其中的解题关键,有效提取题干和隐藏信息,进而能够快速又准确地得到答案。这种深度思维的培养不仅要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在数学基础的学习中就要有目的地进行渗透,比如在“集合”概念的学习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就“集合”这一概念的来源、用途以及实用价值等进行探究,从基础概念上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为后期整个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集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回顾小学和初中阶段学过的集合概念,即以韦恩图为基本形式的“圆”的范围概念,进而,教师提出“集合”的书面概念描述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概念与以往学过的集合有哪些想通之处,又有哪些不同。并给定一些集合中的知识要点,如“确定性”“不重复性”“从属性”等等;进而,关于理解“集合”的应用价值,教师可以从“简洁、准确地标书数学对象及研究范围”这一实用概念入手进行探讨,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学校征集B型血的学生可以义务献血,你作为班级委员,要如何征集义务献血的人前去呢?”有的学生说可以直接找B型血的學生去就可以了,同时也有学生质疑,义务献血都是自愿的,不愿意献血的B型血学生可以不去,还有的学生说O型血可以作为万能供血者,O型血的学生也可以自愿献血。这个时候就需要需要划分“自愿者”和“不自愿者”,“B型血”“O型血”和“其他血型”,这几个集合相互的关系是什么呢?哪个集合是“属于”哪个集合的?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思考的能力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个过程中不仅考验教师自身的创新和批判思维,也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胆的突破和尝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承生本教学的原则,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寻和思考,将主动权加到学生手中,并给予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这个过程也许需要时间,比正常的教学过程更需要付诸耐心和技巧,但从长远来看,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数学教师要秉承育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教学价值,为学生挖掘创新教学的素材。

例如在不等式的学习中,给出题目时“杂志单价每提高0.2元,销售量就会减少2000本,如何定价才能保证销量”,以此,有的学生思考,我如果追求的是销量,将利润压到最低的程度是多少呢?教师鼓励学生此种设想,并让全班同学共同来思考如此修改后的题目该如何解。

三、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

逆向思维的应用在数学学习中非常广泛,各种概念的考题中都有涉及到逆向思维的应用,在纠错检查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并且,对于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高中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学科性和探究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到深度思维和逻辑方法的运用,在不同模块知识点的串联中如果无法把握思维的中心,就会造成思维混乱,而逆向思维的锻炼,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衔接点,串联起不同区域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运用概念。

以数学基本概念为例,等式与不等式,集合中相等与不相等集合,函数与反函数,甚至加法与减法,都存在逆运算,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集合时,教师可以尝试给出集合的结果,让学生反向思考集合的方程式,例如:把下列集合用另一种方式表示“1,3,5,7,9”从结果到原因的推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进行的思维培养,需要教师从不同思维角度去探寻学生思维锻炼的素材,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教学设计的效果预判;教师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培养建立思维架构的能力,从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中,灌输数学精神的运用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有俊.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2021(36):178.

[2]刘润.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21(25):43-44.

[3]杨新.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2021(09):22,25.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