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终身教育理念中的引领与发展

2022-03-24庄钰静曹旭

高教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校辅导员高等教育

庄钰静 曹旭

摘  要:高等院校辅导员教师专业化科学引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辅导员专业化科学引领理念具有与时俱进性、整合性、协调性特征。更新发展理念,为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提供思想基础;优化发展结构, 为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创新发展机制, 为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指明方向,并开拓高等院校辅导员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促进高等院校辅导员教师队伍专业化科学引领。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始终被提及。那么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等教育应该怎样改革才能够实现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呢?文章从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树立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树立优质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继续教育,对高等教育进行补充等三方面对其进行阐释,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终身教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6-0156-04

Abstract: I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for college counselors and teachers to lead professionally and scientifically.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scientific guidan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We should update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to provide the ideolog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 team specialization,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structure to lay a good environment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 team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e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I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counselor team, and opens up the way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selor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s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counselor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mentioned. So how shoul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to realize i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hange of ide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learning, we should adopt the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ing staff,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establish a high-quality teaching staff, to further improve and develop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supplement higher education and other three aspects of its interpretation, hoping to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college counselors; lifelong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development

終身教育是一个范围十分广泛,界限并不太严明的教育教学领域的培育概念。终身教育概念在1965年由联合国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提出,大略指的是在人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每一个提升及教育阶段中所应该受到的教育与培训的综合。主要有学校教育、非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等的区别。在当前社会发展情况下,终身教育思想逐渐成为了很多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方针与政策。高等教育是带有我国社会主义色彩的重要教育组成部分[1]。包含多种教育分布领域,主要有高等专科教育、研究生层次教育、职业本科教育以及成人高等教育等,在对国家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及领域,可以发展为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对国家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高等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对学生终身教育科学引领的内涵

(一)辅导员队伍主体性发展与社会对辅导员教师个体发展的要求相统一

辅导员队伍主体性发展,即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辅导员自身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相互协调,依据国家的教育前沿方针政策,在理想的教育环境下,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科学引领。一方面,辅导员教师能力和道德水平的优劣对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作用,还影响着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总结以往失败的办学经验,确立学校辅导员队伍科学引领的理念,使全面发展的辅导员教师成为高等院校的办学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辅导员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既要不断充实完善自身,又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所以, 在此过程中,高等院校辅导员教师要在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速辅导员教师的专业化科学引领步伐[2]。

(二)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科学引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一方面,辅导员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例如时事政治、就业指导等,还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包括礼仪、文化积淀等;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高等院校自身特点,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对辅导员教师队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教师各方面的业务能力,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辅导员专业化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3]。

(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在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上,学校一定要更新观念,树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新思路。学校一方面要对辅导员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并在此基础上注入新鲜活力,激发辅导员教师的创新思维,在实践工作中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认识,促進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主动适应高等院校的发展需要。高校根据现在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教育是现在辅导员队伍面临的新任务,他们不仅要给学生做社会实践方面的思想工作,谆谆善诱,而且还要亲自带领学生去参加和体验社会实践生活,陪伴学生一起成长。

二、当前高等教育的缺点

(一)教育理念落后

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专门性技术型人才有着自己的突出贡献,因此在以后的高等教育培养理念中,不论是教师、学校与学生还是社会都应该客观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培养专门性人才领域的重要性,只有从观念上进行根本性转变,才能够使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与成长空间[4]。

(二)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直接主力,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水平高低,尤其是在高等院校而言,高等院校的专业性直接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外,还应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但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在实践经验上是十分缺乏的,这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直接影响。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师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从学生直接站上了教师的讲台,缺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定的缺陷。

(三)教学系统有待完善

良好的教学需要一个完善的教学系统,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受制于教学培训的限制,教学系统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教学教育目的并不明确,以及教学方法与内容较为陈旧。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专门型人才,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但很多学校、家长甚至学生自己对此并不在意,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只是让孩子有一个地方可以混时间,顺利成年仅此而已。对于高等院校的本质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与关注,因此更不要谈构建较为完善的教学系统,组织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了。高等院校的教学系统亟待改进与完善,师资力量和教育理念的改进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与服务,只有这样高等院校才能凸显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5]。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终身教育专业化的结构特征分析

(一)辅导员自身发展具有与时俱进性

高等院校辅导员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辅导员教师理论知识的获得与外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协同一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辅导员教师的理论知识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辅导员教师应该明白: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战略资源。因此,辅导员自身的素质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在自身提高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协调。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会有不同的经验收获,同样也具有与时俱进性。辅导员社会实践知识的获得是在带队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从而使这些积累的经验教训内化成辅导员教师与时俱进的自身素质。

(二)辅导员素质发展具有整合性

从高等院校辅导员教师专业科学引领的横向维度而言,其具有整合性的特征。一方面,辅导员素质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特征,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还涉足社会的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辅导员素质发展具有整合性的意义[6]。另一方面,辅导员素质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广义地说包括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基本素质即一般公民应该具备的身心、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即专业的思想道德修养、专业文化知识、专业人格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这两个素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些素质构成了辅导员素质内容的多样化,进而体现了辅导员素质的整合性特征。

(三)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具有协调性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从宏观角度上可分为物质层面的协调性和精神层面的协调性。物质层面的协调性即辅导员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协调。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专业知识应该是人力资源和管理学、哲学等知识的有机结合,专业实践知识应该是带队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的一种经验积累,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协调即辅导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人格修行之间的协调,思想道德即辅导员教师本身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人格修行即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一种世界观和做人的标准,这两者的科学引领,并从价值观念、师德标准和人格修养上要求辅导员教师专业化协调发展,并规范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科学引领。

四、终身教育理念下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树立学生终身学习观念

观念是指导人前进的重要基石与方向。只有在正确观念的指引之下,人的前进才能有正确的价值与意义。大学生的年纪普遍不大,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去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的培养与教学。如: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与专业文化的培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想价值领域与专业领域,为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奠定人文基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添加思想教育品德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领域的教育,告知他们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开展相关的参观与浏览革命圣地、人文环境较好的旅游景点,将其作为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之旅,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内心接受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价值,从而转变自身的行动,加入到终身学习的行列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与学习能力。高等院校的辅导员老师作为高校的重要管理者,更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不断地重新塑造自己,同时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学习的习惯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懈怠[7]。再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辅导员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具有前瞻性的理念,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应该是长足的,不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淡化或者推翻,而是一种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教育。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典型特点是注重教育的工具化与专门化,这虽然在短时期内适应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满足了国家对专职人才的需要,但是狭窄的人才教育环境与渠道必然导致人才的流失,因此除了开展相关的人文培养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之外,还应该从根本上转变培养模式,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和学校内部的知识,而要有着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学习的领域可以拓展至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最终成为全方面发展型的学习型人才。

(二)采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针对高等院校教育而言的,具体指的是,教师在具有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法及理论的基础上还应具有相应的实践教育能力,对于“双师型”教学队伍的构建,是转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关键所在。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和学校乃至社会教育的影响都是极其重大的[8]。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在第一时间指导其成长与进步,“双师型”教师不但能从教育教学领域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能够从实践领域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做出相应的指导,对学生今后进入正式的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撑。

但“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需要学校教育教学机构努力进行构建的,总体说来,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人才的引进。“双师型”教师的人才引进可以从企业、实践岗位等多渠道进行,在实践岗位上作出良好成绩的人才一定是有着自己的一套专门的学习方法、实践方法,因此对他们的引进能够进一步对学生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实践操作方面,更是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推动学生实践操作的提升与发展。

其次,发展原有教师团队,使其向“双师型”教师团队发展。高等教育院校原有的教师已经有了较强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面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他们所欠缺的是实践岗位的知识。面对这样的客观情况,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对已有的优秀教师进行实践岗位的相关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推动教师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从优先评职称等方面给予支持与鼓励。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全面性与终身性提出良好的建议与指导[9]。最后,校园与企业的合作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渠道。教师拥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企业有着实践岗位,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协调合作,培养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继续教育

高等院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实践培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被一批拥有丰富社会实践知识的老师指导。为此, 辅导员队伍应先行实践,“高等院校应积极在农村、工厂、部队、纪念馆等地建立辅导员实践基地,根据需要,组织辅导员进行学习考察。同时,为了学习借鉴国外学生管理的经验,开阔辅导员的视野,组织辅导员赴国外进行考察培训”。终身教育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的范畴较为广泛,主要指的是针对已经完成学校教育的成人展开的教育活动,继续教育有其专门的特点,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拓展与更新。继续教育的存在是对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有力支撑与维护,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里有着重要的作用。继续教育的教学形式十分特殊,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学员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与发展,又有相对有组织的教育与教学,促进学员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是其主要目的,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10]。

发展继续教育改变观念是重要目标。高等院校要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职称评聘方案,做好辅导员教师的职业前途规划,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谐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的教育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局限在一时一地的学校教育更是在人才进入社会后无法满足人才提升的需求,因此继续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学校教育无疑有着其特有的特点,但是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来。将继续教育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就需要转变思想,进一步地解放思想,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发展继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等教育的進一步发展,才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实现继续教育的优势,体现教育的终身性,本质化。发展继续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而为,教育的本质在培养人才,既然如此就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定与限制。高等院校教育与继续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二者之间如何做好过渡衔接是值得考虑与深入思考的。师人才资队伍始终是教育体系发展的骨干力量,因此应该着力建设一支继续教育师资力量队伍,将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起来,最好是“双师型”教育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实现继续教育,为教育的终身性打下基础,为打造学习型社会创造基础并实现最终的价值理念。

五、结束语

终身学习理念下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其显著的缺陷,如教育教学系统并不完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形,首先应该转变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树立学生终身学习观念。其次应该采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师资力量基础,最后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继续教育,从实际上支撑高等教育向终身教育方向发展,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取得其应有的教育价值与地位。终身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已经逐渐来到我们的身边,面对这样的挑战与机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志,赵秀娟.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6):92-93.

[2]傅艺娜.辅导员思想引领能力:内涵、构成与提升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9(4):38-41.

[3]任少波,单珏慧.构建基于“知识共同体”的“德育共同体”——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二维耦合[J].教育研究,2019(7):44-50.

[4]张慧敏,曲建武.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引领意识提升路向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9(6):86-88+92.

[5]冯建军.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4):8-18+46.

[6]冯刚.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8(Z2):47-51.

[7]王璐,双传学.高校辅导员工作规律初探——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到效果[J].江苏高教,2018(2):39-42.

[8]吴巧慧.又红又专: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与价值引领[J].高校辅导员,2017(5):45-48.

[9]李骥.“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优先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5):114-117.

[10]冯刚,王振.着眼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构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80-83+97.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高校辅导员高等教育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