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谱一曲青春奉献之歌

2022-03-24尹钊东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3期
关键词:红烛全诗诗人

尹钊东

《红烛》是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四首诗歌之一,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青春”,教材要求学习本单元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意蕴,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在教学设计中,把前两课的五首现代诗的教学合并成一个学习任务,围绕“青春”主题,设计多个学习活动,预设语言运用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要让学生分清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鼓励学生探究新诗的发展历程,弄懂现当代诗词、自由新诗、格律新诗与古典诗词的联系与区别。《沁园春·长沙》是用“诗词”形式创作的现代诗词,学生最容易理解成古典诗词。第二课的四首中外现代诗,除《红烛》外,都是自由诗。《红烛》虽不是严格意义的格律诗,但也能体现闻一多格律诗的“三美”。在诗歌教学中,朗读应贯穿整个过程,通过录音范读、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在《红烛》教学中,应围绕“青春”主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知人论世,借助学过的知识,对闻一多的生平、思想、成就和影响有所了解。闻一多是著名的革命志士,为了民主和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将闻一多的革命事迹和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结合起来,理解先烈的革命理想和为了信念不惜牺牲的精神,从而坚定理想和信念,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和价值。

任务活动一:听歌曲,说作者背景

情景导入:播放《七子之歌》,可配澳门回归视频。

自主探究一:这首歌的作者是谁?你熟悉闻一多先生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谁能说一说《红烛》的写作背景?《红烛》与《沁园春·长沙》有何异同?

这个任务活动以歌曲视频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作者和背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个同学回答问题,组员补充,培养学生语言的梳理、整合及表达能力。

备课笔记:

知人论世:所谓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在既知人又论世的基础上,再结合运用其他方法,才能对作品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1.了解作者。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著有诗集《红烛》(1923年)、《死水》(1928年)。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册8集,1948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2.作品时代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3年,是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红烛》的序诗,在闻一多诗歌艺术生涯中具有奠基性地位。《红烛》这本诗集编入了他从“五四”运动到留美初期的部分作品。创作《红烛》时,诗人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这个被“五四”运动的洪流冲激过的、从“世家望族、书香门第”里挣脱的书生,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面临着历史的抉择,思考着人生和自我的价值。中华儿女的一颗赤子之心跳荡在他的胸腔,迸发出炽烈的爱国热情。

聞一多创作《红烛》时,正值“五四”运动落潮、黑暗势力笼罩全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族灾难重压下,觉醒了的爱国青年经历了探索、奋斗、挫折、再斗争的过程。他们开始觉醒,可又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与方法,他们苦闷、彷徨,但是,他们心中燃起的烈火却从未熄灭过。闻一多在《红烛》中,“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把青春奉献给祖国,最终为民主自由献身来践行这一宣言。这种诗与人的高度统一会让学生产生由衷的崇敬,诗作中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令人震撼。闻一多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和影响,这一传诵至今的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闻一多的诗歌艺术特点与诗歌主张。

3.新月派与“自由诗”。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

自由诗从几千年诗词格律的镣铐里脱胎而出,在音节、语言、体式方面力求解放,显示出新的特色,以白话入诗,倡导简洁的大众口语、俗字俗语取代文言的艰涩滥调,实写社会状况,表现真挚的感情和崭新的思想。在音节韵律上破除旧体诗词僵化的束缚,讲究切合自然音乐而不必拘于音韵。在体式上有意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表达方式,不为格律音韵所束缚,毫无顾忌的倾吐心里的东西,诗既不分行也不押韵,即使分节分行也完全按照作品内容而随意排列,以此形成了新诗艺术形式上的自由。内容上对被压迫被奴役的下层工农劳动者的悲惨命运,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和关怀,前所未有的以大量篇幅,展现了他们现实人生的苦难,更多地寄寓着渴求个性自由解放、独立不阿的意义。

自由诗的不足也非常明显:一方面诗的语言和形式自由自在地开放缺乏应有的约束,自由成章,语风散漫,总显得平铺直叙,影响了诗歌的美感。另一方面以太多太盛的说理入诗,使理念多于情感,缺乏对现实社会的细致观察和更深刻的分析。

4.新格律诗的“三美”。

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繪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建筑美”是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要求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三美”理论的提出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

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使得他的诗歌大多富有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诗集《死水》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激愤、或悲痛、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闻一多先生是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奠基者,影响巨大。同时期的徐志摩先生就是新格律诗的推崇者和努力实践者。《再别康桥》这首诗音节抑扬顿挫,声调回环反复,格式呈现对称,词藻形象柔美,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此外,新格律诗创作也被当时诗人秉持、奉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新格律诗创研浪潮。

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交流平台的大量出现,又涌现出了一大批新格律诗创研实践者,他们同前辈们一起,明确反对诗歌与现实、与大众、与传统隔绝,强调诗歌要贴近现实、语言晓畅、注重音乐美、兼顾形式美,编选出版了大量新格律诗诗学论文。

任务活动二:听录音范读,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情景设计:听录音范读,学生齐读,初步感知诗歌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自主探究二:理清诗歌内容结构。

1.分小组研读诗歌,探究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如何划分?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结合学习资料,讨论交流。在书上圈点标注,然后派代表交流分享。

2.分享交流探究成果。

每组派1-2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收获。

第一节: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第二三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第四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第五至第七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第八九节:深情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

3.总结: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全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任务活动三:读诗歌,探究诗歌意象和表现手法,听老师的讲解

自主探究三:

1.学生齐背李商隐《无题》,探究红烛意象的意蕴。

问题预设:李商隐《无题》中的蜡炬与闻一多《红烛》中的“红烛”意象含义是一样的吗?闻一多赋予“红烛”什么新的含义?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李商隐《无题》中的“蜡炬”,作为古典意象,多表示思念的煎熬,相思之情。“蜡炬成灰”表达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红烛本意是火红的蜡烛,喜庆的象征。闻一多在“红烛”身上,找到了实干、探索,为实现自己理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赋予这一意象以新的含义,赞美“红烛”以“烧烛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他放声歌颂这奉献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歌颂。“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2.读第一节,探究红烛的象征意义。

问题: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其深刻含意是什么?

红是赤诚的象征,在这首诗中,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诗人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表面上二者有相同的颜色——“红烛”与诗人的赤子之心均为红色,实际上都具有奉献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黑暗的世界,拥有赤子之心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了祖国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其深刻含意在于: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以红烛的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了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显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探究“吐”字运用之妙:逼真的描绘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们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一颗火热的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者虽苦于找不到一条理想的救世之路,但对于自己所进行的奋斗却丝毫不悔。对现实的黑暗、世人的沉迷,诗人更是忧心如焚,他要以他的一颗赤诚的心打破旧的封建枷锁,唤醒沉睡在黑暗中的人民。

备课笔记:

这首诗可以看作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象征释义:解释为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義;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也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迹象,特征。

3.读第二至第四节,找一找诗中的修辞手法,说一说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交流探究成果。教师补充讲解。

备课笔记:

第2、3两节诗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诗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作者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诗人最终理解了红烛,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第二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第三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第四节,“烧”出的“光”的作用。“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烧罢!烧罢!……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4.读第五至第七节,学生分组讨论修辞手法诗人情感。教师适当补充讲解。

备课笔记:

第五节使用拟人手法,一开始,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第六节诗人驰骋想象,亲切的问讯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他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残风”是邪恶的势力的象征。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上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毫无敬意,相反“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

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第七小节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

5.读第八、九节,体会诗情的升华。

备课笔记: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小结: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任务活动四:探究全诗抒情脉络,通过朗读,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要求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并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文字,赞扬某个人或某种精神,一百五十字左右。

备课笔记:

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

诗的第一节,对红烛颜色之红进行赞美,到第二节,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第三节找到了蜡烛焚烧的高尚理由,第四节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第五节困惑与红烛的流泪最终明白缘由,第六、七节开导安慰红烛的流泪,到最后总结红烛精神。全诗经历了“冷静思考到热烈赞颂,困惑,明白,感伤,再困惑,再明白,以及明白后的安慰,最后归于理性冷静的颂扬”这样一个完满的情感过程。而诗的情绪抑扬顿挫,峰回路转,感染力极强。归纳起来,这样的抑扬顿挫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赞叹红烛的“红”,这是扬;困惑于红烛式的自焚,这是抑;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这是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这是抑;欣喜于红烛的伟绩,这又是扬;最后,掂量着“灰心”与“创造”各自的份量时,感伤之情又隐隐透出,但全诗的收束却又是昂扬向上的。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线索清晰,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型节奏。体现了实干的建筑美。

这首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地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结成快乐的果子,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李婷.论闻一多《红烛》诗的情感结构[J].名作欣赏,2016(18).

猜你喜欢

红烛全诗诗人
蓝姐:红烛不只是用来照明
劝学
“诗人”老爸
愤怒
红烛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