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最忠诚的歌者

2022-03-24白正鹏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3期
关键词:艾青诗选整本书

白正鹏

艾青的诗歌,语言明白晓畅,诗艺清新优美,主题发人深省,这些正是他的诗歌不断被传唱的原因,也适合中学时代的青少年读者来阅读与探讨。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品质,笔者尝试为《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做学习活动设计,并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激趣:叩开阅读之门

《艾青诗选》距离学生生活较为遥远,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正如王本华老师所说:“目前名著阅读还有很多困难,比如没有时间,不能读;比如内容太多,不会读;比如有时代隔膜,不愿意读,等等。因此,名著阅读首先要激趣。”[1]所以读前导读课的激趣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在阅读本部名著之前,已经有一定的现代诗阅读积累。如七年级的教读课文《天上的街市》《黄河颂》,自读课文七上的《散文诗两首》、七下的《外国诗两首》。九年级上册还以“活动·探究”的形式安排了一个学习单元,本单元设置了三个“活动任务单”,主要包括:任务一自主欣赏;任务二自由朗诵;任务三尝试创作。《艾青诗选》的整本书阅读正好安排在了这个学习单元之后,可见统编本教材在教学编排中贯彻了“三位一体”的理念。因此从单元教学思想出发,可以将《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作为叩开《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敲门砖,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艾青诗选》的阅读期待。

关于读前导读,肖培东老师的导读课例《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指出,“想要读懂一个诗人必须了解这个诗人的生平经历。只有读懂了他背后的故事,他和他的诗歌才会成为你心底里盛开的花朵。”[2]而且以艾青的代表作《我爱这土地》这一篇作为整本书导读的一个切入点。

在這个导读课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肖老师在导读课中充分发挥了“这一篇”的价值,将学生引导到关注艾青诗歌的意象以及爱国情感主线。

导读的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可以关注编者的导读安排。在《艾青诗选》的导读前,编者加入了牛汉和聂华苓两位作家对艾青的评价语。牛汉的这句“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非常准确地指出艾青在我国新诗发展历史中的地位和贡献。学生通过《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就可以对艾青的“大形象”有一定的理解。聂华苓先生评价艾青的诗歌“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这句是从语言、艺术、力量等方面评价诗人的诗歌艺术。

名著导读文本还包括读书方法指导和专题探究两个部分,这就为整部名著的阅读提供了导读框架。这为我们的阅读由表及里、由外而内明确了方向。

二、通读:初步感知内容

1.版本信息及阅读规划

笔者所选的《艾青诗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选编版。本书按照作者诗歌创作的年代共选编了98首诗歌,其中三十年代诗歌48首,四十年代诗歌36首,五十年代诗歌10首,七十年代诗歌4首。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年代进行阅读计划的制订。

整个学习过程设计为六周时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3周):学生在具体学习任务指引下范读《艾青诗选》整本书;第二阶段(第4—5周):精读代表性诗作,进行小专题研究;第三阶段(第6周):进行阅读成果展示。

整个学习活动,通过泛读、精读、赏读,感受艾青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创作意图。

2.阅读要求及方法指导

在自由阅读期间,根据进度规划,学生每天阅读3—4首。为了保证学生阅读的成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读书活动。

默读与诵读相结合。学生既可以默读思考,也可以利用早读时间大声朗读,如果碰到自己喜欢的篇目可以熟读成诵。

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大部分篇目可以采用泛读的方式,在泛读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其中10首左右的经典诗歌进行品读。

摘抄与批注相结合。摘抄可以是整首诗,也可以是打动你的个别句子,可以简单写出自己受触动的原因。批注主要是记录自己阅读时的初读感受,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摘抄与批注应该是贯穿整个阅读过程的。

通读诗歌时,可以根据诗人的生平经历及诗歌创作的时间,按照年代时间、诗人经历、代表作品、表达情感等方面来填写表格,或者绘制思维导图,初步感受诗人情感与诗歌风格的变化。表格示例如下:

完成初读之后,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整理出本小组同学普遍最喜欢的整首诗及诗句以及你喜欢的理由,不少于5首。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总结整理出小组共同存在的问题,2个问题左右。

完成第一阶段的阅读之后,班级同学经过交流整合,评选出了受欢迎程度最高的最具代表性的10首,分别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1933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1937年)、《北方》节选(1938年)、《手推车》节选(1938年)、《太阳》节选(1937年)、《黎明的通知》节选(1943年)、《刈草的孩子》(1940年)、《礁石》(1954年)、《鱼化石》节选(1978年)、《光的赞歌》节选(1978年)。

三、精读:走进精神世界

学生通过对《艾青诗选》整本书的通读,已经对诗歌有了整体的感知与初步的理解。要想真正读懂诗歌,需要通过精读进行鉴赏。可以通过专题突破的方式,品析语言形式,评说意象运用,感受思想感情,等等。郑桂华教授在《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中说道: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深度阅读以及指导阅读方法,而不在于读多少书。因而对语文教师来说,弄清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可以施加影响的,然后再积极行动,把自己该做的那一部分做得更好,对促进整本书的阅读特别重要。[3]在这一阅读环节中,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下几种思路。

1.探索艾青诗歌的典型意象

北京大学中文系吴晓东教授在《理解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以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为例》中,谈到现代派诗歌的几种形式要素有分行、韵律、意象性、情境以及独特的风格。关于诗歌的意象性,有如下表述:意象性是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诗句的构成往往是意象的连缀和并置。这一特征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诗句往往是名词性意象的连缀,甚至省略了动词和连词。现代派诗歌突出的特征就是意象性。[4]由此可见意象之于现代诗歌的重要意义。要想深入理解艾青诗歌的内涵,探索典型意象是必不可少的。

活动设置:我是探秘者

学生探索艾青诗歌的典型意象,可以借助表格的条目来辅助学习,建议每个同学梳理不少于2个典型意象。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应该做到挑出包含本意象的代表诗句,作者创作的年代,该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以及表达的情感与效果,多多益善。表格可以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做调整与改变,示例如下:

2.赏析艾青詩歌的情感表达

活动设置:我是鉴评人

赏析艾青诗歌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方式是对比阅读,可以是对比艾青自己不同年代作品所蕴含的不同情感,体会诗人创作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脉络,如阅读30年代、40年代的作品,了解新中国成立前艾青诗歌的内容和主要表达的情感。阅读50年代至70年代的作品,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后艾青诗歌的内容和主要表达的情感。也可以是对比同一时代的诗人戴望舒、闻一多、卞之琳、穆旦等作品,在比较视野中体会这些诗作的相同之处与不同特点。

第二种方式是作为诗歌鉴评人为典型诗作写推荐词。以班级的合作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为其中的一首诗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推荐词,推荐词可涉及作品的主题、语言形式等多方面。为后面的学习展示活动做准备。推荐词的写作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

3.分析艾青诗歌的表现艺术

活动设置:我是诗评家

在阅读诗歌和分析意象的基础上,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也有了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选取他最感兴趣的角度,写一篇对艾青诗歌有一定理解的鉴赏文章,或者是读后感。可以是对意象更深层次的一种分析,如可以探索艾青诗歌“形象之大”;可以是对艾青诗歌语言特色的分析,如诗人喜欢用什么词汇、什么修辞为角度分析。这是学生读诗更高一个层次的理性思维与高阶思维的训练。这也是艾青诗歌专场展示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四、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名著导读,教师的导应该始终指向学生的读。在阅读起始阶段,要启动、激发学生的读;在阅读进程中,要推动、深化学生的读;在阅读结束阶段,要评估、提升学生的读。”[5]《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成果以“艾青诗歌专场展示活动”的形式来展示,这也吻合新教材“活动·探究”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展示需要准备的素材及展示环节主要有:

1.设计宣传板

艾青在他的青年时代学习过绘画,他的很多诗作当中也有很强的画面感,如《刈草的孩子》有一种油画般的意境,诗句开头的画面给全诗笼罩上了一层开阔又凄美的气氛,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建议学生结合艾青诗作当中最典型的意象“土地”“黎明”“太阳”“火把”等为基本要素,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张“艾青诗歌专场展示活动”的宣传海报,首先进行班级评选,选出最优的作品制作成活动背景的宣传版。

2.诗歌推荐墙

将第二学习阶段的诗歌推荐词及鉴赏文章整理打印,展示在诗歌活动展示墙上,供大家辨析、质疑、评价等等,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3.我是朗读者

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可以是一个人的独诵,也可以是整个小组的合诵。评价时,可以以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正确把握诗歌基调、诗句处理是否合乎诗歌内容、配乐是否符合诗歌意境等维度来进行朗诵评价。学生在准备朗诵活动中,要注意选择诗歌内容、聆听名家诵读、背诵内容、练习朗诵、选择背景音乐、制作PPT背景等等,这一过程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同时还需要根据朗诵诗作的具体内容,撰写朗诵会串词。

总而言之,在《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我们以系列语文活动为主要推进方式,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入了艾青的诗歌世界,感悟他的真挚情感与艺术魅力。在整个过程中,阅读真实地发生,学生不仅有了审美享受,而且切实地提升了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本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设计与教学实践[J].语文建设,2018(6).

[2]肖培东.对这土地爱得深沉[J].语文建设,2018(11).

[3]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J].语文学习,2016(7).

[4]吴晓东.理解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以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为例[R].

[5]冯善亮.名著导读的设计与实施[J].语文学习,2017(12).

(本文获第十六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艾青诗选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艾青林场守鹿
历代论书诗选注《九势》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艾青来了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哪有你这样你
无题
最后的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