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奈曼旗农业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2022-03-23武儒力

山西农经 2022年20期
关键词:奈曼旗绿色农业

□武儒力

(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绿色是农业发展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 年原农业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对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在乡村振兴和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的背景下,分析奈曼旗农业绿色发展问题,有利于奈曼旗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结合已有文献分析,目前奈曼旗农业绿色发展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农业污染严重等。文章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如发展智慧农业、扩大合作社式经营规模等。

1 奈曼旗农业发展现状

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21 年数据显示,奈曼旗2020 年生产总值为124.5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值为39.19 亿元,第二产业总值为26.48 亿元,第三产业总值为58.86 亿元。《奈曼旗人民政府2022 年工作报告》指出,2021 年粮食总产达到12.2 亿kg,农作物播种面积26 万hm2,籽粒玉米13.3 万hm2、高效特色作物8 万hm2、青贮等优质饲草2.1 万hm2,盛产玉米、水稻、葵花、荞麦、西瓜、红干椒等20 多种无公害农产品和丰富的蒙中药材。奈曼旗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75.2 万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7.8 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5.5 亿元以上[1]。

2 奈曼旗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奈曼旗农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据访谈调查和查阅文献可知,目前奈曼旗农业绿色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存在于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两个方面。

2.1 农业生产环境

2.1.1 地膜废弃物污染

地膜废弃物污染问题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42%的农户进行地膜覆盖,其中27%的农户将地膜直接翻地,35.2%的农户将地膜焚烧,62.8%的农户未合理处理地膜,仅有37.2%的农户将地膜送到指定回收地点。在化肥袋处理方面,62.8%的农户将化肥袋收集起来重复利用,9%的农户将其丢弃或焚烧。在种子包装袋处理方面,29%的农户丢弃或者焚烧。在农药瓶处理方面,34%的农户将其丢弃。

2.1.2 垃圾分类治理不彻底、秸秆焚烧问题仍然存在

奈曼旗已实现“村集中,镇转运,旗(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但在实地考察中得知,部分村民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薄弱、处理效率低,仍存在就地掩埋、焚烧等情况。大部分农村中保洁人员占全村总人口的比例严重失衡,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不完备。尽管国家出台了禁止焚烧秸秆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但部分村民环保理念薄弱、政策意识模糊,仍会私自焚烧秸秆,严重影响了周围空气质量和土壤状况,阻碍了农业绿色发展[2]。

2.1.3 超负荷施用农药及化肥

过去奈曼旗长期超负荷施用农药、化肥等,导致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有害残留物质严重破坏土壤状况,农药、化肥等下渗后导致农田肥水污染。以现代农业化肥代替传统生物肥会引发畜禽粪便、农田固废堆积等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自奈曼旗开展化肥农药“两减量”行动以来,2019 年农药使用量为173 t,同比下降了2.8%,过度施用化肥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2.1.4 水土流失与水资源浪费

据相关文献可知,奈曼旗水土流失面积达4598km2,占全旗总面积的57%,其中风蚀面积3 752 km2、水蚀面积846 km2,大多数分布在青龙山镇和土城子乡。目前,当前农业生产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低,间接造成水资源浪费。在干部访谈中得知,部分村民不满足于滴灌技术的灌溉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增加农作物的灌溉量,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可见,农民传统的灌溉方式已不适应农业发展需求,与科学灌溉理念相背离。

2.2 农业生产经营环境

2.2.1 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分布不合理

在访谈过程中得知,奈曼旗农业生产发展失衡。饲料加工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缺口较大,农产品上下游企业产业发展及分布不均衡,农村全产业链发展水平低且存在“粮多厂少”的情况,导致距离较远的个体或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得不选择其他旗(县)的饲料加工厂,影响了农业生产[3]。

2.2.2 合作社发展水平低,缺乏相关人才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可知,奈曼旗合作社发展落后、规模化水平低。虽然登记在册的合作社多达2 189 个,但在相关部门备案登记的仅有446 个,存在较多“皮包合作社”。奈曼旗合作社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受续期资金集资和季节性资金需求的影响,资金短缺,阻碍了合作社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资料的完善。由于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导致合作社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的人才。

除此之外,发展合作社需要的成本较高,合作社的社员大多以血缘或亲情为纽带,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规模。在合作社中重大事项均由创始人决策,组织架构形同虚设,造成“一人多岗”的局面。

3 奈曼旗农业绿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农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城镇化浪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迁入城镇。奈曼旗城镇化人口呈增长趋势,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7.8 万人。农村劳动力流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绿色发展。随着青壮年劳动力搬迁至城镇,农村的高素质劳动力流失,只剩下“高龄劳动力”。其思想观念落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足,仍固守传统观念,有国家保障兜底等思想观念,将村民从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主体中剥离出来,加大了基层工作的难度,增添了国家财政的支出压力。

3.2 经济发展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2020 年3 月15 日通辽市奈曼旗实现脱贫摘帽,退出国家级贫困旗县序列。第一产业产值从2019 年的36.35 亿元增长至2020 年的39.19 亿元,位列全市第六位。相较于发达地区,奈曼旗农业发展的内生力量不足,限制了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导致农业绿色发展初期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随着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农业绿色发展与农业绿色化需求无法匹配,使得污染情况难以控制。加之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水排放量日趋增大,垃圾分类处理水平落后和污水排放设施不到位,导致很多垃圾无法正确处理,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绿色化进程。

3.3 监管体制不健全

私自焚烧秸秆的现象侧面反映出基层组织的监管力量缺失,归根到底是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监督过程中出现破坏农业发展生态环境的现象。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但农村的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仍不完善,无法与新时期农村绿色发展的新要求相匹配。

4 奈曼旗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 强化绿色生产理念,加大监管力度

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农牧民应认识到农业生产垃圾带来的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转变“过度注重效率,忽视公平”的错误思想。

相关部门应通过知识宣讲,使农牧民认识到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的潜在危害,积极倡导农牧民树立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培育肩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政府部门要积极普及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强绿色农业宣传工作;依托奈曼旗的自然环境,运用科技手段发展智慧农业,构建节水型农业;落实化肥农药减量措施,加大对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行为的监管力度,早发现早惩罚,及时恢复被破坏的农业生产环境[4]。

4.2 延伸农业全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

要结合奈曼旗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强化全局意识,统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协同合作,优化产业分布,加强内部循环融合。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对农业废弃垃圾进行绿色处理,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优化种植品种结构,拓展延伸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牧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农牧民的可支配收入。

打破行业壁垒,提高奈曼旗三产融合发展水平。重点围绕现有的特色资源打造产业链,如占卜拉道尔吉蒙中药材、青龙山甘薯、奈曼旗小米、玉米等。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直播带货等形式,拓宽农牧产品的销售渠道,将物流产业、电子商务产业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增加农业科学基础投入,提高农业发展效率,降低农业污染排放,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积极发展,通过智慧农业、节水农业、数字乡村等全方位推进奈曼旗农业健康绿色发展。

4.3 增加合作社数量,整合发展资源

合作社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保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减少农业生态污染。奈曼旗要通过合作社充分利用本地特色农产品,如奈曼旗小米、青龙山甘薯等,打造“一村一品”的示范区,提升本地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牧民收入。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积极引导,协调农民、政府、平台的合作关系可积极推动合作社的发展。此外,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政府要落实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管理型人才,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4 坚持生态循环模式,继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政策

目前,奈曼旗果树经济林发展到5.1 万hm2,在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模式中起到示范作用。政府在秉持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同时,要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重点培育特色化畜种养殖。以苇莲苏乡的鸡心果园为例,生态循环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庭院经济与养殖业双赢的局面。

除此之外,要把顶层设计摆在优先位置,继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保护路径;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生态保护补偿政策;严格规定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废物排放标准和禁垦禁牧政策;推进全旗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节水工程,保护水资源;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4.5 鼓励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特色文旅产业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同时要重视绿色金融的作用。绿色金融是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金融活动,在促进产业融合、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实现资源的集中,再通过收益反哺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的规模效应。政府要利用互联网及绿色信贷等措施,解决农业绿色发展中的融资问题,为广大农民、合作社组织提供便利条件[5]。

奈曼旗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来,被评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累计接待游客581 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7.5 亿元。目前,奈曼旗有4 个国家3A 级以上景区,2 个自治区级特色品牌活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要与其他产业协调一致,不能顾此失彼,不可忽视旅游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反哺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独特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以特色乡村、特色资源为载体,积极依托“康养旅游”“沙地康养旅游”等合作模式助推旅游业发展,切实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动力。

5 结束语

实现农业绿色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之一。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奈曼旗通过不断探索,找寻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例如发展庭院经济、构建智慧型节水农业、以蒙中药材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链等。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要厘清发展理念,认清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不应将二者割裂开来,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动态平衡,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文章旨在丰富目前文献资料的同时,为奈曼旗农业绿色发展建言献策,但由于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服从疫情管控政策等因素,在奈曼旗开展调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简化了一些问题和对策。在未来的研究中,需更为细致地探索和讨论,细化到具体行动方案之中。

猜你喜欢

奈曼旗绿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绿色低碳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浅谈奈曼旗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及显著优势
奈曼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基本路径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八里罕沟辽代墓葬清理简报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奈曼旗退牧还草生态政策中偷牧现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