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浅析
2022-03-23刘淑奇
刘淑奇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引言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影响译文质量的不仅有字词的使用规范,很大程度上也受翻译员对中西文化中存在的差异的处理情况。如果无法很好地处理作品中涉及的中西文化的差异,那译文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作品中的文化差异进行较好地处理能够促进文学作品翻译质量的提高。本文就以如何处理文化差异为基点,进行当前英语文学作品存在的问题的简要探析,做出相应的举措。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简析
从人类文明开始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一直以来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尽管中西方不缺乏文化上的交流深入,但是文化根本上的理念是很难改变的,因此也会一直存在差异。本文就将以英语文学作品作为载体,简要地分析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一)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事物的信念、主张和态度,也是个体辨别是非的思维和取向。价值观会因为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和教育地位等因素而被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始终是群体主义至上,就拿中国人的百年建党史来说,也正是100年前的中国青年不忍看着这个国家被吞噬的状态,挺身而出,以国家群体发展至上,掀起新主义革命为中国迎来了新的曙光,才让中国得以百年的兴盛发展。而在西方国家,一般都是以个人主义、个体自由为信仰的。在他们看来,个人自由不可侵犯。中国人在平日里的生活工作都始终将群体利益永远看得比个人利益重要,这也是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小组合作”是一个新兴的教育模式,就是基于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才让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学生也能从这种教育模式中提升自己。但是在西方国家,他们一般是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和利益而侵犯到自身的利益,更不可能因为外界因素而放弃自身。
基于价值观上存在的很大差异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有相对的侧重点,当涉及西方文化中比较敏感的地方的时候,译者需要合理地处理这种情况,避免因为受译者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理解偏差,导致译文质量不高。就如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尊老爱幼的观念,当在路上看见年老的人在颤颤巍巍地拿东西时,中国人一般情况下就会直接说“我来帮您吧”,当然对方也是很愿意接受的。但是在西方国家出现这种情况时,年老的人一般都会拒绝对方的请求。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如果有人这样做的话就等价于给人的感觉是他已经很老了。但是西方人是很不愿意服老的,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与我们国家的文化相悖,但是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色。
(二)风俗文化的差异
就算在中国每个地区都会存在极大差异的风俗文化,更何况是和我们相隔万里的西方国家。风俗文化是代表一个地区生活交际最直白的形式。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风俗文化存在极大差异,风俗文化的差异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像中国人见面时都是直接挥手致意,或者身份较高的会进行握手致意。但是在西方国家,就拿法国为例子,法国人见面是要进行贴面礼并相互亲吻脸颊。而且在他们看来,亲吻脸颊发出声音了才算,亲吻脸颊时也要先亲吻右脸颊。但是如果在中国,一见面就亲吻这种情况是很小的概率发生的,就算是热恋当中的情侣如果在公共场合有过分亲密的举动都会被旁人贴上“不收敛”的标签。所以就算是一个简单的见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再者,中国人以红色作为幸运隆重的代表,在中国的许多大型活动中,都要以红色为主调,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中就是凤冠霞帔红色婚礼以图个好彩头。但是在西方国家眼中,白色才是纯洁庄重的代表,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婚礼中一般都是白色为主调。目光转至中国,中国自古就有“红白喜事”的说法,红即代表喜事,白自然代表的就是丧事,中国人以白色来代表哀悼庄重的气氛。如果在中国的葬礼上出现红色会被视为对逝者的极大的不尊重,如果在婚礼、开业仪式等比较隆重的场合上出现白色调,会被视为很不吉利,主事的人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尊重。所以如果译者对中西方的风俗文化不了解的话,就可能会造成误解,误导读者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
(三)语言和非语言的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语言文化和非语言文化可能也是经常让翻译者犯难的点,今天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可能对同一种事物的称呼都不同,中国不同地区的方言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中国,晚辈一般是不能直呼长辈姓名的。如果在不知道辈分的情况下,中国人的称呼方式一般都是以“您”代称,或者是对方的姓氏后面加上他的职业,就如同“刘医生”“李老师”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晚辈一般就能直接称呼长辈的姓名,他们通常会在对方的姓名后面加上对方的性别,“格蕾丝女士”“杰里夫先生”这类称呼在目前的中国语言文化里都是很难出现的。再一个,西方文化中对于已经结婚的女士的称呼是直接改用丈夫的姓,如Mrs Green(格林太太)中的格林就是她丈夫的姓氏,对于尚未婚配的女士就直接采用Miss Kate(凯特小姐)的形式称呼。且在中国文化中经常出现的形式就是直接加“女士”或者“先生”。但是出现这两种情况一般也是在大家都不认识的场合 ,例如商场等。在西方文化的问候中,西方人通常以“ oh my dear”等开头借以较为亲切的开场,但是在中国文化中一般不会出现“我亲爱的”这种方式来问候,通常都是“好久不见”。中国人在问候和交流上不像西方国家那般奔放热情,中国人秉承的是尊重为主的原则。
2.非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交流的一种形式,但绝不唯一的一种形式。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眼神小动作等都是人们非语言的形式的沟通。在西方国家的家庭里,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听别人讲话时一定要盯着对方的眼睛。孩子在听别人讲话时,视线是不能随便移动的,更不能东看看西看看,这是对对方极其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如果是下级在听上级讲话时,视线是绝对不能盯着上级的,下级的眼睛要往下看才是表示对上级领导的尊重。且在国人看来,如果第一次见面就盯着对方看是极为不礼貌的行为,尤其是男孩子在和女孩子第一次见面时如果就死死地盯着对方看,会让女孩子觉得这个男孩子较为轻浮没有教养;但是在西方国家的人看来,这种行为是在表达本人对对方的喜爱,尤其是男孩子这样的行为是能让女孩子懂得他对自己是有好感的,西方国家的人是不太忌讳这些的。
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对待此类情况可以适当地添加对西方文化背景的批注,避免给读者在阅读时造成困扰。
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关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面临的问题
随着电子科技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人们获得英语文学作品的方式也开始逐渐多元化。但是人们通过这些途径获得的译文中总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翻译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所带来的困境,本文将翻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列举如下:
(一)译者的文学功底不深厚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是绝对的主体。译者的翻译水平决定了文章的质量,译者的文学功底程度是对译文水平最大的考验。英语文学作品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本身就是对翻译者最困难的点。相较之下,如果是译者的专业水平用词等不准确的情况,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选择参考专业书籍进行小幅度的对字词的更正。但是涉及文化的内容,如果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面临对文化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的话,译者再去查找相关书籍进行知识层面的补充,会对翻译效率大打折扣,可能在这样的过程中还存在短时间内了解到的知识面较为片面,不能很好地对所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解读。要想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能够很好地解决因为中西方文化带来的差异,作为整个过程的主体,译者的文化知识面涉及需要较为广泛,以此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翻译目的。
(二)译者缺乏对外文体裁的了解
英语文学作品中涉及的体裁是很广泛的,英语文学作品中较为瞩目的就是英文诗歌。由于英语单词的一词多义以及译者对英语诗歌的了解,在翻译中很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一篇诗歌被翻译出截然不同的情感。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科技应用文、教育类论文、小说、历史性文章等在被翻译的时候都需要译者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体裁的充分了解。在对体裁的深入了解之后,译者能够对文章情感的突出部分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能够在翻译的时候注重侧重点。译者能够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文章里,分别在哪个部分才是高潮,才是最精彩的。在这样的基础之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能避免只翻译出字面意思而忽略了文章整体想要表达的情感的问题。译者要想翻译出高水平的文章,一定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对英语文学作品的体裁进行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和分析。
(三)创新型翻译的水平不高
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怎么进行翻译,译文都十分生硬。这种情况所体现的问题就是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创新型手段没能很好地运用到文章中,译者在面对创造性极高的英语文学作品时,要适当地采用创新型的翻译手段,在某些小方面上做出一定的改变使得译文能够更加贴近原著所想表达的感情,使得译文语句也能更加生动,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明白原著中的情感。
三、英语文学作品中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处理举措
(一)翻译者水平的整体提高
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主体,译者的水平是决定译文质量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此,对于翻译公司招聘的译者需要有相对较高的翻译水平。在对已经是公司的员工层面来说,也需要定期地对这些老员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成绩来决定员工的薪资。对公司整体而言,对于招聘者的要求需要更加严格,应该要有硬性的条件证明应聘者的能力。在对已经应聘成功进入公司的译者进行系统的培训,既能及时地暴露译者存在的问题,也能在译者之间形成具有公司翻译特色的体系,能够让译者的翻译能力得到一定程度地提高,同时能让译者尽快地适应所属集团的工作模式。对于翻译能力尚不强大的译者,公司也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提高译者的文学功底
今天我们谈论的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的中国西方文化的差异,要想改善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文化解读不深的局面,就需要译者对自身的文学功底进行提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对某一方面的文化尚不了解的话,就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侧重地对自己不了解的文化进行深入地学习和掌握。在翻译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译者生搬硬套,对于不了解的文化但是为了能够翻译出来,就把自己有涉足过的文化搬到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伪装。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这样会误导读者的学习和认知,所以一定要提高翻译的正确性。
(三)加深对英语文学作品体裁的了解
要想最大程度地减少翻译中遇到的困难,译者需要对作品的体裁非常熟悉。否则的话,译者在拿到作品时还不清楚作品所属体裁是哪种类型的,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就会呈现一个无从下手的窘境。因为英语文学作品涉及的体裁较为广泛,且不同体裁对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译者如果能做好对体裁的分析,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能对呈现的不同形式有较好的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在翻译时对所拿作品的体裁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再进一步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通过对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当前背景的对比分析,更加具体地了解作者创作此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倾向。作者通过这部作品想要向世人传递的感情,深入地挖掘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在做好这一些的前提工作之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能有鲜明的侧重点,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存在极大差异的文化进行有效地融合,使得不同于中国的文化能够有一个鲜明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懂得原著中作者的意思。融合文化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较为容易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能够让他们用中方文化读懂西方文化的同时还不会误解西方文化。
(四)合理使用创新型手段
墨守成规在翻译中是很难生存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偏词,总有难以搞明白的地方。如果想要清晰明了地翻译出来,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不能很好把握的地方采用创新型手段。当然创新型的手段一定是建立在符合语法和文化内容的基础上的,不可能说是为了创新就胡乱进行。对作品进行创新的分析,对字词采用创新型的手段,得到更高质量的作品。
四、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意义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丰厚。而美国也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和语言处理方式。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若单纯以转换语言的方式开展工作,将造成词不达意,无法明白文章内容,造成十分尴尬的局面。且影响作品中内涵的表现,以及主要思想的呈现。因此,要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再进行翻译工作。文学作品翻译,要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作品中的文化魅力,并结合翻译技巧,达到最完美的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随着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的往来密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也越发凸显,英语文学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部分。而正确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就能够让中国读者更深入体会到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合理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拉近中国读者与英语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此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要选择其对应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准确地表达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探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效处理方式,使文学作品翻译不只针对英语单词,而是让广大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英语文学的内涵与魅力,也能够实现中西方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文学作品的升级与进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英语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与国际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通用语言。因此,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促进我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有效交流,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结合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基础习惯之上,尊重我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习惯差异,使翻译作品能够做到二者兼顾,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中的发展与进步。英文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在跨越语言障碍的基础上,以不同语言转换国家文化背景文学内涵。本文将分析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有关问题,阐述中西方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以及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拉近文学作品翻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距离,提升作品还原力度。我们在尊重对方习惯的基础上采取了逐渐消除、求同存异的方法,从根本上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确保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有效交流。在翻译工作中,这种文化差异也会影响翻译水平。因此,我们应当积极研究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差异,从而减少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注重作品中所涉及的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处理妥当,是译者翻译过程中最考验译者能力的细节。如果对存在差异的文化处理不得当,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品的质量,甚至是对文化之间造成误解。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采取的手段,要符合作品的原意,也要达到文化融合的目的,以此来提升作品理解的深度,使得翻译更加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