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分析
——以呼伦贝尔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为例

2022-03-23包海明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1期
关键词:遗文鄂温克族呼伦贝尔

包海明

(呼伦贝尔博物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背景下,有必要加强分析研究,进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让文化遗产更有活力。文化产品非常重要,承载着文化意识形态,其加强文创产品设计能充分体现出文化艺术形态转变的过程。基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让非遗文化换发出活力,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并以呼伦贝尔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为例,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非遗为基因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首次在《英国创意产业文件路径》中就提出了这一概念,随着不断的发展,在各国经济转型这方面鉴于这种强调创造力产业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支柱型产业。世界各国也提高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并大力地推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也加大开发和探索力度,围绕着文化创意产品全面地展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落后,但也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应坚持中国特色文化产业道路,并采取有效渠道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进而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非遗手工艺培训班、文创培训以及产业展会等,进而使得非遗文化得到利用,增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北京的故宫作为国内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引领,他们有相应的专业设计人员,总体来说不仅能实现设计,且设计水平比较高。对于有的商家而言虽然也在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但还没有充分地掌握好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有的院校和设计企业即便加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也没有实现系统成套设计[1]。

二、非遗文化产品的设计原则

(一)文化性原则

文化作为非遗文创产品最主要的核心之一。不同非遗项目承载的文化也不一样,其具有差异性。为此这就向设计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设计人员要想实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必须要做好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应充分掌握好非遗文化,也就是应做到透彻理解,进而提炼出项目的具体内涵,再加强对有效方法的应用设计出具有特点的文创产品。通过优秀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充分应用文创产品不断地提高非遗项目中文化内涵,并实现及时传递,从而让受众群体更好地认识,使其能有所感知[2]。

(二)功能性原则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而言不再仅仅是对工艺品定位,还应具备一些功能。站在大众的视角上来看,购买产品时除了看产品的外形之外,还注重产品的功能。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创新的力度不够,那么虽然能设计出非遗文化产品,但只能用来收藏,其实用性不强,难以渗透在人们生活中,这不利于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3]。所以,有必要按照功能性和实用性原则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设计工作。

(三)创新性原则

在设计非遗文创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生搬硬套,需要根据人们审美的特点,加强对非遗文化创新加工,引进一些创新手段将非遗文化充分地体现出来。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也在积极创新非遗文化产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仍存在同质化的现象,产品缺少创意;虽然产品类型多却没有进一步突破,也就是说缺少突破性的产品。

三、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市场调研分析

(一)呼伦贝尔文创产品的现状

蒙古族和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及达斡尔族作为呼伦贝尔少数民族主要的代表,这些民族的文化创意产品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其中这主要通过的是旅游纪念品的形式,且有各种各样的种类。为此文本将文创产品分为实用性旅游纪念品和非实用性文创产品,将其进行比较。一方面实用性的旅游纪念品,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实用性文创产品,游客购买的机率比较大,愿意保存和纪念;另一方面非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虽然该产品具有审美的意蕴,但缺少实用性。这在做工上就需要更加地精致,并具有一定的档次,能够长久地留存[4]。

(二)呼伦贝尔现有文创产品概述

呼伦贝尔文创产品有非常多的种类,造型可以说非常的丰富,其材质、功能以及用途都不一样。下面将呼伦贝尔现有文创产品分为三类,如从原生态材料分类、从功能角度分类、从图案分类。首先从原生态材料分类,其中羊皮坐垫、牧草编织品和桦树皮家具以及金银首饰作为呼伦贝尔现有文创产品;然后就呼伦贝尔现有文创产品从功能的角度分类:马鞍和滑雪板等属于交通工具类;笔筒、首饰盒、茶叶盒属于日用品类;挂毯和微缩蒙古包属于装饰品类;最后就呼伦贝尔现有文创产品从图案分类:动物图案:山羊、绵羊、马、骆驼等;植物图案:花、叶、根、卷草纹等;几何图案:水纹、三角形纹饰等。

(三)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调研分析

就当前呼伦贝尔市场的情况来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创产品,基本上以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为主。但这些产品制作简单,还属于低端产品,无法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就是不管是呼伦贝尔的设计水平还是制作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与国内一些景点相比仍存在差距。其中经过相应的分析得知,主要原因是对呼伦贝尔文创产品规划的力度不够;在景点中鉴于一些产品缺少针对性设计[5]。具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设计主题不够明确,整体规划设计意识不高

从销售渠道入手,结合呼伦贝尔一些具有代表少数民族非遗的体育赛事和服饰加强文创产品的设计,也就是说需要明确好设计主题。首先在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节庆等活动。在这方面除了有鄂温克族的瑟宾节之外,还有蒙古族的那达慕、祭火等节庆活动;其次,是以体育赛事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在这方面有蒙古族博克和蒙古族射箭等;然后以服饰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最后以技艺为主的文创产品设计。如鄂温克族哨制技艺和鄂伦春族斜仁柱制作技艺等。

2.没有将新材料和当地原生态材料结合在一起

在这方面可从本地原生态材料着手,既要加工整理还应紧密地融合新材料。进而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并充分地体现出呼伦贝尔地区的特色。以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非遗的桦树皮材料为例,可加强与粘土和金属等材料的联系,并将其结合在一起[6]。

3.文化内涵意向表达不到位,没有挖掘历史文化

有必要进一步挖掘民族历史文化,尤其是蒙古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非遗的英雄传说和神话故事以及民间故事等,做好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工作,而且所设计出的非遗文创产品必须具有呼伦贝尔文化符号。

四、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素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下,商品的种类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商品的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但很少有产品除了能让消费者个性得以体现之外,还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一)深入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

非遗文创产品与其他文创产品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中除了有独特地域性和民族性之外,还有历史性和艺术性等。在市场一些产品中,站在消费者的视角上来看选择非遗文创产品,除了是因为它具有实用性之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有所熏陶,同时满足自身精神上的追求[7]。

(二)保留传统非遗“基因”

文创工作人员经过不断地构思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并将具有现代艺术感的文创产品作为转换方向。与此同时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技艺作为主要的基础,也有着不俗的价值体验。为此,在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有必要让非遗的”基因”有所保留,并做好设计创新工作。

(三)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不仅具有传承性,还具有发展性。非遗来自民间,在民间除了有适合它发展生存的空间之外,还有适合它发展生存的土壤。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这对非遗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通过文创产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能将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8]。

五、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点

(一)文化产品形态层面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渗透到文化产品设计中,并充分地应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有利于文创产品的设计,还便于开发创新。在进行物体设计的过程中,文化精髓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化外观的特征。例如在服装这方面联系古代,把古代的象征图像印在其中,再通过文字和图书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在图书中。通过虚拟作品的形态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文创产品。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非物质文化的具体展现形式。除此之外,将非物质文化艺术元素渗透在文化图标等文创产品设计中,并充分地应用,不管是在设计形态还是在设计创新上,能够加强文创产品的内涵[9]。

(二)文创产品色彩层面

在对其商品化期间有必要定位好文创产品的高度,并站在直观的视角上进行,可在色彩层面上定位同时把控全局。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要想充分彰显非物质文化独特的传统优势,应注重对色彩的应用,因为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在我国古代历史传承中其色彩这方面,颜色非常重要因为其占据主要位置,且在不同文化中不同的色彩其价值含义是不一样的,与此同时这也是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价值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色彩搭配性作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运用色彩最讲究的一种,尤其是自然色彩还原,都可通过这种传统文化艺术形态充分地反映出来[10]。

(三)文创产品意蕴层面

促进文创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一定程度上能充分展现出艺术产品设计中文化底蕴。积极地传承文化产品的意识价值,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加大剖析和探索力度,围绕着文创产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全面地实施。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研究的基础之上,充分了解文创产品的艺术特征,还应做到全面地把握,比如可将古典风格渗透在日记本等图案印刷中,全面地融入。除此之外在文创产品设计方面,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立足点,以相框设计为例可通过旋转方式,与八卦图的要求做到相配合,进而使其能实现文创产品设计,让这一设计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11]。

(四)文创产品实用层面

鉴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由于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延伸作为文创产品的主要创作来源,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能够更好地满足。而且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实用性也是设计的一个要点。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对于既要实现日常物件文艺化转变,针对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可通过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文和形象加以装饰,与此同时使其文创产品更加实用化;另一方面,通过文创产品设计一定程度上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用化得以实现。一般情况下将实用化设计渗透在文化艺术层面中,这种设计是逆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实用化应用的一种方式。

(五)文创产品内涵传达层面

我国具有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状和元素以及符号不同,其具有含义不一样且非常独特。文创产品与普通产品有一定区别,其中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作为文创产品最主要的一个价值,与此同时还是非遗文创产品向消费者传达的一项重点。比如,一些城市博物馆除了融合创意元素之外,还融合历史文化。南京剪纸非遗传人实现剪纸和金箔融合,并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实现金箔剪纸的制作,同时兼具工艺性。通过新的视觉呈现,一定程度上能充分展现出古老文化,还能向人们及时传递文化内涵。所以为不断提高文创产品设计水平,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地挖掘出产品内涵,而且鉴于非遗文化内涵,再通过产品进行传达,由此才能得到消费者的关注,并得到他们的认可[12]。

六、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分析——以呼伦贝尔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为例

(一)就蒙古族非遗服饰和马文化的非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

《车载香盒》之所以能将盘肠纹图案提取出来,主要是从呼伦贝尔的布里亚特和巴尔虎蒙古族非遗服饰和器皿上获得的灵感。呼伦贝尔知名画家主要将布里亚特蒙古族非遗的马文化元素渗透在绘画制作文化记忆瓷盘中,进而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传承蒙古族马文化,还能实现创新。

(二)鄂温克族非遗的驯鹿文化和太阳花为例的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鹿扣挂件》其实就是对驯鹿造型的提取,其中这主要是在鄂温克族非遗的驯鹿文化中提取出来的,而且还加强现代技术应用,并根据相应的材料实现对钥匙扣的制作,且还具备实用功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赢得消费者的关注,逐渐地产生热爱之情。《鄂温克太阳花手机壳》就太阳花的造型进行提取,这主要是在鄂温克族非遗“太阳花”造型中提取的,且加强对太阳花的串珠材料的应用,实现对非遗手机壳设计制作,而且还具备实用功能。

(三)以达斡尔族非遗的哈尼卡形象为例的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在众多创新设计案例中,《韵》这一案例具有借鉴和应用价值,结合达斡尔族喜爱的非遗哈尼卡形象的服饰图案,呼伦贝尔这个地区属于高原地区,具有非常强烈的紫外线,在具体旅行期间为避免紫外线致使皮肤晒伤的现象发生,必须要带伞。与此同时在旅游地还应拍照作为留念,进而实现对达斡尔民族自拍旅行伞的设计,且还是非遗文化多功能的体现。

(四)以鄂伦春族的民族服饰为例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乌娜吉》主要通过的是鄂伦春的传统植物纹样为主,除了寓意美好之外,还寓意吉祥。与此同时在主花四周还印有相应的示意图,尤其是日、月、神等,还加强对多种鄂伦春民族色彩搭配,进而不断地提升设计水平,还充分地体现出实用价值,便于游客旅游回来将产品带回家中,并向亲友馈赠。《鄂伦春绽放·徽章》主要以提取鄂伦春族民族服饰上的纹样为主,从而实现对佩戴徽章的制作,并充分应用印刷技术将其制作而成,且由于徽章比较小能随身携带,为此实现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七、结语

总而言之,应高度重视呼伦贝尔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将其作为重点的事业来做。随着互联网迅速的发展,可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并引入科技手段,实现对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此同时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因为这项工作属于新兴产业,且不管是现代社会审美要求还是实用要求,必须要做到相符合。其中要想实现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而且所设计出的产品不仅符合呼伦贝尔地区地域特点,还具备实用价值。必须要加大调研力度,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寻找市场的实际需求,加强新材料的应用,合理引进新技术,并注重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

随着互联网迅速的发展,加强非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并积极地传播,不断地提高传播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能促进和旅游业的融合,还能推动其发展。其中对于呼伦贝尔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非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这项工作而言,其方法相对较多,除了激活文化消费之外,还有技术跨界发展,为此在设计期间有必要加强对这些方法的应用,进而设计出高质量的文创产品。

猜你喜欢

遗文鄂温克族呼伦贝尔
《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广西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构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生态模式
鄂温克族音乐文化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美容文化研究
银色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之行
鄂温克族之柳条包工艺
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与变迁研究